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手遮天 第6章

作者:饭团桃子控 标签: 甜文 欢喜冤家 穿越重生

第11章 莫非他不是人

  谢景衣这一耍刀,便是一宿。

  她伸了伸懒腰,看着眼前放着的整整齐齐的镂空雕花板和满地的碎屑,心中满满的都是满足之感。

  这得赚多少钱啊!

  上辈子她呕心沥血,做出来的锦衣华服,也不过是给那些宫中所谓的贵人炫耀争风罢了,多半是只穿一次便压箱底了。替旁人做嫁衣,哪里比得过自己暴富来得痛快?

  屋子里颇为安静,青萍趴在一旁的小机子上打着瞌睡,头一点一点的,像是小鸡在啄米。炭盆里的火已经只剩下零星几点,微微的冒着热气。一旁的红泥小炉上烹着茶,微微作响。

  谢景衣提了一件披风,悄悄的打开了门,一股子寒气扑面而来,让人精神一震。

  她站在门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东方有些微微发亮,今日应当是一个化雪天。

  “该死,奴睡过去了。三娘子一宿没有睡,今日还要去徐通判府上的冰鱼会,这会儿还早,快先去眯一会吧。被子里的汤婆子奴一直在换,还热乎着呢。”

  青萍听到了动响,急急忙忙的走了出来。

  谢景衣点了点头,“这便去了。你叫你阿爹,今日上午,将屋子里新刻的板,送到兴南街去,等我从徐通判府上回来,便去寻姚掌柜说夹缬的事。”

  青萍忙不迭的点了点头,扶着谢景衣进屋。

  “你不好奇,我何时学会了雕板?”

  “小娘会刻玉板板,会雕墨板板,如今再刻个花板板有什么好稀奇的?昨儿个我还觉得稀奇,明明屋子里有一大堆刻刀呢,咱们怎地还要买”,青萍说着,炫耀似的提起了腰间的一个玉章,这是她去岁生辰的时候,谢景衣送给她的。

  谢景衣突然就笑了。

  她年少之时,多半是附庸风雅,还没有成为大画师,就想着早早的准备好印章,到时候一章值万金……

  “你说得没有错,都是板板。”她说着,脚步轻快的迈进了门,朝着雕花大床扑去。

  南地多湿气,被褥成日像是没有干似的,润润的,若是没有汤婆子,那整个人睡一夜都睡不暖和。

  有青萍掐着时辰,谢景衣好歹没有误了冰鱼会。

  小小的马车里,混合着四人身上的熏香气,让谢景衣有些脑仁疼。

  “昨儿个你是捉鸡撵狗去了么?那黑乎乎的眼睛用粉都盖不住。”翟氏说着,拍打了谢景衣一下。

  谢景衣撅了噘嘴,今日徐家相看的是谢景娴又不是她,再说了嫁人哪里比赚钱更有意思。

  “阿娘,你今儿给我大姐姐用了几斤香,我都要打喷嚏了。”谢景衣说着,撩起了马车窗边的布帘子,只瞟了一眼,便立马关上了。

  翟氏又拍了她一下,“做什么一惊一乍的,吓坏阿娘了。”

  谢景衣扯了扯嘴角,“冷的。”

  换你撩开帘子,看到一匹傻马,外加马上的弼马温,你不心惊?

  说话间,那外头的马儿像是瞧见了熟人似的,愉快的嘶鸣了一声。

  谢景衣的眼皮子跳了跳,不用探头,她都能够想到马上柴祐琛那张像是旁人欠了他黄金万两一般的脸。

  临安城虽不小,但是官宦之家,大多数都是聚集在一块儿的,马车行不了多久,便到了徐通判府上。

  谢景衣率先一步跳下了马车,一下去,便瞧见走上前来的谢景泽,“大兄怎么来了,今日书院休假?”

  谢景泽伸出手来,搀扶了要下马车的翟氏,笑道,“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平日里,也就是夫子命题写写文章。子宁非拉我来,又闻柴二公子今日也会来,想来开开眼界。你们怕不是知晓,柴二公子的文章,在东京城里都是数一数二的。书院的夫子,一听他的名字,都夸乃是当世状元之才。”

  谢景衣有些嗤之以鼻,上辈子科举成了柴祐琛人生最大的污点,虽然旁人说起来都是夸耀,但谢景衣觉得,绝壁是污点。

  当年他初试乃是头魁,到了殿试之时,官家一瞅,我滴个老天爷啊,前三名除了柴祐琛都是什么歪瓜裂枣!

