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农女 第676章

作者:南极蓝 标签: 种田 穿越重生

第1384章 大师帮还是不帮?

  ,最快更新掌家小农女最新章节!

  最终,三爷与乌羽率兵赶往漠北时,度通却只能站在路边,目送一身道袍的师弟与莫名跟着离去,因为师父不赞同他们与师弟同去。

  望着光秃秃的脑袋上,不伦不类地顶着道冠的师弟,度通怎么也放心不下。

  智真道了声“阿弥陀佛”后,与身边闷闷不乐的大弟子商量道,“河西走廊的尽头为酒泉,酒泉富饶,其境内的敦煌更是西北佛门圣地。你随为师去敦煌参佛,可好?”

  “去盛产美酒佳肴的酒泉?”度通两眼放光。

  圆通平安,智真去了一大心病,便想带着大弟子前去拜访名山古刹,这些年跟在自己身边,确实让他受了不少委屈,“此去酒泉有些路程,我们步行前去,在酒泉呆够了再缓归南山坳。”

  度通更开心了,“好,好!师傅,咱们何时动身呢?”

  “今日准备些干粮,咱们便明日动身。”智真见徒弟迫不及待,他也跟着开心起来。

  度通更是笑得只剩下两个大大的松鼠门牙,“弟子这就去准备!”

  度通本是尝尽世道辛酸的乞儿,十五岁饥病将死之际被师父所救,拜入师门。虽因师叔智藏的刁难,他与师父的日子过得不算舒心,但比起当乞儿时已是天差地别,度通很是知足,千方百计地想让师父过得更好。

  入门八年后,师父又在庙门口捡回一个无人要的弃婴收做徒弟,度通要为尚在襁褓中的师弟的口粮奔波,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觉得这点分量不算什么,他有本事去化缘,也有本事帮着永福寺赚更多的香火,让师傅和师弟过得更好。

  他虽入了佛门,却不是个潜心礼佛的和尚,只是个想跟师父、师弟一起过好日子的和尚。

  现在师弟平安,师父起了出去走的心思,度通求之不得。穷家富路,要出门当然要准备妥当。度通回营发上面,便向定北军借了匹马,赶往十五里外城镇上的霓裳布庄。

  他到了布庄后,掏出济县绫罗霓裳总店掌柜秦正田的亲笔信,连同自己的度牒一起递给分号的掌柜,要从柜台上支取十五贯钱,并打听绫罗霓裳可有商队赶往酒泉。

  此处兵荒马乱,他与师父孤身赶往酒泉并不稳妥,还是跟着晟王妃的商队走为好。西北再乱,也无人敢打晟王妃商队的主意。因为晟王妃的名头响、商队还有一流的镖局护送。

  他们跟着商队走能省下一大笔银子,还安稳。度通的算盘打得噼里啪啦直响,回到大营时还带着笑。

  回到大营见到师父帐中坐着的头上带伤、消瘦又精明的老者时,度通就笑不出来了,“师父,这位将军是?”

  老者捋胡须,“这位是度通师傅吧,老夫金不换。”

  就是那个为了救父投敌后,再弃暗投明的金听南的父亲?度通双掌合十道了声“阿弥陀佛”,便站到了师父身后。

  金不换继续与智真道,“大师乃得到高僧,当然晓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玄妙。若不是我儿子假意投靠黑山打探敌情,又怎能有昨日的大胜?他虽没擒住贼首贺青,但也捉住五名黑山叛将,功不可没……”

  度通一看师父低垂着双眸默默波动佛珠,便知道他已经入定诵经了,便打断了吹嘘儿子如何如之何的金不换,“金将军造坊家师,所为何故?”

  金不换喝了盏茶才道,“我儿入黑山本为刺探黑山军情,但定北军不少人却误会我儿是真的投敌,真是气煞人也……”

  见他又巴拉巴拉没完,度通更不耐烦了,“将军来找我师父,究竟是为了什么?”

  金不换见智真垂眸不语,他身后这个比自己还瘦的度通一脸市侩,心里也不高兴了,沉下脸道,“老夫想请大师去帅帐,帮我儿金听南说句公道话。”

  智真转动佛珠的手停了,度通也万般不解,“将军若觉得令郎有冤屈,自去找元帅申辩,我师父是出家人,岂知军营事?”

  金不换忽然老泪横流,“若能有其他路可走,老夫哪还会打扰大师?他们都断定我儿是投敌,我儿百口莫辩!可怜老夫被匈奴残害五载才得归大周,老母病妻尽归黄土,金家只剩听南支撑门户,若是听南再出了事,让老夫如何独活?佛家不是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么,大师救救我儿可好?”

  度通简直无语了,“你想让我师父跑去帅帐中,跟元帅和定北军众将士说你儿子没有罪只有功,是个忠心耿耿的将领?”

