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男配成亲了 第43章

作者:弯钩一月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林溪打算在白莲教起事前后,主推江吟秋所制的梅花茶和玉兰花茶。而那批从南方运回来的茶叶,她准备在茶价涨起来的时候一点点的抛出。

  既要主推江吟秋所制的梅花茶和玉兰花茶,林溪便不能不跟江吟秋商议一下,因此等元宵节过后,她就去了江吟秋和萧彦的新家。

第58章

  江吟秋和萧彦的新宅离林家并不远, 当初老姑太太看中这处两进的宅院,为的就是离林家比较近,将来也好有个照应。

  林溪这里刚下了马车,江吟秋就从宅子里迎了出来。

  几日不见,林溪觉得江吟秋瘦了一些,等她跟着江吟秋进了内院, 便道:“江姐姐你看起来怎么瘦了许多,是不是身子不舒服?”

  江吟秋摇了摇头,“没什么, 可能是最近胃口不太好。”

  雪珠在旁道:“我们姑娘担忧姑爷,自他走后, 总是吃不下也睡不好。林姑娘你素日和我们姑娘最好, 可要多劝着她点。”

  跟着林溪来的丁香听了这话, 忍不住看了雪珠一眼。

  江吟秋道:“雪珠你越发不懂事了, 林妹妹都是出嫁的人了, 怎么还林姑娘长林姑娘短?”

  雪珠忙道:“是, 姑娘说的是,我这就改。”

  林溪道:“没事, 这都是小事。倒是江姐姐你要多保重身子。”

  江吟秋刚要说什么, 忽然一阵干呕上来,雪珠赶紧上前扶了她一把, “我们姑娘最近不知是怎么了, 总是吃不下饭, 还老是干呕。”

  林溪看着江吟秋干呕的样子, 再联想到她最近吃不下睡不好的症状,忽然猜到一个可能,便问道:“江姐姐,你多久没来月事了?”

  江吟秋嫁过来时,身边只有雪珠这么一个贴身丫鬟和底下两个小丫鬟,并没有什么管事妈妈。

  因此她这些日子吃不下睡不好,雪珠只当她忧心姑爷,而她自己也觉得可能是萧彦刚走,自己有些不适应一个人睡,从未想到别的事情上去。

  林溪这么一提醒,她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两个月不曾来月信了。

  腊月忙着打理家事,又要给萧彦缝衣裳做鞋,江吟秋就没注意到这一变化,等到入了正月,要走亲访友,要准备萧彦的行李,依旧把这件事忘在了后头。

  如今想想,好像腊月初的时候,自己就没来月信。

  林溪看着江吟秋怔愣的表情,笑道:“看来我的猜测是真的了。雪珠,还不去请大夫?”

  雪珠在旁还听得云里雾里,她是未嫁的小姑娘,不懂林溪说的是什么意思,听对方要她请大夫,就看向自家姑娘。

  江吟秋脸上还有些犹豫:“也许是月信一时不准。”

  林溪道:“到底是不是,请个大夫不就知道了。反正没有别人,就是空欢喜一场也没有什么。”

  江吟秋也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有了身子,听她说的在理,便让雪珠吩咐人去请大夫,自己则继续领着林溪等人往里走。

  江吟秋现下住的这宅子虽然只有两进,可是前院看起来很宽敞,道旁花木扶疏,白石路径被打扫得干干净净。

  从前院进到后宅,只见院子里栽了两棵一人怀抱的桂树,北面是三间青砖大瓦房,东西两边都是两间厢房。

  小丫鬟掀起帘子,林溪进到三间正房,就见外间摆着一堂普通的榆木家具,椅子上搭着秋香色的垫子,高几上的花瓶里插着几枝刚开的梅花,角落里的花几上摆着兰花。

  虽然一应摆设都算不上名贵,可是却给林溪一种很温馨,很舒服的氛围。

  江吟秋请她去了自己日常起居的西次间,又让丫鬟倒茶。

  林溪来时原本是找江吟秋商议花茶的事,如今觉得她约莫有了身子,便不想让她太过劳累,因此一个字不提花茶的事,只说些闲话。

  江吟秋是细心之人,觉得她上门来多半是有事要说,如今见她只说些不相干的话,有些猜到她是因为自己可能有了身子,怕累着自己,所以才只字不提。

  而她能烦自己做的,恐怕就是花茶了。

  因此等林溪把江吟秋给萧彦做的衣服鞋子夸了一遍,江吟秋便问道:“我看你来时,像是有话要对我说,我们姐妹不是外人,有话不妨直说。”

  林溪道:“没什么,就是想来看看你。”

  江吟秋道:“你不用说,我也知道,想必是茶铺的事,对不对?”

