状元是我儿砸 第9章

作者:仙楂 标签: 穿越重生

“小娃子,你家莴笋买一送一是个啥意思?”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爱小便宜的人比比皆是,一听买一送一,顿时就来了兴趣。

第17章 卖窝笋

“娘亲说了,买一捆送一根,别看我们只有一捆,这一捆有六斤六两,加上额外的一根,共七斤两,可是我们只收十三个铜币。”

“这……不能分开卖吗?”

“娘亲说了图个吉利,六六大顺呢!今天刚好出了六斤六两,可谓天意,上天赐予的好运气。”云及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可多出来一根怎么算?”那人再次问道。这个小摊子逐渐围了谢看热闹的人,大家都在等着云及回答。

一方面看这小娃子年岁不大,整个一小豆丁,说话却这么利索,另一方面则是想听听是什么结果。

只听云及说道:“最后一根啊,赠送那一根是我扒出来的呢,费了好大力气,客官看我这个小胳膊小腿的,拔出一根来很不容易的……”

云及指着放在一整捆外面的那根莴笋,实际上这一根是黎清一捆嫌弃太多了,从里面抽出来的。

“当然咯,也是个吉数,十两,取意十全十美。”云及说的脸不红心不跳。

“哟,真这么巧啊!”

“不信您可以拿秤来称。”

“得嘞,你这捆卖相不错,又是吉数,我要了。”那人不再犹豫。

云及眉开眼笑,小糖人儿在向他招手。

黎清将莴笋放进那人的背篓里,笑道:“祝您生意兴隆。”

那人一愣,疑惑不解。“这位娘子,你怎知我在做生意?”

黎清道:“亲身早上在码头时见过您,码头旁的运来食栈。”

“哈哈哈,小娘子可真是慧眼,有空可来我食栈坐坐。”那人爽朗的笑了。

云及将手上的铜钱数了两遍,确认了是十三个,拿了两个出来,剩下的都交给黎清。

“娘亲,要是他回去过称,没有六斤六两怎么办?”

“放心吧,他不会称的。”一个食肆的老板,又那么爽快大方,自然不会拘小节,而且他还取名为运来,说明对这些吉利是有心思的,再说了,码头那边人多,他忙的过来么?

黎清没有告诉云及,其实真的是六斤六两。她摸了摸云及的脸,蠢孩子,小小年纪就学会了有辱斯文,这可不行。

“娘亲,你吃。”

“娘不吃,娘现在要去找你奶奶。”

“噢。”云及伸出半个舌尖舔了舔他手上龙形的糖。

卖糖人儿的做了一个转盘,上面有花、蝴蝶、龙、鸟等各种形状的,只需要付两个钱,转上一转。

他才不要其它的呢,龙多好啊,他只要龙。

娘亲虽然傻乎乎的,但是她真厉害,一把就转到了龙。

云及开心地舔着糖,时不时瞄黎清两眼。

他的娘亲真美,总是微笑着,好暖。

黎清不知道云及有这么多心里活动,她正专心寻找姜氏,一个悲催的事实摆在她面前,姜氏走的时候没有告诉她去哪里可以找到她。

难受香菇(。·ˇ?ˇ·。)

黎清拉着云及的小手漫无目的的在草市闲逛,有卖布的,成衣的,锅碗瓢盆的,还有卖种子的……

种子!

黎清来了兴趣,万一撞大运了(? ̄▽ ̄)?

“这个是豇豆,这个是三叶瓜,这个是葫芦瓜……”

没有自己想要的,黎清道了一声谢,给了那辛辛苦苦给自己介绍种子的人一个抱歉的眼神,便拖着云及去了其他地方。

种子的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不过他还是头一次碰见一颗种子都不认识就来买种得人。

还以为自己真的会运气逆天呢。

因为黎清是百姓流动小摊子,草市蔚一下子也管不过来,还没轮到她交“摊位费”,她就卖光了自己的货物。

不过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她还是去草市蔚设点处投了一枚铜钱进箱子,听哪声音,浑厚有力,想是里面装了不少钱。

“娘亲,我看到奶奶了。”

云及高兴的直扯黎清得衣裳,黎清朝云及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姜氏与一妇人有说有笑。

黎清过去,那妇人笑着对黎清说:“阿清,面色好了不少,想是放开心结儿了。”黎清朝她行了个礼,道:“管大娘好。”

“哎。”管大娘脆脆的应了一声儿,云及也跟着黎清叫了一声儿“管奶奶。”

惹得管大娘喜连连,直呼云及乖巧懂事,姜氏也满脸笑意,只是那笑中确有抹不开的愁绪,这一点黎清看在眼里。

姜氏在千方百计给自己疗伤,自己也应该让姜氏真正的走出来,云及就是姜氏下一个精神寄托。

这位管大娘是姜汤臣同窗至交好友的娘,那位同窗名为管飞鸿,小字泸生。

管大娘是镇上管家书铺的当家娘子,丈夫管明凯是县学的一名夫子,儿子管飞鸿是和姜汤臣同届的秀才。

姜汤臣去后,这个消息一传到他耳里,他立即就带着银钱来吊唁了,还将姜汤臣寄放在书院的书给悉数带了回来,要不是有要事在身,肯定是要留到最后的。

当初同窗份子钱里,有大半儿是这个管飞鸿的,姜汤臣在世时,也承蒙管飞鸿照顾。这个人情需还,今日不是时机,只能另外寻得时机了。

世上最难还的债务,就是人情。

“时候不早了,得回去了,管娘再会。”姜氏一礼,道。

“回去干啥,咱们好久不见,是该去吃个饭了。”

