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178章

作者:吱吱 标签: 穿越重生

  宋六小姐“你”了半天,这才哆哆嗦嗦地说出一声“你放肆”。

  郁棠吵架那可是前世和李端的母亲林氏练出来的,宋六小姐这样的,根本不够看。

  她乘胜追击,半点也不饶人,挑着眉讥笑道:“怎么?觉得我放肆,还要回去跟长辈告状不成?那正好,我也想找个地方说理去。别的不说,我们就先评评武裴两家的婚事,怎么就碍着你们宋家了,需要你们宋家来打抱不平,还到处嚷嚷,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也正好说给武家听听,他们家嫁姑娘就嫁姑娘,拿了武家的一半家财说亲,是什么意思?姑娘出阁的时候是不是得先把武家的家财算一算,免得没有一半家财带过去,新姑爷觉得吃了亏,心中不平。”

  这话说的,不管裴家和武家要不要联姻,这锅都让宋家给背了。

  宋七小姐脸都白了。

  彭二少奶奶和彭家的两位小姐端着茶盅,嘴巴张得大大的,都不知道怎么?合拢了。只有徐小姐,心里的小人儿笑得前仰后合地,要不是顾忌着她那个不着调的堂姐在场,她都要跟郁棠击掌相助了。

  从前她只觉得郁棠进退有度,没想到她还这么会吵架。

  就冲这个,她也要和郁棠好好交往一场。

  这番话可太让人痛快了!

  她得给郁棠助个阵。

  念头一动,徐小姐立马就神色冷峻地站了起来,道:“宋六小姐,事有大小,不是什么话都能随便往外说的。今天昭明寺来了这么多的人,若是裴家和武家的婚事成了,大家只会觉得是一场佳话,要是不成,你可想过怎么收场?”

  宋六小姐此时才惊觉事情闹大了。

  她喃喃半晌,也没有说出个子丑寅卯来。

  徐小姐心中暗暗大笑。

  宋七小姐回过神来,知道宋六小姐这是让人抓住了把柄,若是处理不好,宋家姑娘的名声就要丢在这里了,宋家百年的清誉也会因她们而受损,回到宋家,就算是宋家的人不处理她们,她们以后也别想嫁个好人家了。

  她立刻给宋六小姐求情:“郁小姐,徐小姐,这件事都是我姐姐不好。她也是无心的,也是因为武小姐总在她面前炫耀来着,她一时气愤,这才没有什么顾忌,把心里的话都说了出来。说起来,那也是因为把您二位小姐都当成了自己人,要不然也不会有什么说什么了。还请两位小姐多多包涵。”说完,还起身郑重地给郁棠和徐小姐行了个福礼。

  郁棠噼里啪啦说了一大通,心里的那点郁气也渐渐消了,现在再看宋七小姐,给姐姐背锅,也不好和她太计较,闻言就看了徐小姐一眼。

  徐小姐毕竟给她帮了腔的,是放过还是继续深究,怎么也要征求徐小姐的意思。

  徐小姐越来越觉得郁棠有意思。

  知道玩伴不丢伴。

  有什么事要同进同出。

  她就更想帮郁棠了。

  徐小姐朝着她轻轻地摇了摇头,又使了个眼色,意思是眼前不要计较,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郁棠就上前扶了宋七小姐,温声道:“难为你这个做妹妹的,还要帮着姐姐收拾残局。”

  一句话说得宋七小姐眼泪都快出来了。

  宋六小姐和她是堂姐妹,可宋六小姐的父亲有本事,在外面做知县,她阿爹只是个靠着公中吃闲饭的,她虽是妹妹,可也得事事处处让着这个姐姐。

  “多谢郁小姐!”她声若蚊蚋地道。

  宋六小姐听着却不舒服,上前几步就要继续和郁棠理论,却被回过神来的彭二少奶奶给拦住:“六小姐,武家要和裴家结亲,是真的吗?你是听谁说的?”

  两位彭家小姐也虎视眈眈地盯着她。

  她可以在郁棠面前瞎说,却不敢在彭家人面前瞎说。

  “是,是听我大伯母说的。”她结结巴巴地道,“武家找了陶家出面帮着说媒,我大伯母说,裴三叔和陶家的关系非常好,看在陶家的面子上,裴三叔也不会拒绝的。而且武家还怕裴家嫌弃他们家是新贵,准备拿出二十万两银子做陪嫁……我想,二十万两,肯定是武家一半的家财了……”

  所以说,所谓的联姻,所谓的一半家财陪嫁,全都是宋六小姐自己想当然的了。

  不要说郁棠和徐小姐了,就是彭家的二少奶奶和小姐们也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了。彭二少奶奶还难得善心大发地对宋七小姐说了声“这件事你还是跟你大伯母说一声,多派几个人来服侍你姐姐”,有什么事的时候,也有个明白人能拦一拦。

