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福晋 第32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爽文 甜文 清穿 穿越重生

  “哟,你不说这事爷还真忘了,是得好生想想。要不说还是咱福晋大气呢,事事都替大格格记着。”胤祐的确不记得这事了,现在一提起来还真不知道给给闺女儿取个什么名字好。

  琪琪格那一类的都太俗气,京城那些姑娘们叫这些的一抓一大把,自己闺女得想个不一样的。可要不一样那就不是拍脑门子就能想出来的事儿,“这事不着急吧。”

  “不着急,你慢慢想,反正回家的时候你必须得想好了。这回再回去大格格可就记事儿了,你这个当阿玛的别连名字都没想好,人小姑娘心里难过。”别以为小孩儿不记事,越是小小的孩子有些事儿记得越深。

  得,话都说到这份上,胤祐干脆也不在玉玳这儿撩闲,一猛子就扎到书房里去。等到要吃晚饭了才晃晃悠悠出来,玉玳见他老神在在的样子问他想好了没,他倒是也老实,摇摇头:“没。”

  感情在里边待这么久都白忙活了。不过玉玳也不催他,“吃饭吧,左右还有这么久呢,你慢慢想。想不到总比敷衍强,要陪孩子一辈子的事儿呢,别马虎了。”

  “对,就是这个理儿,爷也是这么想的。”一听她这么说胤祐赶紧就跟着点头,话说得笃定还挺像那么回事,逗得玉玳只想笑。

  不过这也就是玉玳和胤祐乐意多待,本还想既然能多留些日子,那就再出门玩玩。没成想紧跟着没过两天前边就传了消息出来,说是太子病了。这消息刚传到玉玳耳朵里,玉玳第一反应竟是仰头问刚进门的胤祐,是不是太子又惹着老爷子了。

  胤祐一听这话都头疼,自从在直隶太子惹着老爷子之后,一路过来人家两父子就一直不冷不热的,这些下边的弟弟夹在中间本就很难了,如今又闹出这么档子事儿,还真没地儿说理去。

  要不说到了杭州之后其实谁家都没闲着呢,不光是自己当了回浑人,那些哥哥弟弟也没好到哪儿去。听说老四都还带着四嫂去杭州街面上转悠了一趟,一下午光给嫂子买头面就花了两千两银子。

  但谁也没太子玩得狠,江南本就是太子的底盘,太子多少得力的奴才都在这边盘亘着,一到地方就有数不清的人往太子跟前送东西。太子又是个荤腥不忌的,昨晚就是跟两个倌儿闹狠了着了风寒,今儿早上就起不来了。

  老爷子得着消息之后,早上就把连小倌儿带送小倌儿进园子的人全逮起来。偏生不知道那小倌儿怎么就得了太子青眼,听说抓人的时候太子还百般不情愿很是闹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李德全亲自过去把人带走的。

  胤祐说起来大大方方,玉玳听着却难免脸红。自己跟他那一夜也没好到哪儿去,要不是肚里多了个小祖宗,康熙那边胤祐也要吃挂落。

  “那现在怎么办啊。”太子如今跟康熙闹得再厉害也没事,现在索额图都还没倒,且不到废太子的时候。等过了这一阵康熙记起儿子的好来,人家又是亲亲热热两父子。

  “马奇奉命往江宁去拜明□□陵,咱们收拾收拾东西,后天出发回家。”既是要回家那就好办了,院里奴才这一路别的没学会,收拾行李早就练出来,那速度比谁都快。

  回程的路比来的时候要快,路上磨磨蹭蹭快两个月,回去不过半个月就在杨村上了岸。从杨村到京城也就一天的路程,进城之后胤祐先把人送回了府就又往宫里边去。

  “嬷嬷啊,你让厨房把吃的热水都备好,贝勒爷今儿怕是要在宫里耽搁些时间。”这一路回来风平浪静,但也就是太风平浪静了,叫人心里发毛。

  本以为早晚都会讲和的康熙与太子,这一路竟然一面都没见,康熙那边一问就是风寒还没好,怕过了病气给皇阿玛。路上到底不好收拾儿子,现在回京了可不就好算总账了。

  玉玳猜得准,胤祐也不是没准备。从府里进宫的路上,愣还找了个地儿要了碗豆腐脑囫囵吃了,才抹了嘴进宫去。到了养心殿几个哥哥弟弟全站在外边吹风,胤祐挤到五爷身边,“怎么都外边等着,皇阿玛没让进啊。”

  “进什么啊,太子跟里面呢。”五爷一说起这个就没好气,老大老三跟自己这些日子在京城什么事儿都得盯着,皇阿玛在外边也不忘给儿子挖坑,路过一地方就免税、赈灾、开粮仓、截漕粮。老爷子倒是赚足了吆喝过瘾了,几个留在京城忙着擦屁股的儿子命都快搭里头。

