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手遮天 第134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甜文 欢喜冤家 穿越重生

  官家虽然不着调,但有两个好处,一是聪明,二是心胸宽广。

  她谢景衣都能够查到的事情,为何官家会查不到呢?先皇盛宠春华夫人,流言蜚语满天飞,官家随便抓个跟在身边伺候久了的老宫人,都能问出个一二三来。

  大陈朝并非只有官家一个独苗苗,他的兄长们虽然都死光了,但是侄儿们可不少,若论起威胁,他们的威胁,比一个从乡下出来的谢保林,只多不少。

  再说了,她查谢保林身世,已经遇到了瓶颈,一时之间很难下手。可官家若是知晓了,皇族血脉不能乱,于情于理,他都要去查证。这样的话,她岂不是躺着,都能够知晓真相了?

  这第三,便是官家有意迎谢景音进宫之事。

  官家着柴祐琛透露了口风,谢家不能一直拖着不给回应,这便是谢景衣给的回应。血缘之事不查清楚,官家自然也不会再提此事,使得双方尴尬无比。

  这最关键的是,谢景衣看了看窗外,虽然很不想相信,但她应该的的确确是永平侯的亲孙女没有得错了。

第258章 风云起

  谢景衣用完了一盘点心,瞅着下面熟悉的马蹄声,方才下了楼,摇着扇子去了文金巷的铺子里。

  赵掌柜的大侄儿原是起身要招呼,一瞅这小公子面白唇红,好生眼熟,可不正是熟客谢三娘子,于是又惫懒的坐了回去,从柜子底下摸出一本话本子,如饥似渴的读了起来。

  “您自己个上去喝茶,我就不招呼了。”

  谢景衣无语的摇了摇头,赵掌柜这铺子到今日还没有关门,全靠的是自身血厚。

  “如何?”谢景衣进了屋,也不废话,直接问道。

  “你前脚刚走,后脚吴小将军就来提人了,没有穿甲衣。砰砰两拳,就把姚嬷嬷同赵绝打晕了,塞到麻袋里装走了。哦,对了,还给你提了一刀肉。”

  谢景衣点了点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疑惑的看向了关慧知,“不是,平白无故,给我送肉做什么?我虽然是个好人,但也不好意思随便收礼。”

  “我哪里知晓他发什么疯?最近一段时日,脑壳像是进了水似的,见人就塞礼,每天回家,就差裤子没有拔掉了……还日日哼戏!我舅母说,怕不是遇到心悦的小娘子了!”

  “可把我乐的,哪家姑娘这么滚刀肉,喜欢上我五哥!”

  谢景衣眼珠子一转,怕不是关慧知同家中言明,不想嫁霍清修了吧,所以这厮才乐得屁颠屁颠的。不过大哥啊,你提着一刀肉去鬼街,不怕渗得慌!

  “没错,也的确是只有滚刀肉,才敢嫁给他了。”谢景衣附和道。

  关慧知是坨滚刀肉,也不晓得吴五虎有没有那个命把她拧回家了!

  “叫你一直盯着郑王府,可有什么发现?”

  关慧知一听,眼睛都亮了,“也不看小爷是谁,怎么可能空手而归?姓姚的嬷嬷一去不归,郑王府里出来了不少牛鬼蛇神。我听你的,选了那个离主院最近的角门,一直蹲着。”

  “果不其然,半夜三更的时候,出来了一个婆子,瘦瘦高高的,虽然换了粗布麻衣,但小爷我多火眼金睛,就凭她那张脸,也不能是个倒夜香的啊!”

  “还有那手,跟我阿娘比都差不多了,八成是个近身伺候的。但这不足以捶死她。我在她身上闻到了一种味道,一种香味,你晓得的吧?”

  谢景衣皱了皱眉头,“你说的是那种毒香,一发热便毒入体内?宫中有人用过。”

  关慧知一惊,有些沮丧,“怎么这个你也知道?我还打算在你面前炫耀一番的!我说的就是这个,我在我祖母的库房里见过。说我祖上有一位姑奶奶,曾经入过宫……我祖母特别会讲故事,比说书的都厉害。”

  “我跟着她走,她去了一家名叫天香楼的勾栏院,出来的时候,我发现她的脚下,沾了硝粉。”

  赵掌柜若有所思的笑了,“呀呀,慧知夺了头功。”

  关慧知抬了抬下巴,“若换了旁人,自然是不认得的。但我家是做什么?一门武将,能没有见过火器?那天香楼一个卖肉的地方,怎么会有做火药的东西。”

  “现在一不逢年,二不过节的,也不能是放爆竹吧?哈哈!”

