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边关搞建设 第17章

作者:炼意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之前她也没想过去找陶倚君,可这不是听自己郎君说陶大娘子受了重伤居然一点事情都没有,她就不由得心动了。其实她也不知道陶倚君有没有办法,可她想着陶倚君也是女郎,只要是爱美的,就肯定不能忍受自己身上有伤痕存在。而且她之前也仔细打量过了,陶倚君露出来的皮肤可是光滑得很,脸上的肤色也十分红润自然,一点不像受伤很重的人。

  陶倚君微微蹙眉。祛疤这个课题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是在受伤初期,可能还可以借助药物尽量减轻疤痕的存在或者生成。但是听小娘子的话,她阿妹的伤至少有六七年了,陈旧性疤痕更加难以去除。

  “要想彻底去除疤痕是不可能的。但是一定程度的淡化色素还是可以办到。我未曾见过女郎,也不知她的伤到底如何,只能试着给你配点药膏,你让人给她擦一段时间,看看会不会改善。”

  听到陶倚君的话,小娘子眼中盈满失望,不过她也有心理准备,那么多的名家都说不能诊治,陶倚君不过是擅医而已,治不好也在情理之中。

  “我给你调的那个药膏有美白的作用,小娘子要是不放心,可以让你的女婢先试试。只是这药材得需要小娘子来提供了。而且这是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见效的。当然,当做平日护理的美白润肤,七八日就能看出效果来。”

  这个药方子还是卫老给她寻摸来的,她又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手边现有的药材做了些改进,配合饮食调整,效果还是很不错的。看磐蛮的妹子就能看出很明显的效果来。之前这小女婢的肤色偏黑,有点像那种做了美黑的蜜糖色,现在淡化了好几个色度,勉强算得上小麦色了。

  小娘子道了谢,跟陶倚君约好,等回去后让人把需要的方子送去她家,等她配齐了药材,就送去陶倚君那里请她帮忙加工。

  为了更好的对症,陶倚君还特别详细的询问了小娘子她阿妹的伤痕大小,颜色和位置。因为是针对伤痕来的,所以在配比上还需要针对性的调整。

  “对了,那药在敷上斑痕时会有些疼痛,如果是对痛觉十分敏感的人,会觉得很难受,你要跟你阿妹说清楚这个问题,最好是能让她来我这里,方便根据她的情况及时调整。”

  关于祛疤这个千古难题,在后世已经研究出不同的体质不同的疤痕的若干实方,然而想要彻底消除不可能,并且也不会有一个方子应对所有症状的可能。她之前给的膏方是针对淡化色素的,而在后续的询问中,小娘子说起她阿妹的疤痕似乎赘生很多,这就不是淡斑美白的药膏能起效的。

  “要是我五叔在就好了。”陶倚君突然冒了一句出来,“我阿妹幼时也伤过,当时我五叔给的方子,三个月之后她腿上的痕迹就消了。”

  陶倚君嘟嘴看了眼天空,说实在的,她是真的想念五叔了,特别是这次生死大难之后,她突然就特别的想念家里人。

  “那,可能寻到你阿叔?”

  陶倚君摇头叹气:“五叔居无定所,谁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呢。我这次差点没命,五叔都没有过来,想必不会是在边关一带了。”

  “好端端的,叹什么气呢?你这个小女郎天不怕地不怕的,难道还有让你觉得没法的事儿?”打趣的声音传来,陶倚君抬头,跟小娘子一起朝说话那人的方向看过去,刹那间眼睛都直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家这边片区设备故障大停电,手机码的,码完还有百分之三的电,有问题只能明天来电之后再修改了。

第三十五章

  来人眉宇间神色飞扬,面如冠玉,穿着一袭深衣,头顶玉冠带。

  他看上去年纪不大,至少站在霍桐前面,跟霍桐活似两代人。

  若是换个地方看到这样的郎君,陶倚君也只会以为是哪家世家公子哥儿而已,但是看他现在身处最前方,后面紧跟大将军和两位副将,连县令都跟他隔了有三步远,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来者何人。

  他出声之后,其他娘子都原地朝他行礼。这人也坦然的拱手还礼,没有越过廊道栏杆那条线。

  他眼睛只扫过其他娘子女郎,最后还是归到陶倚君脸上。

  “前次大娘子大义,病还未能道谢,今日就借三郎的美酒,谢过大娘子。”

