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3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小孩子长到六岁的时候大脑的发育会接近90%,等到十二岁的时候达到100%。最近的她逐渐想起了上辈子的事情,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先忘记,再想起’的原因,那些记忆都历历如绘,完全不像是尘封了六年的样子。

上辈子的陈嫣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女孩,经历上唯一特殊的是幼年丧父丧母,那时她还不记事。因为是大型事故,所以赔偿还是挺到位的。

没有什么亲戚争遗产、被虐待的狗血故事,她被自己的爷爷领回了家。爷爷儿女都已经去了城里打拼,一人独居在老家,乡村生活虽然寂寥,但对于成为孤儿的陈嫣来说反而是最合适的。

长到十七岁时候爷爷去世,舅舅将她接到家里住了半年。对她并不坏,但就是疏离。

半年之后她成年了,继承了父母出事后的赔偿金,以及爷爷留给自己的老家房子——爷爷的遗产自然是分给了儿女,但山里的房子不值钱,他也知道留给儿女的话就荒废了,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离开山村,没有人愿意回来。所以最后这房子到了陈嫣手上,也没有人说什么。

按理来说陈嫣应该读大学的,但她从小在山村小学读书,教学条件差。爷爷是个老中医,数学英语什么的也从来不能辅导陈嫣,陈嫣的学习在学校里并不差,但相比全国其他的高考生就差太多了。

复读?陈嫣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帮助...当然,更重要的是陈嫣不想离家,她就是喜欢呆在从小长大的山村——读大学是很好很好的事情,但有的时候人更愿意去做‘想做’的事情。

所以她选择了留在家乡,平常上一些网络课程自学,学的东西很杂、不成体系,但确实有在学。

生活方面则靠在舅舅家和表姐学到的技能,做自媒体拍一些生活内容赚钱——很多人还是对山村生活很感兴趣的。再加上她跟着爷爷学了一些技能,会书法、古琴,还会复原一些《齐民要术》、《红楼梦》上的美食美物当作拍摄内容,这些都能吸引粉丝。

不算火也不算凉,以山村的消费水平,养活自己绰绰有余,还能存下一些钱。

她其实是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的,并没有穿越的想法。从私心来说她很乐意将这个机会让给其他向往穿越的女孩子,但这没办法让——不知道是不是煤气中毒,她本来是烤火看春晚的,却不知不觉睡着了。

然后她就成了陈嫣。

第3章 天保(3)

帷幕前候命的婢女都是耳聪目明之辈,能从最轻微的响动判断出主人的需要。搁下漆勺的声音并不大,但作为一个信号很好地传达到了婢女耳朵里,先前送来杏酪粥的婢女清小步缓行,将耳杯和漆勺收拾进托盘,低着头一路倒退着小心捧走。

华夏礼节自古如此,位卑者不得直视位尊者,也不能留一个后背给人。

婢女清将食器送归到养室,仆佣清洗之后会有专人保管,放进耳杯套盒、漆勺盒里。趁着这个时间婢女清还与养室里的厨娘闲话了一会儿——不夜县偏远,除了翁主偶尔出门看海,她们甚至不能出门,也只能听消息灵通的厨娘说说闲话了。

厨娘豆儿将自酿的米酒倒入黑陶小碗中递给了婢女清,自己又倒了一碗,美滋滋地喝了起来。

婢女清略作犹豫,但最后抵不过酒香,“我就尝尝味儿...”

厨娘豆儿看破不说破,暗笑了两声,只管喝酒。小碗中的米酒饮尽,这才道:“听说翁主安排利做了守臧婢?”

虽说婢女都是侍奉主人的,但彼此之间也有分工。杂役婢女、劳役婢女就不说了,纺织、烹饪、农事都是分内事,说起来豆儿也属于这一类。相对而言,贴身服侍主人的侍女在生活待遇上要好的多。

《红楼梦》中副小姐一样的大丫鬟在这个时代是一样一样的。

不过即使都是侍女,也因为分工不同有一套自己的鄙视链。守臧婢算是站在鄙视链的上游了——专门替主人管理首饰等值钱珍宝之物,不是稳重可信的人不可能做这个。

“怎么?你也要去逢迎她?”婢女清撇了撇嘴。

豆儿嘿嘿笑了两声,不说话了。贴身侍女往往彼此帮扶,又彼此竞争,里头水太深了,她一个养室厨娘还是远一些的好!

就算想要去讨好谁也没必要说出来啊。

清觉得没意思了,放下黑陶小碗就要走,还是豆儿拉住了她,压低了声音道:“有件事要问女郎...听说咱们要回长安了?”

