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太子追妻日常 第55章

作者:平林漠漠烟如织 标签: 青梅竹马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明明是他计划好的每一步,到底哪里出了错?

  他一直是这样的啊,似锦应该明白的。

  不知过了多久,林岐转身离开。

  正房明间内,为了稳住郑夫人,乔夙已经把话题转换到了豫州和黔州山中药材的区别,以及豫州和黔州百姓谁更勤劳更朴实了。

  郑夫人等得心焦,忍耐不住,起身道:“似锦这孩子......哎,我去廊下看看!”

  她疾步去了廊下。

  乔夙忙也跟了过去。

  郑夫人和乔夙立在明间门外,看着顺着抄手游廊走过来的林岐,都愣住了——廊下挂着半透明的料丝灯笼,莹洁的光晕中,林岐满脸是泪。

  林岐没意识到自己满面的泪,只是觉得脸颊有些痒,他笑嘻嘻抬手抹了一把,发现湿漉漉的,这才意识到自己流泪了。

  郑夫人和乔夙怔怔看着林岐。

  旁边的丫鬟婆子也都看着林岐。

  没有一个人发出声音,周围静极了。

  这样一个清俊高贵如神祇的人物,眼中满是泪,却带着灿烂的笑,令人不由自主沉浸入悲伤难过的氛围之中。

  林岐垂下眼帘看着手背上的泪水,嘴角翘了翘,似乎是向郑夫人解释:“许二姑娘前些时候殁了,我是特地来向似锦传话,谁知......我和似锦都失态了......”

  他对着郑夫人拱了拱手,匆匆走过游廊,下了台阶,向外走去。

  乔夙忙从衣袖里取出信,递给了郑夫人:“姑母,这是周世叔给您和似锦的信。”

  说罢,他急急去追林岐了。

  乔夙出了郑府大门,发现林岐失魂落魄在前面走,便服打扮的侍卫远远跟着,都不敢靠近,当下跑着追了上去,拉住了林岐:“这是洛阳城最繁华的永定坊,夜里也热闹得很,一定有通宵营业的酒肆,咱们喝一杯去。”

  林岐答了声“好”,道:“咱们一醉方休。”

  在洛阳桥畔的杜康酒肆,乔夙陪着林岐喝了一夜酒。

  乔夙早早就喝蒙了,瞧着清瘦文弱的林岐却酒量甚好,整整饮了一坛杜康酒,也不过是俊脸泛红罢了,并无醉意。

  待东方晨曦微露,林岐让随扈把乔夙送到马车里,自己也登上马车,撩起车帘往郑府方向看了一眼,道:“走吧!”

  天神教叛军与西夏内外勾结,逼近陕州,国难当头,只能先为国尽忠,家事待胜利归来再解决了。

  当天上午,朝廷大军开拔,离开洛阳,往陕州方向而去。

  似锦也恢复了正常——起码看起来是正常的——过来陪郑夫人说话。

  郑夫人想起林二郎说许二姑娘殁了,便柔声劝慰道:“似锦,许二姑娘殁了,你要不要给她穿孝,家里有现成的白髻?”

  似锦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怅然,过了一会儿方道:“不用。”

  用不着了,许凤鸣殁了,可是林岐却活得好好的呢!

  她有心转移话题,拆开了乔夙捎来的周胤的信,一目十行看了,道:“姑母,父亲说祖母身体安康,让我不用急着回去,在洛阳玩得开心些。”

  郑夫人满意地点了点头:“你爹爹说的对,你祖母身体康健,那你就放心地陪姑母在洛阳住着吧!”

  似锦觉得很孤独,依偎着郑夫人撒娇:“姑母,今日天气很好,咱们出去玩,好不好?”

