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娇 第265章

作者:吱吱 标签: 穿越重生

  青沅松了口气。

  裴宴的不满,她们这些身边服侍的早就看在了眼里,只有三太太心里还是个懵着,她们还寻思着要不要提醒三太太一声,没想到三老爷就这么忍不住气,暴发了。

  如今几位裴小姐自己愿意暂时不过来,她们自然高兴。

  青沅等人欢欢喜喜地送走了几位裴小姐。

  二小姐不由奇道:“难道我们就这么不受欢迎?不会是做了我们的长辈就翻脸了吧?”

  三小姐总觉得自己的这个堂姐对郁棠有偏见,听着笑道:“我是觉得我们去的也太频繁了一些。三叔母刚刚嫁进来,肯定有很多事要办,不说别的,她的陪嫁挺多的,把这些东西一一清点入库,就要花费不少时间。”

  二小姐不以为然,道:“谁家的嫁妆还少不成?她身边那些服侍的难道都是吃闲饭的?”

  在这上面,三小姐从来不跟她争的,但二小姐的话让她不由地想起了顾曦,她问:“你知道顾姐姐和大堂兄的婚期定在了什么时候吗?”

  说起这件事,二小姐有些不满地撇了撇嘴,道:“大伯母说要先和娘家商量商量,大堂兄已经没了父亲,不能再没有了舅舅!”

  这话说的三小姐都跟着不高兴起来,她道:“难道杨家的舅舅还真能赶到临安来不成。”

  “所以大伯母想让大堂兄在杭州成亲。”二小姐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知道的都竹筒倒豆子似的全都倒了出来,“伯祖母估计不同意,所以大伯母自己在杭州城给大堂兄买了个院子,还用自己的体己银子重新修缮了宅子,伯祖母知道后很不高兴。可大伯母坚持如此,他们现在又不用继承宗主了,家里的长辈为了补偿他们,估计会同意。但伯祖母到时候肯定会更不舒坦了。”然后还评价道,“我看她这是走进了死胡同。非要和伯祖母别着来。她倒是舒服了,怎么不替大堂兄和二堂兄想想,让他们以后怎么在裴家走动。顾姐姐也是可怜,还没有嫁进来就能想象她到时候两头受气的情景了。也不知道这门亲事是好是坏。唉!”

  三小姐比二小姐想得透彻,她笑道:“谁家不是这样——没有这矛盾就有那矛盾,夹板气虽然不好受,总比李家好。你可听说了,李太太林氏给李公子说亲,居然连杭州城的商贾之家都去相看了。李家,真的要败了。”

  照她们的想法,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持住,想办法和官宦人家联姻,争取仕途上的支援,才能让李家翻盘。

  “李家就是太短视了,要不然顾家也不会要退亲了。”二小姐道。

  几个小丫头说着体己话,去了二小姐那边玩。

  二小姐的母亲热情地招待了家里的小辈。

  裴家已经和杨家说好了,二小姐的婚期初步定在了十二月初二。因为桐庐和临安还有两天的路程,裴二小姐要提前几天发亲,还要选送亲的人,这件事还得两家商量好,因而婚期还没有往外说。

  二小姐在家里也就呆不了几天了。

  二小姐的母亲想起来就不忍心,不免有些纵容二小姐,随着她的性子行事。

  四小姐和五小姐就讨论着明天要不要去郁棠那里玩。

  三小姐道:“还是别去了。让三叔母好好休息。”

  五小姐也赞成。

  四小姐没有说话,回去时特意和五小姐一起,悄悄地对五小姐道:“我还是觉得三叔母那里好玩些。有好多吃的。”

  五小姐直点头,小声和四小姐道:“我们过两天再去?我们隔段时间去,应该没什么吧?”

  四小姐和五小姐达成了共识,回到家里,五小姐就把郁棠“怀孕”的消息告诉了二太太,还道:“是四姐姐说的。”

  二太太大惊失色,把五小姐教训了半天,直到五小姐答应再也不说这件事,她就忧心忡忡地去见了裴老安人,委婉地把这件事告诉了裴老安人。

  裴老安人哭笑不得,道:“郁氏嫁进来之前,我派人去给她请了平安脉,还做了些补气血的药丸给她服用,若是她有了身孕,我怎么会不知道?你呀!”

