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手遮天 第37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甜文 欢喜冤家 穿越重生

  马蹄声敲在青石板路上,发出了哒哒哒的声音。

  “你饿了吗?”谢景衣问道,“我知道前头有一家不打烊的小店,卖的羊汤可香了。”

  “都快把马压垮了,还吃?”

  谢景衣闻言对着柴祐琛的后背就是一拳,“我再吃一头牛,也没有你重好吗?”

  柴祐琛斜了一眼谢景衣的腿,看得她往后缩了缩,“看什么看?”

  “也是,再吃一头牛,也弥补不了短了三尺的腿!”

  擦!谢景衣恨不得立即翻身下马,可一想到,这里离家还有一段距离,若是自己个手回去岂不是找累?便又忍了下来,小女子能屈能伸,脸皮厚是成功之人的传统美德!

  “嗯,你腿长三丈有八,螳螂都甘拜下风!”

  “那也比你的小猪蹄子强!”柴祐琛语气淡淡,说的话可不淡淡。

  谢景衣怒极反笑,“我年纪小,还且有得长。不像你,脸僵了,可是长不好了。”

  柴祐琛扭过头来,“你还会不会长?你自己个心里没点数,不要自欺欺人了。还有,你哪里来的信心,同我比脸?当然了,要是比谁的脸圆,谁的脸大,我自是比不过你!”

  “柴祐琛!”谢景衣觉得自己的声音可以爆破了。

  “唉!”柴祐琛应了一声,反手递给了谢景衣一个纸袋,“吃吧,也不差更胖一点了。”

  谢景衣打开一看,里头放着几块挤变形了的蜜饯,她拿了一块塞在嘴里,“哎呀,该不是你去钱塘带来的吧,还能吃吗?夜黑风高的,我也瞧不见有没有长毛。所以这个和那个铁爪揣在一起了吗,都被挤憋了。不是我说,真的不怎么甜,酸不拉几的,果子不行啊!”

  柴祐琛无语了,没有见过吃了西瓜还甩皮的!

  “不好吃就不……唔……”

  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谢景衣塞了一块蜜饯,“你尝尝,没有骗你,真的酸到倒牙,你确定没有坏吗?”

第70章 一晃三月

  柴祐琛含着那蜜饯,当真是吐也不是,吞也不是。

  谢景衣可真实诚,这蜜饯一点儿也不甜,酸得像是未熟的青桔儿,让人牙疼。

  柴祐琛强忍着不适,将这蜜饯囫囵吞了下去,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在此番谢景衣是坐在他身后的,不然一脸的囧像就要被瞧见了,“不酸啊!很甜!”

  谢景衣憋了笑,捡了一块蜜枣啃了起来。

  柴祐琛一定是没有打开这蜜饯看过,里头五花八门的什么都有,她特意为他精挑细选了怀孕之人最爱吃的酸梅。

  “啊,这样啊,那你再吃一块!”谢景衣说着,又往柴祐琛嘴里塞了一块,柴祐琛这次索性嚼都没有嚼,直接生吞了下去。

  谢景衣觉得有些索然无味,“其实,王小郎对刘莹莹,也没有什么真心吧。救一个娶一个的烂好人,又能是什么良人。”

  刘莹莹那么聪慧,一个人扳倒全家,杀人诛心,又岂能不知?

  不过是给自己一个活下去的希望罢了。

  柴祐琛难得没有出言相怼,随意的“啊”了一声,算是附和。

  谢景衣不再理会她,坐在马背后发起呆来。

  “她先利用你的。天底下值得同情的人很多,你当自己是活菩萨,还想拯救苍生不成?谢嬷嬷脸不要太大。你自己个都英年早逝了。”

  很快两人便又回到了之前约见的地方,柴祐琛翻身下了马,见谢景衣还在神游天外,毫不留情的讽刺道。

  谢景衣哼了一声,你才英年早逝呢!

