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梅重生了 第61章

作者:寒江点水/顾鑫 标签: 市井生活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虽说是沈自知的义女,可她毕竟还有亲人在。孟欣然派人将一封信送到穗禾县, 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孟母看完之后竟然拒绝来京都,拒绝来参加她的大婚。

  孟欣然收到回信的那天沉默了许久。

  自孟父过世后,她每个月都给家里报平安,给家里寄送银两衣物以及各种物件, 但是孟母却一直没有回应,偶尔只有小瑞写的几个稚嫩的大字, 传达着对姐姐的思念,至于孟母,仍是没有动静。

  孟欣然叹息一声,她知道, 她当初决绝地离开, 让孟母寒了心,甚至是不理解,自己为何执意要去京都。不过她虽不问,可楚靖祺派去的暗卫有消息禀告, 孟母并不是无动于衷, 她有时会坐在孟欣然的屋子里发呆,一坐就是一整天。

  孟母的心里其实还是记挂着孟欣然, 只是没有过去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孟欣然失落了几天,一直郁郁不欢。

  沈自知看在眼里,无声地叹了口气。女儿失而复得,他很感激,也很庆幸。但是她毕竟是用了别人家孩子的身体,无论如何也该承担起属于她的那份责任。

  沈自知无法帮助孟家,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物质上的相助。

  日子渐渐的过去,大婚也逐渐来临。

  沈家当家主母过事多年,府中女眷不多,尤其后来楚靖蓉的插手,导致留在府内的都是有些年纪的嬷嬷。

  沈府招了一些新丫头,为着孟欣然的大婚做准备。

  大荣王朝荣庆五年五月,当朝唯一在位的楚王爷终于迎来了大婚的日子。

  沈府和楚王府挂满了红色的绸缎,亮丽且充满喜气。

  孟欣然坐在梳妆镜前,看着后面的嬷嬷替她梳头。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姑娘儿孙满堂……”

  镜子中的自己一身鲜艳的大红嫁衣,金丝缠绕,祥云瑞彩,美好的仿佛像是在梦里。

  不过于此相比,她更多的却是紧张。手心浸出汗水,心如擂鼓。

  “欣然。”沈自知走了进来,看到嫁衣披身的孟欣然,一股怅然油然而生。他幻想过很多次孟欣然出嫁的场景,甚至在她还是小茹时,便在准备她的大婚。但是,无论哪一次,都没有像现在这般来的直接。

  他捧在手里的宝贝女儿,终于长大要嫁人了。

  “爹。”孟欣然瞧见沈自知,猛然回头看他。

  “哎!”后面的嬷嬷梳子还在她的头上,忙惊呼:“姑娘,小心。”

  孟欣然肩膀被嬷嬷按住,让她好好坐着。沈自知也是吓了一跳,让她不要乱动,梳妆要紧,不能误了时辰。

  嬷嬷梳好妆,见沈自知和孟欣然有话要讲,便识趣地待着碧荷等人离开了。

  沈自知叹了一声,感慨道:“想不到一转眼,你就要出嫁了。”

  沈自知有些酸涩与不舍,望着镜子的人,眼眶也渐渐发热。

  “爹。”孟欣然也是不舍沈自知,话中已带了哽咽,“我会常回来看你的。”

  “傻姑娘。”沈自知失笑,却让孟欣然看的愈加不舍,“你嫁了人,以后就是楚家人了,身为王妃,哪有一直往家跑的道理。”

  “可我就是舍不得爹。”孟欣然抱住父亲,像是曾经她受了委屈,躲在他怀里哭泣一般。

  “哭什么。”沈自知红了眼睛,替她抹掉眼角的泪水,“今天你出嫁,哭花了脸,误了时辰可就不吉利了。”

  孟欣然强忍住眼泪,点了点头:“我都听您的。”

  “老爷,小姐。”屋外嬷嬷提醒道,“吉时快到了。”

  沈自知应了一声,拿过一旁的红盖头:“快盖上吧,吉时要到了。”

  孟欣然依依不舍地看了沈自知一眼,垂下了双眼。

  下一刻,鲜艳的大红色布满她的整个世界。沈自知的声音在外头响起,“走吧,爹背你。”

  女儿出嫁,是要家里男子背出府到轿子上。沈府除了沈自知便没有其他人了。

  孟欣然吃了一惊,正在犹豫,不想沈自知直接将她背起。

  盖头行走间撩起,孟欣然往下看,只能看到沈自知单薄的肩膀,虽削瘦,却韧劲非常。

  手指攀附住他,孟欣然咬着牙不让自己哭出来。

  到沈府的大门的距离不短不近,可孟欣然却希望它更长一点。

  到门口的时候,楚靖祺已经等在那里,满眼的炙热。

  沈自知将孟欣然送上花轿,对楚靖祺郑重其事道:“好好对她。”

  此时的他不是位高权重丞相,只是一位父亲,出于对女儿的关切。

  楚靖祺点点头,承诺道:“我比不负她。”

  轿子起,唢呐吹,十里红妆过京都。赢取的队伍穿过京都的大道,绵延不绝。这是楚靖祺给孟欣然的婚礼。

  轿子到王府,楚靖祺抱着孟欣然下了轿。

  周围人群攒动,脸上满是笑意,望着这对新人,给予他们最好的祝福。

  大堂内,坐在高位上的人是定元帝。

  定元帝尽管对孟欣然的出身不满意,但是对于她本人,却还是另眼相待的,尤其她还能入沈自知的眼,可见她还是有点能耐的。

  楚靖祺拉着她一起走到定元帝的面前。

  都说长兄如父,定元帝坐在高堂的位置,是这场婚礼的见证人。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最后是送入洞房。

