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412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听说是酿酒作坊的事情,陈嫣就算再没心思也强打精神听起来。

“翁主在不夜县建酿酒作坊时容易,一则,不夜县皆是翁主封地,虽然翁主也不能过问不夜县政务,但好歹上下得给翁主三分薄面。翁主要建酿酒作坊,要收粮酿酒,谁敢使绊子呢?二则,栌山庄园本就有许多粮食出产,就算外头收不来粮食,栌山庄园本身也能支持啊...”

陈嫣听着也明白过来了,原本在不夜县可以做成的事情,不代表在东莞县也可以做成了了...至少没那么容易做成。

东莞县这边陈嫣没什么根基,唯一认识的也就是清和她丈夫而已。但清的丈夫是海商,生意也在海上,在本土的扎根实在不深。陈嫣办不成的事,估计他们夫妇也办不成。

而红溪庄园呢,粮食只够自给自足,想要大量供应酿酒,做梦还要快一些。

陈嫣也不着急,想了想道:“此事不难,不过‘诱之以利’罢了。”

下面负责管事的人一向知道自家老板有的是主意,立刻集中精神,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陈嫣也不卖关子,将自己的打算细细地说了。说起来也狠简单,陈嫣其实很早以前就尝试着酿造各种酒品了。这个过程中她连蒸馏酒都弄出来,又岂能不弄出其他酒?

蒸馏酒主要在关中酿造,因为那里离边郡近,方便对匈奴贸易。而陈嫣在不夜县兴建的酿酒作坊却不是蒸馏酒...而是发酵酒。

发酵酒在华夏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发酵酒中的黄酒长期都是最主要的酒品。至于白酒占据重要地位,那已经是清代时的事情了。

此时人们的口味可喝不惯高度蒸馏酒,陈嫣的蒸馏酒都是拿去做出口贸易的。口味这种东西只能慢慢改变,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陈嫣也没有太过执着于在中原推广蒸馏酒,大有一种任其发展的意思。

不过有一说一,华夏民族喝酒问题上酒精浓度确实是越来越高的,这一点看历史进程就知道了——这即是说,虽然现在中原地区的人喝不惯蒸馏酒,却不妨碍他们追捧比主流美酒烈那么一点点的酒。

历史上东汉就发明了‘九酝酿造法’,就是通过反复发酵拔高酒精浓度,终于让此时的发酵酒度数达到了二十多度——会有这样的技术诞生,本来就说明了普罗大众对于酒的追求。

陈嫣对‘九酝酿造法’并不算了解,只知道他是反复发酵而成。就是凭借这么一点儿提示,手下人殚精竭虑,总算搞了出来...其实陈嫣也不确定这是不是历史上会出现的‘九酝酿造法’,但不管是不是,酒的度数达到了,味道也确实不错,酿酒师都说会很受欢迎...

既然专业人士都这么说了,陈嫣也就不计较这到底是不是‘九酝酿造法’了。

这种酒在不夜县那边酿造,被陈嫣命名为‘夜露白’,没什么特别的缘故,就是觉得好听。

现在的‘夜露白’在外极受欢迎,大家都想成为夜露白的经销商。而只有陈嫣的酒厂可以出夜露白,能不能代理夜露白就是陈嫣一句话的事。

“让本地地主豪强卖粮,买粮不用钱,就用夜露白。”陈嫣拨弄了手腕上的金蛇小镯两下,信心十足。

第223章 淇奥(6)

华夏人有一种天赋, 那就是最好的日子和最坏的日子都可以用来过节,而且过的非常欢欣。

在传统中五月是恶月,五月初五是恶月中的恶日,一年之中最不好的日子。五月出生的孩子会被亲生父母嫌弃,而五月初五出生的,基本上就只有被遗弃的命了。

但大概是物极必反?反正华夏人很吃这一套, 最好的日子里可能生出命运最不好的人,最坏的日子里诞生的小孩,将来未必不能光芒万丈。根据历史记载,或者亦真亦假的传说, 还有不少名留青史的人物是五月初五出生的呢。

所以五月初五虽然是个‘不吉利’的日子,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在这个日子里欢聚, 然后共同庆祝...鬼知道是在庆祝什么...

此时的五月初五还没有演变成端午节, 更没有怀念屈原、伍子胥的含义, 那都是后世牵强附会上的,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这种附会会后来居上...这就像是很多节日最原始的时候其实都和农业、天文有关,很早就有祭祀、庆祝活动, 但到后世,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了,记得的都是这个节日有关的美好传说、相关人物。

不过这些并不影响此时的人过节过的很开心。

五月初五这一日, 东莞县有女子驾小舟竞渡的传统,除了这些女郎, 其他有闲工夫看热闹的人当然也不会错过。也是这个时候娱乐活动太少, 好不容易有个竞技活动可以看, 大家自然乐得凑热闹。

红溪庄园从五月初四这一日就准备起来了,就因为陈嫣也要去参加女子竞渡。

不过直到五月初五临出门前,身边的婢女依旧在劝说:“翁主,千金之躯何必和乡野人玩闹呢?您若是想观竞渡,有的是好位置,不必去...奴婢听说水上竞渡的小舟格外多,挤挤挨挨的,每岁五月初五总有溺水的...”

