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被渣了二十年后 第23章

作者:落雨秋寒 标签: 爽文 女配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其他人亦在一旁附和。

  先前他甘于屈居于周海之下,受点委屈他也没放在心上,一切都看在他这些年待善大伯大娘二老至诚的份上,觉得这个人虽然干事业时待同伴有些瑕疵,但他待老人很好,人品应该没问题的。现在知道了他待善大伯大娘好是源于内心的愧疚,那对他还有什么好指望的。

  惠兰堂妹控诉他的罪行,别人信不信他不清楚,但周郢知道,那事周海干得出来。

  作为他曾经的左右手,周郢是见识过周海的胆大的。

  海威人员背景都不缺,得以迅速发展壮大飞速占领市场,与周海他本人的锐意进取有很大的关系,周海行事大开大合,甚至可以说得上没有底线。

  他曾劝过他,周郢是觉得,目前的大环境很好,他们做建筑这行前景也好,况且他们又不是没有背景,完全可以稳扎稳打,手段不必那么激进。

  或许正因为他的劝阻吧,周海感觉自己与他不是一条心的,就将他初中同学张强叫了来,后来寻了个借口将他副手的头衔下了,将张强提了上去。

  “阿郢你们回来了?来,伯娘给你们泡了茶,茶水温度不烫了,都喝吧。”

  几个大小伙子异口同声地道谢,“谢谢伯娘/婶娘/善奶奶。”

  看着李桂香围着围裙利利索索的模样,周郢只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真好。

  李桂香脸上挂着笑意,絮絮叨叨,“这茶是明前茶,清明茶你大伯到山上采的野茶,回来自己炒制的,忙活了小半个月,才得了这么一两斤成茶。”

  这茶端在手里,闻着就很香,周郢忍不住轻啜了一口,茶水一入喉咙,他眼睛一亮,“好茶!”

  几个小子没有周郢的风雅,端起来就是一口闷,喝完了都觉得好,直接向李桂香再讨一杯。

  李桂香乐呵呵地给他们添茶,“今儿个你大伯也泡了一壶,还和我嘀咕说怎么这茶变香了,还说家里那口井,水质也变了,变得更甘甜了。这茶泡出来那么好,全是它的功劳。被我笑话了一顿,我看他是心情好,吃嘛嘛香。”

  周徽嵐在一旁淡笑不语,她爸没感觉错,她昨天洗菜的时候直接往井里滴了两滴灵液呢,当天的份额直接用完。

  周父周母年纪大了,加上这些年过得也糙,不怎么注意保养,身体多少都有些毛病的。她也不敢将灵液直接给他们服用,只好融进井里,反正他们家吃水都是取自井里,慢慢改善体质就行。

  京城京大

  这天,身在京大的钟国栋收到两封电报,同时他姐在外国语大学那边也收到两封一模一样的电报。

  你妈回来了,想见见你们姐弟。

  国栋,你亲妈回来了,她当年离开,是身不由己。能抽空回家一趟吗?

  这两封信,前一封是钟树鸿拍过来的。后一封则是周永善发的。

  其实周永善大可以将他们亲妈的遭遇写在电报上,但他没写,他不是心疼发电报的钱,他是一片拳拳之心,担心电报被人看了去,然后亲妈这个遭遇,其中还牵扯到继母舅舅这边,会让人议论纷纷,对他们影响不好。所以只写了身不由己,隐去了内情,心想内情等他们回来就一目了然了,也不必急于一时。

  两封大同小异的电报,他和姐姐才到学校多久,他很清楚,如非必要,他爸不会轻易让他们请假回家的。

  现在大家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而且别看他是他们省省状元,他的同班同学哪个不是省状元市状元的?请个假,来回最少都得小半个月,期间再怎么自学,肯定也会和同学落下一大截的。

  依他内心的想法,他是不想回去的,他觉得回去可以,等学校放假或者过年的时候。至于电报上说的事,他亲妈回来就回来了呗,反正都十八年没见了,再等几个月问题不大。

  当天,他抽空去了一趟外国语学院找他姐。

  “姐,家里的电报你收到了吧?”

  “收到了。”

  “那我们要不要回去?”

  “得回去。”钟思恬想得比较周密,“这事于情于理咱们都得回去一趟,姐知道刚开学,正是努力建立老师同学好感度的时候,但这事没办法。”不回去的话留下的隐患太大了。

  听到要回去,钟国栋觉得委屈,“这都啥事啊,还是亲妈呢,回来也不挑个时候,光会扯后腿。而且你说她当初走就走了,十八年了也不管我们,这个时候回来做什么?”