  林溪只好笑道:“本来是想让你帮着制一些花茶的,不过你如今有了身孕,我怎么好意思张口。”

  江吟秋道:“这倒没什么。现在有没有身孕还不知道,就算真有了身孕,制花茶又不辛苦,而且有雪珠帮忙,我只要动动嘴皮子就行。”

  林溪道:“这个不急,大夫来了再说。”

  茶铺那边就是再急,也得等江吟秋过了头三个月再说,毕竟孩子大于一切。

  好在大夫来的很快,把完脉便道:“恭喜少奶奶,您已经有两个多月的身孕了。”

  雪珠听到大夫的话,方才反应过来,赶紧扶稳了江吟秋,叫了声姑娘。

  江吟秋温声提醒道:“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包一个红封给大夫。”

  大夫收了十两银子的红封告辞后,林溪从内间出来道:“恭喜江姐姐了,萧表哥要是知道这个消息,肯定会很高兴。”

  江吟秋有些自责的说道:“怪我什么都不知道,不然夫君走时还能知道这个好消息。”

  林溪道:“现在知道也不晚。回头江姐姐你把信送到,萧表哥知道了,一样高兴。”

  “不过江姐姐你既然有了身孕,身边不能没有那些经验丰富的妈妈,回头我跟祖母说一声,让她给你送来一个有经验的妈妈。”

  江吟秋觉得自己终究只是林家的一个表姑娘,不好向林老太太要人,有心想要婉拒林溪的好意。

  林溪知道她的顾虑,拍拍她的手道:“你放心,祖母那边由我来说,她老人家对你还是很关心的。而且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孩子考虑啊!”

  江吟秋听到最后一句,原来已经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林溪说的没错,事关她自己倒是无所谓,可是还有孩子,为了孩子着想,她身边也得有个有经验的妈妈。

  “那就麻烦你了。”

  林溪道:“自家人,你跟我客气什么。”

  秉着投桃报李的原则,江吟秋很快就主动提起了制花茶的事,“其实制花茶真不辛苦,你要是实在不放心,可以多派给我两个帮手,岂不两全其美?”

  林溪本来要等江吟秋过了头三个月再说此事,不过对方一再说制花茶并不辛苦,她想了想,觉得江吟秋的提议也不错,自己确实可以多派两个丫鬟过来,如果丫鬟们说制茶辛苦,那自己再及时制止江吟秋就是了。

  因此,回去以后,林溪就让双燕和柳枝收拾了一下衣裳,把她们两人送到了江吟秋和萧彦的宅子那边。后面她又替江吟秋出面从林老太太要了一个有经验的妈妈。

  过后等两个丫鬟说,江吟秋确实只需要动动嘴皮子,一概活计都由她们来干,林溪方才放下了心。

  江吟秋带着丫鬟们把第一批梅花茶制出来时,时间就进入了二月。

  早在县试前几天,顾文轩就回了老家襄城。

  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四堂兄顾文琅和七堂弟顾文稹。

  他们三人原来都是顾家子弟中不算太出息的那几人,比如四堂兄顾文琅,连着考了三年,也没考个童生回来。这次顾老太爷发话,要是他再连个童生都考不回来,就别回京城了。

  可是就是这样,顾文琅也没放在心上,他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反而喜欢天南地北的跑,尤其喜欢结交三教九流之人。

  而顾文稹则和他的情况不太一样,他和顾家的其他子弟一样,都是五岁启蒙,可是旁人读两遍就能记住的东西,他得读五遍甚至六遍才能记住。虽然天赋不太好,可是顾文稹读书却很用功,只是再用功也及不上旁人,本来顾老太爷没想让他来的,但是又怕顾文琅带偏了顾文轩,方才点了他一同去,三人一起回老家,也有个照应。

  而排在他们中间的老五顾文轩,才是顾老太爷寄予厚望的人。

  本来顾文轩前几年也不太争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忽然就用功起来,尤其是最近这一年,进步飞快,从连四书五经都背不好到能写文章,着实让顾老太爷惊讶不已,惊讶过后就是对他特别看重。

  而顾文轩也的确没有让顾老太爷失望,从京城回到老家后,他和顾文稹没有了长辈的督促,还是天天闭门读书,除掉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全都用来读书。