  可恨的是,这话竟然没有错,不光是她同柴祐琛,就连官家都英年早逝了,简直就是悲剧到一起去了。

  “切~你别拖我后腿,我就死不了。什么人间惨剧我没有见过,娘心似铁懂不懂?”谢景衣顿了顿,又叹了口气,“我不是想拯救她,我不过是感同身受罢了。她早就已经下定决心,不管是谁伸手,都拉不回了,就像我一样。”

  她说着,摆了摆手,便算是向柴祐琛告别了。

  ……

  四周黑漆漆的一片,青萍早早的便睡了。

  谢景衣脱了衣衫爬上床,今日夜很黑,几乎没有月光照射进来,她连床帐上的纹路,都看不清楚。

  上辈子阿娘病逝,大姐姐二姐姐都出嫁了,她一个人住在侯府一个偏僻的小院里,每天晚上,都是这样漆黑虚无的一片。

  她有些记不清楚,自己那会儿是个什么模样了,兴许也像如今一般,睁着眼睛,看着帐顶,像是思考着什么,却又压根儿什么都没有想。哪里有人,天生就是没心没肺的。

  要不是,将心事藏了起来,只给旁人看到精神抖擞的样子;

  要不是,心肝肺早就伤透了,只有告诉自己没有了,才不会疼。

  “小娘,该不是我把你吵醒了罢,天快要亮了,我想来瞅瞅你没有盖好被子。”青萍说着,挑起了床帘,给谢景衣掩了掩被子,“你再多睡一会儿,到了时辰,我再唤你。现在水还没有热,也没有得洗漱的。”

  谢景衣看了看窗外,她这一走神,竟然已经东方鱼肚发白,天都要亮了。

  “昨儿个夜里,我阿爹回来了么?”

  青萍不明所以,“要不我去前头问问?”

  谢景衣摆了摆手,“不必了,给我更衣吧,没有热水,凉水也成。我一会儿要去祠堂。”

  “去祠堂做什么?”青萍更是大大的疑惑,今日一不逢年,二不过节,为何要去祠堂。

  谢景衣在心中骂了一万句柴祐琛,去祠堂能做什么?肯定是捅下了天大的篓子要罚跪啊!

  谢景衣这一跪便是一整日,谢保林狠狠的罚她禁足了三个月,等再出来的时候,等她重获自由之时,杭州城已经遍地都是卖冰碗的了。

  这三个月简直是暴风骤雨,齐国公前头,两浙路同杭州的官员的连名上书,官家震怒,刘不休同他那三个连襟县令之事,被查了个底朝天,杭州九县一下子空了三分之一。

  新来的县令战战兢兢的,不敢多言,整个城中的气氛,都惶惶不安的,连宴会都少了许多,生怕枪打出头鸟,牵连到自己个头上来了。

  刘家女眷被流放之时,谢景衣出不了门,只遣了青萍,给刘莹莹送了些钱傍身,本想带句话,却也不知道从何说起,索性什么都没有说。

  这三个月,柴祐琛像是消失了一般,从未出现过。

  谢景衣无人可怼,百无聊赖的教了青萍基础的染色配色,又坐在家中,指挥着姚掌柜收了李家的一个大染布坊。

  李家一倒,杭州城的四大布行便空出了一角,正好柴祐琛的天布坊补了上去,李家的产业,新的四大布行,毫不犹豫的便瓜分了,令人唏嘘。

  天布坊一壮大,谢景衣这边染布的,便有些忙活不开了。

  谢景衣想着她们一家人迟早要去京城的,便是不去京城,她好不容易重活一世,总不能成日闷在屋子里配色,什么都不做罢。于是便认认真真的叫青萍学了配色之法,又从染布坊中,挑了两个签了死契的老实人,来学配色。

  这样日子才一日胜过一日的松快起来。

  翟氏先前担惊受怕了好些时日,怕谢保林随着齐国公一道儿抓人,得罪了同僚,待京城来了准信,又开始患得患失起来,总觉的身为一州通判,他这多少也算是有功劳的,奈何左等右等,刘家人都发配了,也没有等到任何的嘉奖。

  失望之余,又觉得自己个眼皮子太过浅薄,再一看看尚且在禁足的谢景衣,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下了狠心,花了大价钱去打听哪里有厉害的嬷嬷。

  最后还是关慧知的母亲,给她提了一个,说是姓方的,先帝驾崩之时,从宫中放出来的。在京中一公府短暂的待了一段时日,便回杭州老家钱塘县安度晚年了。

  翟氏欣喜得不行,不顾自己挺着大肚子,领着谢景衣三姐妹一道儿,前去钱塘请人。

  谢景衣坐在马车上,撩起帘子往外看,太阳火辣辣的,树上的叶子仿佛都能够闻到一股子糊味儿,一路上的知了叫个不停,让人烦闷不已。

  翟氏见她不规矩,一巴掌拍在了她的脑袋上,“给阿娘坐好了。怎么跟那雀儿似的,一下子都关不住。一会儿见了方嬷嬷,你可乖巧些,省得她瞧出你是只皮猴子,都不肯教你了。”