  电报上说她身不由己,他是直接忽视了。

  钟思恬沉默,因为她是长女,她妈走的时候,她也有三四岁了,多少能记点事,她记得她妈还在的时候,对她很好的。

  她爸再婚后,小姨变成了后妈,对她和弟弟是不错,但毕竟比不上她亲生的。而且相对而言,小姨待她又比她弟差一截。有时候受了委屈她也会偷偷地想,如果她亲妈没有走的话,她是不是会更快活一点,而不是被迫地隐藏自己,当一个乖巧听话勤快的长女。

  亲妈,她是会以什么样的身份回来的呢?她外公的电报里所说的身不由己又是怎么一回事?

第25章

  九月十五,在三太爷的主持下,各位周氏长辈都到场,小辈们也来了。周氏开祠堂,请族谱,在列祖列宗的见证下,三太爷将周永福,不,是韩永福了,将他们一家子的名字从族谱中划掉。

  韩海看了一眼庄严中难掩破败的祠堂,本来他还想着,以后随着工程队做大,赚到更多的钱,他就出资将周氏的祠堂重新翻修一下,但现在不用了。

  他倒要看看,没有了他的资金支持,周氏要过多少年才有能力重修祠堂。

  今日周氏给他们一家子的羞辱,他一定会记着的。

  仪式完毕之后,韩永福过来作最后的道别,“大哥,我们明天就要搬走了,搬到县里,你和大嫂也多保重。”

  周永善点了点头。

  周永福道,“这是我那房子的钥匙,你拿着吧。感谢周叔之前的养育之恩,如果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招呼,地址你知道的。”

  周永善明白他的意思,既然将他除族了,连姓氏都收走了,那这房子算是他在周氏的帮助下建起来的,也算是周家的东西,他不要。

  周永善没介意他看似真诚实则挟枪带棒的话,“永福,别怪我,以后你会明白我的苦衷的。”你家老二就是个祸根啊。

  这天,韩家搬家,韩惠竹一大早就过来帮忙了。

  一进屋就听到她妈在咒骂,“周家人真不是东西!”

  “又怎么了?”韩惠竹只觉得头疼得厉害,这一天天的怎么就没个消停的时候了。

  这两天事儿多,她娘家夫家的连轴转,有些消息得知的不那么及时,所以并不知道她妈在发什么火。

  昨儿个,她儿子和人打架了,就因为周惠兰控诉她的遭遇乃孩子他二舅所设计,儿子被同村的孩子奚落,一时忍不住就扑上去动手了。

  昨天她从娘家这边回到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家公已经和小叔一起先一步将孩子送到了医院,她连忙赶去。去到的时候发现钟树鸿也在那里了,让医生给儿子处理完伤口。

  处理好伤口之后钟树鸿的意思是带孩子回市里,正好收假了,近期尽量少回老家,一切都等这场风波平息后再说。然后又问她是不是跟着孩子回去市里?那边家里没人操持也不行。

  可娘家这样,她哪走得开?

  当时丈夫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了,转头就让他老娘到市里照顾孩子几天,她婆婆收拾收拾屁颠颠就跟着走了。

  当时她一口气梗在心口,偏偏她又不能反对,她可以想见等她回去他们单位大院,等待她的将会是那些人看笑话似的眼神。

  其实按钟树鸿的意思,这事本就牵扯到她,她应该淡化处理,不应该掺和进去。

  之前,夫妻俩人关于周海是否是造成周惠兰十八年苦难的幕后黑手一事一直避而不谈。

  双方心里都很清楚,那事她二哥真干得出来。

  周惠竹不谈,是因为她知道钟树鸿的性子,她不能向钟树鸿承认内心的猜测,但也不能拿话来糊弄他。

  钟树鸿心里同样清楚周惠兰的推测有多接近事实,周海太疼周惠竹了,但凡她露出想要某个人某件物的神情,根本不必说出口,她二哥自会替她将东西弄到手。

  但他不能承认,如果他承认了,就证明了他之前被人蒙蔽了十八年,十八年啊,整整十八年,紧接着,他的工作能力会被质疑。

  如果他为了撇清关系,和周惠竹离了,那他的小女儿小儿子怎么办呢?而且他再离一次,可就是两次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家宅不宁,婚姻不稳,如何能委以重任?

  这也是事情发生之后,他恨不得撕了周海却又不得不与他一起收拾残局的原因。所以他希望周惠兰能看在两个孩子的面上,将这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否则他倒了,两个孩子以后前程也没个帮衬的长辈。

  至于周惠兰的委屈,他打算补偿她一套房子,再让周海拿出一个临街的铺子,然后给她安排一份工作,最后解决好她的养老事宜,应该足够补偿她这些年所受的苦难和委屈了吧?