  实在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也是她没办法把中馈的事交给二太太的主要原因。

  二太太臊红了脸。

  裴老安人趁机指点她:“以后遇事不可不动脑筋,可也不能乱动脑筋,要想想前因后果,有没有可能。”

  二太太如小鸡啄米般地点头。

  裴老安人却知道她能力有限,很难改正,索性问她:“东西收得怎么样了?阿宣那里还没有什么音讯吗?“

  二太太忙恭敬地道:“一些不常用的衣饰陈设都已经装箱了。二老爷那边只说见了他恩师,也去见了张大人,还有周状元。”

  裴老安人就安慰她:“不要着急,心急吃不了热汤圆。周状元如今做了六部给事中,以后再怎么着出来也能在部里做个侍郎,他又是热忱之人,和他们兄弟三人交情都不错,理应走近些。”

  二太太对朝廷上的事也不是太懂,全听丈夫和婆婆的,恭立应诺。

  裴老安人见没什么可交待她的,就端茶送了客。

  二太太出了裴老安人的门,暗暗把自己骂了几句,难免会觉得有些对不起郁棠,从箱底找了几匹好料子送了过去。

  这不年不节的,郁棠拿着东西一头雾水。

  二太太也不解释,只说是收拾东西,看这几匹料子好,合适郁棠,就拿过来了。

  郁棠只好道了谢,记在心里,想着以后再还礼。

  倒是裴宴,看了几匹料子之后有了新想法,招了王氏几个裁缝在家里,亲自画了花样子,给郁棠做衣服。

  郁棠只求晚上能睡个好觉,觉得能让裴宴转移一下视线也好,不仅很积极地参与到做什么样的衣服中去,还会有意挑选挑选面料,说这个她喜欢,那个她不喜欢,把个裴宴哄得,恨不得把今年贡品的料子全都买了回来,给郁棠都做成衣裳。

  好在是裴宴很忙,转眼间裴家各庄子里的庄头都陆陆续续到了临安。

  佟大掌柜出面招待了这些庄头,这些庄头知道裴宴娶亲之后,纷纷派了代表庄子来给裴老安人问安的妇人去给郁棠问安,还有一些去了郁家的铺子,和郁远见了面,买了些漆器回去。

  最初郁远还以为他们家的铺子声名远播了,高兴得不得了,回去后还和相氏好好的夸耀了一番,后来知道是因为郁棠的关系,他还沮丧了一阵子,好在有相氏的安抚:“这是人情世故,你阻止不了的。与其在这里懊恼,不如照着姑爷的法子,把家里的漆器做好了,让别人买回去觉得值得。说不定还会推荐别人来买呢!做生意,就是不管什么机会都不要放弃。”

  后来还果真如相氏所说的,郁家的漆器铺子慢慢地由裴家田庄的这些庄头推荐出去了不少生意,很多庄户人家嫁姑娘添家当都来他们家的铺子里买东西,这当然都是后话。

第三百三十章 连连

  甜蜜的安稳的日子总是过得特别快,仿佛眨眼的功夫,郁棠嫁到裴家就有一个月了。时序也进入了十一月,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着过年的事宜了。裴老安人就喊了郁棠去帮忙,开始慢慢地把裴府的一些中馈交给郁棠。

  郁棠有前世的经历,虽说有些事还是第一次遇到,但秉着有前例遵循前例,没前例参考惯例的原则,处理起事情来也有模有样,甚至在被勇老安人称赞的时候还因为谦逊地说了句“我这也是循规蹈矩”的话被勇老安人青睐,来拜访裴老安人的时候说裴宴这个媳妇选对了。

  裴老安人面上不显,心里却十分高兴。

  等到十一月中旬,京城传来消息,说裴宣填了山东布政使的差事,裴老安人就更高兴了,私底下对陈大娘道:“京官固然好,可这个时候能去山东任职,以阿宣的秉性,却是更合适。”

  裴禅也私下里和裴泊说起这件事。他觉得裴家还是太保守了。裴泊却不以为然,道:“我觉得此事保守些好。你可别忘了,我们家还有个三叔父。他就算是不做官,只怕也不是那么安份的人。张家的长子不在了,周世伯虽说才高八斗,却不够沉稳,做个六部给事中或是六部侍郎自然无大碍,可若是主宰一方,却显得有些浮躁,张家到时候肯定会拉了三叔父入局。”

  说完,他有些担忧地扒了扒头发,嘀咕道:“我现在就怕张家想着拉三叔父入局,要和我们家联姻。我们家应该没有和张家适龄的兄弟姐妹了吧?”

  裴禅听了哈哈大笑,觉得裴泊有些杞人忧天,道:“就算张家愿意,也得三叔父愿意吧?我们家可是有规矩的,中立,不站队,是根本。”

  裴泊不屑地撇了裴禅一眼,那眼神,和裴宴如出一辙:“此一时,彼一时。火烧到自家眉毛上了,还能保持中立不站队?”

  裴禅听着呵呵了两声,想着这也不是他们两个可以决定的,在这里说再多也没有用,遂转移了话题,朝着裴泊挑了挑眉毛,道:“你说,三叔父会不会离开临安?我听家里的仆妇说,三叔父这段时间一直陪着三叔母。没想到,三叔父成了亲会是这个样子的。”

  裴泊也不想和裴禅这个傻子说什么,闻言道:“关你什么事啊!你有这功夫还不如好好读读书呢!再说了,三叔父和三叔母感情好不好吗?我们家可没有那贪色之徒!”