  而顾文琅就不一样了,除掉第一天回来,在老家的宅子里待了半天休息外,其他几天他几乎天天出去,很快就把襄城转了个遍。

  县试前一天,不用管家领路,他就在顾文轩的要求下,领着他和顾文稹到考试地点转了一圈。当然进是进不去的,三人只在外围转了一圈就回去了。

  到了县试那一天,管家老早就准备了送他们的马车,还在马车里放了个火盆。

  顾文轩前世经过上百场考试,对于县试这场考试根本没放在心上。顾文琅知道自己一定也考不中,也不紧张。唯独顾文稹第一次参加县试,紧张的要命。

  顾文轩看出他的紧张,在考场外轻声安慰道:“七弟不用太紧张,本来你今年不用下场的,如今就当提前过来熟悉环境了。”

  顾文琅也低声道:“就是,你看我连考了三年的人都不紧张。”

  顾文稹没理他,但心情明显放松不少。

  顾文轩微微一笑,觉得顾文琅这样其实也没什么不好,改天得找个机会向顾老太爷进言,他们顾家虽是书香门第,可是家中子弟也不尽然都有读书天赋,其他子弟也可以选一两样自己擅长的事做,这样家族才能发展得更壮大。

  他正想的入神,专门搜身的搜子就过来了。

  顾文轩就停下了思绪,由着搜子搜完身,检查了考篮后,跟着其他考生一起进了考场。

第59章

  县试一共考五天。

  这五天里, 顾家兄弟几乎每天都是天不亮就要赶去考场,这时候正值春寒料峭,虽有马车接送,但是在考场外面等待进入的那一段时间就够熬人的。

  这段时间,顾文轩天天把自己关在房里读书,身体素质不免有些下降, 在第二天早上连着打了两个喷嚏以后,顾文轩决定以后读书之余增加锻炼身体的时间。

  倒是顾文琅天天往外跑,身体素质特别好, 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件夹衣, 还有精神轻声跟其他考生交流。

  不过等到第四天, 连活泼的顾文琅都有些精神不起来了, 唉声叹气道:“要是这次再考不过去, 想到明年我还要再来这么一次, 我真是想死的心都有了。”

  顾文轩没说话, 但是心里和顾文琅想的一样,最好今年一次考过, 不然明年再来一次, 那可真够折磨人的。

  最后一天考完后,从考场里一出来, 就连顾文轩都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口气还没松完, 就听顾文琅道:“哎呀, 我现在想起来,最后那道题,我好像答错了。要是真因为这道题答错,我回不了京城,那就亏大了。”

  顾文稹本来就觉得自己没考好,这几天一直强撑着,如今听到顾文琅说考题答错的事,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四哥,别说了。”

  只有顾文轩觉得自己考得不错,尤其是第三天考得那篇八股,他事先做过类似的题目,因此在考场的时候,他只略微修改了一下,就把原来那篇经顾老太爷指点过的文章默写了下来。

  可是两个堂兄弟考得不好,顾文轩也不好有所表露,出口安慰了顾文稹几句,一行人便回了老宅。

  半个多月以后,县试的结果就出来了。

  和顾文轩预料的一样,他榜上有名,而且名次还比较靠前。虽然并未像顾老太爷期盼的那样进前十名,可是这个成绩对他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他来这个世界不过一年多一点,虽有原身留下来的一点底子在,可是一年多时间就能有这个成绩,委实不错了。

  而他那两个堂兄弟,顾文琅险险排在最后一名,虽然有些丢脸,可是好歹是考上了。这让顾文琅大大松了口气,只要县试这一关过了,即便府试那一关没过,顾老太爷那边想必也不过太过苛责。

  只有顾文稹没有考上。

  这个在三人的预料之中,顾文琅好歹考过好几回,已经有了经验,来之前又被顾老太爷勒令好好关在家里用功了半年多。而顾文稹却是论天赋不及顾文轩,论经验不及顾文琅,所以没考中,三人一点都不意外。

  不过因为只有他一人没有通过县试,顾文琅和顾文轩都怕他难过,所以过后几天,几乎天天拉着他出来散心。

  这天,三人在街上走累了,便随便找了家附近的茶肆歇息。

  茶肆内人来人往,三人坐下等茶上来的时间,便听消息灵通的人说起了白莲教在南方起事的消息。

  顾文琅和顾文稹都没在意,只有顾文轩不仅听了进去还由此联想到了后面的府试和院试,这样的事放在现代就是妥妥的时政热点,也不知策论的时候会不会出相关的考题。

  白莲教在南方起事的消息传到晋城后,林溪的茶铺已经推出了江吟秋所制的玉兰花茶。

  江吟秋的身孕满三个月后,就开始准备这玉兰花茶的事宜。林溪记得在清水河的上游有一片玉兰花林,因此等到二月上旬,她便亲自去了趟清水河,指挥丫鬟们采摘了好多未开的玉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