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321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可是,他很多本质上的东西是改不掉的——他始终不是那种从小浸淫在富贵中的公子贵女,细节的一些部分往往就对付过去了!一般老百姓觉得他是大人物,富贵荣华。可是落到那些钟鸣鼎食之家眼中,一眼就能看出他和他们的不同。

今日小雨,虽然只是小雨,但对生意影响还是很大的。毕竟对此时的人来说,避雨的工具没有多少,淋雨生病更是天大的问题,如不是非做不可的事情摆在面前,谁会在下雨天选择出门?

王温舒就这样在大小市场上转了一圈,顺便还找了一些认识的人,其中体面人有,上不得台面的人也有——他结交的人脉很杂,他从不会看不起那些小人物,蛇有蛇道鼠有鼠道,有的时候有些事,这些人还更好用呢!

这一圈走完,想要的东西就到手了。

市面上‘瓷器’可不多见,也没什么人专门卖这个。根据零零散散的消息可以知道,这玩意儿在南方倒是有人买卖,虽然看起来粗陋,但相比陶器还是有不少优势的。比如说它光滑,比如说它不渗水什么的。其中品相好的,卖出高价也不怎么稀奇。

少见归少见,真要收也没有收不到的道理。在长安这个大都市里,就算是远隔了万里河山的极西之地的东西都能辗转数道手,最终传入,更别说只是帝国南方的一种商品了。

总有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贩过来。

只不过规模一定很小,也不会有人专门做这个生意,得细细寻访才能找到。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人脉广的好处了,王温舒认识的市井底层人物不少!这些人成日在市场中逛荡,别人不知道的就他们知道!问他们打听,不知道要省多少事儿!

最终王温舒带了几十件瓷器,不管怎么说,看起来都很粗糙的样子,器形更谈不上美——和之前砖窑那边所见的不能比!

带回去给陈嫣看,这会儿陈嫣刚刚用完了飨食,见他这个时候赶回来还吓了一大跳,她以为这件事他怎么也得忙个一两天...没想到这个时候就办完了。

连忙吩咐婢女:“再让养室送份飨食来!”

又看向王温舒:“今日吃了什么...这么匆匆忙忙的样,该不会出门后就没用过食水了罢?我听你身边的小僮说过,说你用饭食不上心,脏腑会不适?这样还不知道厉害么?”

简单来说,王温舒这个工作狂有一点儿轻微胃病,如果放任下去,可能会变得严重起来。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医疗水平,陈嫣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这个好员工。

话说这么能干的人才,真是要好好珍惜啊!

当然了,不只是劳资关系,她也拿对方当朋友了...毕竟陈嫣身边能够用随意的、平等的待遇待她的人可不多了,王温舒算一个,她很珍惜的。

“不过是小事而已。”王温舒满不在乎,只是眼睛里的笑意流泻了出来。

等到飨食以最快的速度上了上来,他指着一堆瓷器道:“这就是南边的‘瓷器’,你瞧瞧罢!其实没什么意思。”

陈嫣拿起来一件细看,发现是真的没什么意思,这些器具基本上都是器形简单,做工粗陋的——可能也没有什么高技术的工匠做这个吧。至于上面的釉,只有绿色,而且还是灰扑扑的,很不均匀的那种。

为什么会灰扑扑的?陈嫣并不知道,但她猜测,可能是着色剂的问题,铜离子、铁离子等等金属离子常常为釉、玻璃等着色,古人并不明白这其中的化学原理,他们只是在反复的实践中有了这种经验。

如果是陈嫣,她就会尝试找其他的着色剂,而且是有目的地找...这一点此时的工匠就很难做到了。

至于为什么会不均匀,这也很好猜测。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原因,可能和原料用的是木柴有关,因为在反复的添柴中,烧窑时的火力并不能保持均匀...不过这也不见得是坏事,历史上有一些瓷窑因此生产出了有渐变效果的釉色瓷器。