  丈夫的不满,韩惠竹是感觉到了的,她心里也着急,想着等过了这一阵事情处理完就会好了。

  回到娘家,母亲也需要她的安抚,她真的感到好疲惫。

  这几天她休息不好,脸色都差了很多,感觉连皮肤都粗糙了,她才恍然惊觉自己年纪不小了,先前生活顺遂,她又深谙保养之道,从未有这样的感觉。

  “还不是那个周郢,他竟然注册了公司,也是搞工程建设性质的,这不是和你二哥打擂台抢饭吃吗?真真是白眼狼,当初要不是你二哥带他们……”徐秋兰七嘴八舌地骂周郢。

  而周惠竹则整个人恍惚了,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吗?前世周郢也正是做建筑工程起家,到了新世纪,他一手创办的荣和地产,是国内知名地产品牌之一,周郢更是他们仪水县走出去的响当当的人物。

  周郢为人精明又不失厚道,他发迹之后回哺大兴村周氏,族人们没有不受过他恩惠的,便是他们家,亦不例外。

  在新世纪初,他牵头,大兴村建设新农村。整个工程由他出资,族人们出个人工材料费,统一建的样版小别墅。这样的样版小别墅,即使过了二十年都不过时。

  那会,大兴村真的是周围村子最羡慕的所在,乃至仪水县甚至金陵,都有一些新闻多方报道。

  她一直都知道周郢是个人物,费尽尽力让她二哥收服周郢为他们所用,复制他成功的模式,想不到还是不行吗?

  韩惠竹头一次意识到金鳞不是池中物,普通人很难将他们收为己用,她揉了揉额头,“妈,别抱怨了。”

  她觉得,能不为敌就不为敌吧,显然很难就是了,毕竟双方横亘着周惠兰一事。

  韩海走了进来,“妈,你们都别担心,周郢的公司是新建的,我们的海威已经是相对成熟的公司了,在仪水县和市里都小有名气,我们一起去竞争项目,输的人绝对是他。”

  “二哥,乐观是好事,但不能掉以轻心。”韩惠竹提醒,

  韩海郑重地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周郢能力很强,以前带他出去,那些生意伙伴都很喜欢和他谈话,他的人缘他的交际能力并不比自己差多少(各位老板:你确定?),但他有信心,将周郢的小公司压制住,甚至掐死。

  不忍家里再沉浸在压抑的气氛之中,韩惠竹决定说点高兴的事,“再过两天,国栋和思恬就回到了。”

  徐秋兰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了,“他们一起回来?”

  “是的,一起结伴回来。”

  “你说周惠兰是不是造孽,国栋才到大学报道不到一个月吧,这个时候请半个月的假,在学习上就得落下其他同学一段,还有他的老师会怎么想?”徐秋兰有些幸灾乐祸地道,“不过算了,谁让她是亲妈呢,折腾儿女,外人也不好置喙。”

  “阿竹,他俩是和你一条心的吧?”徐秋兰悄声问。

  周惠竹点了点头,她养了他们十八年呢,她自觉这个年代没有哪个后妈能做到她这样的了。

  “那好,我就等着三天后你给妈出口气了。”

  这天一大早,天刚擦亮,窗外传来阵阵鸟鸣,没多久,周徽嵐听到周父周母在屋外忙碌的声音。

  她也赶紧起来了,她今天要跟周父下地。

  国家从八二年开始实行家庭联合承包制。

  西省那边属于边远地区,国家的各项政策到那边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她回来的时候,庆南那边都还没开始实行土地联合承包制。

  而金陵是政策一出来,就开始实行了,也就是年初的时候。

  她前儿个去派出所重新登记身份证明,大兴村才刚分过地,周徽嵐回来的时间晚了一点。但生产队研究决定,过年的时候再分一次,将她与新嫁进村的媳妇儿以及新生儿一起作为第二批分田的对象。

  周父周母两口子一共分到了六亩地,只是两人年纪大了,只种了四五亩地,这种和收都是子侄帮忙弄好的,剩下的一亩多拿来种药材了。

  再过半个月左右就能秋收了,秋收之后这些田地就开始种小麦油菜等耐寒植物。而他们家就一家三口,两季水稻口粮就足够了,冬小麦种不种没那么紧迫。

  周徽嵐了解情况之后,就开始寻思起来,她回来了,总得找点事做,赚点钱给周父周母养老,总不能啃老吧。而且有了收入也能让两老放心。

  她回来后,周父得空就去药田打理他的药材,她听到过邻居闲话,说他之前可没那么勤快的,药田里的药材长好长赖他都无所谓,极为佛系。

  她想将秋收之后到春种这段时间的土地利用起来,弄个大棚蔬菜,这个她会,穿越前她叔叔婶婶就是靠种大棚蔬菜起家的,当时她每天放学之后都会去帮忙,对里面的一切都很熟悉。而且她有灵液,可以种一些高品质的蔬菜出来。至于后续的销售,她也有了一些头绪,不过还得再确定确定。

  三人吃了简单的早饭,周父取了锄头,出门前又劝她,“地里没多少活的,要不你就别去了,和你妈在家喂喂鸡摘摘菜做做饭就行了。”

  周徽嵐不听,让六十多的老父亲去地里干活,她一年轻人在家干轻省活,她成什么人了?

上一篇:这该死的修罗场

下一篇:嫁给大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