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贵女 第798章

作者:三春景 标签: 天之骄子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不过,偶尔有的时候,她还是会‘好奇’父亲的,毕竟‘父亲’不同于其他。理论上来说是和母亲一样重要的人,她之所以是如今的样子,正是因为母亲是陈嫣,而父亲是某个特定的人的缘故。

陈嫣又一下没一下抚摸着小朋友的脊背,感受着小孩子‘咚咚咚’,飞快的心跳。她的心很平静,仿佛是问小朋友今天要吃什么一样,轻声问:“如意...你想过‘父亲’吗?”

第417章 大东(3)

刘彻最近的心情不错, 主要是因为政事上的相对顺利——也只可能是相对顺利了, 毕竟朝堂之上,大事不断、小事不停,要说完全的风平浪静、顺心如意,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能大多数顺利,就已经是善莫大焉了。

身边察言观色的人自然能够看出这一点,所以大多松了口气。对于这些人来说,天子的心情只要好一分,他们的日子就要松快一辈!他们本来就是仰天子鼻息过活之人。

这种上下放松的气氛是会感染的,直接结果就是整个未央宫都轻松了不少。譬如各宫妃嫔们就十分大胆, 各出奇招来抢占刘彻的时间...这种事情, 如果是在天子心情不好的时候做,只会让天子心中厌烦。相反,如果天子心情好,就意味着能得利。

天子对妃嫔们的‘小心思’心知肚明,但因为心情好,他不仅不会把这种小心机放在心上, 反而会觉得‘有趣’。这种有趣并不高级,但总归是一种有趣。人类就是这样, 有的时候戏码拙劣也不要紧。

如果没有这种特质,人类也不会发明出斗兽场、竞技场、戏院等等娱乐活动了。看起来不一样,本质却是相同的。

“陛下, 齐王、燕王、广陵王的册立仪式已经准备完毕, 太常派人过来秉告此事。”宦官将殿外求见的信息秉告。

这大概也是最近最大的新闻之一了, 皇家的三位皇子,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他们的册立上告宗庙了。到如今,他们才算是真真正正的诸侯王,当然了,成为真正的诸侯王也意味着得离开过度长安,去到自己的封地上了。

这三位皇子从很早以前就已经册封了,在陈嫣没有回长安之前几年就已经确定名号。只不过此时的名号就是个名号,如果不是有天子金口玉言,说是假的也可以。这就像大户人家的孩子,生下来没有上家谱,虽然仆人都知道这是少爷小姐,也会用少爷小姐的礼仪对待他们,但是没有上家谱严格意义上就不是这家的孩子!

若是上家谱之前就夭折了,这个孩子连一个排行都没有,后面的孩子会将其排行给顶掉。

刘彻得第一个孩子,也就是卫长公主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在古代堪称晚育。有第一个儿子刘据的时候更别说,当时他迟迟没有儿子,可是使得刘氏宗族人心思动呐!而自从有了第一个孩子,好像打开了什么开关,后面孩子就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了。

但这所谓的‘一个接一个’,其实效率也相当不高,远远达不到高产的地步。

到现在为止,刘彻也只有两只手数的过来的皇子公主,若单算皇子的话,人数更少——太子刘据、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四个而已。这在坐拥后宫佳丽无数的皇家,确实算少的了。

不过这也没什么,刘彻虽然没有一些帝王的皇子众多,也起码没有拖后腿。比如说独苗一根,甚至是一个儿子都没有...要知道,这样的事在皇家可不少见!

皇位只有一个,出于有候补、谨防意外的心态多一两个也就算了,其他的,多多少少的都有自己的好坏之处——好处自然是自己的儿子当政时有众多亲藩拱卫,不太可能被其他支系的刘氏宗亲夺了皇位。坏处是,大家都想要皇位,有的是麻烦。

就这么四个儿子,太子自然是要留在长安学习成为一个皇帝的。至于其他的诸侯王,就送到封地去...这也是一种提醒,提醒他们和继承人‘太子’是不一样的,君是君,臣是臣,从此之后他们在地方,也要安守本分。

刘彻对上告宗庙这件事还算上心,到底是都是自己的儿子,而且他的儿子本身也不算多呢。所以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挥挥手,让人宣了太常派来的使者,问了几句相关事宜,提点了几句一定要做好,然后才让人走。

等人走了,才有宦官禀报起一件事来。

“陛下,诸位大王将赴封地,宫中娘娘们多有不舍...皇后娘娘派来来说过,说若是陛下有空,能去娘娘宫中看看,安抚一二就好了。”说这话的时候那宦官是十分小心的。

刘彻听此言却是无所谓地笑了笑:“子夫倒是会做好人,这种事朕去有什么用?难道朕去了刘闳他们几个就不用去封地了?刘氏历代皇子都是这样过来的,分封诸侯王,这可是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

话是这么说,但得到这种‘福气’的人肯定是无法这么想的,与亲子分别,其中的伤感可想而知。刘彻会这样说,倒不是他真的这么不通情理,只不过他懒得多想,所以想不到。或者想到了,却没有放在心上。

见天子这样,宦官自然懂得,退下之后眼观鼻鼻观心,心中暗叹...李姬果然不的天子喜爱!

