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662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但后面绕过阿非利加洲就很成问题了,古代很长时间内,整个非洲就只有北部有真正的文明。至于北部以外,确实出现过文明,也出现过一些国家,颇有可观之处,但是这些‘国家’,这些‘文明’始终是太弱小、太原始了!特别是越往南走,这一特点会越明显。

中南部甚至不足以诞生港口,不像之前,至少还能和一些部落搞交易,甚至从部落酋长那里获得人手。也是因为这些部落和北非接近,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总能受到一些文明世界的影响...说实在的,这样还不如一点儿人类活动都没有呢!如果没有人类活动,陈嫣在这些地方兴建港口,也少了一桩麻烦!要知道,这里的一些酋长、族长什么的,他们或许不懂得兴建港口,但是搞破坏却是懂的!

至于为什么搞破坏...或许是为了排挤港口的的人,觉得他们占了他们的地方。也或许是为了抢劫,毕竟兴建补给港口的地方有不少物资,和这些半原始的部族谈规则没什么用!大家不是一个族群,连贸易都谈不拢来!

...嗯,这倒不是他们本性如何坏,而是原始文明都有这么个阶段!

文明比较原始的时候,大家别说民族、国家这种概念了,就算是‘人类’这个种群概念都不甚清晰。大家会将同一部族的人当成是同类,因为大家从小一起生活,彼此是有感情的。但是面对外族人类,他们就没有这些感觉了。

他们更多是将对方当成是‘非同类’,就类似看一个羚羊群...最多就是比普通的动物群多一点儿不同。但不同到哪里去,也不至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食人族,这些食人族也不吃自己本族的人,只是吃部族以外的人罢了。

而且这种事在文明时代也会留下一些痕迹,比如说华夏,已经有国家之后,不是依旧出现了出征之前杀敌国俘虏或者奴隶,以鼎烹之,然后出征战士分食的事情吗?很大意义上就是这种习惯的残留。

大家并不认同那是同类,所以吃的时候也就没有心理障碍了。

现在也是这样,这些原始部落或者和另一些部落有货物交换,但那是因为经常打交道,不经意间,那些认识的部落也被很大程度上认为是‘人’了,所以可以交易。但是新来兴建港口的那些人不同,他们是真正的异族,甚至有着差别很大的长相!

这种情况下,别说掠夺港口的物资了,就算是杀了港口的人作为食物,那也是很正常的。

这样的困难被写在海运号的诸多来信中...陈嫣也没有办法,她不可能让非洲港口那边的人不抵抗...如果真的是那样,就完蛋了!所以最后也只能按照这些土著人的规矩来。

和他们打仗,打疼他们!当然了,陈嫣手下的人都已经进入文明世界了,是不会吃人的。

因为武器和战斗策略上的进步,陈嫣这边基本上能大获全胜,这就像是当年欧洲殖民者面对欧洲以外的世界时一样。

赢了港口周边的部落,这些部落人口原则上就属于港口了,这就是这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正好,港口业需要人手,留在港口做事的人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等到几十年之后,港口人口经过两三代,新出生的人口会彻底不记得曾经的事情,他们也会成为文明世界的一员。

到时候,哪怕华夏本土这边失去了和一个个补给港口的联系也不要紧,总会有有人掌握住这些东西,然后维持这条海上商道上的生命线——因为这是有利可图的!

陈嫣要的不是那些表面上能看到的利益,她要的是她的这套能在她不在这个世界后还能持续施行着自己的影响力(当然了,如果能得到一些利益就更好了,毕竟她要做的很多大事都很贵,这是需要钱才能继续下去的事)。

然后就是罗马那边了,这样的直接贸易可不是请客吃饭过家家酒,很多事情都需要仔细筹划。

那些连接东西方的中亚商人,他们走的是小宗贸易,只不过做的人多、次数多,所以显得总量颇为庞大而已。而贸易这种事就是这样,小打小闹的总是很容易,然而一旦牵扯到大宗,无论是买进还是卖出,就是另一回事了。

首先,她得确定自己到时候是‘单干’,还是找到一些合伙人。当然,这个决定并不难做出,找合伙人的事情很快列入了她的计划当中。

她就算是在天竺建立港口,进出货物都要在各大势力之间运筹帷幄。更别提在罗马了,至少现在的罗马共和国很强盛,胜过内战不断的天竺...而且罗马离华夏实在是太远了!

哪怕是在现代社会,地缘也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而在公元前二世纪,这个问题只会更加明显!这样远的距离,足够陈嫣的影响力降到最低了。也就是说,这一切就算真的失控,身在中华大地的她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所以,她只能在一开始的时候把各项工作给做细,尽量避免将来的麻烦!

既然完全掌控住一切是不可能的,那么找一个靠谱的合伙人就成为她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嗯...如果说靠谱不靠谱的,不太好判断,找许多个能够相互牵制的合伙人也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这样做可能会把事情变得简单,但也或许会导向更复杂的局面——说到底,还是东西方之间隔的太远了,这个距离,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事情都不奇怪!毕竟陈嫣无法及时察觉,更无法做到快速反应。

那么该在罗马找到怎样的合作伙伴?

