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梅重生了 第59章

作者:寒江点水/顾鑫 标签: 市井生活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挡住城门!别让他们撞开了!”郑钧的声音传遍整个城门。

  城墙上调离了部分的人去挡住木棍的撞击。

  “王爷!”于龙从前方下来,一脸焦急,“叛军快要攻破城门了, 还有城外的叛军也在试图爬上城墙,咱们不返攻这城门就攻下了, 王爷!”

  楚靖祺负手站在窗前,静静地望着屋檐下滴落的水滴。

  城门处的喧杂与喊叫透过层层阻碍传到屋里,于龙越来越急躁,甚至隐隐有些埋怨, 他不明白为何到了现在剑拔弩张的形式, 楚王爷依旧不动声色,还能平静的继续赏景!

  于龙感觉自己的耐性告罄,楚靖祺迟迟不说话,他咬咬牙, 直道:“王爷, 属下认为咱们必须反击,把在城下的全部射死, 这样他们......”

  “全部射死?”楚靖祺突然转身,目光淡然地看着于龙。

  于龙被他的眼神看着一愣,后背莫名有些发凉,后面的那些话便一句也说不出来。

  于龙讪讪地闭了嘴,楚靖祺才淡淡道:“外面的叛军也是大荣的将士,他们有些人甚至是京都的百姓,家人也在京都,你说全部杀死,你考虑过后果没有?”

  于龙有些心虚,他不由先到了之前攻城自己向郑钧建议的计策,铁水灌人。

  于龙不敢说话了。

  这位王爷看着年纪小,没有作战的经验,可对上自己的亲姐姐,他也能大义灭亲,光这份手段和心性,也令他不敢造次。

  城外的喧声似乎越来越响了。

  楚靖祺这才说:“传令下去,想办法让对方的将士投降。”

  “这......”于龙对于这种耗脑子问题感到为难,“如何让他们投降?”

  楚靖祺看了他一眼,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有父母,有妻子,有孩子,谁会想把命丢在战场上,与亲人天人永隔。况且,与他们面对的也许是曾经熟识的朋友,互相残杀,谁会想看见这种局面。”

  于龙恍然大悟,忙不迭地点头:“末将这就去办。”

  于龙的办事效率不可谓不快,很快,城上就响起了劝降的声音。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让本就心不甘情不愿的将士们动摇了。楚靖蓉用强硬的手段逼迫他们屈服于她,若不是身上重的毒,他们恐怕不会与京都的将士兵戎相见。

  下面的人动作迟缓了,互相张望着,开始犹豫起来。

  投降不杀。心底的希望蠢蠢欲动,他们握刀的手逐渐松了松。

  然而,就在他们有心投降的时候,心口的位置忽然痛了痛。

  疼痛迫使他们清醒,这是楚靖蓉的**在发作。

  楚靖蓉在他们出发前秘密下药,告诉他们只要破了城就会有解药。下毒阴损,可对于将士们来说却是制掣。中毒是个死,破城也是个死,还不如拼一把,也许活下来能得到楚靖蓉的解药。

  殊死一搏让他们动摇的心又坚定了起来,原本缓和的气氛一下子就开始沉重危险起来。

  楚靖祺接到消息的时候沉默了半天。

  半晌,于龙和郑钧听见他叹息一声:“罢了。”

  于龙和郑钧面面相觑。

  傍晚时分,雨水渐渐停了,乌黑的云层却依旧覆在上空,阴沉沉的,重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京都的城门被轰然撞开,城内的将士与城外的将士瞬间拼杀在一起。

  作者有话要说:

  抱歉,卡文orz

第84章 084

  大门破开, 城内城外的人蜂拥而至。激烈的厮杀声汇聚在一起,犹如洪水猛兽,震耳咆哮。

  刀光不停地在空中闪现, 光影落入眼中, 手起刀落间, 鲜红的血液从身体的某处喷发开来, 溅在周围人的身上、脸上。

  叫嚷嘶吼一直没有停过,城外的士兵想要冲杀进来, 城内的将士奋力将他们杀退出去。

  灰扑扑的城墙下瞬间染上了红色。

  将士们杀人杀红了眼。在生死之间,脑袋里所有的想法都被挤压出去,没有人再去想对方是不是自己认识的朋友,兄弟,存在他们脑袋里的, 只有一个字:杀!

