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丫在古代的幸福生活 第121章

作者:曹家丫头 标签: 市井生活 随身空间 穿越重生

  “奶奶,奶奶,正哥儿什么时候能走路啊!”

  …

  就譬如这会, 曹小芽一会一个问题,眼睛更是舍不得从曹正的脸上挪开。

  “奶奶, 奶奶,小正正对我笑呢,他肯定知道我是他姐姐!”

  曹正,的确是个好带的娃娃, 只要喂饱了, 他就格外的乖巧,而且格外的喜欢笑,每次笑起来,眼睛总是眯眯的, 嘴角还会露出两个酒窝。

  这几日, 他的皮肤也越来越白嫩,就跟牛奶洗过似的, 瞧着就像一个漂亮的女娃娃!引得曹二丫也喜欢的不行。

  大概熟悉了曹二丫的味道,现在曹二丫抱他时,他也不哭了。只是他还是最喜欢窝在李如花的怀里。每每在李如花怀里的时候,他自己就会咿咿吖吖的叫着,仿佛和李如花说着话一样。

  这一大一小,有时候还能热络的聊着,引得曹二丫无奈的摇着头。她娘能听到那孩子的牙语?

  **

  曹二丫等人又回到了镇上,赵三家的母羊也被带了过来,而它受到了无比热烈的欢迎,每日里好吃好喝的供着。

  这曹正的口味也是怪异,自从吃了羊奶后,就再不喜欢吃母乳了,让人啧啧称奇。

  曹二丫心里有点数,这羊乳里,她可是兑了空间水与红果汁的。每每,只要她不兑,那孩子吃起来就跟有气无力似的。要是兑了,那边吃还边踩脚,模样急得不得了。也许孩子的味觉比大人敏感些!

  赵大,一个大男人,自然不方便住在曹家,但每到饭点,就准时出现在曹家。

  赵大四处张望了眼,曹二丫挑了挑眉。

  “二丫,你二舅呢,这次都没有瞧见呀!”

  “哦…”曹二丫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原来问我二舅呀!我二舅回他们村子去了,年前不知道还会不会过来。你这是想见我二舅了?”

  赵大的耳根子微微有丝红:“这不,好久没和你二舅畅饮了,犯酒瘾了!”

  赵大瞧着曹二丫的眼神,不自在的转过脸:“二丫啊,这镇上除了你家酒楼,还有旁的地有好吃的吗?我这来一次,不四处转转,感觉亏得慌呀!”

  “你不打算回去和赵二哥一起过年了?”曹二丫这不是赶赵大走的意思,这距年关没几天了!

  赵大连连摆手:“和他过年没意思,每每大眼瞪小眼,我不回去,他肯定就跟大人一家过年了!估计他也巴不得我不回去呢!”

  曹二丫点点头,对于赵大能留下来,自然欢迎的。

  **

  临近年关,红庆酒楼各个人的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牛二,咋这么开心的?”附近酒楼里的伙计杨忠忍不住叫住牛二,问了一嘴。

  牛二揉了揉自己发酸的脸,看向自己同村的人:“昨日,掌柜的告诉我们,今晚主家给我们发红包呢!”

  杨忠一听立马感兴趣了,凑到了牛二的身边,用手拐子推了推他:“牛二,和我透个底呗,这多少银子的红包呀?”

  牛二嘿嘿笑了两声:“掌柜的说了,至少一个月的!有的表现好的,肯定还更多呢,而且还有啥绩效奖,加班奖!”

  杨忠张大了嘴,何时奖金能有这么多名目了?

  这牛二每个月可差不多2两银子呢。而且红庆酒楼每个月还有两天的假,假不稀奇,关键放了假,工钱还是照给的,他听牛二说了,那是带薪休假。这还不是最稀奇的,稀奇的是,要是你放假了,酒楼里忙不过来,需要你来加班,这工钱可是三倍的。

  旁的酒楼里的伙计,各个盼的是能放天假,可红庆酒楼里的伙计整天想的是加班。做起事来干劲十足又认真。就怕一个疏忽,丢了这份活计,可有无数人在后面虎视眈眈呢,到时候肯定悔得肠子都青了。

  “那牛二,你这回的奖金肯定不少!”这牛二,长的就跟牛似的,一个人抵两个人干活,平时每个月拿的钱就能多些,这年底的奖金就更少不了了!

  牛二伸手摸着自己的脑袋,嘿嘿的笑了出来。

  “我们掌柜的还说了,过年那天,要是谁愿意过来,还给三倍工资,而且可以把家里人都接来,晚上酒楼里提供年夜饭呢!”