  孟欣然本以为自己会等很久,但是没想到没过多长时间,楚靖祺竟然回了屋。

  脚步声慢慢的接近,孟欣然绞紧手指。下一秒,她眼前突然大亮,头上的盖头被掀了开来。

  楚靖祺笑意盈盈地望着她。

  视线在空中相遇,孟欣然抬头看他,眼中有羞意也有喜悦。

  淡淡的酒香传来,楚靖祺将合卺酒递给孟欣然。

  甘醇的液体入口,不止醉了人,也醉了心。

  红罗锦帐,轻纱曼妙,夜已深,人犹醒,且醉。

  作者有话要说:

  全文结束啦~接下来会写几个番外~

  感谢读者默默的营养液~

  谢谢大家支持,鞠躬

第87章 087

  曾经少年时

  冰雪消融, 初春的暖意潜进皇宫。景行苑内,绿意悄然开放,轻风拂过支架上的藤萝, 晃动了挂在上面的藤条。

  五岁的沈茹牵着父亲沈自知的手, 好奇地张望着景行苑里面的风景。一双大眼睛亮亮的, 里面充满着不谙世事的纯真。

  “小茹。”沈自知松开手, 蹲下身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宝贝女儿,“以后你就在这里和郡主一起读书。记得爹和你说过什么吗?”

  小沈茹眨眨眼, 清脆道:“记得。茹儿会听嬷嬷的话,乖乖的,不闯祸。”

  稚嫩的童声惹得沈自知失笑了,“鬼灵精,后面一句话爹可没有说。”他轻轻捏了捏女儿肉肉的小手, 柔声说:“小茹闯祸了也不怕,爹给你兜着。”

  小沈茹懵懂着脸, 但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软糯道:“嗯,爹兜着。”

  小小的孩童一本正经地说着,显得十分可爱, 沈自知不舍, 抱着女儿不想撒手。

  “太傅。”定元帝楚靖远手里牵着一个女童从门外走了进来,看见沈自知抱着自己的女儿不松手,瞬间就笑了,“堂堂太傅, 竟然是个女儿奴, 传出去小心让人笑掉大牙。”

  “微臣见过皇上。”沈自知不得已放下怀里的沈茹,朝楚靖远行礼, “见过郡主。”

  “茹儿,这是圣上。”沈自知半弯着腰,对小沈茹指指楚靖远。

  小沈茹上前了一步,毕恭毕敬地行礼,“沈茹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刚落,她抬起头,望了望楚靖远,又仰头看她爹,拉了拉她爹的袖子,用看似小声实则所有人都听得见的声音,小声道:“爹,您教我的,我做的对吗?”

  沈自知眼角抽了抽,颇为尴尬地看了眼定元帝。

  定元帝闻言朗声笑了起来:“自知,你的女儿可比你直率多了。”

  “皇上。”沈自知牵起小沈茹的手,面上讪讪,甚至有些不好意思,“小女还小,望皇上见谅。”

  “不妨事不妨事。”定元帝摆摆手,“童言无忌。”

  定元帝低头对手里的楚怀玉说:“怀玉,这是沈太傅,旁边的是太傅的女儿,沈茹,她以后就是你的伴读。”

  楚怀玉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她没有看沈自知,而是冷淡地注视着乖巧可爱的沈茹。

  “这孩子。”定元帝皱了皱眉,但也没有说什么。

  沈自知看了眼楚怀玉,暗暗叹了口气。

  定元帝和沈自知互相对视了一眼,便挪开了话题。

  楚怀玉的身世他们都清楚,定元帝让沈茹来给她当伴读,也是希望楚怀玉的性子不要变得那么阴沉。他们甚至希望,下一代不要同他们一样,互相仇视,老死不相往来。

  沈自知和定元帝把孩子领到先生郑夫子那里去。虽说沈自知是太傅,但是这教书一事却是另请的先生。郑夫子学富五车,博闻强识,是大荣有名的才子。只是他不热衷于做官,定元帝为了把他留在宫内,颇下了一番功夫。因此郑夫子也只是在朝上挂了个闲职,教皇子郡主读书。

  沈自知和定元帝走后,沈茹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大了没几岁的郡主,歪了歪头。她想了想,决定先表示一下友好,她爹说了,以后要和郡主做好朋友,朋友是不能吵架的。

  “我叫沈茹。”小沈茹从锦囊里掏出一粒糖,递给楚怀玉,“请你吃桂花糖,我爹买的,可甜了。”

  楚怀玉仍旧面无表情,低头看了看,定了几秒,抬手啪一下打掉了小沈茹手里的糖,冷冷道:“我不需要。”

  小沈茹愣住了,有些不知所措的看着她。显然楚怀玉的反应和她爹说的不一样。

  楚怀玉拧了下眉,越过小沈茹往苑里走去。

  小沈茹抿起嘴角,眉目间透出一股难过。香甜的桂花糖掉在地上,乳白色的糖身上沾满了灰尘。小沈茹回头看了看楚怀玉略显决绝的背影,然后蹲了下来,小小的手指捡起那颗已经不能吃的糖。

  她试图拍干净上面的尘土,结果却越擦越脏。

  “别擦了,这糖脏了,不能吃了。”一名锦衣少年站在小沈茹的面前,负手而立,居高临下地看着小沈茹。

  清亮的声音转移了小沈茹的注意力,她抬头,呆呆地仰望着眼前陌生又好看的少年。

  小小的女童抬着一张秀丽可爱的脸,一双眼睛有些红,但是她望向楚靖祺的目光却是格外的亮。他在皇宫生活了多年,却是第一次见到这么澄澈干净的眼睛。

  这双眼睛里没有欲望,没有野心,没有算计,没有心机,干净的没有一丝的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