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431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珍珠是全世界都喜欢的有机宝石,陈嫣非常感谢这一共通的审美,这省了她多少事儿啊!

她扒着手指头算,丝绸、糖、珍珠,她这就攒够了三样拳头产品了!日后打通了东西方航线,这个数字会更多!

比如说印度的胡椒...这也是很好的商品,陈嫣从印度搞到之后就尝试着在比较热的地区进行种植,只是现在还没有成功而已...而陈嫣相信成功是迟早的事情。

不同于瓷器、茶叶这种后世耳熟能详的‘东方商品’,这个时代甚至还没有成为正经商品,在华夏本土都属于新奇之物,更别提在国外了,根本没有市场可言——市场还得慢慢培育。

胡椒的市场其实是非常成熟的。

最迟公元前十三世纪胡椒就已经从印度被交易到了西方世界,法老时期的埃及,胡椒贸易更是发达,胡椒成为大众所知的昂贵香料。而到了此时,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对胡椒的狂热已经达到了一个高.潮!

罗马贵族的食谱里,大多数的菜品都要放胡椒,离开了胡椒,厨师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做菜了!

为了满足罗马公民的需求,此时正值强盛的罗马已经有了成规模的胡椒贸易,每年有大量海船从红海出发,就为了从印度西部海岸获得胡椒!

这使得陈嫣的胡椒不再是独门生意...不过不要紧,珍珠或者别的什么也不是独门生意,只不过陈嫣也有自己的竞争优势而已。罗马人的胡椒需求量巨大,长期处在不满足的状态,这也推高了胡椒的价格。

陈嫣可以稍微降一点点价格,反正依旧是利润巨大。

另外,如铁制品,在西方的价值也高的惊人!但这就不用做贸易了,华夏本土都很缺乏...

想到这些早就准备好的、用于东西方贸易的商品,陈嫣就不得不联想到探路船的最新进展了——两年多以前就已经探明抵达天竺的航路了,这两年从天竺源源不断搞到各种好东西就是在这件事里收益的!

而随着航路探明,紧接而来的就是海贸的开展,对西方贸易的好处陈嫣还没有享受到,对印度贸易就先赚了不少了!印度的黄金可是很多的,再加上南越盛产的玉石、宝石,这条航路陈嫣赚的美滋滋。

要不是前期投入太高,现在陈嫣已经大发一笔财了!

现在探路船已经探明了后世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这里有许多中亚大国,在这个时代也不乏强盛的...比如说安息帝国。

因为地理位置特殊的关系,安息帝国还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此时丝绸之路虽然没有开辟,但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依旧在以这种‘中转’的方式在进行。

这周围有这么多的国家,也是做生意的好选择,不过陈嫣对这一地区比对天竺多了许多防备...她隐隐约约记得历史上安息帝国是阻碍过东西方交流的,原因也很简单,安息帝国并不希望大汉和罗马有什么直接联系,如果两边直接联系上了,他这个中间商就无法像之前那样赚差价了!

如果让安息帝国的高层知道大汉已经有足够的能力航行到阿拉伯海、波斯湾一带,说不定会带来很多麻烦。

所以陈嫣并没有着急开拓安息帝国以及其周边国家的市场,只是通过转手的方式零零散散地做着生意,从这里搞一些本地‘或许会有价值’的特产。陈嫣希望先建立起对罗马的贸易,然后再谈对安息帝国的开拓。

到了那个时候安息帝国暗中使坏的几率要小一些,毕竟那时一般的使坏很难成功是一方面,很得罪人是另一方面。他这种中间商,虽然国土离东西方都很遥远,没有被讨伐的风险,但和供货商、顾客搞坏了关系,始终不是什么好事。

估计到时候少不了商业战争,手段从明面上的到私底下的都有...但陈嫣并不怕这些,是她开启的海上贸易,和印度、南越贸易建立起来的这几年,该经历的事情都经历过了。

陈嫣记得的,最新的探路船小队今年又出发了好几支,红海已经近在咫尺了!