  税免了国库还空着,户部天天去直郡王府上哭穷。直郡王哪见过这个啊,要是军营里谁这么干直郡王能一鞭子抽死他。可户部那几个老大人,年纪一大把了走路都战战兢兢,直郡王哈口气儿都怕把人吓着,还能怎么办,哭就哭吧,听着就是了。

  可户部没钱,漕粮又没了,兵部和九门提督手底下这么多兵丁总要吃饭吧。老五去找直郡王商量这事,差点被自家大哥踹出来,户部兜比脸干净,这边这么多口人等着吃饭,老大老三老五实在没办法就只好各家化缘,辗转腾挪的凑,近三个月都熬瘦了。

  可这一回来,直郡王带着老三跟自己在城外巴巴等了大半天不说,进了城老爷子也没多赏一句话。这会儿回了养心殿,也就把太子叫进去了,愣是衬得其他儿子活像后娘养的。

  “五哥你别叫苦啊,你瞧瞧弟弟,瞧瞧,我这眼睛是不是都眍了。”胤祐听着胤祺的诉苦半点同情都没有,他再难好歹没在老爷子跟前待着。沿途那些奴才来磕头要陪着,城里那些耄老要来面圣,还得以示亲民替皇阿玛扶着。“天天哭我一身眼泪,没好到哪儿去。”

  胤祺胤祐小声比谁惨,老九老十在一旁听着忍笑忍得辛苦,直到养心殿门开开,回程病了一路,这会儿瞧着还胖了一圈的太子从里边出来,几人才一脸噎个半死的样子往养心殿里边去。

  今日份碎碎念:今天懒劲突然上来了,本来想二更好像更不动~就薛薇请半个假吧~

老规矩,本章评论红包随机掉落~明天就要上班了!!!大家要开心吼!

  ☆、第七十三章

  这些儿子在外边嘀咕什么,康熙就是没听到也能猜到个七七八八。儿子长大了, 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不是什么稀罕事儿。但再有心思该干活的时候还得干活,要不白养活他们。

  “按理说外边奔波这么久, 应当先放你们回去,不过朕这儿有两件事, 想想还是先说了,你们也好有个准备。”这次被保成这么一闹江宁就没去成, 马奇虽代为祭拜过明□□陵, 但该办的事儿却还是没办。江南再是好山好水才子遍地也到底隔京城太远, 这些年白莲教和打着前朝幌子生事的人就没断过。

  “朕打算修明□□陵,再寻其后裔, 等找着人了,外边那些明太子们自然就消停了。”康熙次次南巡, 次次就要去江宁祭祀, 不就是为了安抚人心吗。不过前朝闹得最凶的时候到底不是现在, 几个王爷贝勒听说要修陵寻人那就修呗, 反正不用自己干活不是。

  “但。”康熙看着下边的儿子都还傻愣着没反应,才继续开口, 一个但字就让儿子们心都提溜起来,“修陵的银子从哪儿出,人找着了怎么办,你们说说。”

  哦,合着您一张嘴说修就修, 其实银子都还没着落是吧。人也不知道往哪儿放?那这不是逗咳嗽玩吗。康熙这话一出,下边胤祐他们简直是哭笑不得,老爷子想一出是一出,感情啥都没有那说个什么劲儿啊。

  胤祐他们觉着不靠谱,四爷倒是一脸的凝重。这一路户部有什么消息他都没漏下,如今要想户部国库出银子那是没戏,但皇阿玛说出口的话肯定是不会往回收的,现在说来给儿子们听,到底是说说而已,还是拿这事来考量儿子,四爷一时有些拿不准。

  “不着急,这事你们好生想想,过两天把折子递上来。”儿子们脸色的神色康熙都仔细瞧过了,心里就基本有了七八成的底儿,直郡王最烦这种要上折子的事儿,一抬腿一拱手就想立马把自己想法给说了,却被康熙一摆手给噎了回去。“朕只看折子。”

  行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能怎么办呢,捏着鼻子也得应下来啊。一路上风尘仆仆没歇过,康熙说完了事儿就没多留他们,家里女人孩子都等着,还是赶紧回去吧。

  出了养心殿已经快到了宫门落锁的时辰,一群儿子除了十三十四都是成了家的,不好在宫里多留,原本想去各自额娘那儿瞧瞧也来不及,干脆赶紧的出宫各回各家得了。

  康熙如今脾性没前几年好,老是说训儿子就训儿子,玉玳做了胤祐今儿又得在宫里磨很久的打算,没想到他倒是天还没黑就回来了。“累了吧,赶紧把衣服换了歇歇,晚上厨房做的都是你爱吃的。”