  就那个五大三粗的壮汉,一声吼人家还以为猛虎下山的那位第三名,你咋好意思当探花?你那不是探花,那是辣手摧花!

  于是果断的选了最好看的柴祐琛做了探花郎。

  正所谓关云长大意失荆州,柴二郎美貌丢状元。

  当然,这八成是齐国公府为了掩盖柴祐琛才疏学浅而找出来的借口!

  “夫子的嘴,骗人的鬼,这你也信?头回我去书院里给你送衣衫,夫子还夸我此女只应天上有呢!只能天上有,那地上的我是什么?仙女下凡脸着地?”

  谢景泽笑出了声,“我家囡囡,在哥哥心里,就是天仙。”

  “噗呲!”

  谢景衣迅速的扭过头去,一眼就瞧见了翻身下马,面无表情的柴祐琛。

  这厮刚才绝对嘲笑她了吧,虽然她后脑勺没有生出眼睛来,但是这种笑里藏刀的嗖嗖感,她还是能够感觉得到的。

  柴祐琛对着谢景泽点了点头,一甩袍子,差点没有打在谢景衣的脸上,然后大摇大摆的走进了徐府。

  谢景衣深吸了一口气,上辈子她也没有刨齐国公府的炆头啊,柴祐琛为何对她恶眼相看!

  “囡囡认识那人?”谢景音好奇的走了上来问道。

  谢景衣哼了一声,“就是大兄说的,有状元之才的柴二郎。咱们快些进去罢,别堵在这里,一会儿来的人可就多了。”

  临安城里来了这么一位金龟婿,看来今日这冰鱼会,要热闹起来了。

  谢景衣心中暗自想着,激动起来,今日怕是要看到临安贵女哭倒河堤的名场面了!

  谢景音倒是无所谓,挽着翟氏的手,朝着府中走去。

  徐通判府比谢家要大得多,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观鱼院了。

  临安多水,徐通判府更是圈了一块好湖,里头养着各色各样的鱼,每年夏天,都会有赏荷会,但是冬日里办冰鱼会,倒是头一遭。

  一进门,便有那仆妇引领着,马路上的积雪,都被整整齐齐的堆在了一旁。

  “谢家姐姐真是热切,乃是头一个到的人呢,阿娘这不让我出来迎接你们了!”谢景衣正感受着湖面上吹来的冷风,就听到一个女声传来。

  她定睛一瞧,只见一个穿着海棠红襦裙,上着月白色小袄的小娘子,高抬着下巴,笑眯眯的说道,来者正是徐子宁的亲妹子徐子新。

  谢景娴顿时红了脸,翟氏的脸色也不好看起来。

  谢景衣抬起了手,指了指前头正在同徐子宁说着话的柴祐琛,“我们是头一个来的人,那柴二公子莫非不是人?”

第12章 瞧那朵小白花

  “你!”徐子新涨红了脸,“你你你!”。

  谢景衣鄙夷的看了徐子新一眼,若是将女子的战斗力分为三六九等,那么像徐子新这样的,一定就是初出茅庐的新手。

  又喜欢嘚瑟,又不行!迟早是要被人踩进泥里的。

  徐子新被谢景衣一看,更是暴跳如雷,“你你你!”

  她的声音太大,一下子惊动了再那边迎接柴祐琛的徐子宁。

  徐子宁猛的抬头,快步的走来。

  谢景衣偷偷撇了一眼谢景娴,见她低下了头,耳根子都红了,在心中重重的叹了口气,有这么个不着调的小姑子,若是她嫁进来,那自然是降妖除魔,把人治得服服帖帖的。

  可谢景娴更活菩萨在世一般,还不任人搓扁揉圆。

  “子新,发生何事了?”徐子宁皱着眉头问道,他生得唇红齿白的,穿着天蓝色的长衫,头上戴宝玉冠,一双多情桃花眼亮闪闪的,像是含着一汪春水。

  徐子新一张憋得犹如猪肝,见了徐子宁,立马怒道,“三哥,你看看谢景衣,她对我翻白眼鄙视我……”

  徐子新说着,抬手指向了谢景衣,只见对面那小娘子,双目泛红,脸色苍白,摇摇欲坠,像是刚被河东狮用口水摧残过的小白花……

  “你你你!”

  谢景衣心中轻哼一声,就你这刚出笼的小鸡崽子也跟给我斗,简直是浪费我的眼神!