不过即使进入红海也还差得远,在没有苏伊士运河,也没有能力开凿苏伊士运河的时代,绕过非洲好望角这条航路才是陈嫣的追求——但这对船只的要求太高了。现阶段的话,也只能指望红海贸易了。

第233章 木瓜(7)

人工养殖成功的珍珠送到了陈嫣这里, 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很大的事, 但提醒了陈嫣, 一些工作还是得做的——不能因为避暑就真的什么都不管了。

所以在收到珍珠后的第二天,颜异过来她的院子拜访的时候, 她正在院中翻阅最近的账本, 安排一些事务。

陈嫣也不觉得自己这个样子有什么不能见人,就没有收拾, 等到颜异踏进敞厅,依旧在翻阅一些‘工作报告’‘账表’。

着一身玄色衣衫的青年走进敞厅的时候见到的就是这一幕,肤色雪白的少女跽坐在翘头书案之后,正在写写停停——这种样子他应该不陌生的,这几日已经足够他知道了, 这个少女才学出众,不比任何人差。

但他微妙地感觉到了不同, 和做学问时那种放松, 那种缓慢的节奏不同。现在少女整个人都非常紧绷, 那是一种很很快的节奏...颜异不会形容,只能模模糊糊这样感觉。

事实上他的感觉没什么错,陈嫣听到他的脚步声也没有抬头,因为手上这一份账表只差一点点就要算完了。抬头分心的话,就要功亏一篑了!算完那一点点, 陈嫣这才扔下笔, 对颜异笑了笑:“公子来了!”

又指了指自己面前的一些竹简、帛书:“即使是在外避暑, 也躲不开这些庶务。”

颜异这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觉得有些不对, 顺着陈嫣所指,看到的不只是竹简、帛书、毛笔这些东西,还有一个开着的小皮箱,里面零零散散地放着一些东西,除了一些文具,还有算筹、算盘,一些钱币什么的。

这些钱币并不是拿来用的,更像是把玩的小玩意儿——这就是颜异的视角了,实际上这些钱币也是可以使用的,只是不能在中原使用而已。

总之,这些东西并不是平常和他谈典籍,谈音律,谈礼的女郎会弄的。然而颜异转念一想,‘刘女郎’似乎本就是商贾人家女郎...就算这商贾再厉害,那也是商贾,平日里摆弄这些其实也正常。

然而这样一想又到处都是‘不正常’了。

颜异并不是狭隘的人,对于商人他也没有偏见,他做县令这几年也很看重商人...不过,他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人,没办法逃开这个时代一些定例的成见——其实也不能说是成见,只能说是一种现象出现的多了,频率太高了,自然会导致‘刻板印象’。

即使是聪慧通达之人,也不能完全避免。

颜异是从底层小官吏做起的,所以三教九流都接触过,商人之流比一般的官吏还要了解的深些。这一群体的好,他知道,坏,他也清楚。

勤劳、刻苦、聪明、灵活是他们,自私、偏狭、贪婪、俗气也是他们。

但和‘刘女郎’的接触中,即使他一开始就知道他是商贾人家女郎,到后来也不自觉地忘记了——明明一开始他还和她因为一些生意的事‘讨价还价’过!

他们也就是日常交流,零零碎碎说着天南海北的一些闲言,但就是这些不着边际的随意言语,表面上是最没用的...实际上呢,最能真实地显露出一个人来!

人是会伪装的,而伪装这种事,向来都是细节、神韵最难顾得上!至于大面上的,只要不是傻子,提前了解、练习,总能达到一个差不多的样子。

‘刘女郎’与他日常相交,展现的就是最细节之处了!

垂下眼睛,颜异回忆这几日‘刘女郎’的样子...她的一举一动都历历如绘,即使是最细节的地方,她都不像是个商贾人物。

这只能说,即使她是个商贾,也和其他商贾截然不同!正是因为这种本质的不同,所以才有外在的巨大差异。

陈嫣顺着颜异的目光看过去,发现他正看的东西,笑着拿起一枚金币道:“这是异国他邦的钱,和大汉的不同呢。”

这个时候外国已经有金币、银币等金属货币了,当然,不是所有国家都有,只有一些比较先进的国家才能见到。

不同于华夏大地只有铜币,外国可能是比较盛产金银的关系,金币银币也能看到。

和陈嫣作为现代人时想象的不同,古代货币其实就是铜钱而已,并没有金银。所谓金银作为货币,这其实更接近于民间默认,而不是官方认可!只不过民间倒逼官方,使得其很像官方货币而已!

特别是银,因为储量、开采难度的关系,在宋代以前连民间货币都称不上!比如说现在吧,交易金额比较大的时候可以用黄金,但也没人会使用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