陈嫣并没有去过罗马,对罗马的了解仅限于凯撒、屋大维这样几个名字,而很抱歉的是,现在的罗马还没有这些人。这种情况下,她是不可能将自己的合作伙伴精确到个人的。

她最多就是将合作伙伴的‘成分’考虑明白,是平民派,还是贵族派——当然,这里所说的平民派也不能说是真正的平民了,考虑到如今罗马人口的组成成分,所谓的平民派倒是更接近于‘小贵族’的概念。

毕竟这些人往往也是有产业、不愁吃喝、有奴隶的公民呢!

又或者通吃...陈嫣比较倾向这个,毕竟在她的印象中,罗马的平民派和贵族派常常轮番登场,很难说能够有一方完全占优势。而且真要说的话,平民派和贵族派也不是完全对立的,该合作的时候还是会合作。

这有点儿像后世某国的两党,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立的,但本质上并无太大差别。

合伙人的事情其实还不是最紧要的,毕竟这个问题非得和罗马有了联系,逐渐有了选择余地才要做,急匆匆地做决定,什么好结果都不会有。相比之下,渠道等问题倒是更值得考虑。

小打小闹的时候当然不需要渠道什么的,反正东方的商品受欢迎,供不应求,就算是放在广场上叫卖也不愁销售。可是成船队地贩运货物,就不得不考虑许多问题了。

陈嫣想到这些都觉得脑袋疼,只能暂且放下这些——因为实在有太多部分无法确定了,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得等到东西方正式建立稳固的、直接的联系才能往下做。现在就开始考虑某些事,到时候计划赶不上变化也是白搭。

相比之下,将国内的产业布局一番反而有意义的多!

毕竟,到时候大型贸易铺开,得有货物才行!而且不只是单价高昂的奢侈品,相对平民化的货物也得有!不然的话,就算罗马的老爷夫人们再有钱,也不可能撑得起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

所以关于到时候海上贸易送过去什么货,又从西方得到什么,必需要心里有数。

首先就是丝绸,这个没得说的!丝绸一直都是最有名的东方商品,至于说瓷器,那是很靠后的事情了!现在陈嫣虽然提前搞出了瓷器,但要等到市场培养出来,也不是一时半刻的事情。

陈嫣的打算是,到时候带一部分优质丝绸上船,另外又增加一部分质量不佳的丝绸。之所以说质量不佳,可能是蚕丝本身的问题,比如柞蚕丝——相比起桑蚕丝,吃其他树叶长大的蚕吐丝质量都不太好,但是相对而言,不挑树叶这也是极大地节约了成本!

毕竟大家都给蚕宝宝喂食桑叶,桑叶紧缺的情况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是老百姓家小家庭养蚕缫丝,只要家里种几株桑树就够了,但丝纺大量养蚕缫丝呢?每年买桑叶都是一笔很重的负担了,而且还经常有‘断档’的危机。

柞蚕丝、樟蚕丝之类的,质量大有不如,但相比起此时西方流行的其他织物,依旧是很不错的。到时候生产这种织物,正好可以贩卖到西方,给一些消费不起优质丝绸的人...

说起来这也可以算是一种外贸产品了,毕竟国内这种蚕丝是很不受欢迎的,最多的用途是拿来做被子——即使是这种次等蚕丝,普通老百姓也消费不起。而有钱消费蚕丝的人,就不会吝惜多花一点钱买桑蚕丝。

另外,陈嫣还想尝试着丝棉混纺。这几年棉花生产发展很快,毕竟棉布相较丝绸便宜了不少,又比麻布舒服不知道哪里去。这种情况下,市场缺口是明摆着的,年年棉花供不应求!

历史上华夏引进棉花之后,基本上是棉布的出口国,利润不高,但是薄利多销...靠着华夏的棉布,给华夏以及周边许多国家提供了衣被。然而现在情况恰恰相反,每年的商船还要从天竺进口大量的棉布!

利润也不算高,但天竺也没有多少可挑选的货物了,所以每次贩卖货物去天竺,来的都是满船满舱的棉布,至于不足价的部分,就由宝石和黄金补足,这些东西天竺还是颇为丰富的。

丝棉混纺之后的布料,一方面比丝绸更保暖,更耐用,另一方面也比粗粗笨笨的棉布更漂亮(此时的棉布确实无他做到精致,更接近后世家织布的样子,有铜钱厚,不需要浆就很挺阔了)。

这是个很好的想法,就是不知道研究所那边什么时候可以弄出来。

而除了丝绸这种老牌中坚货物,船上还有很多其他货物。比如说糖,这可是陈嫣准备的拳头产品!

这年头,不只是华夏大地缺乏甜味,在西方也一样!因为缺乏糖分,东西方世界分别走向了两条路。东方这边选择了甘蔗,甘蔗制糖兴盛一时。而西方选择了蜂蜜,不是靠天吃饭收割野蜂蜜,而是养蜂。

实际上,古罗马时期的养蜂已经很成产业了,日后还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这一方面是地域问题,华夏这边离甘蔗的原产地近,离当时制糖工艺比较先进的印度也近,走上甘蔗制糖的道路算是顺理成章。在这一点上,西方世界的运气显然没有那么好。另一方面是纬度问题,或者说还是地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