  旁边有手眼灵活的已经端了酒觞过来,骠骑将军爽快的饮下三觞,陶倚君掩面应了一盏。

  骠骑将军也没有多说什么,今日过来纯属帮陶倚君站场子。以他的身份能做到这一步,是大将军都不能想的,此刻不由自主的看了身侧的霍桐一眼。

  他们都是霍家的族人,大将军跟霍桐的关系还要亲近一些,而骠骑将军霍去病却没有养在霍家,而是跟着他舅舅大将军卫青长大的。这会儿就算不给霍桐面子,撬了大娘子墙角,旁人也不会说一个不好,反而还觉得美人就是该配英杰。骠骑将军自然是大大的英杰了,身世好样貌好能力又强,是个脑子活络的都会顺杆而上了。

  “冉将军高义,我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而已。再说若非将军,我也不能站在这里了。”说完陶倚君朝着骠骑将军盈盈一拜,后者朗笑着回礼,随口说了几句便带着一大群人又风风火火的走了。

  “呼!”站在陶倚君旁边的小娘子手抚胸口小声的吐了一口气,“每次见到骠骑将军都觉得好吓人。”

  毕竟是常年征战沙场,身上自然带着一股子煞气,哪怕霍去病年岁不大人又俊朗,可他那双眼睛似笑非笑扫过来的时候,真没有几个人能站得稳。

  陶倚君没有接话,轻扶着小娘子回去坐下,继续先前的交谈。

  原本还不太屑于跟陶倚君打交道的诸家娘子女郎,这会儿也腆着脸来跟她闲聊,当然,能跟她坐在一起的,也是中层靠上的那一批,地位再高一些年龄再大一些的,也不乐意折了自己身份面子,而地位不如的也凑不上去。

  陶倚君这边看上去一片和乐融融,但实际上里面的勾心斗角言语机锋能让人稍有不慎就跌个大跟头。

  另一头,年轻的骠骑将军坐在主位上,身边两个陪坐的位置都是空的,霍桐则拘谨的跪坐在他身旁。

  “阿桐长我些年岁,不用如此拘束。”霍去病痛饮一口,笑着侧头,“我在大营中听人说陶家大娘子心悦你?”

  “……应是谬传。”霍桐板正的回答。

  “你别担心,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单纯的好奇而已。”

  “卑职说的也是实话。”霍桐这个人虽然看上去不是那种长袖善舞的人,可他板正的面容下藏着的是一颗极为细腻的心。

  早前他也跟其他人一样,觉得陶大娘子是想来军营找个如意郎君。毕竟她阿耶已经不在了,阿娘又改嫁,能依靠的只有兄长。来投奔兄长,顺便找个如意郎君也不是不可能的。而心仪自己这话,他并没有特别生疑,自己的长相跟骠骑将军相比是不如,但是跟大营里其他的郎君将军相比,那也是没有对手的。

  然而在跟大娘子这小半年的来往中,他敏锐的感觉到陶倚君对他可能有好感,却绝对不是传言中说的那样是为了自己而来。如果在大娘子面前摆一张稀罕的药方子,跟自己之间,大娘子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药方子。

  “你喜欢她?”年轻的将军眉眼一挑,好奇大过一切。

  “卑职不知道是不是喜欢,但是,大娘子很好。”霍桐就不是个会说情话的人,他简单的人生里除了军营除了边疆就没有其他。

  “你这个人忒无趣。”霍去病是在卫家长大的,先是依靠着公主府,后来又有卫皇后,现在天子对他们甥舅两人的偏宠无人不知,霍去病在没有出征的日子里,过得也是纸醉金迷的生活,自然对霍桐这个板正到无趣的性子很有些不感冒。

  但是不感冒归不感冒,霍桐的实力还是很强的,族叔如果升迁,很大可能就是霍桐接任本地大将军的职位,隶属于他的手下,加之族人血亲关系不可断,他怎么也得看顾着点。

  “这次大娘子立了不少功,只是她一介女郎的身份,有些赏赐不方便落在她头上。回头你想个法子把她大兄提拔提拔,但切记不可提为你的副手。”霍去病的眼睛瞥了霍桐一眼,看到对方先是微一蹙眉,而后就神情自若,心道这人还是挺明白事儿的,“如果你这边不便封赏他,便找个机会让他到朔方去,我那边可以拉他一把。”