这里要说的是,虽然卫子夫上报的时候打着宫中娘娘们舍得皇子离开长安,但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大家舍不得是只会是自己亲生的孩子。而分封的三位诸侯王,最受刘彻喜爱的是刘闳,他是王夫人的儿子,可王夫人已经去世了!

至于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乃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刘彻子嗣不丰,如先帝一朝,一位宠妃生育数位皇子的情形并不多见,事实上,也就是一位而已!如今的皇后卫子夫,她当年是很多宠幸的,但生的女儿多,足足有三个,皇子却只有太子刘据一个。王夫人也多宠幸,孩子更少,只有一个儿子,也就是齐王刘闳。

其他的妃嫔也大抵如此,只得一儿半女才是常态,甚至多的是受宠妃嫔膝下空空的。

只有李姬,她一连生下两个儿子,并且还都长大了!这就是燕王刘旦和广陵王刘胥。

大家都觉得她的‘运道’不知道该怎么说,说她运气不好吧,她可是生下了两个儿子,并且都顺利长大!这后宫之中有谁比她的运气更好?真要说她运气不好,那些一时受到宠幸,失宠之后却没有个依靠的妃嫔,甚至从来就没有过宠幸的宫人该怎么说?

可要说她运气好吧...她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天子的看重。若不是她育有皇子,恐怕在天子心中和普通宫人一般无二。

不过,能在一点儿都不受看重的情况下还育有两子,这才是最令人吃惊的吧。

李姬的受宠程度只用一点就能说明了,她的称呼——‘李姬’,‘姬’这种说法就和‘夫人’一样,在过去妃嫔等级还没有明确的时候更像是一种天子诸侯后宫女子的普遍称呼。

但是如今妃嫔等级已经相当完善,还能用这种称呼,只能说明本身没有封号,或者封号及其低微!低微到了身为一个皇子母亲,根本耻于提及的地步!

封建社会经常讲究母以子贵、子以母贵,生了孩子的后妃,但凡天子有一丝怜爱,也会在封号上抬抬手。更何况当今天子子嗣并不多,这就更显得皇子生母的身份特殊了。

就这样,连生两个皇子却没有丝毫‘表示’,那就只能说明确实一点儿不受天子待见了。

这样的宫妃也不止李姬一个,孝景皇帝时的唐姬也差不多,就是生了长沙王刘发的那个,到死也只得宫人称呼‘唐姬’而已。

刘彻不乐意提太多这个,转头说起另一件事。

“韩让,朕听说这几日阿嫣心情不好?”这种消息说机密算是机密,但刘彻身为皇帝,想要知道却也不难。

这两天陈嫣心情烦躁,下面的人经常触她霉头并不是什么秘密。

“唯唯...明见不过陛下。”韩让恭恭敬敬地说起了自己已经了解到的消息。

“下面无人知晓嫣翁主为何心情不爽,只是这几日嫣翁主确实不愿意出门,往日的玩乐欢宴全都歇了。翁主府中上下也是不解,只能更加小心翼翼...不过翁主倒是不曾责罚人。”韩让说的很慢,但却不会让听话的人有不耐烦的感觉,他们这样的人哪怕就是说一句话的语气、节奏也是最合适的。

刘彻听了轻嗤一声:“阿嫣那个人有威信而无威严,特别是近身边侍奉的人,越是知道她何等心软。少时父皇责罚宫人都会避开她,就是因为知道她看不得这些!她未责罚人才对呢!若是因为自己的事责罚人了,朕倒不知该是何等事了...是天塌地陷了不成?”

随口抱怨了一两句,刘彻才道:“既然刘闳他们几个要去封地了,就办一宫宴罢!韩让,宫宴之事你来办,务必热闹,多寻一些百戏艺人来,以逗乐为要——宴请的人也以刘氏和外戚为主,不相干的就不必请了。”

韩让连忙应下,心中知道这场宫宴表面上是为了几位未赴封地的诸侯王办的,实际上却是为了不夜翁主。说起来,天子显然是不擅长讨人开心的,所以也只能想到举办欢宴,以热闹的场面冲淡不好的心情。

这也正常,对于天子来说,又何曾需要讨人开心呢?事实上,更多时候天子都是被人讨开心的那个。

天子一诺千金,于是一场临时的宫宴很快就策划起来,速度极快。当天才下令,晚上就有许多人收到了邀请。又两天,就真的在未央宫举办了——宫中有钱有人,真要办事的时候总是很快的。如果想要办的事情拖拖拉拉,那只能说明自身地位还不够,想要办的事情别人没有放在心上。

陈嫣也是受邀请人之一(事实上,她才是主角,只是知道这件事的人只有刘彻和韩让而已),到了时候自然带着陈如意小朋友来了。

其实一开始她并没有想要过来,最近她的心情怠惰,脑袋里想了很多事,但又好像什么都没想。但她这里是韩让亲自告知的,可见重视...心里想着就是一场夜宴而已,来就来呗,于是就来了。

她来的时候已经比较迟了...其实按照提前告知的时间,她并没有迟到,只是大家都是提前过来了,这就显得她迟了。不过所有人都没有放在心上,或者说就算心里颇有微词,也不会放到脸上。

只要你展现出了自己的价值,成为了‘红人’,那见到的恐怕都是宽容、温和的‘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