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552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赵书彦看着小暖的笑脸,目光幽深如潭,他忍不住问道,“妹妹大婚在即,可有……什么事需要愚兄去做的?”

  小暖用力点头,“小妹接下来这两月必定分身乏术,若是我铺子里的秦东家和展柜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儿,就要劳烦大哥指点一二了。”

  年前年后,小暖亲自部署下北部十一州的棉田、棉坊和绫罗霓裳之间的联络网,确保每个点都与近处的两到三个点相连,各点之间相互扶持也相互监督,提高绫罗霓裳整张网的效率,在这通信不发达,总部对各分号监管不够及时的时代,这种网络的益处便显而易见了。

  离开济县之前,小暖又与各管事订下下半年济县、扬州和登州城的生意计划,确保自己不在其位,各处生意也能正常运转。她提前到了京城,主要是要部署京城的生意。

  秦三、展柜和展福三人应对京中复杂的竞争局面,还是有些手生,赵书彦和齐之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小暖才如此托付。

  赵书彦看着她容貌和气质越发出众的小脸,含笑问道,“你就这么信得过我?”

  小暖的目光从热闹的稻田上收回,诚恳地看着赵书彦,“生意场上,小暖最信得过的人就,非大哥莫属。”

  其他场合呢,你最信任、最依赖的人是谁,晟王么?小暖婚期临近,赵书彦越发不能控制自己的心了。怕自己对不起小暖的信任,也怕为她招惹是非,赵书彦收敛心神与她并肩而立,遥望着田庄南边的隐隐竹篱,许久才轻声道,“我知道。”

  小暖觉得他有些不对劲儿,不过她不能问也不好问。两人静静听了会儿侍卫们喊号子摔打稻杆脱粒的声音,赵书彦才道,“我走了,若是有事,你尽管让日爰和展柜去杂货铺或酒楼寻我。”

  小暖点头,目送他离开,心绪有些不宁。

  见赵书彦都走远了,姑娘还看着他的背影不动,玄舞低声提醒道,“姑娘,三爷快来了。”

  小暖应了一声,“吩咐厨房备饭,再请两位嬷嬷把嫁妆单子取过来,给三爷过目。”

  “姑娘……”玄舞有意提醒姑娘几句,她这心事重重的模样若让三爷见了,会担心的。不过这话,不易说出口。

  小暖转头,“嗯?”

  “让厨房备什么饭菜?”玄舞改口问道。

  小暖想了想,“天热了,应以清淡为主,炒两个时蔬,再拍个黄瓜吧。”

  玄舞虎躯一震,艰难应了。

  出了第四庄,赵书彦低头拉马慢行,心事重重。听到迎面传来车马声,赵书彦抬头认出是晟王的马车。

  车从北边来,应是从京城来的。赵书彦听闻近来晟王公务繁忙,时常夜宿天章阁不得归府,小暖来了,他就有功夫出城了。

  赵书彦拉马站在路边,待马车行到近前,赵书彦弯腰行礼。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子自己是书庶民,当让路请他先行。

  玄散拉马停住,车帘挑开,露出三爷皎若云间月的脸,声音少有的温和,“回城?”

  赵书彦没想到晟王会停下来跟他说话,定了定才道,“书彦去第四庄与郡主和黄管家商量了几件铺子里要紧的事。”

  明明一两个字就能回答,他却所答非所问地说了这许多,这是……心虚了?三爷微微颔首,不动声色地道,“请柬已送到贵府,五月十八赵公子若得空,请到本王府中喝杯喜酒。”

  赵书彦身形未动,平静答道,“书彦荣幸之至。”

  待晟王的马车过去后,赵书彦缓缓站直身体,垂眸不知所思。他的小厮赵斤见少爷这样很是心疼,上前小声劝着,“少爷,这么晒下去要中暑的,咱们快回城吧?”

  赵书彦翻身上马进城,回了秦家酒楼。他从容走进书房后,吩咐道,“备酒饭。”

  少爷在饭前多加了个“酒”字,这是要借酒消愁吧。赵斤小声问道,“少爷想吃什么菜、喝什么酒?”