这是一种不同的美感。

只不过这些南方瓷器釉色实在是太不精细了,显不出这种渐变的美丽,反而让瓷器更难看了。

陈嫣摆弄着这些瓷器,发现这些瓷器甚至大部分用的是手捏成胚,对这种瓷器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工匠在做有了一个新的认知。

手捏成胚,就是用湿泥搓成条,让后通过泥条塑出器形,再在器形外面糊一层湿泥。

可以想见,效率慢,器形也会因此没那么均匀规整。

所以有了陶轮,就是后世陶艺教室里常见的那个东西。古代就有了,只不过可能没有那么先进——现代是电力带动的,古代一开始是手动,后来又变成了脚踩。但从原理来说肯定是一样的。

陶轮其实挺早就出现了,但受限于古代技术的传播途径与效率,此时主流以外还有很多制陶工匠还没有用上呢!

第173章 有女同车(6)

陈嫣摆弄了那些瓷器好一会儿, 王温舒就在一旁吃饭, 看着。

用完了飨食,拿帕子擦了擦嘴,道:“这有什么好看的?都是些粗陋东西,和王无期他们弄出来的那些根本不能比!”

陈嫣没办法解释这个问题, 她当然不是担心南方瓷器会和她竞争。让王温舒收集来这些, 虽然也有知己知彼的意思, 看看此时的瓷器发展到了什么地步。但更多其实是好奇, 对这个时代的制瓷工艺的好奇。

在没有她影响的现在,这门后来将影响华夏民族的技艺究竟进展到了什么地步了呢?

怀着这种隐秘的、只有她自己能够明白的心情, 她去了解这些——这些是没法儿和王温舒说的。

索性, 有些事本就不必说的清清楚楚,陈嫣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道:“怎么就这些瓷器, 烧瓷的工匠呢?”

之前有叮嘱过的...瓷器和工匠,是两个任务。

王温舒吃完了飨食,正是不想动的时候,在一旁坐也没个坐相。半靠着就摊摊手:“这可怎么说?我是已经尽力了, 实找不来这样的人...”

说着又补充了一句:“翁主换个人去办此事也是一样的, 整个长安就没这样的人!”

王温舒这话说的极为自信,仿佛就咬死了一样——他办不成这件事,换成别人来就更办不成了!

陈嫣虽不知道他的自信心从哪里来的, 能把话说得这么死。但基本上还是很相信他的能力的, 知道就算长安找得到烧瓷工匠, 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若翁主真想寻这个工匠,回头去信到南边,稍等数月,人自然有了。”王温舒不紧不慢地出主意。

“算了,也没什么可见的。”陈嫣其实也不是真的想要见此时的烧瓷工匠,她只是想要了解一些现在已经弄懂的工艺,说不定能给她一些启示呢?但现在看这些瓷器成品,估计就算有一些启示,也不怎么顶用了。

陈嫣正想着瓷器的事情,王温舒就注视着她。好一会儿后,他自己先低了头,可是不过一会儿,他又抬头去看她。

反反复复了几次,王温舒清了清嗓子,想说点儿什么,又顿了一下,这才道:“翁主在想什么?”

陈嫣有些心不在焉,随口答道:“瓷窑,我准备修筑些瓷窑,专门用来烧瓷,你觉得如何?”

瓷器是好东西,她对此是很有信心的,如果不是这样,她当初也不会投入那么大,非要研究瓷窑了!

现在适合烧瓷器的瓷窑也弄出来了,办瓷器作坊对她来说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陈嫣还是有些忧虑...虽然历史上瓷器取代了其他器具,最终称霸了从高端到低端的所有市场(高端的有官窑,给达官贵人用的。低端的有民窑,普通人就用这种)。

可那是很久很久以后的事情了,市场是在漫长的时间内一点儿一点儿培养起来的。期间伴随的是瓷器技艺越来越精,由一开始朴素的青瓷白瓷,有了各种各样的分支。

现在的瓷器,能行吗?

王温舒却不明白陈嫣的这种担忧,直接道:“自然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