  宋七小姐含泪应“是”,觉得有彭二少奶奶这句话,今天的事自己也能交差了,她的脸都没有刚才那么僵硬了。

  只是彭二少奶奶得了这样的消息再也坐不住了,和郁棠、徐小姐寒暄几句,就要起身告辞。

  郁棠和徐小姐当然不会留她们。

  但她们走的时候却和来时不一样。

  来的时候她们没有一个人把郁棠放在眼里,走的时候却一个个恭恭敬敬地给郁棠行礼,态度虽然有些疏离,却很郑重。

  等她们走后,徐小姐大笑不止,拉着郁棠道:“看不出来,你平时不声不响地,惹着你了,你也是个不饶人的!不过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这样做是对的。你看,她们现在不就没人敢再怠慢你了吗?我之前还怕你吃亏,看来是我乱操心了。”

  别人的善意郁棠都会珍而藏之。

  她笑着挽了徐小姐,道:“你是担心我,才会那么紧张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别人不惹我,我肯定不会去主动欺负谁的。”

  比如顾曦!

  徐小姐连连点头,拉着她住杨三太太的内室去:“我们讲给她听去,她肯定很感兴趣。”

  郁棠脚随着她走,心却想着裴宴。

  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干什么?

  若是知道了这里的闹剧,又会是怎样一副模样?

第二百二十四章 来人

  被郁棠惦记着的裴宴正在干什么呢?

  他正手里捻着串紫檩木十八子的佛珠,斜歪在罗汉床的大迎枕上,听着武、彭几家的人在那里针锋相对。

  陶清坐在裴宴的下首,见此情景垂下了眼睑,低声对裴宴道:“你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你给我交个底,我等会儿也好知道怎么说。”

  裴宴闻言嘴角翘了翘,以同样低的声音回复陶清道:“我能有什么办法?这又不是我们裴家一家之事!当然,如果有人以为这是我们一家之事,也行,大家就都回去好了,有什么事,由我们裴家担着,我们裴家决无二话。”

  “你这是什么意思?!”陶清听着不乐意了,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我们现在是要团结一心共度难关的时候,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我要是早知道你是这个态度,我就不过来了。反正是否撤销宁波和泉州的市舶司与我们陶家又没有关系?要急,也不是我急。”

  裴宴撇了撇嘴,发现原本还像菜市场似的大厅突然安静下来,他的呼吸声都隐约可闻。裴宴不由朝四周看了看,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大家全都静静地坐在那里望着他,一副等他开口说话、拿主意的样子。

  他什么时候变得这么重要了?

  还是说,这些江南世家突然发现他还是有点作用的?

  裴宴在心里冷笑了两声,面上却不露,依旧神色冷峻地道:“大家还有什么想法,一并说出来吧!免得在背后议论,抱怨,做手脚。”

  陶清是很赞同他这个观点的,随即道:“出了这个屋,大家就要一致对外,齐心协力,有什么异议或是不满,都给我忍着、藏着,等把这危难挺过去了再说。”

  彭大老爷听着心弦一松。

  什么三皇子在江南敛财这种事,根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么做的人无非是两个目的。一是想借此打击三皇子,二是想借着这个理由再搜刮一遍。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于他们来说都不过是多出点钱的事。但如果有人拿这个做借口,觉得江南世家大族生意做得太大,建议关闭通商码头,那就麻烦了。广州那边还好说,一直以来都是最重要的通商码头,宁波和泉州就不一定了。闽浙一带倭寇横行,如今越来越猖獗,有时候还会上岸烧杀掠夺一番,很多人觉得这些倭寇屡剿不止,就是因为有那些通商的船支给他们做掩护,让人难以分辩哪些是倭寇,哪些是船工,最好的办法是坚壁清野,关闭宁波和泉州的市舶司,禁海。而且这样的政令前朝和本朝开国之初也都试行过,倭寇果然少了很多。

  彭家和宋家等或是靠着泉州的码头或是靠着宁波的码头做海上生意,若是这两处的市舶司撤了,于他们的生意是个致命的打击,可对陶家来说,占着广州的地理位置,生意却能更上一层楼。

  他想让陶清误以为这次朝廷实际上针对的不仅仅是江南的世家大族,而是眼红他们手中的财富,而对付裴家,不过是朝廷拿他们开刀的借口罢了。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借着这次机会让陶家对他们这些江南世家开放在广州的码头了。

  而陶清果然中了他的计,同意和他们共同进退了。

  他满意地喝了口茶,觉得陶清还是嫩了点,太过感情用事,陶家最多也就这样了。

  可惜了广州这个码头!