  对于受胁迫于楚靖蓉的士兵来说,这是决一死战, 是他们能不能继续存货下去的唯一信念。身体微微的刺痛也在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如同野兽一般凶猛,残酷。

  京都的城墙下一片混乱。

  于龙和郑钧看着如此拼命的叛军,眼中血丝发红, 一声怒吼, 带着将士就往下冲。

  京都城内的百姓吓得不敢出声,全部躲在家中,默默祈祷战事的结束。

  王府内,孟欣然站在王府的大门口, 眺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檐角后露出的城墙, 面色凝重且担忧。

  “姑娘。”碧荷抱着一件大氅站在她身后,小声说, “您进去等吧。”

  王爷一走,孟欣然就站在外面等,碧荷听着从城门传来的声音,整个人很是惶恐。

  没有人知道外面的战事如何了,孟欣然明白碧荷的担心,可她不想进去,回头淡淡地说:“我想等他回来,你先进去吧。”

  “可是......”碧荷欲言又止,可她实在害怕时不时的震动,在原地犹犹豫豫,一时不知该如何。

  “不用担心我。”孟欣然朝她笑了笑,接过碧荷手里的大氅,对她说,“你进去吧。”

  碧荷抿了抿唇,依旧没动。

  “姑娘!您怎么出来了?”从外面回来的福源看到门口的孟欣然,大吃一惊,“站这儿多危险啊,赶紧回王府。”

  街上一个人也没有,空荡荡,冷清清,孟欣然和碧荷两个人站在门口格外显眼,看着就像是两个靶子。这可给福源吓得不轻。

  这可是王爷的眼珠子,千叮咛万嘱咐要照顾好的,要是出了什么差错,他们这群奴才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我想在这儿等王爷回来。”孟欣然平平静静。

  “哎呦,我的姑娘,王爷可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啊!”福源劝道,“您还是进屋吧,外边这雨没停多久,天气凉,小心冻着。”

  孟欣然把大氅披在肩上,拢了拢,说:“福管家,我不要紧。”

  福源显然没想到今天的孟欣然这么执着,不过一想到在城门口的楚靖祺,他叹了口气,“姑娘,我不瞒你,王爷今天估计是回不来了,城门口......唉......”

  福源又长叹一声:“长公主是想同归于尽了。”

  孟欣然一怔,呆呆道:“那他......”

  福源看她有些失魂落魄的表情,连忙道:“王爷没事,咱们已经把进城的叛军打出去了,只是现在战事仍旧紧急,王爷是脱不开身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顿了顿,福源苦口婆心道:“姑娘,我劝您还是回屋吧,王爷交代了奴才,可不能让你出一点事儿。您要是出了什么事儿,我们也不好过呀。”

  孟欣然明白福源他们的为难,可在这节骨眼上,她在府里也待不住,若是守在门口,她还能第一眼就看到他。

  孟欣然不听劝,福源也头疼。

  “欣然。”沈自知从街边走出,看到孟欣然和福源站在门口,诧异了一下,“怎么都站在外面?”

  “沈相,您来的正好。”福源看见沈自知欣喜道,“您劝劝姑娘吧,大冷天的等在屋外,可不是受罪么。”

  沈自知已是好几日没有见到孟欣然。楚靖蓉的事情分了他不少的心思,况且还要隐瞒皇帝的病情,处理朝政,沈自知也是忙的分身乏术。今日来王府,是为了孟欣然的安危着想。

  听福源一说,沈自知不赞同地看着孟欣然,“王爷不知何时回来,你要等到什么时候,进屋去。”

  孟欣然与沈自知对视,看自家父亲脸色有变黑的趋势,孟欣然到嘴的话全部咽了下去。

  天色渐渐黑了下去,城门处的战事似乎也到了尾声。

  刀剑撞击的声音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若有若无的声音。

  *

  军帐内,柔儿顾不上通报,着急忙慌地掀开帐子,缠着声音:“公主。”

