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318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就算陈嫣有一些营销、推广的法子,也觉得这件事很难办。

但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她比谁都清楚这门生意的前景,即使是市场还没有培养成熟,也足够她吃饱喝足了——主要是没有人和她竞争这门生意,所以即使市场刚刚开拓,那也很了不得了。

陈嫣重视瓷器,而想要得到瓷器的话,首先就要改造现在的窑炉!事实上,能不能从烧陶变为烧瓷,除了原料改变,其他重点就在温度!达到温度之后就能出现釉面。而窑炉正是决定窑内温度的最重要因素!

当然了,燃料应该也有一些作用...但现阶段确实是窑炉的设计影响最大。

不过陈嫣也因此在心里记了一笔——今后记得打听打听,附近有没有露天优质煤!考虑到长安位于后世的陕西西安一代,虽然不是山西那一块儿,但也是不缺煤的,仔细找找应该能找到。

这样的露天优质煤就算有,产量也不会太大,不过不要紧,此时用到燃料的地方也比后世少太多了,供应起来轻轻松松。

主要是如果煤需要开矿洞什么的,以此时的技术,陈嫣很怀疑能不能开出来。就算能,成本也会飙升吧——考虑到规模庞大的陵墓都能修出来,挖矿还是可以挖矿的。但能做到是能做到,陈嫣却也希望事情简单一点儿。

如果能得到天然优质煤作为燃料,大赚一笔倒是最不被在意的了。这个时候城市居民燃料严重不足!很多人家吃饭都是吃的冷食,一顿做好几顿的饭呢!到时候倒卖煤作为燃料,生意可不小。

相比之下,其他的好处,比如说陈嫣的窑炉用上煤作为燃料,要来的重要的多!前者只是赚钱罢了,后者却是一个产业的巨大变革!

另外,陈嫣今后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工业生产想要尝试!其中可能有不少都会涉及到燃料的问题,提前在这方面布局也不错——事实上,这才是她最在意的!

工业什么的,感觉上总是和煤钢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呢。

心里记上一笔关于煤矿的想法,不过那都是日后慢慢办起来的事情,陈嫣心里的小本本记了不少这样的事儿。相比之下,瓷窑的问题却是已经摆到台面上,计划要攻克的了!

此时烧陶已经脱离了上古时期露天堆烧的习惯...当然了,某些偏远地区应该还有这么烧的。事实上,即使时间再过个两千年,到封建社会晚期,依旧有一些地区固守着传统,就露天堆烧的,

嗯,还有露天堆烧的进阶版,在陶器堆上放树枝,然后糊湿泥什么的,形成一个封闭的膛室。这种烧法比露天堆烧进步多了,也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毕竟在此之前是露天的,在此之后就有封闭烧的意识了。

至于之后的窑炉不断改进,其实都是在此基础上做文章罢了。

这种烧陶工艺倒是没有完全被淘汰,在很多小地方,懂得自烧陶器的地方,依旧有很多人在用。毕竟质量并没有差很多,又不用修窑炉,如果只是自用,或者少少地做些陶器,补贴家用,这样也就够了。

不过主流的烧陶工艺里,窑炉已经不是那样简陋了。简单来说,分为了两种,北方流行的馒头窑,南方的龙窑。这两种不同的窑炉其实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后不同风格的瓷器诞生。

南方越窑青瓷极为出名,这就是龙窑烧制出来的,换成馒头窑就不行了。

陈嫣给窑炉研究小组的提示很简单,研究馒头窑和龙窑的构成与优劣,结合两者弄出新的窑炉来——陈嫣还有一点儿印象,后来的阶梯窑就是这样的设计思路!另外阶梯窑,顾名思义,也可以知道窑炉的一些特点了,应该是膛室或者别的什么地方呈阶梯状!

这个想法陈嫣也告诉了研究小组...再更多的东西她也说不出来了。

而有陈嫣的这些提示,只能说让研究小组少走了一些弯路,却不能说就此省事儿了!