  今日这腿要跪下去了,日后结了亲,谢家在徐家面前也得一直跪。

  她想着,强忍着泪花花,吸了吸鼻子,颤巍巍的往一脸呆滞的谢景泽身后躲了半拉身子,一双小手紧紧的抓住了他的衣袖,“徐三公子,子……子新姐姐迎我们呢,我高兴都来不及。子新姐姐莫要见怪,兴许我天……天生眼白就多……”

  徐子宁瞅了瞅谢景衣像是受惊小鹿一般黑黝黝的大眼睛,瞪了徐子新一眼,抱歉的拱了拱手,“家妹平日在家被宠坏了,谢三娘子莫要见怪。谢夫人,景泽兄还有三位妹妹快快里边请,家母已经等候多时了。”

  徐子新一瞧,更是气炸了去,一跺脚,一甩袖掩面跑开了。

  “都是我的错,子新……徐……徐姐姐肯定恼了我了。”

  谢景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拍了拍谢景衣的手,咳了咳,“先进去吧。”

  徐子宁一喜,偷偷的瞥了一眼谢景娴,耳根子变得红彤彤的,整个人眉眼里都是笑。

  “我阿娘生了三个儿子之后,才得了子新这么一个稀罕小娘,平日里样样惯着她。她说话不中听是常有的,但是没有坏心的。”

  徐子宁一边走着,一边说道。

  落在最后的谢景衣,悄悄的翻了个白眼儿,那白眼儿才翻了一半,就看到了站在路边的柴祐琛。

  柴祐琛意味深长的看了谢景衣,认认真真的翻了白眼,翻得谢景衣以为他吃枣子噎住了,要断气了,方才跟着徐子宁,谢景泽走到前头去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女穷!

  一群人往里头走着,行了好一会儿,才来到二门处,徐子宁瞧着一个婆子领了她们,便同柴祐琛还有谢景泽去前院说话了;

  谢景衣跟着徐府的嬷嬷,七挪八拐的,一个大湖映入眼帘,又穿过湖上一段雕花长廊,去到中心,才可算是到了今日徐夫人待客的花厅,屋子里显然已经坐了不少人了,徐子新正靠在徐夫人身上撒娇,狠狠的盯着谢景衣看。

  谢景衣大大方方的看了回去,同徐夫人见了礼。

  徐夫人穿着一身绛紫色裙衫,头戴二根金簪,腰悬玉璧,生得颇有些严肃,见到翟氏,笑着拍了拍徐子新的手,站起了身,“瞧瞧你们家的几个闺女,我真是爱到心里去了,瞧瞧这般美貌,谁见了不夸赞一句天仙下凡。”

  翟氏见徐夫人热情,心中的忐忑去了几分,忙笑走了过去,“我家三个丫头,没有一个比得上你家子新的。我常常直叹气,我就没有那个福命,有这么一个贴心又聪慧的闺女。”

  同徐夫人并列而坐的是宋知州夫人温氏,温氏乃是北地豪族出身,气度不凡。

  她端起茶盏正喝着,闻言笑道,“瞧你们说的,我家熙儿瑶儿都要找个地缝钻进去了。我瞧着人也来得差不多了,既然是冰鱼大会,怎么可以不去垂钓。可别让前头的那些大老爷们抢先了。”

  宋夫人说的熙儿瑶儿,乃是她的两个女儿,年长一些,又高又瘦的叫宋光熙,另外一个又矮又胖的叫宋光瑶。

  徐夫人笑眯眯的站了起身,越过翟氏,伸出手来拉起了宋夫人,“熙儿同瑶儿我三天一小见,五天一大见的,还夸得少了?谢夫人同三位谢小娘子甚少来,在座的不少人都不认识,我可不得多稀罕稀罕。”

  “走走走,在这里坐着也没有趣儿。我家湖里的鱼可肥美着,今日还请了个片鱼的大师傅,前两日落了雪,我又攒了冰,可不正适合吃鲜鱼片儿。”

  宋夫人来了精神,“就数你雅致。熙儿瑶儿,快去钓鱼。今日你们柴二哥哥也来了,可别唐突了他。”

  柴二哥哥?啊呸!谢景衣在心中鄙视了柴祐琛一番,这才来杭州几日啊,竟然就多出两个好妹妹了,这日后还不是满城小娘皆我妹!

  两位夫人说着,朝着门口走去,整个杭州地界,就以她们二人为尊,其他的夫人自然跟着呼噜着出了门。

  谢景衣看了一眼翟氏,忙过去挽住了她,“阿娘,走罢。”

  翟氏点了点头,拍了拍谢景娴的手,轻轻的说道,“给阿娘把腰杆子挺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