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太子追妻日常 第49章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标签: 青梅竹马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似锦尝了尝药草茶,觉得茶色浅碧,微甜中带着丝药的苦味,还算好喝。

  乔夙笑容依旧有些腼腆:“春日易燥,这茶适合春日饮用。”

  郑夫人也笑了:“今日我们过来,主要是我们家大姑娘有话要和你说。”

  郑轶在一边起哄:“娘,我也要向乔大哥请教学问呢!”

  似锦作势在他背上拍了一下:“郑轶,你且排在我后面。

  乔夙也笑了,不那么紧张了,道:“周大妹妹先说吧!”

  似锦忙取出自己制定的文书,递给了乔夙:“乔大哥,这是我制定的合同文书,你先看看行不行。”

  乔夙没想到似锦是认真的,当下接了过来,展开认真地读了起来。

  似锦待他看完,这才开口道:“乔大哥,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同意,咱们就立了合同文书,请姑母和郑轶做保人,然后去衙门备案。”

  “待衙门批了合同,我就把第一笔银子总共三百两先交给你。以后以三年为期,三年后的三月六,我再交给你三百两银子。你需要每年进京一次给我好友看病,来回路费由我承担。你若是研究出治病解毒的药丸,就由我出资开铺子发卖,得利十分为率,乔大哥你三分,我四分,其余掌柜和伙计三分均分。你看怎么样?”

  乔夙这些年来埋头读书和研究草药,根本不懂这些,一时有些懵。

  郑轶在一边听了,他是懂这些的,当即点头道:“乔大哥,我表姐没有坑你,这合同很公平,你不信的话,可以请专门的经纪看一看。”

  乔夙本来就是个爽快人,而且他当真是爱好医药,却囿于银钱缺少,一直不能畅意,当即慨然道:“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不要干涉我,我想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

  似锦笑盈盈道:“那是自然,我不会外行干涉内行的。”

  她收敛笑意,轻轻道:“其实我最盼望的,便是你能治好我好友的病。”

  乔夙认认真真道:“在解毒上我还是有些心得的,只是解毒不像别的,不能只靠什么悬丝诊脉,必须望闻问切,有时甚至还得放血试验,你得和你朋友说好。”

  似锦是大家闺秀,她的好友自然也是大家闺秀了,因此乔夙先把话说到了前面,以免似锦以为他可以见不到病人,悬丝诊脉就能解毒。

  似锦连连点头:“我明白,我都明白。”

  又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这两日内就能把她带来。”

  她已经准备好如何去说服许凤鸣了。

  乔夙觉得自己和似锦十分之投机:“那我这两日不出门,就在寒舍扫榻以待。”

  似锦和乔夙既然谈好了,便都在合同文书上签字摁了手印,又让两个保人郑夫人和郑轶也签字摁了手印,然后让郑府管家和乔夙的亲随一起拿了合同文书去衙门登记。

  忙完这些,似锦取出三百两银票,恭而敬之地递给了乔夙:“乔大哥,这是第一笔银子。”

  乔夙爽快地接了银票,想到以后可以大胆地钻研草药,而不担心饿死了,他也开心得很。

  在回去的马车上,郑夫人揽着似锦,温声问道:“似锦,你觉得乔夙怎么样?”

  似锦心事重重,正在思索如何劝说许凤鸣来杨柳胡同乔宅看病,听了郑夫人的话,随口道:“乔夙啊,好得很!”

  郑夫人得了似锦这句话,心道:我瞧着乔夙也好得很,性格很是爽朗明快光明磊落,和似锦的光风霁月正是般配,回去我得和哥哥好好聊聊......

  作者有话要说:  《金-瓶-梅》中,已经提到了做生意要立文书,到官府批合同,另外本文架空,杠精们请不要来抬杠~

第五十一章 相亲(3)

  回到周府, 郑轶把郑夫人和似锦送回兰庭, 自己便回外书房西跨院了。

  郑夫人今日奔波了一日, 劳心劳力, 很是劳累, 似锦服侍她洗手净面,又陪着她多少用了些点心, 便服侍她睡下了。

  回到自己房里, 似锦原本有许多事想做, 可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实在是累得很, 索性也睡下了。

  睡了半个时辰之后,似锦就起来了。

  她匆匆写了一封信,让孙妈妈送去狮子街国公府, 亲手交给康嬷嬷。

  傍晚时分, 周夫人带着倩兮和盼兮从镇南侯府回来,倩兮和盼兮回蒹葭院去了,周夫人便倚着靠枕歪在罗汉床上歇息。

  王妈妈今日被留下看家, 没跟着出去。

  她握着美人拳跪在床沿给周夫人捶腿,口中絮絮道:“......姑太太带着大姑娘去外面逛了整整一日,回来的时候,马车停在兰庭门口, 婆子们大包小包往下搬运东西,不知道给大姑娘买了多少......”