  只要陶大郎不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他就能把人给操练出来。

  “陶大娘子喜欢种植药材研究药方,这一点挺好。我会在请求封赏的时候,把这边的土地划一块出来与她,但是不能全给,至少一半要挂屯田名下。日后你们这边的药材就走她手上过。”

  这是把军营的药材生意直接交到了陶倚君手上,虽然只是一个关城大营的生意,但是数量也是可观的。而且他对陶大娘子的看重也会影响到其他大营的将军。不说把持边关的药材,至少在这一行当上,霍去病亲手给陶倚君撕开了一条口子。

  “不日我就要走了,这边的事情你多配合族叔一些,等封赏下来族叔就该离开了,接下来你知道要怎么办。希望下一次我过来,能喝到你的喜酒。”

  霍桐低头,微微勾动了一下嘴角。他并不确定陶倚君的想法,特别是在跟骠骑将军站在一起,只怕有眼睛的都会盯着将军而不是他。

  “那个什么祛疤的药膏,若是大娘子弄出来有效果了,你记着让人给我送一些过来。”

  突然想起一句,霍去病很慎重的告知霍桐一定要记得这事儿,还说如果真有效,他必有厚报。

  作者有话要说:  霍桐是男主啊!男神只可远观

第三十六章

  “大娘子,这次发财了!”老孟换了一身干净整齐的葛衣,脸上笑得只见褶子不见眼。

  陶倚君正在给卫老讲解一张新药方。这是从霍桐送来的书简中发掘出来的一张简方,只有三四样药材,治拉肚子的。陶倚君整理出来后,跟老军医一起讨论了好几天,添加了几味药材,主治风寒痢疾和发热。

  这几味药材都是自家药田里有的,现在老军医已经让童儿去采药制药并着手相关的诊治了。陶倚君这边不需要做其他的事情,就等着看老军医那边的反馈如何。如果这张方子有实效,那么下一步他们就会增加相关药材的储备和种植。

  陶倚君到了边城半多年,有些水潭也摸到了大概深浅,基础的那几个大门道生意她不会去抢,她要着手的是药材的种植这方面。而且她天然有优势,自身知识储备极大,还身后靠着军帐大营,加上她知进退懂分寸,除了那几个看她是个女子想要拿捏她的土老肥外,牛家李家和其他两个大家族要么跟她交好,要么相交如水。

  没去管咋咋呼呼的老孟,陶倚君把遇到的问题跟卫老说明白了之后,才放下手中的东西,看向门外的老孟。

  “发什么财?”

  “大娘子,刚大郎君让人从军营那边传话回来,说这次封赏下来了。大郎君升千夫长。除此外,还有赏赐的农田两百亩,山林地两百亩,金银不计。”

  这赏赐就太丰厚了!陶倚君不喜反惊。

  她大兄是个勇猛无畏的人,这点她不否认,之前蛮族来袭,她大兄领兵百人夜袭百里,得胜而归。虽然归来时差点没命,可只要活下来,妥妥的军功跑不掉。但是!这一点功绩绝对不值这么多封赏!陶倚君心里太清楚了,肯定是有其他人在运作。

  “霍桐将军在城里还是在大营?”

  得知霍桐这两日身体偶有不适,在家休养之后,陶倚君让人从库房里捡了些养生的药材食材,装了一箱子,就赶着车去了北门霍桐府上。

  霍桐家比陶家两个院子加起来还大一倍,这还是他一直觉得自己一个人住不肯要太大园子的结果。听说大将军在城里的府邸,几乎占了边城六分之一。当然这话稍有些夸张了。但是陶倚君目测,占北门贵人地盘的四分之一是完全没问题的。如果加上他手下的门下督帐下督所居处,六分之一似乎也不算夸张。严格说起来,连霍桐的宅子都能归属大将军府的占地面积。

  看到是陶家大娘子来,门房一边让人去报信,一边开了偏门让大娘子进门,还弓着腰小碎步的跟在大娘子身后哭丧着一张脸。

  “张伯这是怎么了?”陶倚君来过几次,也知道这位看门的张伯原来是军中的老兵,因为第一次上战场就瞎了一只眼昏死过去,差点被扔在阵亡将士堆里一起给化了。后来他运气好,瞎着一只眼给霍桐带路,硬是陪着霍桐巡视完了关外十五个村子和大小数十个部落。之后霍桐见他独身一人也每个家,就让他给自己看门了。

  “大娘子,郎君今日一直咳嗽,军师请来郎中,可郎君不肯服药。”

  “这是为何?”

