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22章

作者:吱吱 标签: 穿越重生

  郁棠就细细地给母亲讲道:“您想想啊,外面那些流言蜚语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就是想查也查不出个什么来,就算是万一让我们查到了,别人一句‘不过是随意说说’,就能让我们拿别人没有办法。对付这种事,最好的法子就是我们也传出话去。那些人不是说我不知天高地厚,要招个读书人做女婿吗?我们干脆把招女婿的条件宣而告之,让那些流言不攻自破,这件事不就解决了?”

  陈氏还是有些转不过弯来,道:“难道我们随便招个女婿不成?读过书的和没有读书的可不一样。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家底太薄了,饭都吃不饱,哪里还有那多的讲究?到时候就算是到了我们家,他今天眼红这个,明天算计那个的,没事也会闹出事来。若是将来孩子受了父亲的影响……你还有什么好日子过?”

  “怎么可能随便找一个?”郁棠笑道,“您想多了。”

  陈氏皱眉。

  郁棠徐徐地道:“读书人不等于有功名啊!”

  陈氏恍然大悟,反手握紧了女儿的手,连声道:“我怎么这么糊涂,我怎么这么糊涂!”

  郁棠抿了嘴笑。

  陈氏激动地道:“有功名的自然不愿意入赘,而且就算入了赘,将来也麻烦。我们应该寻个相当的人家,读过几年书,为人厚道,能写会算,能帮着打理庶务,将来有了孙儿,父亲那边的血脉不差,肯定不会蠢。再交给你阿爹悉心教导几年,说不定我们家也能出个举人、进士呢?”她越说越觉得可行,“这样的人家,父母肯定也不是那见到东西就挪不动脚的,以后和我们有来有往的,当多个亲戚走动,你们要是遇到什么事了,那边还能帮衬帮衬。我们还可以答应人家,三代归宗,到时候幺房的还跟着他们家姓。”

  话说到这里,陈氏的郁闷一扫而空,坐不住了。

  她叫了陈婆子进来,抓了一把铜钱给了陈婆子,让陈婆子去请官媒来家里,并道:“多请几个。反正是要把这件事宣扬出去,人越多越好。”

  陈婆子见郁棠的事有了对策,心里也跟着高兴,喜气洋洋地走了。

  陈氏呵呵地笑,转身拉着女儿的手上下打量起来。

  郁棠想着自己到底和从前不一样了,心里难免有些发虚,不自在地道:“姆妈,您这是怎么了?”

  “我是在看我们家阿棠可真是长成大姑娘了。”陈氏眼角眉梢全是喜悦,“从前是姆妈和你阿爹不对,总觉得你是在胡闹。可你看你这些日子做的事,虽说大胆得很,可也是有棱有角,主意正得很。”说着,她长长地叹了口气,欣慰地道,“从前我们没有一定要把你留在家里,就是怕你撑不起这个家来。如今看来,姆妈和你阿爹关心则乱,不知道我们家阿棠骨子里是个有主见、有担当的好姑娘!”

  你们并没有看走眼!

  是老天爷重新给了我一次机会,我才能在应该担起这个家的责任时担起这个重担。

  郁棠眼角微红,紧紧地搂住了母亲,又是愧疚又是心酸地喃喃道:“姆妈,您别这么说,是我,是我的错……”

  “你看你,又胡说八道了。”陈氏哪里能猜到郁棠的心事,还以为女儿是不知道说什么好,笑着推开了郁棠,见郁棠满脸的泪,奇道,“你这又是怎么了?”

  母亲什么都不知道,却让郁棠觉得既踏实又安稳。

  她擦着眼泪笑道:“我、我没事,就是好久都没有被姆妈这样夸过了!”

  “你这孩子!”陈氏露出哭笑不得的表情,道,“让你做的鞋面你都绣好了吗?这要是真的找到了个合适的人家,很快就要给你办婚事了。你可别到时候连鞋都要去铺子里买。”

  江南这边的风俗,新妇第二天认亲的时候,要送公爹婆母等亲戚亲手做的鞋袜的。

  郁棠从小就喜动不喜静,又有父母娇宠着,女红自然也就很一般,后来嫁到李家,见林氏待她不善,就更不愿意给谁做针线了,绣个花叶子都绣不好。陈氏揪着她不放,她哪里还敢多说,一溜烟就跑了。

  陈氏望着女儿的背影,笑得直不起腰来,却被从长兴街那边赶回来的郁文撞了个正着。

  他松了口气,笑道:“什么事这么高兴呢?刚刚碰到阿苕,说你身子骨不好,要请大夫来着……”

  陈氏笑着把刚才的事告诉了郁文,并道:“有了阿棠的主意,我这病还不得立马就好。”

  “还有这种事?!”郁文惊呼,“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真是没有想到。”

  “可不是!”