  “都是侄女,为何只给大姑娘买?二姑娘三姑娘那边为何不表示表示?一个做姑母的, 偏心到这个地步......”

  周夫人正昏昏欲睡,被王妈妈吵得睡不安稳,道:“银子是姑太太的,她爱怎么花怎么花,你管人家作甚?还有,人家搬运回来那么多,你怎么就肯定都是给大姑娘买的?再说了,倩兮和盼兮又没跟着一起去,没给她俩买有什么不对?”

  王妈妈被怼得哑口无言,嘟嘟囔囔道:“我只是为二姑娘和三姑娘打抱不平......”

  周夫人闭上眼睛:“你啊,这叫挑拨离间,以后心放大一点,别老把眼睛盯着别人,各人有各人的缘法。”

  王妈妈被周夫人一顶“挑拨离间”的大帽子扣下来,不敢再多说了,终于闭上了嘴。

  早朝奏事完毕之后,御史、鸿胪寺先后出班,上奏早朝期间官员失仪情况。

  到了这时候,早朝流程也就快要结束了。

  周胤抬眼看了一眼立在前方的皇太子林岐,心道:太子殿下到底有本事,陛下居然真的道歉,而且把他给请回来了,只是不知延寿宫的苏太后和在庆王府闭门“养病”的庆王心里怎么想,怕是要被活活气死了。

  这时鸿胪寺官员唱奏事毕,鸣鞭驾兴,众官员静待圣驾退了,再各回衙门莅事。

  周胤抬头看去,却见兵部尚书华永春随着圣驾去了,便知洪武帝要安排皇太子跟着华永春去兵部,熟悉兵部事宜,心里暗自点头,随着众官员一起散了。

  兵部尚书华永春,出自镇南侯一脉,对林岐自然没那么客气,表面上的尊重还是有的,却也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尊重罢了,到了兵部,就把林岐给晾在了那里。

  林岐从来不把这个当回事,华永春晾着他,正好他也不用华永春带着,自己带着李越和李青两个小太监,把兵部的武选、职方、车驾和武库四司全给转了一遍,每到一处,该问就问,该说就说,很快就和那些主事员外郎和各级小吏打成一片,约好了晚上一起去春满园吃酒。

  林岐有一个本事,就是不管男女老少,和他初一接触,就会喜欢他;接触久了,就会佩服他。

  初接触时,大家会在臆想中当了他爹娘,想照顾他爱惜他。

  接触久了,大家就会打心眼里佩服他,喜欢他,暗自感叹:这么好的孩子,为何不是我家的?

  因此等华永春回过神来时,林岐已经在兵部结交了一群好兄弟好哥们,虽然这些好兄弟好哥们心里都想当林岐的哥,当林岐的爹娘。

  不过两日时间,林岐就在兵部收获了一大批追随者,也弄清了华永春的软肋,命人加紧时间调查去了。

  林岐与兵部众官吏一起吃酒的事,很快就被洪武帝知道了。

  洪武帝私下里和周胤吐槽:“岐儿这孩子,活脱脱像咱们大周朝的太-祖皇帝。”

  大周朝的太-祖皇帝林贞,原是前朝低等军官出身,却极富人格魅力,在乱世之中脱颖而出,聚集天下英豪,最终夺得天下,成了大周朝的开国皇帝。

  周胤也早有这个感觉,只是不敢说,如今听洪武帝自己提起,当下故意道:“陛下为何这样说?”

  洪武帝和周胤最是投缘,很宠信周胤,这些话和别人没法说,只能在周胤这里说说了:“岐儿从小就喜欢别人夸他,不管是夸他聪明,还是夸他好看,亦或是夸他身姿轻捷,甚至夸他声音好听,他都开心得很,然后浑身都是干劲儿,这随了太-祖皇帝。”

  周胤点了点头,道:“太-祖皇帝的确很在意别人的夸赞,这是太-祖皇帝奋发有为匡时救世的一个动力。”

  洪武帝端起茶盏饮了一口,接着道:“岐儿有一个特殊的能力,也和太-祖皇帝一样,他似乎天生有一种亲和力,不管是什么阶层,什么年龄,他都能很快和对方成为朋友,并且让对方牢牢追随他,把他当大哥。”

  周胤心道:陛下您错了,许多人积聚在皇太子周围,并不是把他当兄弟,而是想当他大哥,想当他爹。

  比如我,我就想当皇太子的爹,若他是我儿子,我定全力培养他,而不是来搞什么狗屁制衡浪费时间、人力和物力。

  洪武帝又道:“岐儿虽然聪明,读书却并不专精,往往浅尝辄止,可是他却有一个优点,他看人很准,能够很轻易就看透对方的优缺点,并善加利用,而且给予对方极大的信任。这也随了太-祖皇帝。”

