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636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饭后,三爷与母妃和小暖说着这一段的安排,“礼部已拟出葬仪单,父皇明日午时入敛,七日后出宫葬入皇陵,十八日后也就是四月初一,新皇登基。先让小暖在您这里住两日,待父皇入殓后,我再送回王府。”

  四月初一?小暖忍不住想笑,这日子是谁选的,真吉利。

  华淑问道,“这是圣上的意思?”

  三爷摇头,“小暖身子重了,不宜来回走动。”

  华淑又问,“秦安人那边可派人送信了?”

  “送了。”

  然后,这母子俩就不说话了。

  小暖看得出来他们都想表达一下对对方的关心,可又不知表达,不禁心酸。

  三爷满月便被太后抱走,这些年来母妃为了儿子的前途疏远他。三爷在太后、建隆帝和母妃之间行走,也需把握分寸,不能太近亲,时间长了两人之间便成了现在的模样。

  现在无需顾忌了,华淑想让儿子当心身体,莫太操劳累病了,说出口的却是,“我会照顾好小暖的。”

  三爷点头,“您也好生歇着,莫想太多。”

  华淑点头,母子俩相视一笑后,三爷神情轻松地走出重华宫。随后,一个贼眉鼠眼的小太监自宫门前快速经过,往小暖她们这里看了一眼。

  小暖回屋会问,“那个小太监是谁?”

  青信道,“他是淑太妃宫内伺候圣上的,名叫来福。除了来福外,得圣上信任的太监还有三人:淑太妃所在挽春宫的管事太监杨安喜、伺候圣上多年的小太监来宁、来寿。”

  小暖听明白了,这来福就是柴严景的心腹,监视三爷行动的。他这名字起得真是很,狗腿。

  柴严景这做法真的是很小气,或者说很小孩子气。小暖摇头,慢慢来吧,这也不是自己该操心的事。

  三爷走了不久,淑太妃便到了重华宫中。七皇子继位,淑太妃虽顶着太妃的名头,实则已是皇宫内的一把手大BOSS了。

  李太后?

  那么大的把柄被淑太妃母子手里握着,她哪还敢摆太后的谱。在众人面前宣读了建隆帝的“遗诏”后,她就战战兢兢地躲进宜寿宫,不敢出门了。

  淑太妃是打着给贵太妃送伤药的名头来的。华淑鲜血淋漓的十指,昨日在宜寿宫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姐姐伤成这样,真叫人看着心疼。”淑太妃微微皱头,不明白建隆帝为何如此残忍,他不是一直将华淑当心头肉宠着么?

  华淑则道,“为先帝抚琴解忧,是我应尽的本分。”

  “宜寿宫的若拙留遗书为先帝殉葬,悬梁自尽了。”淑太妃轻声道,“难为她有如此情意,昨日我还问她日后要不要来我宫里做事呢。”

  华淑微愣,“我以为,她会等到先帝下葬之日才会……”

  虽说大周不提倡活人殉葬,但帝王或太后殡天,其宫内的管事太监和宫女一般都会跟着去,以示忠心。太后去世时,慈宁宫的安顺和采珍便是如此。

  淑太妃又压低声音道,“姐姐,有件事妹妹不知当问不当问。”

  华淑抬眸,看进淑太妃的眼里,“妹妹想知道先帝为何会从龙床摔下来?”

  华淑如此坦荡,淑太妃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兹事体大,昨日在侧殿内严景不好问,才让我今日过来……”

  先帝的死来得太快,柴严景需尽快查明他的“死因”,给天下人一个交代。

  华淑讲道,“昨日我为先帝抚琴几曲后,先帝忽变得极为激动,让我服侍他宽衣。因先帝有伤在身不宜多动,我便规劝了几句。先帝仍一意孤行,我上前正要为他宽衣,他却忽然坐起喷血摔到地上,疼痛难忍。我立刻唤若拙进殿伺候先帝更衣,之后的事妹妹便知道了。”

  建隆帝有伤在身还有心思行房?淑太妃的眉毛忍不住跳了几下,不知道该说他什么,只挑关键的问,“先帝是先吐血才摔下龙床的?”

  这就对了!

  淑太妃压低声音,“姐姐有所不知,御医查验先帝服用的丹药,发现丹药被人动了手脚。”

  华淑装着诧异,“何人如此大胆?”

  淑太妃低声道,“丹药只经了德喜和玄孚之手,琴鸣山的守将今早送来消息,玄孚逃了。”

  两人对视半晌,华淑才道,“妹妹当劝着圣上以此为戒。”

  淑太妃轻轻拉住华淑的手掌,感慨道,“现在宫中还能如此为我和严景考虑的也只有姐姐了,姐姐与我一起留在宫中享福,可好?”