  杨忠张大了嘴,这红庆酒楼的年夜饭已经开始预定了,那最低的价格也是6两的。这换谁,谁不愿意加班呀!那会子听到传言,也只以为乱传的,却没想到是真的。这红庆酒楼的老板还真是大方。

  杨忠那是羡慕的不行。

  “阿忠,我和你说哦,我们掌柜的说啊,在红庆酒楼干满一年,如果愿意在镇上买房的话,酒楼里可以借我们钱呢,不收利息,每月里从工钱里扣一部分!”

  杨忠站不住了,这镇上哪有活计比红庆酒楼的好啊!

  “我打算这两天带我娘和媳妇过来,一起在镇上看看房子呢!”

  杨忠勾住牛二的颈子:“大兄弟,要是酒楼里还招人的话,你一定得帮兄弟留意着!”

  **

  红庆酒楼里的伙计摸着拿到手的红包,那手感告诉他们,这奖金是足足的!牛二笑的脸上开了花,一摸,他就知道里面得有十两银子呢!他恨不得明年快些到,到时他要更加卖力的干活。

  “大伙儿,拿了奖金,回去好好过个肥年!给媳妇孩子做些新衣裳!”说话的是李如秋,镇上红庆酒楼这些个月的进账也有大几千两呢!

  伙计们听着都用力的点着头,这是自然的,家里的媳妇、孩子,可都盼着他们回去呢。以前过年热闹,可也害怕过年,每每那时,明明花了很多精力,养了头猪,最后杀了,只给自个家留下一点,其余都卖了。明明辛辛苦苦一整年,可桌上的肉菜却不能敞开肚子吃。

  今年不一样了,今年没养猪,可他们可以去买猪肉呀,买个几十斤,糖果点心都买些,让孩子们可劲的吃,还可以给媳妇买个银耳环啥的,媳妇准喜欢,这样的日子才有奔头。

  李如秋又把红包递给了酒楼里的掌柜与管事的。

  栓子爹拿着红包,这分量轻轻的,一拿就知道不是银子,不是银子那就是银票了,这数目能少?等他事后把银票拿出来,惊得张大了嘴。一百两,整整一百两,这可是以前感觉一辈子都挣不到的钱啊。

  酒楼里的人都退了下去,曹二丫才从怀里掏出了两个红封:“二舅,二姑父,这是你们的奖金呢!我的奖金,我自己拿了,所以这是你们的!二姑、霞姐的奖金,我得亲自交给她们,让她们也欢喜欢喜!”

  如今,李如秋与田庆都熟悉曹二丫的性子,自然不会和她客气了。这些日子,他们都有了些家底,可这会儿,接过这红封,心底还是激动的不行,心情就有点像小孩子拿到压岁钱一样。

  **

  鞭炮声中,辞旧迎新,镇上的很多铺子都关了门,但红庆酒楼里依旧红火。年夜饭的第一场,是客人们预定的,有外乡人留在丽水镇过年的,当然也有镇上富贵人家的。

  热热闹闹,格外的喜庆。

  酒楼里不仅挂起了灯笼,拉起了红绸,就连这菜式的名字都换了花样,格外的好听。年年有鱼,五子登科,招财进宝,八宝鸭…就连汤圆里,都包了铜板、银子的,甚至有一桌的人还吃出了一小块金疙瘩,可把那一桌人给乐坏了。这不仅吃了饭还赚了呢!

  第二批的人,就是酒楼里的伙计与家属的。

  曹二丫一家也在包间里,她们看着外面的热闹,脸上止不住的欢喜。

  当然其中最高兴的就要属松松了。因为它拿到了最多最多的红包。

  二丫特地给松松和白玉准备了新衣,虽然松松刚穿上衣服的那会,格外的想拿爪子去扯。可到今早,它就知道这衣服的好处了,它前面还有个兜子呢,家里的人,从上到下,从大到小,都给它兜里放了银子给它当压岁钱呢。就连三丫和小芽都给它了。

  当然,此时的松松已经忘了曾经的它对于此般打扮的黑子的不齿来着。

  白日里,松松到庄子里转了一圈,那些户人家,有的给它装吃的,有的给它压岁钱。而且它来了酒楼里,那些个人也都给它压岁钱。就连白玉的,也它保管呢。

  如今的它可是明白的,这银子可是好东西,可以买到许多它喜欢吃的。它也算明白二丫为什么这么喜欢金子与银子了。虽然凭它的本事,它能寻到,可寻到的就是不及认识的人给它的。

  它决定明日里和白玉也要上街去逛逛,有喜欢的就买了,然后让白玉背回家去。它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曹二丫调皮的用筷子粘了点果酒喂给了曹正,本以为他会哭的,没想到他咂吧了下嘴,竟然还凑了上来。

  “小酒鬼!”

  李如花没好气的在曹二丫的手臂上拍了一下:“调皮!”