  郑夫人想着许二姑娘殁了,似锦心里不知道该有多难过,便柔声道:“北邙山翠云峰上有一个道观,叫上清宫,传说是老子炼丹之处,我陪你去那边转转。”

  “北邙山?”似锦脑海里浮现出无数和北邙山有关的诗句来,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陶渊明的那首《拟古九首》,她曾和许凤鸣一起画过冬日的青龙山,最后由许凤鸣题诗,许凤鸣就题写了这首诗。

  到了现在,似锦还能背出那首诗——“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一旦百岁后,相与还北邙。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她还记得当时她和许凤鸣面对满眼荒山枯河黄叶时的孤独与悲凉。

  想到往事,似锦心里难受,叹息道:“姑母,和北邙山有关的诗句都很孤独悲凉......”

  郑夫人却笑了:“那里多的是古帝陵,题诗的人自然多了,不过北邙山的牡丹是真的好,又好看,又香,品种也多,而且上清宫的素斋特别美味,咱们就去那里散散心。”

  她既然做了决定,当即叫了管家进来吩咐道:“老爷在外书房,你去请老爷和公子过来一趟。”

  正好朝廷大军开拔,洛阳府衙上下都放了假,郑欣也在家里歇着,全家正好可以一起出门。

  用罢午饭,郑欣和郑夫人两口子带了郑轶似锦,一起出城往北邙山赏牡丹吃素斋去了。

  斗转星移,三个多月时间转瞬而过,转眼就进入了秋高气爽的八月。

  这日郑欣满脸欢喜从府衙回来:“桐月,今日大喜,我要畅饮三杯!”

  郑夫人正陪着似锦绣花,闻言忙道:“什么大喜?”

  似锦也好奇地看了过去:“姑父,究竟是什么大喜事?”

  郑欣欢喜极了,一屁股在圈椅上坐下,道:“皇太子率领大军,重创了与天神教里应外合的西夏军队,收复了肃州甘州失地,擒获西夏主帅和天神教教主,平定了肃州天神教叛乱,如今大军班师回朝,过几日就要经过我们洛阳了!”

  郑夫人和似锦也都很是欢喜。

  郑夫人双手合十,道:“天佑我大周朝,天佑我汉人百姓,终于没能让天神教建国!”

  似锦想到了林岐,马上转开念头,道:“乔大郎也该回来了。”

  郑夫人喜滋滋和似锦说道:“乔夙随着朝廷大军回来,到时候说不定会来咱家看看。”

  似锦知道姑母和秦夫人打算撮合自己和乔夙,倒也不像以前那样拒绝了,微微一笑,道:“乔大哥应该已经知道会试落第的事了,不过我想他不会在意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更~

  林岐和似锦前世的悲剧,原因太复杂了。

  不过这一世,他们会反思总结,做出改变,让自己幸福,不再重蹈前世覆辙。

第五十七章 再遇

  朝廷大军班师回朝, 先驱队伍经过洛阳, 在城外安营扎寨略事休整。

  洛阳百姓踊跃劳军, 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郑夫人这次又是捐献了大量的药品, 并且为阵亡和受伤士兵捐献出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抚恤银, 得到了朝廷的褒奖,一时家里贺客盈门, 热闹非凡。

  一直忙到了傍晚时分, 郑夫人才送走了最后一批来访的女客。

  她刚在房里歇息了一会儿, 婆子就送了拜帖进来:“夫人, 门房说乔大公子和林二公子求见, 先投了拜帖,人正在门房候着。”

  郑夫人听说是这两位来了,忙扶着丫鬟的手挣扎着起来:“老爷不在家, 请他们来内院吧!”

  这两个都是她的后辈子侄, 来内宅见也是无碍的。

  约莫一盏茶工夫,婆子就引着乔夙和林二公子进来了。

  郑夫人在阶前迎接,见乔夙本来就不白, 如今更是晒得如黑炭一般,倒是更像男子汉了。

  林二公子本来是个极清俊白皙的少年,如今依旧清俊白皙,只是脸上的婴儿肥似乎没那么明显了, 轮廓也更俊朗了,而且个子似乎也长高了一些,

  她一见这两个后辈就喜欢, 道:“都快进来吧!”