  “你这人,就这点不好。”裴禅也觉得心累,道,“跟你说什么都一本正经的。”

  裴泊不想理他了。

  裴禅只好起身告辞。

  出了裴泊的书房门,却看见裴江,正捧着一衣兜的糖往屋里跑。

  他立刻叫住了裴江,问他:“哪来的糖?”

  裴江大眼睛骨碌碌地转,道:“是三叔母给的。二叔父做了山东布政使,宗房说要小小的庆祝一番,明天有酒喝。”

  每当这个时候,他们这些小孩子就会被放出来玩,不用写功课了。

  裴禅就逗着裴江玩了一会,这才离开。

  那边裴宴在忙着准备给二哥上任打点的东西,二太太则在收拾去山东的箱笼。只有大太太拢着玄色的貂毛的手笼,站在后园的假山上,眺望着东边的庭院,问贴身的嬷嬷:“大少爷真这么说的?”

  裴彤和顾曦都不小了,裴宴成亲之后,裴、顾两家开始商定婚期,原本照大太太的意思,最好把婚期定在明年的三月份,她也好有时间准备,可顾家却想在年前,趁着顾昶还没有上任。这样两家看了很多的日子,最适合的日子就是十二月二日,可裴家二小姐又定了十二月二日出阁……裴顾两家又看了半天,最后选了十二月六日。

  大太太想着裴彤和裴宴成亲的日子隔得太近,两人的婚事不免会让人比较,先不说辈分,裴彤还只是个秀才,裴宴已是进士,来恭贺的人和婚礼场面都不同,裴彤肯定吃亏,这才想在杭州举办婚事。举办个小一点的婚事,只请家中不出五服的亲眷和一些从前帮过裴宥的故旧来参加。

  裴老安人当然不高兴。

  她没有想到的是裴彤也不同意。

  大太太贴身的嬷嬷就劝她:“我觉得大公子是对的。来日方长,您又何必争这朝夕。只要大公子好好读书,一朝金榜题名了,以后有的是风光的日子,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惹得老安人不高兴。”

  大太太到底不甘心。

  偏偏顾家那边传了话过来,说是顾昶准备初四就带着新妇去京城,她要么继续和老安人别扭,要不就听裴彤的,先把婚事办了。

  大太太叹气,道:“那你就亲自去趟顾家吧,跟顾小姐说说,这件事委屈她了,以后我肯定会补偿她的。”

  那嬷嬷顿时欢天喜地,但不敢有半点的流露。

  她怕大太太看了多心,又改变了主意。

  嬷嬷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裴彤。

  裴彤悬着的心落了下来,催着媒婆去和顾家把日子定下来。

  这下子裴家又热闹起来。

  大太太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特别是当她收到娘家的来信,说她娘家的大嫂已经启程赶往临安,来参加裴彤的婚事了,她更是高兴的叫了银楼的师傅打了几件首饰,既有自己戴的,也有送给她大嫂的。

  郁棠则派累枝去请了陈大娘过来,请教她裴彤成亲的见面礼该怎么办。

  陈大娘温声笑道:“这件事您应该和二太太商量。虽说您是宗妇,可抛开这个,您和二太太都是做叔母的,理应一样。但我建议你,就和您成亲的时候大太太给您见面礼一样,送个等值的头面好了。最多,也就添个金手镯之类的。因为禅少爷、泊少爷他们也到了成亲的年纪,婚期应该也就在这一、两年,厚此薄彼都不太好。”

  郁棠连连点头,去了二太太那里。

  二太太准备郁棠不过来商量她,她就去商量郁棠的。郁棠过来,正中她下怀,她道:“我是准备一套赤金头面。你要不加上玉佩什么的就行了。”

  郁棠回去就把这件事跟裴宴说了,裴宴觉得这样也行,让郁棠到他的库房里去拿:“应该有很多水头不错的玉佩。”

  裴宴收藏的,肯定没有凡品。

  但若是送给裴彤,就成了顾曦的。

  郁棠舍不得,托佟大掌柜花了几十两银子买了一块水头也不错的新玉作为见面礼。

  裴宴知道后笑了她一阵子。

  郁棠毫不示弱,道:“你的东西就算不是我的东西,那也是我们孩儿的东西,凭什么给我不喜欢的人?不管你怎么说,内宅的事是我当家作主,我决定了,你不许插手。”

  裴宴就瞟了她的肚子一眼,满脸是笑地点头,道:“的确,的确。我们家的东西凭什么给别人。你做的对。”

  这两人虽然同床,却第一次歇了晚间的事。

  因为郁棠的小日子来了。

  她当然不可能怀孕。

  郁棠见裴宴这样,就瞪了他一眼。

  他看着郁棠生动俏皮的神色,心里却非常的满意。

  他的妻子就应该这样,想做什么就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