  华淑面带苦涩,“太后怎能容我在此。”

  李太后肯定愿意把华淑留在宫里折磨着,而非放她出去跟着儿子享福。不过透过这句话,淑太妃便明白了华淑的意思,“姐姐出宫也好,只是日后你我姐妹若想一起谈诗论画,就难了。”

  华淑见她不拦着自己出宫,便安了心,“你我都在京城,想见也不难的。”

  淑太妃回到挽春宫时,有些郁郁寡欢。

  柴严景回来时,见母妃这样,小脸一绷,“谁惹母妃不高兴了,告诉朕,朕给您出气!”

  淑太妃摇头,“现在谁还敢给我气受,只是想到还要在皇宫里待上后半辈子,我心里就有些堵得慌。”

  儿子当了皇帝后,淑太妃先是欢喜,现在却觉得空落落的。

第1286章 让贵母妃留在宫中陪您,如何?

  一块住了十几二十年的一大群人,眼看着就要散了。能留下来的也就她和李太后,她们俩还处不来,这以后莫说摸叶子牌,连个说话的人都不好找了。

  柴严景看了母妃一会儿,忽然道,“母妃如果觉得一个人呆在宫里闷,就让贵太妃留下来陪您吧。”

  淑太妃愣了,“你说什么?”

  “儿臣说,让贵母妃留在宫里陪您。”柴严景一字一顿地道,显然他是认真的。

  淑妃吓得站了起来,将穿着黄袍的儿子拉到近前,严肃问道,“这是谁给你出的主意?”

  柴严景的小眉头蹙了起来,“母妃,朕现在是皇上了。您不要这样拉拉扯扯的。”

  淑妃一巴掌抽在他的后脑勺上,“能的你!说,谁给你出的主意,他这可不是想帮你,而是想害了你!”

  柴严景还是不肯说,“父皇把贵母妃留在宫里,所以三哥才听他的话,认真为朝廷做事的。朕把贵母妃留在宫里又不会委屈了她,会像孝敬母妃一样孝敬她的。”

  淑太妃气急,“将心比心,如果你三哥当了皇帝,把母妃留在宫里,你怎么想?”

  柴严景固执道,“可现在朕是皇帝。”

  淑太妃没想到儿子忽然变得这么固执,她非常严肃地教训道,“你三哥是阁老,是朝廷的股肱之臣,他没有争夺皇位之心,但可不代表他好欺负。你敢把贵太妃留在宫里,你三哥就敢跟你翻脸,让你这皇位做不稳当,你信不信?”

  柴严景低下头,“我信,所以才在想办法让三哥听我的话。”

  “制住?”淑太妃气笑了,“你父皇那么小心眼的人,还得装着大度呢!你拍着心口问问,这天下还有谁比你三哥更可靠?他是你亲哥,人品好又有本事,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太傅怎么跟你们讲的?”

  柴严景低声道,“母妃,三哥能推我上位,就能推二哥、四哥上位,我怕……”

  儿子还小,当皇帝这么大的事,哪是说做就能做的好的。她本以为儿子要当几年太子,由建隆帝手把手教会了才登基。现在他是有点心眼,怎么当皇帝都不懂啊。

  “你都上来了,哪是他们说让你下去,就能让你下去的。”淑太妃安慰了他一番,又劝道,“我在宫里呆得久了没见识,你年纪又小,遇到不明白的事儿就跟你外公和你三哥商量,他们总不会害你的。”

  “您说……儿子现在算是命定的天子了吗,儿心里一点也不踏实,这皇位来得太容易了……”柴严景得了皇位后,越发地不安了。

  淑太妃非常肯定,“你坐在这个位子就是天之子,只要你不办违反祖制的事,就没人敢不服。”

  听母妃说了这一番话,柴严景也觉得程无介给自己出这个主意是抱有私心的,便歇了将贵太妃扣在宫中的心思,“儿臣去找三哥他们,商量父皇的丧礼和朝事?”

  “去吧。”淑太妃叮嘱道,“别打你贵母妃和三嫂的主意,你三哥把她们放在心坎里了,那是他的逆鳞,不是软肋。”

  柴严景刚出挽春宫,小太监来宁便怒气冲冲地跟上来了,“万岁,易王和晟王在宜寿宫侧殿歇息,把太监宫女们都撵出来了!”

  柴严景不高兴了,“他们要歇息,殿里留一群人做什么,小题大做!”