  夫妻俩感慨了半天。

  郁文把郁棠叫到书房好好表扬了一通,还把郁家祖传的一块豆沙绿澄泥砚送给她了。

  郁棠拿着砚台和母亲抱怨:“这么名贵的砚台,我要是用了,阿爹肯定要嗷嗷叫的,这算什么奖励啊?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让我帮着保管罢了。”

  陈氏笑着点了点郁棠的额头,道:“给你做压箱底的还不够体面吗?”

  郁棠嘻嘻笑。

  陈氏疼爱女儿,不想她失望,去银楼订了一个珍珠发箍,一对珍珠头花送给郁棠,道:“你马姐姐出阁的时候,你正好戴着去喝喜酒。”

  郁棠惊喜地道:“马姐姐的婚期定了?”

  陈氏笑着点头,道:“定在了九月初六。添箱的东西你准备好了没有?要是没有,就赶紧去铺子里订了。我给你出钱。”

  女儿的女红,她是不指望了。

  郁棠想多送点东西给马秀娘,银子当然是越多越好。

  她撒着娇又从陈氏那里多要了五两银子,去银楼给马秀娘订了一对银手镯,一支镶翡翠的分心。

  很快,官媒就把郁家招女婿的条件大肆宣扬了一番,还解释道:“不是那几家的公子不好,是不符合郁家条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众人都觉得有理,关于郁棠“心高气傲要招读书人做女婿”的流言也就慢慢散了。

  不过,郁棠的婚事也放在了很多人的心上。

  这天,郁文去给佟掌柜送了中秋节礼之后回来,就很高兴,酒意微醺地对陈氏道:“佟掌柜说要给我们家阿棠做个媒!”

  陈氏一面端了醒酒汤给郁文,一面高兴地道:“量媒量媒。佟掌柜人这么好,说的亲事肯定也靠谱。你坐下来仔细给我说说。”

  郁文将手中的醒酒汤一饮而尽,和陈氏在灯下道:“佟掌柜说,他有个好友,姓卫,两口子都是爽利人。家里有一个油坊,两百多亩地,还有个山头,种了三百多株桂花树,家里五个儿子,全都启了蒙,是他看着长大的。长子肯定是要留在家里继承家业的,其他的儿子应该可以入赘。若是我觉得可以,他就去探探口风,把人叫出来给我们家瞧瞧。行了,就让我们家阿棠给他做双鞋穿。不行,就当是我认了个子侄的。”

  “五个儿子?”陈氏笑道,“那敢情好。若是这门亲事成了,我们也有个亲戚搭把手。你看你一个秀才,还要亲自管着铺子里的事。要是家里多几个孩子,你和大伯也不必如此辛苦了。”

  郁文因郁棠的婚事有了眉目,心里高兴,开玩笑道:“说来说去,都怪裴家。要不是裴家每年资助那么多的学子,临安府怎么可能出那么多的秀才。你看看别的地方,秀才多值钱。再看看我们临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好了,好了,你少说两句。”陈氏笑着嗔道,“喝了酒就胡说八道。人家裴家做好事,还碍着你了不成?我倒觉得,我们临安府的秀才越不值钱越好。走出去多好听啊!那些在外面做生意的,别人也不敢随意欺负。”

第二十六章 相看

  夫妻俩高高兴兴地说着体己话,大伯母王氏拿了新鲜上市的水梨过来,说是给郁棠尝尝的,妯娌间不免说起郁棠的婚事,知道佟掌柜要给郁棠保媒,王氏喜道:“定了日子,你记得叫上我,我也去看看。”

  陈氏笑道:“还不知道能不能成?只是去探探口风。”

  王氏不以为然地笑道:“就凭我们家阿棠,只有她挑别人的,哪有别人挑她的。”

  陈氏显然对这门婚事有所期盼,连声笑着说“借你吉言”。

  或者真的是有缘分,佟掌柜那边很快就回了信,说卫家的次子、三子都和郁棠年纪相当,随郁家挑。

  王氏听了笑得合不拢嘴,对郁博道:“我看这卫家都是实在人,说不定真是一门好亲事呢!”

  郁棠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何况关系到她的终身大事,郁博虽然没有亲自去问,但也很关心,闻言仔细地叮嘱王氏:“你年纪比弟妹大,行事又是最稳当妥帖的,阿棠的这件事,你要好好地看看,什么都是次要的,这秉性第一要紧。家和万事兴。要是脾气不好,再有本事、长得再体面、为人再老实,也过得不舒服。”

  “知道了,知道了!”王氏说起这件事,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坐在镜台前梳头的时候和郁博道,“远儿的婚事,你是不是也拿个主意。”

  王氏之前想和娘家兄弟结亲的,谁知道那孩子长到八岁的时候夭折了,王氏吓了一大跳,去庙里给郁远算命,都说郁远不宜早结亲,他的婚事才一直拖到了现在。

  郁家子嗣单薄,向来把孩子看得重。郁博也不敢随便拿主意,道:“我和惠礼商量了再说。”又问王氏,“是两个孩子都相看,还是定下了相看谁?”