  “度通师傅果然聪慧,一点即通!”金不换继续贿赂智真,“乌元帅内心里也是不想为难我儿的,但定北军众将士不肯给他递这个梯子,老夫又不能出面。所以老夫思来想去,只能求助于大师了。若此事成,老夫绝不会忘记大师的。”

  度通笑了,“昨夜晟王在时,将军怎么不去找晟王替贵公子说情?”

  金不换的胡须抖了抖,晟王那性子,谁敢去找他说情。本来有点谱的事儿,让他一搅和也就没谱了,“老夫有伤在身,昨日回营后便睡下了,今日醒来时晟王已经带兵走了。”

  度通哦了一声,智真张开能洞穿人心的双眸,平静问道,“老衲与金老将军是初见,在济县时却与金小将军有过几面之缘,敢问老将军,金小将军可曾为他自己申辩?”

  金不换哑然,若他儿子肯改口推脱,他又何必如此焦急!眼睁睁看着乌羽已经跟着晟王去了漠北立战功,

  “阿弥陀佛。”智真高诵佛号,然后又归于平静。

  金不换沉下脸,“这么说,这个举手之劳的忙,大师是不打算帮么?”

  “老衲无能,请金老将军另请高明。”智真道。

  金不换冷声道,“我金家在济县虽不及乌家,但也是金吾卫中数一数二的大户。若大师帮了老夫这个忙,老夫自会感激不尽,重金相酬。”

  金不换的意思得反过来听——若是他们师徒不帮,那么就要承担得罪济县数一数二大户人家的恶果。

  度通被金不换逗乐了。

第1385章 真佛,泥菩萨

  晟王与乌羽已带兵去了漠北,跟随而去的还有不少将领。定北军拿下黑山后气势如虹,现在这些人屁颠屁颠地跟去漠北是打仗吗?

  不是!

  匈奴虽然凶悍,但架不住周军人多啊!漠北二十万驻军加上晟王带去的二十万,四十万人足以将匈奴踏平了,这是傻子都能看明白的事。

  这些人争破头也要跟着,不是为打仗,而是去分肉、去抢金银财宝、去夺军功!

  晟王为什么亲自带队去?他是要帮乌羽抢?

  乌桓为什么不去?因为这黑山一仗够他吃得饱饱的,他要把战胜匈奴的军功留给乌羽!

  自己的儿子为什么会被押在定北军大营里?因为他这当老子的没用!这样下去,儿子何时才能出?

  金不换在来找智真之前,已经找了好几拨人,他们要么人微言轻,要么就是只顾着他们自己不管自己的儿子。金不换明天他们在等着看金家的笑话,若这事儿发生在别家,金不换也会冷眼旁观看笑话。

  他是万般无奈之下,才来找智真的。这老和尚得晟王几次三番召见,按说他在乌桓面前也能有点面子才对。

  既然说好话没用,那就只能威胁了,金不换接着道,“你这和尚笑什么?县官不如现管,晟王是官高位重,但他在京城,难天天照看你们?别忘了,你们的寺庙在济县!”

  智真依旧不说话,度通继续笑,他当乞儿时见惯了金不换这样的货色,最知道怎么对付他,“这位将军是在匈奴待得日子久了,不晓得济县早已沧海桑田。镇清寺不在济县,而是在文昌郡主、晟王妃陈小暖的封地南山坳内。”

  见金不换脸色变了,度通再补无数刀,“说来真的很巧,因文昌郡主乃道门俗家弟子,所以日常见了,文昌郡主会换小僧一声‘师兄’,镇清寺得郡主关照,有侍卫帮忙照看门户,您觉得这‘现管’如何?”

  金不换在济县时,还不曾听说过陈小暖这号人物,他被关在匈奴四载,真不晓得济县出了这么个了不得的大人物。于是,金不换探听道,“敢问这文昌郡主,是哪座府上的姑娘?”

  度通道,“是济县原状元郎陈祖谟的长女。”

  金不换先是惊讶,又迅速笑道,“老夫与陈状元也算莫逆之交。”

  度通慢悠悠道,“可惜,陈家父女不合,文昌郡主由其母秦安人抚养。秦安人虔诚信佛,常来庙中听我师父讲经。”

  金不换笑不出来了,“是老朽眼拙,不知贵寺竟供了真佛。”

  度通笑得比他还开心,“将军言过了,寺庙里供得都是泥菩萨,真佛都在人心里。”

  “好,待回了济县,老朽定去拜拜贵寺的泥菩萨!”这俩秃驴他惹不起,金不换转身拂袖而去。

  待他走了,智真才问徒弟,“如何?”