  洪武帝感叹道:“朕疑心太重,做不到像岐儿这样。”

  周胤沉吟了一下,道:“皇太子在格局方面,确实随了太-祖皇帝;陛下是守成天子,能做到如今这样政通人和天下和乐,已经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明君了。”

  洪武帝瞅了周胤一眼,笑了起来,道:“岐儿还有一点,就是待人大方,而且很会投其所好,小的方面,他能够投追随者所好;大的方面,他能投天下百姓所好,在这方面,朕比不上他。”

  周胤微笑:“陛下太谦逊了。”

  又道:“太-祖皇帝出身草民,他知道百姓的需求,自古以来,所谓‘以民为本’,谁不知道?可是能做到的君主实在是太少了。当年太-祖皇帝带兵起事,第一个口号便是‘分田地,均贫富’,正因为这个口号,才使天下百姓聚拢在太-祖皇帝身边,最终为太-祖皇帝打下江山。”

  他深吸一口气,慨然道:“陛下,大周朝立国百年,承平日久,如今田地逐渐集中,贫富日益分化,若不及时匡正,必会酿成大乱啊!”

  这是周胤私下里和林岐讨论的结果,他们决定先私下里向洪武帝进谏,逐渐给洪武帝灌输必须改革土地制度和税务制度的想法,待时机成熟,再从上而下进行根本性的革新。

  洪武帝不爱听这些,很快转移了话题:“子承,岐儿前些时候去你府上读书,有没有要走你什么宝贝?”

  每次林岐来他这里一趟,就要弄走一批他的宝贝。

  周胤笑了:“臣的那些古玩字画,海内孤本,殿下似乎都没什么兴趣,还送了臣一座殿下亲手做的嵩山沙盘。”

  洪武帝一听,颇感兴趣:“嵩山沙盘?给朕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因皇太子今日就要离开兵部了,兵部众官吏凑了份子,一起到城南有名的专做红烧大肠的酒肆吃酒。

  林岐开开心心吃了酒,回到东宫就睡下了。

  他睡得正香,洪武帝却派大太监何琛宣他去御书房。

  林岐迷迷糊糊被李越扶了起来,半盏浓茶饮下,一下子清醒了过来,穿好衣服往御书房去了。

  洪武帝见林岐眼皮浮肿,睡得小脸白里透红,身上还有酒气,就知他是吃醉了睡下,被临时叫醒的,当下就很不高兴,又问了跟随林岐的太监李越,知道林岐是跟兵部那些人吃醉了酒,便斥责道:“岐儿,你才十六岁,跟着人吃什么酒?虽然不是小姑娘,也不安全,也得防着人,知道么?”

  岐儿这孩子生得太好看了,须得好好保护。

  李越等人在旁边垂首听训,心道:那么多侍候的人贴身扈卫皇太子,谁敢觊觎皇太子,那真是祖宗八代活得不耐烦了。

  再说了,皇太子也不是有龙阳之好的人喜欢的类型啊!

  林岐喉咙有些干,头也有些懵,坐在那里听了一会儿,忽然开口:“父皇,我渴了。”

  洪武帝顿时偃旗息鼓,忙吩咐何琛:“还不给岐儿倒温开水!”

  又叮嘱了一句:“水温要凉一些,岐儿不爱喝热水,不过也不要太凉了。”

  何琛答了声“是”,急急命人准备温开水。

  半盏温开水喝下,林岐彻底清醒了过来,这才接过何琛奉上的热手巾,在脸上胡乱擦了好几下,道:“父皇,这么晚了宣我过来做什么?”

  洪武帝这才想了起来,便道:“你给周胤做的那个沙盘嵩山,朕觉得不错。”

  林岐眼睛肿肿的,看着特别像小孩子,瞅了洪武帝一眼:“嗯,父皇,我也觉得不错。”

  洪武帝:“......”

  何琛忍不住轻咳了一声,道:“殿下,陛下的意思是,这样的沙盘,摆在御书房,也挺好的。”

  林岐抬眼看向洪武帝,眼睛亮晶晶:“父皇,儿臣觉得兵部侍郎马正阳不错,他多次出战辽东,从未有过败绩,儿臣以为可以用他镇守辽东。”

  洪武帝点头道:“马正阳确实是军事天才,只是此人太贪。”

  林岐笑了:“我和他说好了,每年给他一万两银子,让他不要克扣军饷贪污受贿,还让他签了字画了押。”

  洪武帝:“......你如何能保证他听你的?”

  林岐微笑:“我在他身边放了人,还把他的小儿子安排在我身边做伴读。”

  对于马正阳这样有能力有本事,节操却不够的人,只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蛇打七寸了。

上一篇:侯爷的原配

下一篇:重得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