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116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后面林大老爷征询他的意见时,他也没有多少抗拒之心,只说要见对方一面。

  于是没过几天,林溪就听说了林泽与卫嫣定亲的消息。不过因着卫家想多留卫嫣两年,林泽现在又是庶吉士,要在翰林院待满三年,因此两家的婚事便定在了后年。

  林泽的婚事定下来没多久,林大老爷便回了晋城。

  在他动身前几天,珣哥回来了。

  珣哥成功的过了县试和府试,现在只等明年院试,如果能成功通过院试,身上便有了秀才的功名。

  本来沈老太太和沈大奶奶想要珣哥留在晋城,也好参加明年的院试。不过珣哥愿意回到京城,每天和麒哥一起到袁师傅那边去上课。

  现在每天到袁师傅那边上课的人除了珣哥和麒哥外,还多了慎哥。不过袁师傅看唐世康一个人教三个人有些吃力,便接过了给慎哥启蒙的任务。

  三个男孩每天一起结伴到落花胡同那边上课,锦儿这个女孩便落了单。

  林溪怕她寂寞,加上苏皇后也提过给柔嘉公主找几个伴读的事,林溪便准备在家里办个女学。

  为此,林溪动用自家的人脉四处寻访才艺出众的先生。

  苏皇后听说此事后,还从宫里调来了一个乐师。这个乐师姓韦,人称韦大家,在先帝朝的时候就很有名声了,尤其擅长琴箫。

  擅长琴箫的先生有了,接下来便是要找擅长诗书和书法绘画的先生,还有棋艺出众的先生和绣技精湛的绣娘。当然教锦儿宫中礼仪的嬷嬷也不能少。

  诗书方面,林溪聘请了一位落第的举人。这个举人上了一点年纪,因为屡试不中已经熄了再进一步的心思,林溪从朱夫人那里听到他的教书水平颇高,便打算让他给锦儿启蒙。

  至于书法、绘画、棋艺方面的先生,林溪都聘请的是女先生。

  这三个先生都是常年在高门大户的人家里以教导千金小姐们为生,无论是才艺还是名声都是最好的。

  绣娘,林溪找的也是最好的,花高价从苏州那边请来了一位擅长苏绣的师傅。

  教礼仪的嬷嬷,林溪则去了趟宫里,由苏皇后给她指了位尚宫局的章嬷嬷。

  先生、绣娘、嬷嬷们都找齐以后,林溪便放出风声,要给柔嘉公主选几个伴读的女孩子。

  林溪之前聘请先生的时候,有脑筋灵活的人家已经想到了这上面。因此这消息一放出来,就有好多夫人给林溪下帖子,纷纷向她推荐自家的女儿或是侄女外甥女。

  林溪从中挑选了半天,第一个选的便是银姐,不说她与江吟秋的关系,就是锦儿也比较喜欢银姐这个大姐姐。除了银姐以外,林溪又挑选了三个年龄合适的小姑娘。

  这三个小姑娘都是林溪经过仔细衡量比较选出来的,为了选出合适的人选,林溪连后世的面试都用上了,最后选出来的三个小姑娘无论是门第家世还是相貌才学都是比较拔尖的。

  尤其是苏家的那个七姑娘苏琳琅,不仅生得玉雪可爱,而且小小年纪就知礼仪懂进退。更加让林溪惊讶的是,她虽然只比锦儿大了那么一两岁,可是已经学完了《百家姓》和《三字经》,现在正学习《千字文》。

  林溪当初取中她,无非是看在苏皇后的面上。可是后来越看这个小姑娘越顺眼,只是心里知道苏家的这个小姑娘将来肯定是要被家里的大人安排联姻的,也许还有可能会被许配给玉娘生的大皇子,所以那份想提前预定她做儿媳妇的心思便深埋了起来。

  除了苏家的这位七姑娘,还有钱家的十姑娘钱香玉和陈家的八小姐陈玉荷。

  陈玉荷是陈阁老二儿子的嫡女,也就是陈三奶奶的侄女。陈三奶奶知道林溪要给柔嘉公主选几个伴读的事以后,便把这个侄女推荐了过来。

  林溪一直都记得自家落难的时候,陈三奶奶对她的那份情谊,因此即便陈玉荷的才学并不是很拔尖,她也留下了对方。

  四个女孩加上锦儿便是五个人。林溪让几个先生商量了一下,拟了一张课程表,上午学诗书礼仪,下午学才艺。除了诗书和礼仪是必修课外,至于书画棋艺方面的课程,每人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相应的才艺课。可以选一两样,也可以都选。

  锦儿对琴棋书画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反而对女红有很大的兴趣。在林溪的劝说下,她才选了琴箫和书画。

  除了苏琳琅选了全部的课程外,另外三个女孩子也都是只选了两门课程。

  林溪私下里问过几个先生,他们无一例外都很欣赏苏琳琅的勤奋好学,而且夸她颇有天赋。

  林溪忍不住跟沈默提了一下。

  沈默原还以为她是抱怨自己至今也没生个女儿出来,但是听着听着就发现林溪好像是相中了那个小姑娘想让她做自家的儿媳妇。

  沈默不由失笑:“是谁之前说过不能给儿子太早定下婚事的?”