  楚靖蓉闭目坐在太师椅里,穿着一身华丽的宫装,双手放在小腹,端庄且威严,她慢慢睁开双眼,冷冷地看着柔儿。

  柔儿哆嗦了一下,忙低下了头,说:“公主,我们败了。”

  楚靖蓉没有反应,仿佛这个结果已经在她的预料之内。

  “知道了,你出去吧。”

  柔儿小心翼翼地看了眼楚靖蓉,不敢多言,应了一身,连忙下去了。

  放在小腹的手一点点的收紧,鲜红的蔻丹在白皙的皮肤上掐出一道道的红痕来,楚靖蓉紧紧咬着牙,下颚紧绷成一条线。

  她定定的望着帐子上的一点,眼里有痛恨,有不甘,种种情绪交叠反复,最后回归于平静与决然。

  手心里抓出了汗,握在掌心的瓶子湿滑的似乎快要握不住。

  楚靖蓉深吸了口气,摊开掌心,白色的瓷瓶在此时显得亮丽起来,仿佛烫手山芋一般,滚烫的想让她扔了这个瓶子。

  可最终楚靖容还是嗤嗤一笑,笑的嘲讽又悲凉。

  这一生,不止楚怀玉过的像一个笑话,连她也是。虽然得父母宠爱,可宠爱又有什么用呢,在皇权面前,连她也要为其让路。

  她还记得当年先皇在下旨将她赐婚于安世平的前夜,先皇和先皇后前来找她,劝慰她为了大局为重,而这可笑的大局是他为了太子楚靖远的声望。

  她的事毕竟牵扯到侯府林家,丞相沈家,安国公安家,甚至还有太子在内。若是朝中大臣知晓皇室姐弟同室操戈,楚靖蓉因为一个沈自知而挑起多家的事端,可事怕不是那么简单就能过去的。况且,她怀有身孕的事情已经传了出去,皇家丢不起这个脸,只有她嫁给安世平,所有的声浪会慢慢平息,直到所有人都忘记。

  回想往事,楚靖蓉冷声一笑,忘记,是所有人都忘记了,可是她忘不了。

  记了一辈子的事,哪能说忘就忘。

  最受宠的是她?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谣言,明明先皇最器重的还是太子。

  她是一只养在皇室里的金丝雀,没有自己的选择。

  她利用了罗宇的喜欢,不过到头来却发现时互相利用。罗宇喜欢的只是她的面貌和身份,至于她这个人,是不喜欢的。而她喜欢的沈自知,从头到尾都没把她放在眼里。就连最小的弟弟楚靖祺,从来没有笑着叫过她一声皇姐。

  如今兵败,楚靖蓉却是没多少感觉,也许这才是最后属于她的结局。

  小瓷瓶上的塞子打开,楚靖蓉毫不犹豫地将里面的东西喝了下去。

  不过几瞬,翻江倒海般的疼痛从五脏六腑传递到全身,仿佛全身都着了火,想要在地上翻滚,以缓解这种疼痛。

  鲜血从喉头涌上来,血腥味充斥着整个口腔,然而楚靖蓉却死死忍着,咬紧牙关。

  她要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夜色已深,城外没有了任何打斗的动静,有的不过是三三两两的交谈声。

  “王爷,末将来迟,还请王爷恕罪。”一个彪形大汉半跪在楚靖祺的面前。

  楚靖祺看见他连忙把他扶起来:“莫将军,不必行此大礼。若不是你前来及时,只怕这场战事还要拖下去。”

  莫熊的军队在傍晚时分赶到京都。守城的禁军正欲叛军打得难分高下,一时间谁也奈何不了谁。莫熊的到来几乎是立刻就转换了形势。叛军人数少,却仍然抵抗住了禁军,不过在面对莫熊的军队时,人数成了他们的劣势,寡不胜多,这场战事随着莫熊的到来也宣告了他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