  丫鬟献了茶后,郑夫人又问乔夙和林二:“晚上有别的安排没有?若是没有,就留在我家吧,我家的厨子备办的洛阳水席在洛阳城还算有些名气。”

  乔夙瞅了林二一眼,见他没有拒绝之意,便笑着道:“那我们就叨扰姑母了。”

  郑夫人当即吩咐丫鬟去厨房传话,安排了晚饭,又看着乔夙和林二用了些点心,这才问起了平定天神教叛乱之事:“肃州那边到底如何?真的擒获了天神教教主和西夏主帅么?”

  林二似是有些疲惫,瞧着无精打采的。

  乔夙看了看他,道:“肃州那边的叛乱已经平息,如今朝廷军队除了回京的先驱队伍,其余都留在那边垦荒戍边,每年按人头分发抚恤银子,军饷也按照一般军饷的三倍发放,应该会平安一段时日。”

  其实大周和西夏大战一触即发。

  “天神教教主和西夏主帅的确被咱们俘虏了,如今已经押解到了京城。”

  其实这两位身份特殊的俘虏,如今都在洛阳城外大营中秘密看押。

  这时候太阳已经落山了,外面越来越暗,屋子里也有些光线黯淡。

  丫鬟进来,用火折子一一点着了东西两侧的枝型灯,屋子里一下子亮堂起来。

  郑夫人和乔夙说着话,眼睛不由自主看向林二,觉得林二瞧着有些不对劲儿。

  方才屋子里光线暗看不出来,如今亮堂起来了,就能看出林二脸色苍白,嘴唇也有些干燥,而且色泽浅淡,整个人坐在那里,越发显得瘦削,都有些楚楚可怜的感觉了。

  郑夫人忙问道:“林二郎这是——”

  林二翘了翘嘴唇,笑了笑:“姑母,没事,我就是这段时间有些不舒服。”

  乔夙迟疑了一下,道:“他在肃州受了伤,伤口还未痊愈。”

  林岐在肃州遇到了好几拨刺杀,多方人马一齐出手,前防万防,他到底还是中了招,背部被刀锋掠到,添了道刀伤。

  若是一般人,伤口早就好了,只是林岐体内余毒未清,因此伤口愈速缓慢。

  郑夫人忙道:“我家生药铺子里有坐堂大夫,我让人请他过来瞧瞧二郎。”

  乔夙忙道:“姑母,不用了,您忘记我自己就是大夫了么。”

  郑夫人笑了:“这倒是。”

  乔夙直接问郑夫人:“姑母,怎么没见周姑娘?她回京城了么?”

  郑夫人把乔夙和林二当自家子侄看待,也不避讳,道:“她没有回京城。如今我们老太太带着二房的人从鄂州搬到了京城,住进了兰庭,似锦就算回去,也没地方住啊,倒不如在我这里长长久久住下去。我的意思是让似锦出嫁前一直住在我这里,等将来发嫁,再看看要不要回京城。”

  她这是故意把话说给乔夙听的,若是乔夙有心,知道似锦如今在周府的境况,自会托人求娶似锦。

  乔夙却没领会郑夫人话中之意,点了点头,颇为客观地说道:“京城居,大不易,周世叔官居吏部尚书,宅子却也不甚大,如今添了那么多人口,自是屋舍紧张,只是委屈了周姑娘。”

  郑夫人:“......”

  这孩子怎么不开窍呢?

  倒是林二有气无力开口道:“周大人西邻乃国子监的朱曦和朱大人,朱大人年纪老迈,已向朝廷上表要告老还乡,他家的宅子怕是要出售,姑母不如尽快派人进京,请周大人去和朱大人商谈此事。”

  郑夫人眼睛一亮:“二郎,消息准确么?”

  林二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弱:“消息准确。”

  郑夫人当即叫了管家进来,吩咐管家连夜赶往京城,去梧桐里见周胤禀报此事。

  她了解周胤,他善于经营,手中并不缺银子,而是因为梧桐里的宅子有价无市,很难买到,因此得了这个消息,须得赶紧抢先。

  郑夫人刚安排好此事,丫鬟就来问把晚饭摆在哪里。

  郑夫人懒得费事了:“就在这里吧!”

上一篇:侯爷的原配

下一篇:重得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