一开始他们做这方面研究的时候陈嫣还经常了解情况,询问进展程度。后来,她也意识到自己这样做太不靠谱了,也就没有再追问了,只负责拨付经费什么的——该有进展的时候自然会有,催的那么狠,是小看事情的难度了!

站在陈嫣的角度,从之前的馒头窑、龙窑过渡到阶梯窑,甚至从阶梯窑过渡到蛋窑,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本没有难度可言。就算她自己也不清楚怎么弄出阶梯窑......

可对于此时的人来说就不是这样了,任何一个进步都是一次大跨越!这样的跨越,在历史上常常花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如果轻轻松松,甚至误打误撞就可以完成,那未免小看了千年时光啊!

就在陈嫣将心态放平之后,王无期带来消息:研究成果出来了!

乍听这消息,陈嫣兴奋的不行,梅园小住也不在意了。第二天,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砖厂这边!

“就是这样的啊...”见到这边管事领自己看新的窑炉,明明什么都不懂,陈嫣却还是煞有介事地点了点头。

陈嫣并不怎么在意管事介绍的那些乱七八糟,只看向另一边的王无期。

王无期绷着一张脸,严肃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和窑炉旁站的一些工人说了几句话。最后跑回来回报道:“翁主,这一炉陶器还有一个多时辰就能出炉!”

此时可没有什么瓷器的概念,‘瓷’这个字都还没有被发明呢!所以王无期说的是‘陶器’!这倒也没什么。

陈嫣对此没什么可说的,只是道:“既然如此,王先生与我说说这窑炉的事罢。”

一个多时辰,不好干等着,要让陈嫣去做点儿别的什么,不说她有没有心思,就算她有,一个多时辰又能做什么?还不如趁此机会和王无期好好交流一下,弄懂新窑炉的一些要点知识。

于是两人就到一边去讨论窑炉设计去了。

陈嫣到底是学习过现代知识的,所以理解这种东西对于她来说相对容易!其实就是热量流动那点儿事儿!她只要稍微理解一下,表述出来甚至比王无期这个主要设计者还要清楚!

王无期形容窑炉中烧制过程,套用的都是一些道家修仙炼丹的术语...不是因为他热爱修仙,而是现在想要形容一件事物的背后原理,常常需要这么搞。不然怎么解释气的流动,怎么解释物质转化?

这种术语听起来还是有一定障碍的,就算是文化人,也不见得能够清楚,更别提不通这些的人了。陈嫣的表述则不同,完全是标准、精确、清楚、没有歧义的那种。

对听的人来说要友好的多。

王无期听陈嫣这么清楚地总结,立刻笑了起来:“翁主说的是!倒是比小人还要清楚的多...”

他不太懂拍马屁,刚刚已经是他的极限了,虽然在其他人看来那根本不算拍马屁,只能算是’实话实说‘。

正说话来着,有一个穿短打的烧陶工跑了过来,小声告诉王无期:“王管事,要开炉了!”

王无期点点头,转告了陈嫣这个情况,然后两人就站在了稍微靠近窑炉的地方,等待着开炉。待会窑炉附近会因为膛室内的热量往外跑非常热,陈嫣一惯怕热,所以根本没有接近的意思。

反正瓷器可以拿出来的时候她都能看到。

王无期向陈嫣解释道:“翁主,您看...之前这窑炉也烧过一些陶器,只是当时‘高岭土’尚未送来,所以不知真正结果。然而只看之前烧制的陶器也知道,定然是不同的。”

陈嫣表示理解,烧陶器用普通粘土也就够了,瓷器则只能用高岭土!陈嫣之前已经让人找了高岭土作为烧瓷器的准备了。不过挖出来送过来的,总需要时间。

“开炉!!!”烧陶工大声一吼,确定等着开炉的人收到了信号。

很快,烧瓷时封闭起来的膛室捅开了口,热量弥散出来。陈嫣觉得自己已经站的够远了,但还是感觉周围一下热了起来!

又过了蛮久的一段时间,瓷器才被取了出来——首先当然是拿来给陈嫣看。

然而这不取不要紧,一取出来就让所有人瞎眼了!

无他,瓷器和陶器差别实在是太大了!这就像是白天鹅和丑小鸭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