  度通笑着将重重的钱袋子递到师父面前,“弟子从霓裳布庄支取了十五贯钱,碎银子和铜钱都有,自这里去酒泉一路上足够用了。弟子还打听了,后日才有去酒泉的商队,西北不太平,咱们跟着商队走更安稳。”

  若去了酒泉后师父还想去其他的地方,他们也可以跟着绫罗霓裳的商队走,度通越算越觉得开心、合适。

  智真叮嘱道,“这些钱算作咱们从布庄借的,待回到南山坳便连本带利地还上。”

  度通笑得更开心了,“咱们庙里开销少,所以弟子这几年攒了不少银两。弟子将这些银子存在了绫罗霓裳的济县总店内,并请秦掌柜开了收据。咱们出来用钱,只要拿着秦掌柜给的凭据,便可到任一绫罗霓裳的分号支取。”

  智真疑惑,“绫罗霓裳做起了钱庄的生意?“

  度通笑眯眯的,“他们只为熟人提供方便,现在还不算钱庄,几年后就不好说了。论做生意,弟子只佩服九清一人。”

  两人说着话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的金不换跑回关押儿子的帐篷,“陈祖谟家被赶出去的姑娘,可是叫陈小暖?”

  金听南点头,“不错。陈祖谟的糟糠妻被封为安人,陈小暖被封为文昌郡主,并嫁于晟王为正妃。娶了承平王府三郡主的陈祖谟,被先帝夺去状元身份和官职贬为庶民,承平王也丢了爵位。”

  金不换惊得合不拢嘴,然后连忙问道,“既然她这么厉害,你在济县时可曾与陈小暖家走动,关系如何?”

  金听南苦笑,“儿与晟王妃毫无瓜葛。”

  “你真是!这么重要的大人物,你怎么能不走动呢!若是早搭上这根线,现在咱们也不至于如此被动!”金不换连声抱怨。

  金听南最烦的就是他爹这一套,“爹,咱们是武将不是文臣,靠上马杀敌获军功。儿阵前投敌是死罪,不牵连九族已经是元帅开恩了。儿已向元帅递了请战书,儿愿为国战死沙场赎罪。爹,以后金家要靠您老撑着了。”

  金不换气得差点吐血,不过在匈奴这几年屈居人下的磨砺让他隐忍的功夫强了许多。他强忍下一肚子的话,含笑道,“你做的对,我等将士就是要有浴血杀敌的气魄。上阵父子兵,为父这就去帅帐请令,与你共同出战,报国仇、洗前耻!”

  不管儿子怎么想的,只要他上战场就能立战功,立战功就能将功补过,就能不死,待熬过了这个一个关,回到金吾卫又是一条响当当的好汉!

  金不换不理儿子的劝阻,快步奔着帅帐而去。

  乌桓放下手中的军情急奏,耐心听金不换将话讲完。金不换原是右金吾卫的将军,祖父挂印养伤期间,右金吾卫一直在他的统领之下。

  也正是因为他这十几年的统领,致使右金吾卫在粮草、军饷等方面不出了不少纰漏,所以朝廷才会派晟王暗坊金吾卫大营,督办粮草军饷大案。

  匈奴犯境,朝廷派右金吾卫出征漠北,若不是因为临阵杀大将不吉,三爷早就将他拿下查办了。所以,金不换能战死沙场而不是死在刽子手的鬼头刀下,也算是个很好的归宿。

  谁知,他竟活着回来了。

  见他一副“我是为国为金吾卫才在匈奴忍辱偷生,你们不能亏待我、更不能亏待我儿子”的态度跟自己说话,乌桓的脸越来越沉。

第1386章 晟王府最忙的……狗

  .,

  他的脸再沉,在金不换眼里也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孩子。金不换声泪俱下地诉说了半晌,最后抽抽鼻涕,“末将虽老,但仍能征战,请元帅恩准末将随听南同征匈奴,报仇雪恨!”

  乌桓玉面寒霜,“金老将军。”

  “末将在!”

  “本帅何时说过要派听南出征漠北?”

  金不换抱歉拱手,“是末将口误,元帅您派他去哪里,末将就跟他去哪里。”

  金不换觉得自己不去盯着,就儿子那脾气,还不晓得要吃多少亏呢,自己被匈奴抓时他是六品武将,过了四年才升为四品,这不是急死人么。

  金不换等了半天却得不到回复,他偷偷抬眼见乌桓正不错眼珠地盯着自己,心里不由得一阵发毛,“元帅?”

  乌桓缓缓道,“老将军说报仇雪恨,不知你想报的是什么仇,又想雪什么恨?”

  “回元帅,是匈奴犯我大周天威的仇、匈奴人辱末将之恨。”金不换言之凿凿。

  乌桓问道,“我的兄长乌羽被匈奴掳去半载余,归来身上鞭痕累累。老将军被掳去四载,为何身上不见一道伤疤?老将军是如何躲过刑罚的,在匈奴这四年又做了些什么?”

  “我……”金不换心中发慌,眼睛不由地乱转。

  乌桓又道,“晟王已亲去漠北督战,大败匈奴后只要审问俘虏,就会知道老将军这几年在匈奴是如何受折磨的。”

  金不换心慌脸硬,说话掷地有声,“末将在匈奴未曾做过一件叛国之事。末将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