  “蒸茄子,拍黄瓜,烈酒。”赵书彦随口吩咐道。

  这两样都是陈姑娘爱吃的,少爷哪是想吃菜,分明是还放不下那人,人家都要成亲了……赵斤无言退出去,很快将酒菜端了来。深知少爷心思的赵斤端来的不是一壶酒而是四壶。让少爷醉一场也好,一醉解千愁。

  待房里无人后,赵书彦坐在桌边,自斟自饮。一杯烈酒入腹,催得他双眼发热。

  分明……是自己先与她相遇,先与她比肩前行,原本他以为能这样走一辈子,谁知现在只剩他一人。

  心,不甘啊……

第一一一四章 让大黄也嫁过来吧

  厚厚的嫁妆册子上,列着小暖嫁自己为妻,会带来的一应物什。大件如妆匣、拔步床、闷头柜、樟木箱、子孙桶、财富桶、聚宝盆等,小件如痰盂、红尺、花瓶、铜盘、鞋、金包革带、龙凤被、龙凤碗筷等,一件件列了三十多页。

  三爷认真从头看到尾,见到了岳母给小暖的陪嫁铺子:南山坳自不必多说,小暖所购的从十号到二十号的田庄、京城的所有店铺和田产,都归入小暖名下。

  三爷盯着这足足两夜店铺,岳母把家里大半的家产都给了小暖,是不是多了,小草成亲时怎么办?

  再下边,是陪嫁过来的丫鬟和家丁,三爷又沉默了。陪嫁的家丁没有,丫鬟只三人:绿蝶、春花、秋月。

  这,少了吧?

  三爷问过二哥,二嫂嫁入易王府时,从赶车马的车夫、厨房采买的婆子、打理嫁妆的管事到梳头的丫鬟,足有四十多人。

  岳母置办嫁妆是参考的二嫂的底子,所以三爷以为至少会有二十多个。为此,他已吩咐王全桐收拾出一个跨院给这些人住,还叮嘱霜成不许对这些人过于严厉,小暖待下仆慈宽,都由着她。

  要不要再添几个,以免小暖嫁过来后无心腹可用?

  小暖听了,笑眯眯地问,“小暖嫁给三爷,会无人赶车、无人做饭、无人洒扫么?”

  这话太中听了,三爷翘起嘴角,“你嫁我为妃后,府里的人任你使唤。不过,其他人也就罢了,你为何不把贺风露四人加进来?”

  小暖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他们是上清宫的弟子不是我的仆从,不宜时常出入晟王府,还是留在我娘和小草身边为好。”

  原来是为了这个。三爷笑了,隔桌抬手抚上她温润的小脸,“上清宫的小师姑本王都娶了,还会在乎几个弟子?”

  美人一笑倾人国,小暖神魂失守,“三爷不在乎,可小暖在乎。”

  见她如此,三爷舍不得放手了,四目相望,温情脉脉。

  小暖回过神来,乖乖用小脸蹭了蹭他的大手,小声嘟囔着,“我娘说了许多遍,成亲之前要我离你远一些,少见面。”

  等成了亲,她想远也远不了。三爷把手收回来,继续谈正事,“铺子可缺人手?”

  缺自然是缺的,否则小暖也不会出嫁时只带三个人。她出嫁后多了个晟王妃的身份,搭理店铺的时间会减少,娘亲对这些不在行,小草年纪尚小不能掌事,所以翠巧、黄子厚、秦三、展柜展福等人必须留在娘亲和小草身边,否则她不放心。

  而且,娘亲和小草身边、南山坳内已经用了三爷不少护卫,三爷的二号幕僚诸葛卿也留在南山坳,小暖不想再向三爷要人。需要人手她们可以再栽培,再过几年,展宏图、展潜、李麦穗这批孩子就当用了。

  于是,小暖笑道,“小暖前一阵把店铺和田庄的生意布置好了,接下来这几月内,铺子平安无事,不缺人手。”

  小暖处理好各处的生意,就是为了将接下来这段日子空出来。成亲后,她要适应在三爷身边的日子,不想让三爷觉得自己的王妃只忙着生意而忽略了他。

  接下来这一段,算是她和三爷的……蜜月吧。简单来说,就是小暖提前赶工把事情做完,然后要给自己放个大长假。

  “当东家的,就是可以这么嚣张任性。接下来两个月,请三爷多多指教。”小暖美滋滋的。

  “不是指教,是切磋。”三爷的心情好极了,他年后这几月也在做相同的事。因为他这阁老要赶工,硬生生逼得六部衙门办差效率提升了一大截,得了建隆帝数次口头嘉奖。

  还有什么,比与意中人心意相通更让人觉得开心的事?三爷想着成亲后该怎么疼她才好。

  三爷用完饭,与岳母商定成亲之前的一些事,出庄时已是日垂西山了。三爷懒得进城,直接吩咐道,“去第五庄。”

  “是。”玄散领命调转马头走了一会儿,又忍不住打小报告,“三爷,玄其那家伙根本没去向二姑娘打听正事,他带着大黄进山了!”

  心情颇佳的三爷应了一声,“你也想去?”

  “属下……不想。”玄散转悠着手中的马鞭,其实抓兔子应该挺好玩的吧?怎么觉得现在三爷看着玄其那木头比看自己还顺眼了呢?