为了陈嫣的安全问题,身边人可以说是操碎了心。前两天出去划划船还好,大家就当是玩儿了。但是竞渡比赛当天划船是另一回事,水上船多、人多,大家还都力争上游,出事的几率太大了。而且一旦出事,人多手杂的情况下,出错的机会也更大。

虽然说出事又出错的几率实在不高,但谁又愿意去赌这么个可能呢?没事自然皆大欢喜,可一旦出事,谁也承担不起啊!

陈嫣却是心意已决的...真要按照她身边这些人的说法,那日子也不必过了!就算整日关在家里,也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能置人于死地,真的倒霉起来,天上一道雷劈死,这有道理可言吗?

从没听说谁因为怕出车祸就不出门了的。

见陈嫣始终不说话,只专一地挑首饰,知道实在劝不动了,身边的人也只能偃旗息鼓。

旁边梳头的婢女想拯救一下不那么高涨的气氛,便道:“翁主今日甚美哩!衣裙飘飘,仿佛神仙中人!”

非常简单粗暴,夸就完事了,显然没有什么新意。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招不在老,有用就行了。不管什么时候,夸赞一个女孩子的容貌,而且正好针对到了对方的得意处,这总是很难拒绝的。

陈嫣今天的衣服确实非常心机!

浅绿色斜襟上襦,豆青色下裙,似乎很普通?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首先是面料,无论上襦还是下裙,都是一种密纱材质,和后世的雪纺有些像,唯一的问题是做不到雪纺的垂感,至于其他的性质,因为丝质的特殊性,都是优于雪纺的,

这种材质的纱罗产量还不高,是还没有上市的新产品呢!反正陈嫣先拿来给自己用了。

穿上之后仙气飘飘,简直就是小仙女本仙了!

然后就是颜色,浅绿色、豆青色,听起来并不是多出挑的颜色,最多就是清新可人而已,此时青色绿色什么的还是偏庶民的颜色呢!但陈嫣让人试染了很多次,这才试染出了渐变色,今天穿的衣裳就是拿渐变色不料制的。

本来材质特殊,就让陈嫣有一种烟笼雾罩的感觉了,再加上渐变色,仿佛一道水墨湿痕——一开始大家还不懂陈嫣为什么要让人染那种染色不均匀的布料,这种布料只有在染色不成功的时候才会出现,想来被当成是残次品一样。等到成品出来了,其他人总算明白了。

真是太美了!

最后也有款式的问题,陈嫣这是一条高腰襦裙。一般来说襦裙以裙子高低可以分为齐胸襦裙、高腰襦裙、齐腰襦裙三种。其中齐腰襦裙和齐胸襦裙都比较有存在感,后世年轻妹子穿汉服襦裙,也大多是这两种。相比之下,高腰襦裙就实在小众了。

齐腰襦裙的裙头系在腰际线的位置,齐胸襦裙则系在胸部以上。顾名思义,高腰襦裙就是系的很高,但又不到胸部的裙子。

陈嫣在长安的时候穿过很多次袒领襦,但除了袒领襦之外其实也穿过高腰襦裙,再加上此时就有的齐腰襦裙...大概唯一没穿过的就是齐胸襦裙了——主要是引领流行这种事情也要照顾到此时的主流审美。

从齐腰到高腰,大家不会有什么接受不能,反而会觉得新奇有趣,发掘到其中不同的美莱。但是一下蹦到齐胸襦裙就不同了,颇有一种正常人看奇装异服的感觉吧。

相比起齐腰襦裙,高腰襦裙更显得娇俏、爽利——短上衣都会有类似的效果。

且这条高腰襦裙还是大摆的!天知道这个时代做一条大摆的裥裙有多难了!

后世做古代服装,裙子最常见的就是百褶裙,也就是裥裙的一种。但事实上古代做百褶裙很难,而且和后世的做法有些不同。

古代做百褶裙的难度并不在耗费布料(毕竟打褶就意味着多费料了),而在于做工本身!现代百褶裙可以用熨斗熨出板板正正的褶子,古代要怎么搞?虽然在靠后一些的朝代也出现了炭烧的铜熨斗,但拿这个熨衣服效果可没有那么好!至少很难熨出现代汉服那种褶子。而且一旦过水,褶子就会消失地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