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16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但是陈嫣做了决定,又求了天子很久,最后好不容易磨着天子答应——她能做的就是听从命令,最多就是照料好陈嫣,决不能让陈嫣也感染风寒。

同理,清作为婢女,不管他们这些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不该说出来。一则,这是挑主人的毛病吗?二则,事关清河王!是的,大家都知道他很可能夭折,可是谁又会说出来?人家可是王子皇孙,宫人婢女心知肚明,嘴上却不能说什么,不然一句诅咒皇子,无人追究也就罢了,真的追究起来,万死不能!

才踏入曲台殿内室,陈嫣还没有见到刘乘,就被人拦在了卧室外面。拦人的人有两拨,一拨是陈嫣身边傅母益为首的宫人婢女。这些人来之前有天子的吩咐,陈嫣可以来探病,但绝不能和清河王见面。

隔着门说几句话,再问问诊病的侍医也就是了...说起来她也就只能做到这个了,其他的也是无计可施。

另一拨则是曲台殿的宦官宫女与侍医,他们很清楚陈嫣的身份,同样害怕她因为来了一趟曲台殿,回头就生病。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他们也不必考虑清河王没了之后的前程了,一个个自有天子安排的‘好去处’!

说实话,这拨人如今在心里腹诽陈嫣非要跑一趟的可多着呢!心里大觉这位宠爱日益隆重的翁主多事。

但这种不耐是不能表现出来的,所以面对陈嫣,一个个都是再顺从不过。

陈嫣叹了一口气,也不愿意让这些宫人为难——她要是真的硬闯进去,她肯定不会有事,可这些宫人就麻烦大了。

于是只是点点头,指着曲台殿一个认识的宦官,之前是贴身伺候刘乘的,道:“你替我进去问表兄安好。”

低着头的小宦官立刻点头,飞快地进了刘乘的卧室。

此时刘乘已经卧病多日了,原本和他弟弟刘舜一样白皙的皮肤变得蜡黄。他的病每天都会在下午发烧,现在是上午,情形还好一些,至少神智是清醒的。听到小宦官说陈嫣来探病,眼睛亮了亮,然后很快归于黯淡。

“阿嫣来了么...咳咳...”

轻轻地咳了两声,刘乘的声音轻忽地像是一缕青烟。

“你出去,就说我身体还好,很快就会病愈,让阿嫣不要担心——不要让她进来,她的身体比我还弱,过了病去,几时能好呢?”刘乘喃喃。

刘乘与陈嫣关系好,除了同样喜欢读书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两人身体都不好,大有把药当饭吃的架势,很多人猜测两人都是要长不大的——这里多少有些同病相怜吧。

这宦官是刘乘身边从小跟到大的,日夜相伴着,两人早就不只是主仆了,多少有些真情谊。见小主人这样说,明知道他是宽嫣翁主的心,实际上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好了。不由得心下大为悲痛,流下眼泪来。

“殿下...”

知道自己这个忠仆恐怕又要说些安慰自己的话了,说实话,这样的话对于一个已经缠绵病榻一个多月的孩子是不管用的。刘乘表面上对于病愈还抱有希望,然而内心早就已经放弃了。

摆了摆手,让宦官不必再说:“行了,你且去罢!”

宦官抹了一把眼泪,转身快步离开。到了外头,将刘乘的话转述给陈嫣...陈嫣,陈嫣又不是真正的小孩,这种话是瞒不住她的!宫人间的流言,侍医的口风,甚至刘舜的反应,都能看出刘乘的病情很不好。

但知道又如何呢,陈嫣依旧是什么都做不了。她自己也是一路身体不好的,好几次徘徊在生死一线上,也不是没有‘下达死亡通知书’的时候——她是个现代人没错,但这并不能让生活在古代的自己感觉到安全,感觉到能够战胜病魔。

害怕、绝望、悔恨...种种负面情绪这种时候肯定是折磨人的。但刘乘一直是一个很温柔的少年,所以即使是这个时候想到的也是安慰她。

“这是抄录的《列子》中的故事,等到表兄精神好的时候读给他听吧。”陈嫣让身后的宫女将一路捧着的两盘书简奉上。

这些大概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寓言故事,轻松易懂有趣味,听别人读这些故事一点儿也不费神,当成睡前故事也很好。