  来宁急了,“可是万岁……”

  柴严景小脸一沉,“朕让你干什么去?”

  跟德喜公公学本事……来宁脖子一缩,可怜巴巴地道,“德喜公公死气沉沉地站着不吭声,小人学不到啊。”

  柴严景想了想,便道,“把德喜请到宜寿宫侧殿来。”

  “是!”来宁以为万岁要替他出气,立刻颠颠地跑去找德喜。

  柴严景到了宜寿宫,先去灵堂哭泣一顿后,便去了侧殿见三位哥哥都在。

  三人见老七来了,都站起来弯腰行礼。柴严景挺直了腰杆,客气道,“三位皇兄免礼,自家兄弟,无需见外。”

  “圣上,咱们虽是兄弟更是君臣,该守的君臣之礼不可荒废。再说就算二哥三哥不行礼,我也要行的,谁让我是郡王呢。”柴严昙说这话时一脸谦卑,那眼神却亮得吓人。

  柴严景心里想了半天,也没找到四哥能封亲王的理由,便道,“都是自家兄弟,讲什么亲王郡王,都不必行礼。三位兄长,请落坐。”

  这意思是不给自己升位份了?柴严昙心里不高兴,坐在三哥瞅着他生闷气,他可是答应了让自己当亲王的,说话不算话,呸!

  三爷懒得理他,见二哥不说话,便与柴严景商量道,“朝廷各州送上来的紧急折子需要圣上亲批,您看该送往何处?”

  宜寿宫的书房乱糟糟的,不是能安心处理朝政去处;挽春宫位置偏僻,来回需费不少工夫。柴严景便实心实意地道,“去天章阁吧,朕想跟三哥和诸位阁老学管理朝政。”

  二皇子听了老七的话,不禁有些诧异,老七现在就亲自处理朝政,而不是挑选得力大臣监国,待他成年之后再亲政了?

  他还是个孩子,便是有几分小聪明,又如何懂得君国大事,这岂能儿戏!二皇子知老七忌讳着他,便没有开口规劝,打算私下再与三弟商量。

  柴严景又跟三位哥哥商量道,“德喜公公待会儿就过来了,三位皇兄帮我留下他,可好?”

  三位皇兄还没开口,正添茶的小太监的手一哆嗦,将茶倒在几案上,溅湿了柴严昙的衣袍。

  柴严昙正气着,一脚便踹在小太监身上,“茶壶都拿不稳,还敢来这儿丢人现眼,滚!”

  “小人该死,小人该死!”小太监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认错。

  柴严景的脸色也跟着不好看了,这几个小太监在宫里的确不算好的,但对他却是忠心耿耿,这几年为了他没少受委屈。打狗还得看主人呢,老四这是干什么!“还不快去帮昙郡王取衣袍来!”

  老四见老七脸色不好,立刻明白这不开眼的小太监不是宜寿宫的,而是是老七的人!他后悔自己大意了,连忙道,“圣上放心,待会儿德喜来了,四哥跟他讲,让他留下来继续当大内太监总管!”

第1287章 小暖晕倒

  老四蠢成这样,易王都看不下去了,转头假装不认识他。老七是说留下德喜,可没说让德喜当太监总管!他在这么“表现”下去,郡王的位子都要保不住了。柴严景看着四哥亮晶晶的桃花瞳,有点头疼。可怜他才十三岁,就已经体会到父皇面对四哥时的心境了,那就是——开口就想骂,骂完立刻哄走!

  他不是父皇,骂不得只好赶走,“四哥且去更衣,此事朕自有计较。”

  柴严昙还想继续表现,却见老三又拿眼刀子斜他,便老老实实地站起来,溜出去“更衣”了。

  德喜进来先给新登记的皇上行了跪礼,又向两位王爷问安,一副行将归朽的模样。

  柴严景开口挽留他继续在宫中做事,易王和三爷也劝了几句,德喜却直挺挺地跪下请求出宫,“伺候先皇入皇陵后,老奴请旨出宫捉拿玄孚,请万岁恩准。”

  建隆帝服用的丹药自药材、炼药、运送到试药诸环节都是德喜负责的。建隆帝食丹中毒,他难辞其咎。柴严景不追究他的失职之责,但德喜过不去自己这一关。

  柴严景劝道,“朕已派出三路人马分头追击,并令刑部颁下海捕文书,玄孚便是背生双翼也难逃脱,公公无需出宫奔波劳苦。”

  德喜固执着,“以安喜的本事,定管好宫内的大小杂事。若是万岁不准,老奴便跟若拙一样,即刻随先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