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六零反派妈妈 第130章

作者:远芳古道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学校的领导开始了开会,讨论了这个问题。

  很多校领导觉得,这个事情肯定是需要派出学生的,至于怎么去,派出去的学生,以后肯定是需要有一定的优惠政策。不管是什么样的优惠政策,至少要让学生心动的。否则很多学生不一定会去。

  那要用什么奖励措施呢?能让学生心动的,学校又不吃亏的?而且给学校又能带来更好的效率的?

  所有人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也有不少人提了很多的奖励措施,但很多都被人否定了。

  不好的奖励措施,提出来也没有用,直接就被拍掉了。

  最后政委提了一个想法:“如果我们用毕业作为奖励呢?”

  “毕业为奖励?怎么奖励?”

  方政委说:“我们医学院,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我们的专业普遍性是六年制的。如果能够让学生早点毕业呢?早一年毕业回去,那就是早一年能够开始工作,对于学生来说,一是工资的问题,回到单位之后就是军官了,军官的工资和士兵的津贴是没有可比性的。士兵到现在还是六块,第二年才七块的津贴。而军官,最小的排长,一个月工资都有五十八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校长沉默了,在细细地思考着方政委提出来的这个问题。

  因为方政委说的没有错,早毕业一年,不管是带来的经济效益还是其他的,那都是比不了的。如果能够早一年毕业,会有很多学生去试。

  “但是这就又有另一个问题了,早一年毕业,学生的学业怎么办?我们医学院,本来就是以专业性难著称,就是因为专业太难,所以才需要六年帽,否则也直接上四年不就完了?专业通不过,还比什么业?以后回到部队之后,还能当得了医生吗?”提出这个问题的是一号院的教科研主任。

  他提出这个问题,不是没有存在,而是一个摆在现实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可以早点毕业,这就跟跳级一个道路。能毕业,那么专业的知识呢?知识怎么办?

  学校不是慈善机构,通不过考试,哪怕给了提前毕业,也没有用,人家毕不了业。

  “肯定是需要考试的,考试通不过,还比什么业。”方政委说,“但是我们学校以往,哪怕有些学生能够通关毕业,但是学校却没有这个先河,连跳级这样的方案,都是需要有严格条件的,条件达不到,就跳不了极,哪怕成绩优越。”

  方政委说的问题,确实是目前军医大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大开方便之门,没有以前跳级考试的那一系列条条框框,只要参加过占地救护的那些学生,只要专业课通过了考核,那么就可以直接毕业,不需要另外任何的条件。”方政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校长在思考着这个办法的可行性。

  “要知道,毕业考试中有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实践考核,这个难住很多学生的一个环节。只要参加过战地救护的,除了一些专业性可操作太强的专业,其他专业全部可以不用考实践,占地救护作为实践考核的成绩。他们只要把文化课的笔试通过即可。”方政委又说。

  校长在脑海中把这个建议过滤了一遍,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

  实践不用考,这就给了学生一个方便之门了。要知道理论知识好考,只要读背了就行,很多人被难住的并不是理论上知识,而是实践课。

  实践考试,才是最难的,这个跟记忆力力好不好,肯不肯读是没有关系的。

  校长的眼睛慢慢睁大,然后发亮:“我觉得政委的办法非常好。你们觉得呢?”他又问其他的教科研主任。

  其他的主任想了下,觉得这个办法确实可行。

  其实除了一些专业性太强的学科,很多的实践考试,还不如上一次战地救护呢。那里才是实实在在的,真正的一场考试。

  “我也觉得政委的提议非常好。”有个教科研主任回答。

  “那行,我们就表决通过,同意这个方案的,举手!”校长首长抬起了右手。

  方政委抬起了手,又有几个教科研主任也抬起了手。有些人觉得这个办法不太可行的,看到很多人都抬起了手,竟然也抬了手。

  最后,这一提议被以多数票同意而通过。

  ……

  苏芝他们这些学生,并不知道学校的领导正在进行着激烈的讨论,最后一致通过了一条决策。

  他们还跟以往一样的学习,日子过得很规律,没什么大的变化。

  苏芝最近的心情总是有些儿起伏不定,总感觉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一样。原荣一直都没有写信给她,她去传达室问了很多次了,没有她的信。

  这有点儿不太正常,按原荣的性格,不可能不给她写信,除非他特别的忙,忙到没有时间写信,或是特别的不方便,环境不方便,或是自身不方便。

  如果是前者,那么可以让人安心,如果是后者呢?