姜氏连连推辞道:“下次吧,下次,方才我买了许多东西,托人带了回去,得走了,得走了。”

管大娘捻着嗓子嗔笑道:“这样啊!那下次见了,可要去我家坐坐,不然可小心我不卖四宝给你。”

“哎呀,我的好姐姐,您可得宽心呢,下次我把我家阿清和云及一块儿带去,扰你不得清净。”

“巴不得,巴不得。”

两个四十来岁的女人聊的热火朝天,不亚于小姑娘。

黎清只在一旁笑着,摸摸自家傻儿子的头。

云及:有一个老是摸摸头的娘亲怎么破?

继续舔糖。

云及虽然吃着糖,但是他的吃相很好,没有糊的满脸都是。

与管大娘道了别,三人踏上了回去的旅程,这次不坐船了,姜氏带着两只傻乎乎的坐牛车回去。

黎清恍然,还可以走陆路哇⊙ω⊙

船自然要舒服些,可是姜氏怕遇不测,所以选了牛车,要受些苦了。

第18章 育秧

“阿清,今年还是要插秧的,我们去把种育了。”

姜氏在院子里凉着衣裳,黎清则是将洗好的衣裳递给姜氏。

育秧?

确实三月末,正是育秧好时节

秧苗在插入田里的之前,是需要提前育苗的。在农村长大的黎清自然知道如何做。

“下午我便去菜园子里开辟出一块地来,娘,你看咱家水田大概开多宽合适?”

姜氏道:“往年多少今年就多少咯。”

如今黎清越发的适应这里的悠闲种田日子。

每天都要劳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们这里比较偏僻,方圆之内只有王氏一户人家,两家没啥事就在一起唠嗑。至于其他人,只要黎清不去田地里,就几乎见不到他们。

只是这村子里有些言论不太好,姜氏也拐弯抹角的骂了几回,但是嘴长在他们身上,自己总不能封口不是。

至于这些留言不外乎是:姜家的风水不好、姜家娶回去的女人克夫,姜氏克夫克子,黎清脚踏几只船……左右不过是些以讹传讹的话,暂时还影响不了黎清强大的内心。

村里总有些个觉得生活无趣的长舌妇,喜欢嚼舌根。

草草的啃了几个馒头之后,姜氏将家里珍藏的种子泡进了水里,黎清则是扛着小锄头去堑地,家里的小孩在前不久黎清搭起来的小台子上背书。

育秧是个精细活。

黎清划了一块方形见长的地,挽了袖子,舞起锄头就开挖。为了干活方便,黎清平时都是穿的裤子,上衣垂下来,刚好盖住膝盖。姜氏经常打理菜园子,所以里面的土不是很实,挖起来一锄的那叫一个爽快。

不过半个时辰,黎清就将小块土地堑碎了,她还细心的给周围垒砌了一层,届时方便灌水。

果然不出所料,姜氏挑着两桶水过来了。黎清是肩不能抗的人,挑水的活只能姜氏来做了。两人一起,将地里淋了个透。

“阿清,屋后有我新折的芭蕉树叶子,等会用。”

“嗯,我把竹条一块儿拿过来。”

再次来到菜园时,姜氏已经将浸泡之后的稻种均匀的洒在泥巴上,星星点点煞是好看。两人一起支起一个篷子,将芭蕉叶盖在上面,再放了几块石头防风。

“好了。”黎清拍了拍手上的泥巴,抬眸看了看姜氏,随后很满意的点点头。汗水已经浸湿了两人的脸颊,温热的阳光之下,顾盼神飞。

“……播阙百谷。实函斯活,驿驿其达。有厌其杰,厌厌其苗,绵绵其麃。”云及读书声传到菜园子这边来了,黎清和姜氏相视而笑。

别说,姜家虽说是普通村家,但也可算作是书香门第了。原本姜氏待字闺中的时候是不识字的。但是她嫁人之后,在婆家耳濡目染之下,成功的脱掉了文盲的帽子,一些寻常书,看懂没问题的。

云及念得这句话正是《诗经·载芟》中的,正好契合现在播撒种子的场景。

姜氏抱了杂碎去了柴篷,黎清准备扛起小锄头回家洗漱一番。这时却见一男子身形的人鬼鬼祟祟的藏躲在杂草满生的小斜坡下。

黎清心里警铃大作,自己最担心的事情就要发生了么?黎清料见那人既然鬼鬼祟祟,必然就不敢肆意妄为,何况她手中还有武器,锄头。

此事还是要告知姜氏,毕竟姜氏比她有经验。

都说寡妇门前是非多,果然没错。

混混之类的哪个朝代都不缺。

现在的治安可不像后世,这里很多人直接逍遥于法律之外,什么恶霸占田、寡妇被逼为娼的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