第71章 方嬷嬷

  谢景衣乖巧的点了点头,啊哈,她可是嬷嬷头子,能教导她的嬷嬷?她觉得没有。

  方嬷嬷的家在钱塘县城一处僻静的小院,门同屋瓦都是簇新的,显然刚换不久。门口种着一棵上了年头的大柳树,青枝绿叶的,让人一下子觉得凉爽起来。

  在门的侧边,挂着一块小竹板儿,上头简简单单的刻着方宅二字的。

  谢景衣率先下了马车,上前扣门,不一会儿,门便打开来了,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妇人伸出脑袋来,好奇的问道,“小娘子敲我家门,可有事?”

  此刻翟氏也在谢景娴同谢景音的搀扶下下了马车,忙笑着回道,“我们从杭州城来,想请方嬷嬷执教。”

  那妇人有些为难,“你们已经是来的第三拨人了,我家主人就是图个清静,无意出门。”

  翟氏一愣,一下子不知该如何开口才好了。

  谢景衣忙上前一步,笑道,“我们绝无强人所难之意。只是天气实在太过炎热,我阿娘有孕在身,不知可否问主家一声,让我们进去借口水喝。”

  妇人有些迟疑,扭过头去,门后传来的一阵叹息声,“让她们进来罢。”

  谢景衣笑着道了谢,扶着翟氏便进了门。

  一进门,便是一个不小的院子,一个穿着青色布衣,戴着草帽的老嬷嬷,正蹲在地上种着花儿。

  她的一双手,白嫩又干净,便是在忙地里的活,指甲里也半点泥土都没有。

  衣衫浆洗得十分的硬挺,看上去清清爽爽的。

  显然以前在宫中,并非是做粗使活计的人,谢景衣这样想着,认真了起来,指不定这次,当真能够为谢景娴同谢景衣,请到一个厉害的教养嬷嬷。

  方嬷嬷笑了笑,既不亲热也不生疏,让谢景衣瞧着十分的亲切,这不就是宫中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嬷嬷的假笑么?

  想当年,她能这样笑上一天。

  “几位请里面喝茶吧,待喝完了茶,便请回吧。老婆子没有什么本事,年纪又大了,只想种种花养养猫,还望夫人体恤。”

  翟氏有些失望,“嬷嬷,我们带着诚意而来。哪怕是一年半载也好,我这三个闺女,都到了说亲的年纪,我想着,能让她们多学一些本事,日后嫁了人,日子也能好过几分。”

  “我也不指望她们嫁高门大户,就担心她们被人欺负了去。嬷嬷替我点拨一二,我便感激不尽了。还望嬷嬷成全。”

  方嬷嬷笑着摇了摇头,“可怜天下父母心。你家三位小娘个个生得好……”

  方嬷嬷的话说了一半,便瞧见了刚刚进门的谢景音,晃了一下神,又忍不住打量了她一番,方才接着说道,“看着又聪慧,今后一定会有好前程的。天气炎热,我煮了一些清热解暑的茶,诸位尝尝。”

  她说着,站在门口伸出手来,示意翟氏先请。

  翟氏无奈,一家子人进了门。

  方嬷嬷站在门口,看着谢景衣的背影,又愣了好一会儿,方才跟了进去落座,“夫人家中可是已经有了嬷嬷了?”

  翟氏端起茶盏抿了一口,摇了摇头,“并未曾有,几个孩子都被我养得什么都不知晓,可愁死个人了。”

  方嬷嬷抿了抿嘴唇,偷看了谢景衣一眼,见她神态自若,举手投足之间自带章法,绝非小门小户能够养出来的,心下更是古怪起来。

  “嬷嬷,我有些内急,不知嬷嬷可否引我去净房。”一杯茶没有多少时间,翟氏还没有想好如何打动方嬷嬷,茶盏便已经见了底,谢景衣只好插嘴道。

  方嬷嬷点了点头,随着谢景衣出了门。

  穿过一道垂花门,往里头走,有一个小小的池塘,里头的荷花开得香气浓郁,在荷花池的旁边,有一个颇为精致的凉亭。正所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小娘不想出恭吧,可是有话要单独与我老婆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