  这也是苏芝极不愿意看到的。她不希望原荣出现任何的不方便,因为出现了不方便,那么就是有大事发生了。这是她不喜欢看到的。

  但是她担心也没有用,没有书信,也不知道消息,她两眼一摸黑,什么也不清楚。

  就在她担心着原荣的近况的时候,响起了一个尖锐的口哨声,这是紧急集合的口哨声。

  这种时候紧急集合,到底是有什么事情?

  苏芝心里一跳,她不清楚,其他同学也都不知道。

  大家相互地问着,没有一个人清楚。

  这时候,学校的领导把他们全部集合在了训练场上,跟他们说了一个消息。前方战事吃紧,伤员太多,需要紧急地征用医务人员。所以现在是他们报效祖国的时刻了。

  这一个消息出去,大家都惊呆了。

  苏芝是早就知道战争来临,但没想到严重到需要征调医学院的学生的地步,这是多么激烈?战争竟然打得那么惨烈吗?

  而另一个人眼睛也在慢慢地发亮,这个人就是唐佳佳,她立功的时候到了,抹掉档案上那个处分的机会到了。

 

  ☆、第 149 章

  第149章 报名战地救护

  西南的战况很紧张, 紧张到让所有人的心都揪在一起。就目前只经历了半个月不到, 伤亡已经增至上万,这个数字是庞大的,这个代价是沉重。但这一些,却无法跟学生说得太明白, 至少不会说准确的数据。

  当然不能隐瞒,否则的话就是欺骗了, 以后就算是上了战场,学生依然会埋怨校方。学校析是自愿上战地救护, 自然是要把一切的严重性跟学生们说清楚。

  当校方将西南战况跟学生说了出来的时候,引起了哗然大波。要知道这些学生, 真正从地方考上来的毕竟是少数的, 多数是从部队考取, 而且很大一部分就是西南军区过来的学生。这些学生, 很多的战友就在西南部队, 这次上部队中就有他们的战友朋友兄弟。这样沉重惨烈的战况, 又怎么能够不让人难过?

  苏芝也在其中。

  苏芝是知道这一场战争伤亡惨重,当时她看过类似的记录片, 但是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惨烈。就短短的十几天,竟然已经伤亡人数达到上万人了, 而且听校方的意思, 还在继续增长着。所以医务人员的需求很大,但不管是军医院还是地方官医院,都没有那么多的医务人员, 这才想到从医学院中抽调。

  不只是军医大学,连地方上也是。军医大学本来就是军队的大学,上战场本来就已经是做好准备的,但那些地方上的医科大学,他们以后面临的是分配到地方医院,如今西南需要医生,就连地方大学也在这次的征调行列之中,当然上战场是自愿的,没有人会逼迫。

  苏芝听着校长在那里说着话,她心里陷入了沉思中。这个战场,她是一定要上的,因为她有两个最重要的人在战场上,她想要跟他们并肩作战,而且是有她在战场上,心里的担心也会少一点。一起参与了之后,身在局中,这种紧张感自然而然也就会减少了。

  她不想在远方默默地担心着他们,而且还不知道他们的情况,这样无异是给她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就是因为早就已经作好了打算,所以,她也就不会去计较参加战地救护之后,会有怎样的好处与奖励。她不是为了奖励才去上战场的,她是为了亲人为了国家。

  战地救护太需要医生了,而且是有能力的医生。她自从跟姚老学习中医以来,除了在总部医院中实习之外,还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其他的病人。以前在西南后方医院,也是做着类似于护士一样的工作,所以对她的作用并不是特别大。