  赵掌柜捅了捅谢景衣一下,谢景衣皱了皱眉头,“慧知,后来那嬷嬷去了什么地方?”

  关慧知一愣,“我得了天香楼的线索,便进去查探,果然叫我发现了硝石,木炭,还有硫磺……那嬷嬷身上带有毒香,要杀人,我进去救了一个叫做金翠的花娘……”

  关慧知说着,猛的拍了一下脑门,“糟了,我莫不是中了调虎离山之计?”

  谢景衣皱了皱眉头,“你看到的那些火药,多不多?”

  关慧知摇了摇头,骂道,“他娘的,是我自以为是了,我瞧着火药,下意识的就想着是谋反的火器。可他们也能说,是搞来演木偶戏里的烟火杂技的……”

  “我搞砸了,是我的错。现在怎么办,咱们断了线索。”

  谢景衣拍了拍她的肩膀,以示安慰。

  关慧知虽然天资聪明,但是她到底是将门出身,心眼不多,哪里是蔡太妃那个老狐狸的对手。

  谢景衣垂了垂眸,“也不完全是无用功。显然,蔡太妃对我们十分的了解,知道是你在盯着郑王府。毕竟除了武将之女,换了我同赵掌柜去,未必能够发现那些,然后被天香楼绊住。”

  “但是,线索并没有中断。那么多地方可以去,为何偏偏去天香楼,那天香楼,为何又恰好要演木偶戏?连你去勾栏院,都会让人觉得奇怪。她一个嬷嬷,为何去了都没有人觉得稀奇?”

  “还有那香……金翠若是不认识她,为何会拿香中毒,被你救下?姚嬷嬷被抓,蔡太妃不可能预料得到,是以天香楼不可能提前准备,只能说,这是他们早就预留好的一个据点。”

  “只不过,大概也是边缘人物罢了……天香楼要端了,然而,咱们的线索并没有断。”

  谢景衣说着,一手揽过关慧知,一手揽过赵掌柜的,三人嘀嘀咕咕起来。

  ……

  京城很久没有下这么大的雨了。

  整条街上,几乎看不到一两个路人的人影,便是有那来不及归家的人,也都匆匆的绕了道,离那些凶神恶煞的人,有多远,便走多远。

  虽然他们都好看热闹,可把脑袋挂在腰间的热闹,并没有几个人想看。

  天初初亮,今日的太阳,大概不会升起来了。

  郑王府四周,围满了一个个拿着长枪的禁卫军,平日里只闻军爷粗鄙又蛮横,却甚少会见到。东京城里,太平得像是世外桃源一般。

  直到今日,百姓们方才想起上元节的那场兵荒马乱。密密麻麻的禁军,像是一堵人墙,矗立在那里。

  “不知道官家这是何意?老婆子年纪大了,儿子又死了,只得一个不争气的孙子,自问安安分分的,没有犯任何错。怎地劳您如此兴师动众。”

  蔡太妃看上去约莫六十来岁的模样,并不像其他的太妃太嫔一般,保养得当。她穿着一件素色的衣衫,手中拿着拂尘,看上去仿佛已经是无欲无求的方外之人。

第259章 蔡太妃

  此刻离谢景衣入宫见官家,恰好三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小叔叔,侄儿我向来安分,不知道犯了哪一条大陈律?”说话的是蔡太妃的长孙姜涣。

  官家抬起头来,看了姜涣一眼,“说话便说话,何必背诗?既是要背诗,那也得背被旁人不知晓的,你说的这个,朕三岁之时,便会了。”

  “此情此景,当是我来背这首诗的,背你抢了先,可真是糟糕呀!”

  官家说着,耷拉着脑袋,像一只被遗弃的小狗。

  一旁的欧阳相公猛的咳嗽了几声,虽然王公得势,但如今帝师欧阳相公,尚是众臣之首。

  官家看了他一眼,关切的说道,“恩师可是染了风寒,今日暴雨,天冷了不少,可要注意些。快去煮些姜汤来。”

  一旁的内侍一愣,“在这里煮?”

  官家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不在这里煮,难不成你去宫中煮了,再端出来?怎么这么不机灵!”

  那内侍脸色微变,左右为难的晃了晃头,像是一个无头苍蝇一般冲走了。

  叫我怎么办?官家啊,你不是来抄家的吗?哪里有来人家家中煮姜汤的!这不就跟在人家坟头跳舞一样吗?

  郑郡王想要说话,却被蔡太妃给拦住了,“你们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去给官家煮姜汤。官家,请恕我倚老卖老,说句不该说的话。您虽然是官家,但咱们老祖宗立下了规矩,凡事都要依大陈律来,不知道我所犯何罪?”