  在外边这么久总是到了个地方就吃那地界的菜色,毕竟难得出门一趟,不尝尝新鲜的可惜了。吃的时候都觉得挺好,回来了才发现这些年吃惯了京里这口味,这么久没回来也挺想的。

  “刚回来你也别忙活,随便吃两口就行了。”玉玳回程一路上在船上憋得够呛,胤祐心疼她怀着孩子还要跟自己奔波,就什么都不让她干,去哪儿也问得紧,有两回不过是去乌拉那拉氏那边坐会儿,没多久他就巴巴的找来,把玉玳烦了个够呛。现在到家了能到处转悠了,才不觉得忙活有什么不好。

  可胤祐不让她再在屋里来回来去的转悠,干脆伸手拉着人坐到自己腿上,把刚刚宫里的事儿大概其给她说了说。“爷最近在皇阿玛跟前待太久,反而瞧不清这是要干嘛,你聪明给爷分析分析?”

  都说后宫不得干政,其实皇子后院规矩也差不多。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当皇子福晋的谁都不是草包,这辈子嫁进皇家那就是全副身家都托付到自家男人身上,有些事儿这些爷们不跟福晋说还能跟谁说啊。

  “找人啊,找得着吗。找着了能是真的吗?”玉玳一听这个脑子里浮现的全是上辈子看的那些电视剧和野史小说,如今自己真的身处其中反而有种不真实感。

  “那谁知道去,前些年菜市口砍了的前朝起事的不少了吧,全都打的前朝太子的旗号,是真是假谁也就那么回事。”胤祐浑不在意这些,反正临了坐龙椅的不是自己,操那份心干嘛。

  他这回也算瞧清楚了,太子是打算破罐子破摔,自己不得好也不让老爷子舒坦。父子做到这份上就忒没意思,如今眼瞧着太子能得个好结果的可能越来越小,老大又憋着劲要把人咬下来,现在皇阿玛出这么个题,谁知道是为了什么。

  “要干嘛我也不知道,要不咱先把咱府里是的事捋捋,不是还有几天吗,到时候再说。”胤祐其实有时候也是个挺矛盾的人,明知道自己没在跑道里边,却还是不肯输人一头儿。

  “到时候再说?”胤祐没想到玉玳会这么说,面上露出些不解来,往常自己问她什么,可从没这么说过。

  “皇阿玛给了你们几天时间,可不就没让你们着急的意思。”胤祐最近折腾得瘦了不少,玉玳坐在他腿上都嫌硌得慌,“你不是想好给大格格取什么名儿了吗,这名字都想好了不如早早上了玉牒为好。到时候给格格办席面也好有个由头。”

  “然后明天陪我进宫一趟,子安还在额娘那儿,这三个月不见我怕孩子不记得我了,你得陪我去。”玉玳手里边多少事都等着这贝勒爷办呢,那远处谁家陵园修不修怎么修,且等着去吧。“还有,这次回来得去一趟都统府,听说我二嫂子又生了,你不还记挂着正蓝旗那边吗,得去一趟吧。”

  “得得得,你等会儿,你一条一条说,别摞一块儿,爷记不住。”玉玳小嘴嘚吧嘚没停,胤祐听得都吓着了,怎么这么多事儿啊。但被她这么一冲,之前康熙布置的作业还真先摆到一边去。

  “大格格那儿你放心,到时候我去差人一趟宗人府,这事顺手就给办了。”一个庶女玉牒又不是要上到福晋这边,没人在乎这些,宗人府有人专门管这事,去说一声就成。“席面就得你帮忙操持操持,伊尔根觉罗氏没出过门,也没认识的人,到时候太冷清了也不好。”

  “这个我之前就想好了,我把我几个嫂子叫来凑个场不就得了。”伊尔根觉罗氏娘家人不多,到时候在梦兰院那边摆两桌,再把戏班子叫进来热闹热闹不就成了。

  “子安那你放心,小子要敢不认识你,爷替你揍他。”小孩儿忘性大,玉玳说得倒也没错。但到底年纪小,不记得也没事,接回来住两天就屁事没有了。

  “那我不管,反正你得一起去。”胤祐说得在理玉玳也怕,自己孩子万一跟自己生分,再是心大的人那也不舒服。“再说额娘肯定想你了,你得去请安。”

  “知道知道,肯定陪你去。”胤祐长叹口气,这府里宫里有人惦记也是个负担啊。“还有什么事来着?我哪个小舅子生了?”