  曹二丫看着周边的看着她的几双眼睛,调皮的吐了吐舌头,这些个人如今最最喜欢的就是这孩子呢。就连白玉与松松也是的。

  白玉的背一向只有松松能坐的,哪怕曹小芽也不行,可白玉却喜欢曹正坐在那。有时曹正睡在木盆里醒了过来,白玉的两只爪子就扒在木盆里摇着,格外的有耐心。

第126章 初二走亲戚

  在这里, 年初二是外嫁的闺女回娘家的日子。李如花早早的就醒了,她抚着鬓间的珠花,在田柔的一双巧手下, 她整个模样更多了雍容。

  田柔微笑的看着, 又选了支钗子插了进去。

  “柔柔, 你要不要随我们一起去?”李如花真的很喜欢这姑娘, 温柔懂事,琴棋书画几乎无所不通。

  田柔摇了摇头:“伯母, 我就不去了!我在家里陪着正哥儿!”

  正哥儿格外的乖巧,脸长开了些,白嫩嫩的,软滑滑的,每次见了, 她都忍不住想要去捧着他的小脸闻上一闻。这辈子,她该是没有机会当娘亲了吧!

  每每听到正哥儿的笑声, 哪怕哭声,她都觉得自己的心要化了,那干涸的心田里也如流过了一丝水流,轻轻的被抚慰着, 被滋润着。

  李如花想到正哥儿, 也怪舍不得的。可如果把正哥儿带过去,肯定会引得很多人各种问。

  李如花从房间里走出来的时候,曹三丫与曹小芽也都收拾好了。她们都穿了件粉色的褂子,袖口与领口用白色的毛滚着边, 外罩一件大红的斗篷。那模样就如从年画里走出来的娃娃一般。

  曹二丫一身素白点缀着丝丝柳叶的褂子, 鬓间斜插着一根墨绿的簪子,模样瞧着带着几分的冰冷, 而她惯常瞧着就有几分冷,此刻看来更添了几分冷艳,这身打扮真是格外的适合她。

  李如花看着自家的几个孩子,心里欢喜的不行。

  两辆马车在乡间小道上行驶,一辆坐着曹家四人,一辆是放的节礼。以前没这个能力,送给娘家的节礼最多时也就是两包差的点心。可如今不一样。

  马车一进村,许多李家村的人都围了上来,无论大人还是小孩。

  李如花掀开帘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以前回娘家时,她甚至没有一声齐整的衣裳,旁的人见了她,问上两句或者打声招呼,态度不错但绝不是今日的这种热情。

  “如花,这是回来了!”

  “这几个孩子一个赛一个的俊,可真是好看!”

  李家村的孩子,更是一个个的围着李如花亲热的喊着,大都喊的是姑姑、姑奶奶。

  李如花拿出昨晚上准备好的用红纸包的铜板。

  “这是给你们买糖吃的!”

  每个孩子脸上都喜笑颜开。有几个孩子的大人,更是偷偷的接过红包捏了捏,竟然两文钱呢。要知道,她们自家家里,也就意思下给孩子个一文钱当压岁钱,过一日,就会以旁的名目把这钱给拢到自己手上的。

  眼见李如花在发钱,有的人瞧见了,立马唤着自己的孩子。没一会的功夫,李如花就被一群孩子围住了。

  李家村的众人瞧着这一幕,格外的感慨。这曹家真的是富贵了,以前的李如花自己都穷的叮咚响,如今瞧瞧这穿着,这打扮,这浑身的富贵气,除了模样,哪还像从前呀!

  再瞧瞧那几个小的,哪个不是一脸福气的样。

  前些日子,有人来了村里,说是李如秋老爷让他们帮忙回来盖房子的,大家伙还吓了一跳。李老爷子祝寿的那日,就知道李如秋赚到了不少银钱。后来隐隐听说,是帮着曹家在镇上开酒楼来着。

  他们也只以为发了点财,赚了些银钱。

  后来瞧着那房子,青砖白墙,格外的气派,能算的上村里的头一份了。

  过年前,李家人回了村,待瞧着李如秋夫妻与那金哥儿的模样,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姜平模样瞧着可比以前年轻了许多,那缀着宝石的精致头面,真真闪了她们的眼。再看那金哥儿,白玉的束冠,脖子上还挂着银圈。一点点的年纪,竟能出口成章了。

  今日再瞧得李如花的模样,那样子怎么可能和以前的模样联系起来。

  **

  曹家的马车已经驶离开去,但村里好多人都还聚在一起打听着,说着。许多外嫁的女人,特别是和李如花差不多年纪的,无不摸着自己身上的布料,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发髻。

  “前些日子,听我家那位说,他们在城里也开了酒楼呢,那赚老大钱了,生意好的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