“不是咱们,”婢女清慢悠悠道:“你们这些人肯定是要留下的。”

说着似笑非笑地看了一眼豆儿:“怎得,你还想着你那相好?”

豆儿脸色涨的通红,再也不说话了。

若将秦汉前后认为是古早时期,隋唐前后认为是中古时期,明清前后认为是近古时期,就会知道笼统概念中的‘古代’其实差别很大。都说古人保守,作风谨慎,其实那是近古时期的事情了。秦汉古早时期承先民开放风气,很多事情上大胆地让现代人咋舌。

比如男女关系上,从一而终这种事大家听都没有听过。

特别是像豆儿这种又是奴婢又是寡妇的,因为有奴婢这一层关系,就更是荤素不忌了——如果是一般女子,这种事情还得注意一下社会影响。可是奴婢么,真的有什么也不会有道学家出来说,毕竟认知里这等贱流怎么样也不奇怪。

典型的‘贵圈真乱’了。

豆儿原来是馆陶公主府的厨娘,原是因为陈嫣要来不夜县居住,馆陶公主做母亲的自然得早早安排好生活。生长在长安的大汉长公主自然而然地将不夜县看成是穷乡僻壤,为了不让自己女儿受委屈,厨娘等各种具有专业技能的奴婢都是成套打包来的。

只不过陈嫣来不夜县又不是不回去了,只是在不夜县度夏而已,等到夏天过去,她还是要回长安的。按照豆儿所想,到时候他们也该一起回去才是。

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此,只因陈嫣来不夜县居住并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安排的。今后每一年都要来此度夏,既然是如此有些人也就没有必要跟着回去,在专门兴建的庄园居住下来也是为了维持这边的运转。

陈嫣从小有不足之症,‘以医见’的郎中令周仁虽然不是太医,但却是受皇帝陛下信任的‘神医’,断定她的身体度夏最难,冬日反而无事。

每到夏日既要惠风和畅,又要气候湿润,拉拉杂杂一大堆的要求。听着有点像后世对江南的形容,只不过此时江南还没有开发出来,到处都是瘴气、猛兽、野人,不是好住人的地方。

这‘神医’还真有几分真本事,之前调养陈嫣的身体也很见效。他都这样说了,老刘家、老陈家还有什么不信的呢,立刻开始在大汉版图上扒拉合适的地方,最终选来选去选中了‘不夜县’。

陈嫣觉得要是自己的地理没问题,这里应该就是后世威海卫一代——山东的最东边嘛。

气候舒适倒不是吹的。

仔细想想,近代西方也曾经流行过疗养院,疗养院大多建在阳光充足、气候舒适的海边。在不夜县度夏对不对症陈嫣不知道,但总归是有利于调养身体的。

不夜县在大汉最东边,除此之外倒没有什么别的有名的地方。陈嫣她大舅刘启都是做皇帝的人了,怎么可能小家子气,选定了这里之后大笔一挥,于是不夜县就成了陈嫣的封地。当然了,陈嫣不能插手这里的政务,只是拿个税赋收入而已,所以又叫做汤沐邑。

汉代的公主位比王侯,生的女儿和诸侯王的女儿一样也会被尊称为‘翁主’。只不过翁主不同于公主,大都是没有封地的...除非出现特例。比如说去年去世的舅舅梁王,他的女儿们作为翁主也分到了汤沐邑,那多多少少有些补偿的意思。

所以陈嫣获得一块封地也就不算什么了,没有人觉得奇怪——以‘嫣翁主’,不,应该改称‘不夜翁主’,以其得宠的势头来看这根本不奇怪啊!

甚至于这边的翁主府庄园也是皇帝陛下从自己的私库拨款,责令少府大匠亲自安排建成——少府主管皇室各种大小事务,本身就是一个小朝廷,而少府大匠是两千石的官员,负责修建皇家陵墓、宫室之类。

建个庄园什么的,大概这位少府大匠会颇觉受辱吧。

所以这座庄园才会如此的富丽堂皇!事实上,幸亏这个时代在建筑上还没有太多‘僭越’的规矩,大部分皇家能用的东西,普通人也能用,不然的话陈嫣这座翁主府很大可能是违制的。

见厨娘豆儿不再说话,婢女清这才出了一口气,转头用最不可挑剔的礼仪姿态离开。

豆儿狠狠出了一口气,嘟囔道:“还得意起来了!不过是一般奴婢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