  “玄散。”

  “属下在!”

  “再买几十只兔子放归山林,免得大黄为吃食奔波劳苦。”

  三爷一定希望姑娘带着大黄嫁过来吧!如果大黄也过来,大伙出入打招呼的多了一条狗,府里又会到处是洞,管家会跳脚,霜成姑姑会带着人一处挨一处地检查,让人填洞……也挺好。

  玄散耍着鞭子靠在车上,一条腿踩着车辕,另一条腿随着马车恣意地晃着,“三爷,您跟郡主商量商量,让大黄也嫁过来吧?”

  “木开。”三爷慢悠悠地开口,“将这傻子给本王扔下去。”

  骑马跟在车边的木开立刻跳上马车,取代了玄散的位置,邀功道,“三爷放心,木开一定会盯紧了,不让郡主把大黄带过来!”

  三爷低叹了一声,聪明的侍卫都让他派到小暖身边去了,留下的都是傻子。

  天黑透之前,玄其和大黄拎着三只兔子回庄。午醉醒来的赵书彦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长清街的杂货铺,身为赵家的少东,身系家族安危,他没有时间挥霍,烈酒把心头的火浇下去,站在人前的依旧是八面玲珑的笑面虎。

  “少爷,于田的李老爷到了。”杂货铺的管事在门前言道。

  赵书彦站起身,“快请。”

  于田地处西域之东昆仑山麓,早在几百年前便引入了桑蚕农耕之术,乃是丝绸之路上的繁华城镇之一。于田丝绸商李岸勒是赵家杂货铺的供货商之一,主供应西域各色特产,这类异域风情的商品在京中很受欢迎。李岸勒为人豪爽守信,赵书彦这几月与他来往频繁,想稳住这条线。

  高鼻梁、深眼窝、发色和髭须棕黄的李岸勒大布踏入赵书彦的书房,便闻到了淡淡的酒气,心中便是一阵窃喜。

  他布局数月,时机总算到了!

第一一一五章 醉酒伤情

  与赵书彦谈定赵家要从于田进的货物,写在纸上签押又收了订银后,李岸勒起身告辞,“岸勒走了,咱们兄弟俩三月后再会。”

  通过这里的店铺,李岸勒从京城收了一批西域没见过的精致小玩意儿和瓷器,这几日便要装车运回于田倒卖。西北路遥遥,一去一返少说也要三月。

  赵书彦客气道,“李大哥今晚可有约,若是没有,书彦略备薄酒,为大哥践行。”

  赵书彦的话正中李岸勒下怀,他爽朗笑道,“岸勒自于田带过来的好酒还剩下两壶,今晚你我兄弟去来兮楼,不醉不休!”

  中午饮酒过多仍感肠胃不适的赵书彦含笑应了,喝酒应酬是他身为店铺东家必须做的事。有些交情,必须通过推杯换盏才能建起来。

  来兮楼与摘星苑是京城有名的两大酒楼,不过去摘星苑的多是权贵,登来兮楼的多为商贾。此处管弦歌舞通宵达旦,供来客遣怀畅饮,来客吃喝痛快了,生意顺理成章地也就做成了,宾主尽欢。

  进入二楼的雅间后,李岸勒要了一桌子菜,又叫了楼里的歌姬陪酒,才问赵书彦,“书彦要听什么曲子?”

  由他点菜便是由他结账,赵书彦就算是客了,他含笑道,“皆可。”

  李岸勒大手一挥,“弹你最拿手的曲子!”

  歌姬屈膝行礼,将琴置于案上,抬手拨动琴弦。一曲《凤求凰》铮铮而出。

  赵书彦心中微涩,这几月小暖苦练的,正是这首曲子。

  陪酒的歌姬随着琴声缓缓吟唱,“有一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

  将要癫狂的思念和不甘泛滥成灾,赵书彦脸上连笑容挂不住了,他转头望向窗外,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不能乱啊,赵书彦暗暗告诫自己。

  好巧不巧的,这屋的正对的居然是小暖的绫罗坊!

  此时华灯初上,红红的灯笼将“绫罗坊”三个大字照得发亮。这招牌写得极好,似有龙腾之相,观之便觉不凡。

  这三个字真得不凡,它们出自晟王之手。不只这三个,绫罗坊大堂内高高悬挂的“恭喜发财”四个大字,也是出自晟王之手。

  小暖说晟王是财神爷,店铺挂上他写得招牌就会生意顺遂、财源广进,所以小暖的店铺都是出自他之手。

  京城杂货铺开张时,小暖还曾问过自己,要不要挂一块晟王写的招牌。虽知她是好意,但赵书彦还是拒绝了。

  一来是他不愿,二来他觉得即使是小暖去求,晟王也不见得会给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