  这一次上战场,或许依然会做着一样救护的工作,但是她已经在心里做好的准备,她要使用自己的长处,来为伤员解忧。

  学校讲了这些奖励措施之后,就把学生样解散了,有三天的考虑期,如果想要参加,就去队教员那里报名,然后统一计算名单,统一护送上战场。

  回到宿舍的时候,其他的同学也已经回来了,大家都在激烈地讨论着,到底要不要上战场的问题,都在讨论。

  上战场,那么就会有立功的机会,立了功不只是可以提前毕业的问题,而且会写进档案,对以后去了工作单位,也是一个很好的履历,那是能够加分的。以后提干当干部,晋升职务,都是有着至关重要的帮助。

  谁不想早点毕业?早点毕业,就能够早点参加工作,提干的排长工资就已经升至了五十八块,这对于家庭条件不是特别的好的同学来说,更加的需要,因为工资高了,就能够更加的补贴家用了。

  比如黄小依,她当兵时的津贴只有八元,这还是因为她已经是第三年兵的原因,而上了军校之后,津贴升至了十八块,足足地多了十元,还不需要她交伙食和学费,这个钱等于是省下来的,除了一点生活用品,她几乎没什么花费,因为连衣服都不用买。每个月她足足可以省下十七块,哪怕寄一半回家,她也能存下八块钱。如果早点毕业,进入单位之后,就能够马上提干当排级干部了,那么工资马上就是五十八块,寄回家十块,她也能省下四十几块。而对于老家来说,每个月的十块钱补贴,日子过得很宽裕了。

  黄小依如此,那么董小雪也如此,其他的同学更是如此。除了像苏芝和潘佳艺这种不为钱发愁的人除外,其他的同学都很需要钱,生活所迫。

  所以对于学校放出来的奖励措施,很多人都跃跃欲试。

  “你们说,去参加战地救护吗?”郭彩霞问着班里的同学。

  黄小依说:“我反正是决定上战场的,谁也阻止不了我想早点毕业的心。”

  董小雪说:“我也是,我也想早点毕业。听说毕业后工资就能升到五十八块了,我太需要钱了。”

  她也想要学苏芝一样,卖雪花膏,但是现在津贴只有十八块,她还有些肉疼的。买了雪花膏之后,她的津贴就剩下不了多少了,虽然一支雪花膏可以用很久,省着用可以用上半年,但是那个价格也不低的。一支雪花膏要差不多一块,还是挺心疼的。

  刘大妹沉吟:“我也要报名参加战地救护,能早点毕业这个奖励对我诱惑太大了。我已经结婚了,我家那口子一个月的工作也才二十几块,想要生活过得好,涨工资是迫在眉捷的事情,所以……我想要拼一下。”

  “我参不参加都无所谓,我不缺工资,也不缺时间,我觉得在学校挺好的。不过……”潘佳艺说,“你们要都上战场了,我一个人在学校也很无趣的,没人陪我斗嘴了。”

  对于潘佳艺那脑回路,也没人去反驳她,大家早就已经习惯了,有时候反而觉得有潘佳艺在旁边挑刺的日子,其实也不算是很难过的日子。

  “苏芝,你呢?参加吗?”董小雪问她。

  苏芝笑着正要回答,那边唐佳佳插嘴说:“她怎么可能会不上战场,要知道她的爱人可是在战场上。”这让苏芝皱了皱眉头,斜视了她一眼:“我确实要参加战地救护,也确实有亲人在战场上,不只是我的对象,还有我的哥哥,更有认识的战士们。我曾经在西南呆了两年,虽然没有当兵,但那里一样也有我的战友。”

  唐佳佳却没有再刺激她,就好像刚才那番话并不是她说的一样,很快就云淡风轻了。

  其他人都没有插嘴,苏芝和唐佳佳之间有恩怨,他们谁也不能帮,所以干脆就不参与。

  唐佳佳是决定要参加战地救护的,这不只是为了能早点毕业的问题,也不是为了那上涨的五十八块工资,而是为了抹去档案上的那个处分。只要她在战场上立了功,那么就可以申请抹去档案上的处分污渍了。那个处分在档案上,对她以后工作伤害很大,没有一家单位是需要她这样有过严重警告处分的学员的,特别是军队。