  王氏笑道:“弟妹的意思,次子比阿棠大两岁,年纪大一些,懂事一些,就相看他们家次子。”

  郁博点头,不再议论此事。

  郁棠这边事到临头了,心里却有些忐忑不安起来。

  自己的婚事,就这样定下来了吗?

  不知道那个叫卫小山的人长什么样子?是什么性格?怎么看待这门亲事?

  她长长地叹了口气,自己告诉自己,卫家诚意十足,卫家的长子听说还考上了童生,能结这样一门亲事,也算是门当户对了,她应该很满意才是。但想的是一回事,心却不受她的控制,始终蔫蔫的,提不起兴致来。

  到了相看的日子,陈氏请了马秀娘来陪郁棠。

  因相看的地方定在了昭明寺,郁家除了要雇车马,准备干粮,还要在昭明寺定斋席,请中间牵线的人……陈氏忙前忙后的,郁棠又有心遮掩,陈氏没有发现郁棠的异样,马秀娘却发现了。

  她找借口把在屋里服侍的双桃打发出去,拉着郁棠的手说着悄悄话:“你这是怎么了?不满意?还是有其他的……念想?马上要相看了,若是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好,这件事十之八、九就定下来了。你要是有什么觉得不好的,趁着现在木没成舟,早点说出来。一旦这亲事定下来了,你就是有一千个、一万个想法,可都得一辈子给我压在心里了。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会害人害己的。”

  马秀娘始终不相信郁棠面对李竣这样不论是模样还是诚意都让人挑不出毛病的人一点都不心动。

  郁棠朝着马秀娘笑了笑,只是她不知道,她的笑容有多勉强。

  “我知道。”她低低地道,“我姆妈和阿爹也不是不讲理的人。我只是觉得,就这样嫁了……”

  她有点害怕。

  想当初,李端和顾曦,不知道多少人羡慕。就是她,在没有发现李端那些下流心思之前,不也觉得他们夫妻喝酒行令、画眉添香,是一对比翼鸟吗?

  马秀娘不相信,但怕自己说多了引起郁棠的反感,以后有什么话都不跟她说了,像之前胡闹似地跑去昭明寺会李竣,惹出更多的事端来就麻烦了。还不如她看着点,别让郁棠出什么事。

  “大家都一样啊!”她索性顺着郁棠的话安抚郁棠,“你看我,和章公子也算得上是从小就认识了,可真的说了亲,定下了婚事,我心里还不是一直在打鼓。生怕这里做得不好,那里做得不好。等过些日子,自然就好了。”

  郁棠笑着谢了马秀娘,好像被她的话安慰到了,实则心里却更是不安了。

  她的害怕,和马秀娘所说的害怕还不一样。

  她不怕环境改变了,也不怕自己嫁人之后会过得不好,她怕的是,她不想嫁给这个人……

  念头闪过,郁棠愣住了。

  她,她原来是不想嫁给这个人吗?

  可这个人有什么不好的?

  大家不都是这样的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门当户对的,就能结亲了。

  卫家还把腰弯到了地上,两个儿子任他们家选,她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她想找什么样的人?

  郁棠被自己吓了一大跳。想和马秀娘说说,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陈氏已经在外面催她们:“你们收拾好了没有?马车到了,我们还要赶到昭明寺用午膳呢!”

  马秀娘忙应了一声,帮着郁棠整理一番就出了门。

  郁棠再多的话都被堵在嗓子里。

  昭明寺还是像从前一样高大雄伟,可看在此时的郁棠眼里,却觉得它太过嘈杂浮华,没有镇守一方大寺的威严和肃穆。

  或许是因为心境变了,看什么的感觉也变了。

  她在心里暗暗琢磨着,被陈氏带去了天王殿。

  来陪着郁棠相看的人还不少,除了郁文两口子,女眷这边是马秀娘和王氏,男宾是佟掌柜和郁博、郁远。

  按照和卫家的约定,两家各自用过午膳之后,大家就去游后山,然后在后山的洗笔泉那里装着偶遇的样子,两家的人就趁机彼此看上几眼。

  郁棠心事重重地用了午膳,和马秀娘手挽着手,跟在陈氏和王氏的身后,往洗笔泉去。

  为了不喧宾夺主,马秀娘今天穿了件焦布比甲,插着鎏银的簪子,戴着对丁香耳环,非常的朴素。郁棠则穿了件银红色的素面杭绸镶柳绿掐丝牙边的褙子,梳了双螺髻,插了把镶青金石的牙梳,华丽又不失俏皮。

  卫家的人在人群中一眼就看见了郁棠。

  卫太太等不到儿子表态就已非常满意了。

  待回过头去看儿子,儿子已经满脸通红,抬不起头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