  林溪道:“就算我有哪个心思,这事也不依着我啊!苏家肯定早就想好了她的将来,我就算想的再多也只是想想而已。”

  沈默道:“这事等麒哥慎哥大了再说吧!”顿了顿道,“倒是珣哥已经不小了,这几天还有人问我他可曾定亲,想要给他说亲。”

  “那你怎么说的?”

  “我当然推拒了,我想他的婚事自有大嫂和祖母做主,当然轮不着我们做叔叔婶婶的做主。”

  林溪轻轻拧了下他,“算你识趣。这些亲事什么的,还是让他们个人去费心吧!比起给人张罗亲事,我更愿意把精力放在生意和女学上。”

  沈默抓住她作乱的手,“与其眼馋人家的女儿,不如我们再生一个。”

  林溪道:“还是算了吧!我觉得我这辈子大概是没生女儿的命了。”林溪说的是真话,她现在已经不抱那个希望了,反而想着以后等时机成熟,把女学的规模扩大一些,多招一些女学生,这样看着那些青葱般的小姑娘,也能过过眼瘾。

第157章

 

  春去秋来, 转眼又是一年。

  林溪前段日子刚去宫里参加过大皇子的周岁宴,过不多久便听到了曾婕妤怀有身孕的消息。

  那一刻, 林溪不禁感慨,看来有些剧情还是不可更改的, 比如曾婕妤的怀孕。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 永泰帝的身体比上一世要好得多,也许曾婕妤后面会有更多的妃嫔被诊出喜脉,说不定大皇子下面还会有好几个弟弟。

  林溪尽可能的忽略掉自家现在的处境, 反而把全部精力放在其他事情上。

  她现在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想要在这个世界创办一个规模较大的女学。之所以有这个想法, 是之前给锦儿选伴读时, 林溪发现有很多世家出来的小姑娘们在读书上的天赋并不输于男子。

  她无力改变当下男尊女卑的现状, 但是总想为这个世界的女同胞们做点什么,而创立一个规模较大的女学, 让更多的女孩受到更好的教育, 这是林溪所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创建女学需要银钱,需要人脉,需要名气。这些林溪都不缺少。

  银钱方面,她一手创建的商队, 如今一年的收入便可以有三四万两银子的进账,更别说还有书坊田庄铺子等一系列挣钱的产业。所以创建女学的钱,她完全可以拿的出来。

  人脉方面, 她现在有宫里的玉昭仪做后盾, 沈默又是炙手可热的朝臣, 多得是向她推荐合适先生的人。

  至于名气,那更是不用再说了。

  所以林溪有了这个念头后,只花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自家附近花大手笔买下了两处宅第,然后亲自设计了一张图纸,把这两处宅第改建成了一座有花园有藏书阁有教室的女学。

  正当林溪着手创办女学时,朝中忽然有御史参了她一本。理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与其创办女学还不如让女子多读几本《女诫》。

  这个御史上书以后,有几个迂腐的大臣也跟着上了奏折。

  永泰帝看了这些奏折后,不置可否,转天却把沈默召到了御书房。

  御书房内,永泰帝心情算不算好但也不算坏的把这几本奏折放到了一起交给一旁的小太监。小太监会意,接过这几本奏折便放到了沈默跟前。

  沈默把几本奏折看完,永泰帝便道:“朕被他们烦的头疼,便叫你过来想听听你的想法。”

  林溪早前已经跟他透过气,沈默也愿意她有点事做,因此不仅没有提出反对,而且还很支持。

  如今御史上书,沈默也没改变自己的初衷。

  “微臣觉得创办女学并没有他们说的这么可怕,反而创办女学会有利于民生社稷。”

  “哦,此话怎样?”永泰帝颇有兴趣的问道。

  沈默道:“就拿微臣来讲,微臣的生母出生书香世家,外祖父自幼便把她当男子养,诗文书画无所不通。所以微臣还没到启蒙的年纪,就已经在生母的教导下认了许多字,过后大一点更是从母学画。是以微臣一直都觉得,微臣今日能有现在的学识和地位,都是母亲教导的结果。”

  永泰帝原本是想试探一下沈默对此事的态度,如今听到这番话便笑道:“看来沈夫人倒没有看错你。”

  沈默还没有明白这句话的深意,永泰帝已转移了话题,说起了柔嘉公主的事。

  “本来朕想着等柔嘉大一点便把她接到宫里,交给苏皇后教养的。不过现下苏皇后又要忙着宫务又要照顾大皇子,恐怕是没精力教养柔嘉了。曾婕妤现在又怀着身孕,朕也不忍心叫她操劳。”

