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将军的白月光 第73章

作者:袖侧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他的儿子们、亲人们各自屠宰自己的牛羊马匹,作为贡品献上,堆在灵帐的周围。

  女人们是可以不必这样做的,因为女人就和牛羊马匹一样,是男人的财产。

  但那些格外有头脸的女人可以。

  如扎达雅丽及几个来自大部落的公主,不管她们年纪如何、是谁的妻子,都象征性地献上了少量的贡品。

  赵公主谢玉璋惊掉了大家的眼球,她献上的贡品多得几乎要赶上乌维和屠耆堂几个大王子了。

  要知道,这贡品的数量,本身也喻示着献祭人的财富多少。王子与王子之间相互较劲,女人与女人之间相互较劲。

  谢玉璋却打破了中间的屏障。

  几个大王子中,当当献上的贡品最少,谢玉璋献上的竟然似乎要和他的一样多了。

  当当忍不住说:“宝华汗妃,你不必献出这么多的。”

  谢玉璋却看着这些王子们,冷冷地说:“我的丈夫给我的,比这多得多。他死了,我还给他多少,不需要别的人来指摘。”

  这两天,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汗妃们都很镇定。她们很多人都经历过不止一个丈夫了,那些有成年儿子的,更是可以依附儿子生活,不用再嫁给什么人了。但那些年轻的、没有成年儿子的汗妃们,已经开始不太安分,私下里都在偷偷向自己看好的王子、贵族们示好,表达投靠之意。

  赵公主没有跟任何人私下串联,为自己找后路。她对大王子们的冷淡,一如阿史那活着的时候。

  现在,她献上了可以跟当当比肩的贡品。有些人觉得她败家,太过奢侈了。有些人觉得她傻,阿史那死都死了,现在对他好他也看不见。

  但乌维、屠耆堂几个大王子看在眼里,却想,自己若是死了,自己的女人里有哪个可以为自己做到这样的呢?

  父汗对赵公主的宠爱,果然不是没有原因的啊。

  赵公主取出了一支玉瓶,倒了些液体在手里,弹在了阿史那的遗体上。

  有人问:“那是什么?”

  赵公主说:“花露。”

  她说:“我蒸的那些花露里,他只喜欢这个味道。”

  香味发散开,果然是老头子身上偶尔闻到的气味。

  老头子为了讨宝华汗妃喜欢,又是洗澡,又是洒花露,大家都知道的。

  时辰到了,王子们骑上马,绕着灵帐转圈。

  大萨满阿巴哈盛装,跳起了祭舞,祝兄长的灵魂回归长生天的怀抱。

  王子们转着圈,每转到灵帐的正面入口,便以刀割面,还要放声大哭。七圈转下来,已经血泪满面。

  萨满们在四周念着经文。

  谢玉璋注视着这异族的葬礼。诡谲妖异,却是这些人的信仰。

  最后,整个灵帐都一把火烧掉。

  威震草原几十年的男人死后,也不过是一抔灰烬。

  乌维早被定为汗国太子,他也的确是实力最强的王子,由他继承汗位,起码在这个阶段,没什么问题。

  权力平稳地移交了,王帐才向外放出消息。大小可汗们匆匆赶来,参加新可汗继位的庆典。

  乌维成了新的阿史那可汗,他正当三十而立的壮年,堪称意气风发。

  当然,他也只是漠北可汗,他的头上,是没有“天可汗”这个尊号的。

  当庆典结束,各部落的可汗纷纷离去,谢玉璋知道,到了乌维和他的兄弟叔伯们,瓜分老阿史那遗产的时候了。

  这遗产除了权力、战士、牛羊马匹、金银珠宝、子民奴隶之外,还包括了阿史那俟利弗众多的妻子们。

  谢玉璋坐在自己的大帐里,轻轻捻着自己的指根,过了许久,她终于抬起头来。

  帐中的都是心腹。

  她道:“袁令,传令下去,令大家收拾行装。”

  众人都吃了一惊。

  谢玉璋接着道:“我们作出要南归的样子。”

  所谓“作出南归的样子”,自然也就是说,不是真的南归了。

  袁聿脑子一转就明白了。

  “遵命。”他说。

  袁聿和李勇都明白了,王忠还有点糊涂。

  李勇道:“嗐,讨价还价,从来都得先从漫天要价开始。”

  谢玉璋微笑。她漫天要价,乌维和大王子们才能坐地还钱啊。

  河西,凉州城外,军帐一顶连着一顶。

  李十一郎、李七郎、李五郎、李八郎联手,兵围凉州。李铭身死,十二虎公然决裂。

  “大郎怎么说?”李固问。

  他的副将蒋敬业才从李大郎那里归来,带来了李大郎的回复。

  “大郎说,大人于他恩重,他绝不做忘恩负义的小人。”蒋敬业道,“但证得的确是二郎做下的事,他决不向着二郎。”

  正说着,外面脚步声响起。

  “十一郎!”李卫风和李五郎、李八郎联袂而至,脸上都有悲愤神情。

  李固皱眉:“怎么了?”

