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妻 第430章

作者:杀猪刀的温柔 标签: 宫斗 穿越重生

他对待儿子与宗族的方式,现在也谈不上什么悔与不悔了,他选择了那条孤空的路,注定有得之间有失,临死,还有人能这么近他的身,也不算不是个好下场。

总比真死在儿子的逼宫下强。

周浴渝老觉得祖父病重,与他有关,小孩儿对他这祖父有浓重的亏欠心理,所以等他父王说让他带着妹妹陪着祖父几日,他乖乖地陪了下来,且在夜晚送了妹妹回去后,还会陪到祖父身边,并不怕周文帝是个随时随刻咽气的老人。

柳贞吉在确定儿子愿意,不是勉强之后,也没有劝他,反而劝住了太子,答应浴渝陪祖之事。

“他毕竟不是寻常孩童,他是皇太孙,是你的长子。”柳贞吉觉得儿子既然承受得住,哪怕年纪小,也到了承担自己命运的年纪。

这是他的人生,而这些事情,也将成为他的经历。

儿子对他曾对祖父开口不敬过的事情耿耿于怀,因祖父对他确实有栽培之心,而且从未计较过他的不敬之处,这反倒让他对祖父更是羞愧,现在有弥补之心,也不难想象。

想必以后他出口说话,更会慎言。

*

太子阻碍儿子不跟祖父同睡,也是觉得儿子太小。

贞吉儿一劝,他也就点了头。

因这个,他晚上也会去文帝的寝宫坐一坐,等儿子睡了再回来。

他这段时日过得并不太好,急马过来,看着太医医治皇帝,皇帝身上被针扎成了筛子也不死,也不知道他父皇这是想死还是不想死,他每天睡得也不好,等她一过来,怀里有她的体温,这才能沉睡一会。

有很多以前记不得了的小时候的事,频繁在梦中出现,他甚至梦见了他的母后和皇兄。

太子在梦里其实有些伤心的。

但现实里,他不知道怎么说这种感情。

他跟母亲和皇兄,为仇的时候多,是没什么感情存在的,他也不知道他在梦里伤心难过什么。

而在他眼前,他的父皇在他面前一天天迈向死亡,每天能睁眼的时日也不多了……

无论是夜里的梦里,还是白天所看到的人,让太子觉得他的过去随着这些人的死去离开,在与他变得毫无瓜葛。

他的过去,将随着这些人的死去,一同埋葬。

如若不是身边还有妻儿,太子都觉得自己有几分孤单——少了少年意气,他不再觉得自己强壮得可与天下为敌也丝毫不会胆怯,时间让他承认,这些死去的人,不管他们在他的生命中充当了什么样的存在,他们也是他的过去。

而现在,他静看着那些他以为不会在意的人在他梦里眼前消逝,竟有许多惆怅悲伤……

第232章

周容浚的极端沉默,柳贞吉并未去安慰。

并不是她不想安慰,而是她就在这,就在他身边,他知道只要转身,她就可给他温暖怀抱。

他不说,可能安静才是他最需要的。

文帝是在一个清晨,在一家人共用早膳的时候走的,皇太孙只喂了他的祖父两口清粥,他的祖父就这么去了。

文帝死了,按他的遗旨,丧事通报天下之后一切从简,所以在一月之后,太子一家与赶来的重臣阁老,送了大周朝这位皇帝入葬。

十二月隆冬,太子回朝,登基,尊号承武,年号元昌。

**

元昌一年,春。

这一年的开春,雨水不断,江南不到三月,河水就已决堤,而春涝之后,紧接着的夏旱,标致着风调雨顺的定康好景随着文帝的死去也随之消失。

这年七月,全国河水断流,各国起了说皇帝不仁不孝,老天代惩的流言蜚语。

此声响于江南民间,传到京中,已是八月。

重灾的江南旱情依旧没得到缓解。

江南地势得天独厚,乃大周百年富庶之地,别的地方只能种一季的稻谷,在南方就能种上两季,春夏的水灾与旱灾直接毁了江南百姓的生计。

八月中旬,皇宫,承武皇周容浚在议政殿昏倒,大内大总管急令手下人去叫承武后,随后才叫太医。

与周容浚同享尊号的柳贞吉此时不在宫中,上午宫外有人传来消息,说皇后的母亲也氏已然不行了,皇后已匆匆出了宫去。

皇上昏倒,醒来若是没有皇后在身边,此事非同小可,皇后宫里留守的人快步去大总管那拿了出行令,去了宫外唤人。

这时的柳府,孔氏已没有进出的气。

承武后哭得上气不接上气,拉着母亲孔氏的手不放,等到宫里来报,说皇上昏了过去,一时之间,胸口一阵热血翻涌,差一点昏了过去。

柳家只有她大哥在,二哥还没赶回来,亲姐不在京中,柳贞吉不放心柳之程,留下带来的女儿和贴身掌事姑姑梨云等,只带了几个宫女就回了宫。

她是临时出的宫,又是低调行事,便连代步的车辇,也只是外形普通的马车。

回去之时,不知遇上哪家进京的大户人家,大大小小十几辆马车,二十多辆牛马,把通往皇宫的要道,也就是京中最繁荣的正仁街挡住了,马车一时过不去。

随行侍卫要喝道,被柳贞吉制止了。

好在正仁街这里奇长,五门八门的东西都有,她让人往前去租了马车到另一端等着,戴了帷帽下了马车,快步上了准备好的马车,未耽搁时辰,快马进了皇宫。

她这一回去,花了一个多时辰,到了皇宫,皇上已经醒了,躺在床上正握着奏折。

柳贞吉看着抿了嘴,过去把奏折拉开,哑着嗓着问跟过来的苏公公,“太医怎么说?”

“说是疲劳过度,有损元神,还望皇上多加休息的好。”

“这有什么……”皇上说了半句,就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