  “那药太苦了。”张伯打了个寒颤,“别说服药了,老仆就是在旁边闻一下都觉得苦。可郎君不服药就不能好!”

  陶倚君突然停住了脚步,偏头看向引路的张伯。

  “那天郎中来可说了是什么病?”

  “郎君偶感伤寒,加上在答应吃了些冷食,有点不不爽利。”

  转头陶倚君吩咐了一声,旁边就有个小兵士打扮的干脆的应下,出了侧门骑马而去。

  “正巧得了个方子,还是你家郎君给的。让军中大夫来看看,若是可以,换了药吧。”她没有赶着去见霍桐,先在前院偏房让人取了药渣过来,一看就知道那郎中黄连开得极重。

  “郎君有热症?”

  黄连能消炎解毒,解热抗腹泻都有疗效。之前听了张伯说霍桐不爽利,大概率是拉肚子了,就是不知道是单纯腹泻还是痢疾。

  “也不是多重,只是微有些发热。”张伯随口即答,“郎君这两日精力不好,自觉有些晕沉畏寒。”

  看症状应该就是伤寒了,加之在大营不知道吃了什么坏了肚子,腹泻不止肯定更加重了病情。

  “让厨房熬白粥,做两个爽口的小菜,不可加肉和油。”

  霍桐是武将,平日吃食虽然尽可能精致了,但是浓油赤酱是常态。不光是他,关中的贵人们一样,都特别的重口味。

  等到进入中院霍桐的厢房,就看到他在廊下靠着案几坐着,双目微闭,整个人有几分憔悴。

  听到有动静,霍桐睁开眼睛,勉强勾了勾唇角。之后想要起身,却微有眩晕之感。

  “别起身。”陶倚君赶紧两步,坐到他面前,拉过他撑在桌上的手腕就开始诊脉。

  陶倚君的诊疗虽然不咋样,可比起一般的郎中也不弱,那些什么疑难杂症她诊不出来,可常见病还是没问题的。

  坐了一刻钟,就觉得房间里寒气沁骨。

  “为何不升火盆?”她下意识的紧了一下身上的皮毛大麾,环视屋内没见到一点热源。

  “那东西太让人烦闷。”说话间霍桐又掩口咳了几声,“我不觉得有多冷。你可带了手炉,让人去给你加点碳。”

  陶倚君来的时候没带手炉,她屋里随时有一盆碳燃着,出来虽然冷些,可裹着大麾也没觉得太冷。直到坐到霍桐这里一会儿后,才感觉从脚底往身子骨里沁冷气。

  “你都生病了还不精心点。”陶倚君皱眉,让人生了火盆放到屋角,又让人移来木架子,放了盛水的铜盆在上面。

  火盆会让室内空气干燥,平时不觉得,感冒咳嗽的人就会觉得呼吸不爽,这时候给室内加点湿气要好得多。

  老军医来得很快,霍桐刚好勉强喝了一小碗白粥,老军医就颠颠儿的进了门。

  跟着来背着药箱的,还是当初照顾霍桐的那个童儿。

  “病症很明显,是伤寒热症,副将恐是吃了些没弄太熟的肉食,有些痢疾,这个简单喝点药就行。”老军医松了口气,“正好今日童儿将那伤寒药配齐了,不若就先给副将煎一剂看看效果,然后卑职再行调整。”

  霍桐点点头,不太精神的坐着。

  “霍将军先去休息一会儿,我让人看着煎药。”陶倚君本来想说事儿完了就走的,但看霍桐这样子就不是能好好照顾自己的人,加之这时代不能小看了风寒感冒,稍有不慎就能送命,她只得留下来照看一二。

上一篇:大佬是条狗

下一篇:八零娘亲是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