  “您若是不想说的话,我瞧着这一旁站在的黑羽卫,好似很有话说。”

  官家却是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太妃所作所为,委实让人寒心,父皇大行不久,便见这骨肉至亲相残之事,在天之灵,不得安息。”

  “欧阳公劝我莫要前来,可我若是不来看个明明白白,实在是不愿意相信,当年将我放在膝上,喂我吃饭的太妃,竟然有谋逆之心。”

  他说着,以袖掩面,痛苦流涕起来。

  一旁的欧阳相公也跟着红了眼眶,“官家友爱,奈何有些人野心勃勃,有违祖宗教义,又何脸敢提大陈律?”

  说着,师徒二人竟然相拥落泪起来。

  站在一旁的谢景衣抽了抽嘴角,无比感谢自己个戴着福娃面具,让人看不到她无语的神情。

  不是,官家啊,难怪你的演技差啊!看你师父,太假了太假了!

  你刚刚还在煮姜汤啊,现在突然嚎什么!还有欧阳相公,你一把年纪了,郑王府同你有毛关系,你哭个什么玩意?

  谢景衣的内心在咆哮,但姓翟的老狐狸没有来,她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眼前的这蔡太妃,竟然想要柿子捡软的捏,拿她来开刀。

  “本宫还是不明白,听闻柴御史口齿伶俐,不若你来解惑?看本宫到底犯了大陈律的哪一条?谋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柴琛冷着脸,“指使张氏毒杀公主春华,此为罪一;指使手下姚畅两次买凶谋杀朝廷命官,此为罪二;上元夜指使弓箭手陈三匹行刺官家,此为罪三;结党营私,以红点儿为号,意图谋逆,此为罪四;私造兵器火器,招兵买马,此为罪五。”

  “以上五条,罪证确凿。脸大如宫,方才一口一个本宫!脸厚如墙,放才敢提大陈律!从一进门,字字句句都是你在说,又何谈无词?”

  蔡太妃面如锅底。

  她享尊处优多年,已经很久没有伏低做小,更别提被人指着鼻子来骂了。

  “你浑说!柴琛你这是公报私仇,我羞辱了谢景衣,你为了替她报复回来,竟然污蔑忠臣。我祖母兄长,都是一等一的好人!”小郡主此刻哪里还有平日的镇定,跳起来脚来愤怒的嘶吼起来。

  柴琛淡淡的瞥了她一眼,“你是谁?我见过?”

  小郡主的一张脸涨得通红,话卡在了嗓子眼里,上不得上,下不得下的。郑王妃已经吓得是魂飞魄散,一把将她拽到了身后,怒道,“你闭嘴,这里哪里有你插嘴的份儿。”

  小郡主一个哆嗦,将头缩到郑王妃的后面,不敢言语了。

  柴琛看了谢景衣一眼,谢景衣拍了拍手,立马有三人被押了上来。

  “哦,都是我身边吃里扒外的狗啊,这狗说的话,也能作证么?我说我身边的人怎么都不见了,原来是叫黑羽卫抓去,屈打成招了啊!”

  谢景衣眯了眯眼,并未将蔡太妃的话放在心上。

  她若是个省油的灯,那也不至于屹立多年不倒了。

  谢景衣笑了笑,“我倒是不知道,太妃竟然念过那透视之术,隔着衣衫,都能瞧见屈打成招了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句话,我们黑羽卫当还给您才是!”

  她说着,收了笑容,“连氏,你且将你的供词,当着官家的面,再说一次。”

  那连嬷嬷生得又高又瘦,跪着比一旁的姚嬷嬷高出了一个头,若是关慧知此时在,便一眼能够瞧出,这便是当日,她瞧见的那个去了花楼的嬷嬷。

  “我是蔡太妃的贴身嬷嬷,是从太妃娘家,跟着一道儿进宫的。”

  屋外的雨越下越大,噼里啪啦的,像是爆豆子一般。

  连嬷嬷说着,看了官家一眼,又接着说道,“春华夫人深得先皇宠爱,太妃心中不畅快,便着了姚畅寻到了张氏,想出了一出换子的事。当时太后有孕在身,太妃掌了对牌,是我查了宫中记录,拿捏住了春华夫人身边的几个嬷嬷。”

  连嬷嬷说着,又看了蔡太妃一眼,慌忙低下了头。

  姚嬷嬷听提到了自己,忙说道,“当天夜里,我便在永平侯中,装成了那接生的嬷嬷。孩子一生下来。我按照太妃的命令,换好了孩子,谁知道后头出了纰漏,春华夫人的妹妹抱着孩子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