  彭大老爷在心里盘算着能不能和陶家联个姻什么的,然后通过这个关系慢慢地把彭家的生意做到广州去。

  那边宋四老爷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他是知道裴家的厉害的,但那是在裴老太爷手里,现在的裴宴,一切都是遵循着从前裴老太爷留下来的规矩,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超常的能力来。现在陶家和裴家站在了一块儿,以陶清的能力,肯定能带着他们度过这次难关的。

  宋四老爷顿时信心百倍,第一个站出来表态:“陶兄放心,别人我们管不了,可我们宋家肯定是和大伙儿共同进退,有什么话现在就说出来,出了这个大厅,决不抱怨半句。我等会儿要是说话太直,我在这里先请大家多多担待了!”说完,还自以为幽默地朝着众人揖了揖。

  武大老爷强忍着才没有哼出声来。

  这蠢货,也不知道怎么就做了宋家的宗主的,宋家也是家大业大,他这么折腾也没有败光,真是让人眼红。

  他想着,看了裴宴一眼。

  在光线有些昏暗的厅堂里,白地发光,英俊地令人窒息,还手握裴家几代人奋斗后建立起来的财富和人脉,怎么不令人妒忌?

  若是有这样一位姑爷,他们武家不知道能得多少好处呢?

  特别是自从他看着宋家和彭家开始合伙造船之后,彭家是多么跋扈的人家啊,硬生生地被给宋家撑腰的裴家弄得没了脾气,可见裴家是完全有能力造船,做海上生意的,他们家为什么不做呢?是怕钱多得让人眼红,拿他们家开刀吗?

  裴家到底有多少生意呢?

  武大老爷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觉得武家想和裴家联姻这件事,他得亲自出马才行。只要武家和裴家也成了姻亲,至少太湖到苏州这一带的水面他就有把握让宋家在旁边干看着了。

  武大老爷在心里琢磨着,决定最后一个开口,先听听看别人家怎么说。

  彭大老爷根本没把武家放在眼里,一时的新贵,还是靠着江华这两年才抖起来的,他们说话武家的人听着,原本就应该如此,因而也没有理会武家,而是直接对裴宴道:“顾朝阳是什么意思?难道顾家不是江南一族,他居然奉命来江南道查三皇子案,他想干什么?顾家是什么意思?他不是一来江南就先来拜访你了吗?”

  他问的是裴宴。

  顾家虽然是杭州大姓,世代官宦,耕读世家,但这几年落败得厉害。家中子弟过四品的官员没几个,庶务就更不用说了。在彭家看来,那就是勉强能糊个口,这种场合都没有出现的必要。

  裴家刚和顾家联了姻,顾家的姑娘嫁的还是裴家的长房长孙。

  裴宴再次感觉到和顾家联姻的麻烦。

  他淡淡地道:“顾朝阳做御史更好,彭大老爷您也说了,他们顾家也是江南一族,他不可能做出那种数典忘祖的事来,除非他不想让顾家在江南呆了。说起来,我们这次聚在一起,虽是我们裴家主办的,却是彭家的意思,我就想问问,我们是先解决三皇子案呢?还是先解决撤销市舶司的事?正好顾朝阳也在这儿,若是有必要,大可让他也过来聊聊。集思广益嘛!”

  宋四老爷觉得好:“人就怕见面。有什么事还是见面说的好!”

  他就不相信,顾朝阳敢当着大伙的面做出不利于江南世家的决定。

  彭大老爷在心里把宋四老爷鄙视了一番。

  连个刚刚步入仕途的顾朝阳都怕,他能干出点什么事来?

  当初要知道他是这样一个怂包,他就和武家一起造船了。

  现在后悔也晚了!

  “那就请顾朝阳过来聊聊好了。”陶清当机立断,“有什么话大家当面说清楚,总比在背后猜测要强。”

  裴宴无所谓。

  顾朝阳来找他,是来和他说顾小姐、裴彤的婚事的。他可能不太看好这门亲事,想给顾小姐撑腰,主动说明了来意,还问他要不要帮忙。

  那就给个场地让他发挥好了。

  他喊了守在门口的裴柒一声,让他去请人。

  裴柒应声而去。

  武大老爷就和裴宴说起裴老太爷:“九月就要除服了吧?太湖离这里有点远,你提前给我个信,到时候来祭拜他老人家一番。”

  因为裴老安人的辈份高,武大老爷和宋四老爷称了兄弟,从宋家这边论起来,裴老安人勉强能称得上是武大老爷的长辈。但江南世家多联姻,还有姑侄成妯娌的,攀亲从来都是从男方算。

  裴宴有段时间和江华交往密切,对武家奉承人的手段非常了解,待武家的人也就客气中带着几分疏远,笑道:“到时候一定提前跟您说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