  大皇子出生以后,便被抱到了苏皇后那里。玉娘早前就已接受了这个事实,反正她住的宫室与坤宁宫不远,每天去给苏皇后请安的时候便能见到儿子,因此倒没有什么怨愤之心。

  而曾婕妤自从上次被李太妃身边的人陷害后,永泰帝出于补偿心理多去看了她几次,这才有了曾婕妤怀孕的事。

  曾婕妤怀孕后,宫里现在最得宠的便是玉昭仪。不过因着宫里妃嫔不多,苏皇后又比较贤惠大度,因此妃嫔们的争斗也少。

  永泰帝觉得这样挺好,他自己本就喜欢清净,又比较清心寡欲,不喜欢宫里有那么多妃嫔,加上他膝下已有大皇子,又有妃嫔诊出身孕,大臣们也就不再上书劝他选秀。

  他现在除了盼着曾婕妤能再生下一个皇子,就是惦记着住在宫外的柔嘉公主。

  沈默一向都拿锦儿当自己的亲生女儿看待,如今知道锦儿要在家里多留两年,当然是高兴多过于其他心思。

  永泰帝看着他的表情,觉得女儿住在宫外也是件好事,起码能享受来自父母的关怀和爱护。就好像大皇子虽然住在宫里,可他忙起来有时候半个月才去看大皇子一次。这样一想,永泰帝心里就好受了一些,那种对女儿的愧疚之情也少了一些。

  沈默出宫以后,永泰帝便在那几个反对创办女学的奏折上写了一段朱批。

  也不知道那朱批上写了什么,总之几个大臣看到朱批后,再也不敢上折子反对创办女学这件事了。

  重阳节过后,当林溪的女学筹办的差不多,准备招收第一批入学的女学生时,宫里的曾婕妤顺利生下了一个皇子。

  曾婕妤生下皇子以后,不出意外的被晋升为了昭仪,永泰帝还赐了她一个封号“顺”。

  苏皇后已经抱养了玉昭仪所生的大皇子,因此顺昭仪所生的二皇子便由她自己抚养。

  顺昭仪自从生下二皇子以后,对锦儿这个女儿的关心便不如从前了。林溪虽然还是带着锦儿时不时的就进宫请安,但是锦儿留在玉晨宫的时间越来越长,反而待在顺昭仪住的储秀宫的时间越来越少。

  林溪原本还有些担心锦儿,怕她会因为顺昭仪的态度而患得患失,毕竟顺昭仪是她的生母。没想到锦儿表现得一点不在乎,一点也不嫉妒刚出生的这个亲弟弟。

  林溪私下里开导她,没想到锦儿却说:“我有娘和爹疼我就够了,娘不是说做人不能那么贪心吗,哪能每个人都那么喜欢我。”

  好吧,看来锦儿这是从头到尾都没有把顺昭仪放在心里,所以才会表现的这么不在乎,一时间,林溪倒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正当林溪渐渐把精力放在自己一手创办的女学上,时不时的还让锦儿和她的几个伴读过去旁听几节课,以求提高女学的名气时,宫里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玉昭仪又有了身孕。

  时间就这么匆匆如流水的过去。

  玉昭仪顺利生下三皇子后,沈默也由原来的大理寺少卿升到了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沈默升任礼部侍郎没有多久,林溪就被诊出了身孕。

  这几年,林溪一直想再生个女儿,可是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没有听到她的心声,总之她一直没能如愿怀孕。

  林溪虽然很想再生个女儿,可是她也知道这事不能努力就能做到的。因此她也没有强求,而是选择顺其自然,该怎样就怎样。

  不过就在她已经放弃再生一个女儿的想法时,没想到老天却听到了她从前的心声,让她怀上了第三胎。

  从怀上第三胎开始,家里的三个孩子不用沈默多叮嘱,就知道她肚子里有了小宝宝,都尽可能的不去碰她的肚子。

  林溪一边欣慰三个孩子长大了,一边盼着这胎是个女儿。

  不过鉴于怀麒哥的时候,不管是饮食还是胎动还是其他都偏向于生女儿的迹象,所以林溪有时候虽然很想吃辣,可是也不确定这一胎到底是不是女儿。

  为了以防万一,林溪时不时的督促沈默给未出世的孩子起两个名字。

  这几年里,沈默在林溪的提醒下,已经想了好几个女孩的名字,只是一次都没有用上的机会,所以他对于此事表现得并不是很热心。直到林溪这次怀孕,沈默觉得又有了机会,便把从前想好的名字都写了出来。

  可是林溪却没有一个满意的,就这样等到林溪生产前,女儿的名字还没有想好。倒是为了怕这一胎又是个儿子,林溪选了几个好听的男孩名字。

  生产前一天,沈默上床歇息的时候便听林溪在那里念叨个不停。

  “你在念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