宦官立刻让人接下了这些竹简。

陈嫣又叫来平常在曲台殿侍奉的侍医,询问起刘乘的情况,还要来了刘乘的药方——只可惜这个时候的太医制度还不完善,没有脉案。

换成是别的女童打听这些事情,这些已经拥有极大名望的太医肯定不会多做解释,就算一定要解释,基本也是敷衍居多。但问的是天子也十分宠爱的不夜翁主就不同了,侍医不会去赌这个异常尊贵的小贵女是不是能够察觉到自己的敷衍,都是恭恭敬敬地将所有情况做了说明。

陈嫣拧着眉头将其中一些关键信息记在心里,心中有所思量,一路回温室殿都是心不在焉的。

“翁主今日很是神思不属哩!”晚上婢女清给陈嫣拆发髻的时候清脆道。

婢女清并不是那种常规意义上的‘好婢女’,但即使是这样,陈嫣也让她常伴左右,傅母益也认可这件事。原因就在于她性情活泼,常常能逗人发笑。在馆陶公主和傅母益看来,陈嫣身边最好常有这样一个人。

陈嫣‘唔’了一声,低着头看着自己烛光下莹莹发光的指甲,“我在想乘表兄的病。”

“清河王?”婢女清一边给陈嫣按摩头部,一边道:“清河王看着确让人难受,可、可翁主又有什么法子啊!多想无益呐!”

没有办法么?陈嫣心里摇头。她知道她不是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犹豫了一会儿之后,抬起头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她最终做出了决定。

第15章 蓼莪(12)

早晨的温室殿是忙碌的,上上下下的宫人都围绕着天子,直到天子仪仗出了温室殿往宣室殿去才能稍微放松一些。不过再忙碌也忙不到温室殿西边偏殿,这边是陈嫣的居所。在温室殿正殿上下忙乱的时候,经过这里的宫人都放轻了脚步。

这也是天子吩咐的,不夜翁主一个小孩子,正应该多睡,根本不让宫人叫醒,就让她睡到自然醒。

天子的命令对于宫人来说不啻于铁则,陈嫣由此在未央宫过上了比皇帝还舒服的日子——天子还要早起上朝呢!皇子公主也得早起请安,不存在睡懒觉到日上三竿的!

不过公元前的西汉没有什么夜间生活,或者说有,但是和一个六七岁女童也是无关的。所以陈嫣向来早睡,就算是孩童觉多,巳时之前也能起床,正好赶上和天子大舅吃饔食。

不过今日有些不同,待天子仪仗离开温室殿后,没过半个时辰陈嫣就翻身起床了。等到盥洗完毕,她吩咐请来了自己身边熟悉的侍医。

西汉的太医制度分为两班,一边归太常,一边归少府。太常的太医系统专门为朝臣服务,少府的太医系统则是为皇室服务。而所谓少府太医,大多是地方选送的优秀医生,这些人往往在专门的机构待诏。只有皇室有需求的时候才会传唤到宫廷,称之为侍医。

陈嫣从小生病到大,身边的侍医几经淘汰,剩下的都是熟悉她身体情况,医术十分专精的小儿侍医。因为常常见面,彼此之间也算是熟悉。

“翁主这方子么...”已经五六十岁的太医捋了捋一把白胡子,凝神思索起来。

他思索的不是别的什么,而是陈嫣拿出来的一个药方。要说这个药方是真不错,太医一见就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陈嫣打算向清河王身边的侍医推荐这个新药方,这就让人犹豫了。

要是治好了清河王,那自然皆大欢喜,没有什么好说的。可要是没有治好,甚至最后清河王还是夭折了,会不会有人联系到这个药方,牵连到不夜翁主身上?

不夜翁主年纪小,没人会觉得这件事是她一力主张的,只会将药方安在他们这些侍医身上。到时候真有个不好,岂不是惹祸上身?

陈嫣自昨日从曲台殿回温室殿想了很多,最终做出决定却没有多少犹豫。

说来也是巧合,陈嫣上辈子的时候祖父是一名中医。说不上医术精湛,但在本地还是有一定名气的。大病他不会去治,会劝人去大医院。可要是日常小病,他向来是手到擒来的。

感冒发烧显然属于此列。

陈嫣没有跟着爷爷学中医,但小的时候学写毛笔字,抄写的不是什么诗词文章,而是中医学的古代典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对中医药方是有一定了解的。

就是这样她也不敢给人开药,因为中医是一门很讲究经验的学科。有的时候两个病人的病症看起来完全一样,也有可能要用两个完全不一样的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