  李卫风悲怒道:“他杀了四郎!”

  李固霍然站起!

  “确定吗?”他厉声问。

  “城墙上挂出了人头。”李五郎也悲愤道,“让眼力最好的斥候看过了,是四郎无疑!”

  四郎李启再立不起来,也是李铭唯一的儿子。

  除了大郎二郎和三郎是李氏亲族,十二虎其余诸人都是穷苦少年出身,李铭于他们恩重如山。但凡有点良心的,看到义父亲子被戕,都悲痛难当。

  李卫风上前一步,喝道:“十一,动手吧!”

  这些天,他们按兵不动,便是因为李四郎和大娘李珍珍在李二郎手上,令他们投鼠忌器。

  李固闻言,抬起了双眼,眸光冷得像冰。

  河西第一杀将李十一郎,对义父李铭忠心不二,为了河西大局,素来对李二郎回避退让。

  他已经蛰伏得太久了。

  现在,那些束缚他的忠与义,恩与情都已经不存在了,已经再没有什么能挡他路的了。

  年轻男人们的心,都滚烫了起来,野心沸腾。

  当然在此时,他们的野心也仅仅止于攻破凉州,掌控河西。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面前的这个青年,将会把他们带到哪一步。

第66章

  李固一行将要出征,却有一个年轻男人冲破了阻拦,冲到了他面前,扯住了他的马缰,大声道:“十一郎,如何不唤我同去?”

  若谢玉璋在这里,必会大吃一惊。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她舅家的表哥杨怀深。

  昔日谢玉璋力劝他去西北历练。他习惯了云京的安逸,总是下不了决心。

  不料谢玉璋将林斐托付于他,林斐为了追随谢玉璋去漠北,竟绝食抗争。

  及至数月后寿王和五皇子归来,他还特意去问了五皇子,林斐可安然。五皇子吃惊道:“斐娘?我没见到她啊?她不是留在你那里了吗?”

  杨怀深便猜到,林斐为了不被谢玉璋送回,很可能是一直在夏嬷嬷那里藏身到入了漠北境内才会现身。

  当时林斐绝食,他曾问过她,何至于此?

  林斐说:我本该是流放路上一缕幽魂,甚至不知能否干净地离开。是殿下将我从地狱拉回人间,从那时候起,我便决定这条命都给殿下。我若留在云京,留这条命又有何用?还不如随了我母亲同去。

  这之后一段时间,杨怀深总时不时地会想起林斐。那样纤秀的女郎,每出现在他的记忆中,却是充满力量。

  彷徨了一段时间,杨怀深终是不顾母亲当初的恫吓和威胁,与父亲说,他想去西北历练。

  杨长源平日里对这个次子关注不够,前程都给他安排好了,他只要不做大恶,不出大错,于他们这等勋贵之家,便已经是好孩子了。

  但也知他风流好玩惯了,日常里都是与和他一般的贵族公子厮混一起,走马章台。

  乍一听他说要去西北历练,杨长源都不认识他了。

  但他之提议却让杨长源动了心。

  他去了信给河西的李铭。二人来往了几封书信后,他将次子托给了李铭,李铭接了。

  不料谢玉璋的舅母,勋国公夫人知道后,不肯放次子离开云京,哭闹起来,很是一番鸡飞狗跳,又拖拉一番。

  等到杨怀深真正离开云京前往西北的时候,谢玉璋嫁到漠北都快有一年半了。

  在西北接了杨怀深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固。他接到杨怀深便问:“二郎所来为何?”

  他说:“若来历练,我便与大人说,将你置于我的麾下。若只是来镀金,我让七哥带着你,保管你一年半载,平平安安、风风光光地回云京去。”

  杨怀深很是困惑,不知道李固因何突然变得咄咄逼人起来。明明在云京时,他和七郎对他都十分友善。

  他却不知,一方面,是李固回到河西,不像在云京那时收敛气势。

  另一方面,则是在云京时,李固和李卫风虽与他比旁的人好些,却到底只是泛泛之交,算不上真正的好友。而现在对李固来说,他再看到杨二郎,便会想到他是谢玉璋的表哥,便会想到当时在云京,谢玉璋对他是如何地殷殷期盼,盼他能立起来。

  偏杨二这般贪于安逸,叫他见了他,便很生气。

  但杨怀深能来西北,便是因为下了一番狠心。等拜见过李铭,李铭笑得像个慈祥的伯父,问他:“老七老十一你都熟,愿意跟着谁?”

  杨怀深道:“愿在十一郎麾下听命。”

  李固瞥了他一眼。

  从此,杨怀深开始了水深火热的军营生活。

  连李铭听说了都念叨李固:“你手那么紧干什么,随便练练他,让我能对勋国公交待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