  所以她很迫切地需要去抹掉这个处分,比任何人都需要立功的机会。

  这一点,她是很明确的。本来她很还担心没有立功的机会,处分一直背着,可怎么办?现在这样天大的机会送到了她的面前,又怎么能够不让她欣喜若狂?等到以后把处分抹了之后,做事情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了,至少不能再像现在这样,做这么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了。背着处分的日子,她受够了。

  大家讨论了之后,发现全班竟然全部想要参加战地救护,竟然没有一个缺席,这一幕倒是让苏芝没有想到。

  她以为多少会有几个同学选择留下来,没想到竟然是全部都想要参加。看来立功的机会很不可多得,工资的诱惑也是相当的大,除去那些至高的理想,其实剩下的也就是利益了,只不过看利益大与少了,或是离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大不大而已。

  大家既然已经决定了上战地救护,那么也就是要开始了准备工作,不可能什么都不准备,就能够去上战场的。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特别是苏芝,想要带给小哥和原荣的东西很多,她例了很多的表,到最后却发现,很多的东西她都带不了。

  学校里到处都在讨论着上不上战场的问题,很多人会选择上战场,但同时也有人不会选择。上战场就意味着可能会有牺牲,是拿牺牲的危险性去拼自己的前程,到底值不值得?有人心里有一本账,在心里计算着,合算的程度高还是低。

  有人觉得,后方医院远离战场,危险性还是不高的。但有些人又觉得,什么叫战地救护,那就是要直接上战场的,上战场怎么可能会离战争远?还是呆在学校里,安全度日吧,虽然津贴少了点,毕业的时间无法提前,但是如果想要跳级,只要达到学校跳级的标准,一样也是可以办到的,为什么要去战场上去争一份荣耀呢?拿生命去拼。

  所以很多人都选择不参加,不想拿自己的生命去开玩笑。

  很快的,三天的时间就到了,各班开始统计人数,很多班级都会有所缺席,不可能全班都上,像508班这样,全班都上的情况太少了。

  所以当队长看到班长郭彩霞拿上来的报名名额,怔住了,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全部都参加吗?”队长问她。

  郭彩霞说:“是的,队长,我们班全体同学觉得,上战场是一份荣耀的事情,大家愿意为了国防建议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所以愿意全体参加战地救护。”

  队长为508班的那种奉献的精神而感动,这多好的学生啊,为了支持学校,响应学校的号召,也为了国防的建设,竟然全班同学全体参加,这不但在全队是个值得表扬的班级,就算在整个学校,那都是不多的。

  “好,好,好,好样的,我为你们508班全体的同学感到自豪!”队长说着,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学校正需要这样的学生,国家也需要这样的士兵,多好的学生兵啊,他一定要把这个消息上报到学校,让学校把这一事迹记下来,作为以后勉励学生的模范。

  “谢谢同学们啊,前方的战士谢谢你们。”队长说着,声音都有些颤抖了。

  他也有战友在西南战场,所以有学生兵上战地救护,他自然是高兴的,这样战场上的战士受伤之后就能得到及时的救护了。

  其他的队,一样也在发生着类似的情况,当然也有全班全体同学参加战地救护的情况,虽然这样的例子很少,但也并不是508班的特例。

  但是学校看到,竟然有差不多十个班全体参加,依然忍不住地高兴,甚至把这一情况写到了告示中,然后贴到了光荣榜上。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看到,看看其他的班级的同学是怎样面对上战场这一情况的,看一看其他班级的积极性,也正好可以动员其他班级。

  这一效果还是不错的,又有几个一开始在犹豫中的同学,下定了上战场的决心。

  此时508班的同学,都已经收拾了自己的行囊,只要学校一声令下,随时可以上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