  “什么你哪个小舅子生了,他能生吗?”玉玳不轻不重捶了这不正经的玩意儿一下,“是我二哥又得了个小子,高兴得不得了,如今正蓝旗他不替我阿玛管着旗务吗,你不去?”

  “去,怎么不去,到时候我开了私库,你去里边挑几样好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往后正蓝旗就是自己的,纳喇家在正蓝旗里根深蒂固,怎么可能不去。“还是我的舒舒贴心,什么都给爷想好了。”说完了事儿胤祐又抱着玉玳撒娇说好话,把人哄得高兴了不容易,宫里那点事儿还真就抛到脑后不记得了。

  胤祐这边忙着府里府外的家常事儿,另一边四爷却一回府就把自己关书房里去了。要说皇阿玛提的事儿吧,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真要上折子,四爷要奏的事儿那就多了去了。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四爷还没想好。

  “好了啊,刚回家怎么又到书房来了,不是说回来好生陪陪我,又是哄我的。”到最后还是苏培盛把乌拉那拉氏请来,才把一头埋进书房的人拉出来,“还是七弟妹说得对,你们这些爷们啊,再好听的话,也就只能听一半儿。”

  “胡说,那是老七那不着调的,爷能跟他比吗。”四爷倒是挺自信,觉得自己哪哪儿都好。如今乌拉那拉氏大着肚子,四爷被她拉出书房也不生气,路上还把宫里的事儿跟她提了提。“要不福晋说说,皇阿玛到底什么意思。”

  “皇阿玛的意思我可不知道,我只知道爷要办什么放心去办就是。”乌拉那拉氏是真觉得四爷好啊,在她眼里四爷那就是没人能比的人物,“我懂爷想必皇阿玛也懂,只要爷是真心的,皇阿玛总能明白的。”

  是,康熙现如今就怕儿子跟他耍花枪玩心眼,朝堂之上那些老东西够人烦的了,儿子再这样康熙是受不了。四爷听着自家福晋说的,琢磨一晚上倒是觉得有道理,如今这时节不该跟老爷子耍心眼,该怎么就怎么,说不得也是一条道儿。

  儿子们私底下怎么想的不重要,该交作业的时候能交就行,到了朝会这日谁的折子都没落下。退朝之后康熙专门让李德全把儿子递上来的折子给拿了出来,一个个仔细翻了一遍。“说说,那几个臭小子这几天都干嘛了。”

  “回万岁爷的话,直郡王这几天都在家歇着呢,听说没怎么出门。”是没出门,那是因为醉得没法出门。圣驾离京这么些天,直郡王可算过了回太子当初监国的瘾,过了瘾的老大发誓这辈子都不眼红这事,太他妈磨叽了。天天有人找上门,半夜还有事儿来敲门,这下好不容易卸了担子,可不在府里放纵开了。

  “哼,保清啊,这性子……”康熙摇摇头话没说出口,手里直郡王的折子简短得很,一句话总结就不该优待了前朝留下来的人。自己这大儿子文武双全什么都好,就是这性子太粗,成不了大事啊。

  “四贝勒听说这几天都没出门,想来是把心思都放在折子上了。”四爷府本就出了名的难打听,四爷又几天没出门,哪怕是李德全也没听着什么动静。不过看着这厚厚的折子,这位爷肯定又较上真了。

  老四的折子写得细致,一看就是用了心的。康熙也看得仔细,好一阵没说话,直到从头到尾都看完了才叹口气。自己这个四儿子心思深,但办事的心放在哪儿都没得说。折子里提的办法也都在理儿,就是手段太硬,真要是按着他的办,非得把半个朝堂都得罪了不可。康熙看了又看,到底还是把四爷的折子也放到一边去了。“继续说。”

  “五贝勒一切如常,七贝勒,七贝勒这两天挺忙,去了趟宗人府商量给府里大格格上玉牒的事儿,还去了趟都统府,听说是都统府二爷又得了个少爷。”这哥俩李德全还是打心眼里佩服,外边什么样都八方不动该干嘛干嘛。

  “老五的折子照旧那字就不能看,康熙没看两行就把折子放一边去了。老七的倒是有些见地,就是太糙,明显的想到哪儿写到哪儿,顾前不顾后跟他那性子一个样儿。”

  这两个儿子康熙操心的时候不多,老五跟着太后长大,别的不会自保的本事学得透透的。老七如今越来越稳当,还有法喀那老小子在一旁撑着也出不了事。

  “八贝勒这几天也见了不少人,许是这么久没在京城,都惦记着。”李德全说话周全,但意思还是那意思,老八好交际,康熙这是看在眼里的,这个儿子往后怎么样还真说不好。八爷的折子也就如同他那人,处处周全,也处处撇得干净。主意是出了,但照他的法子老四就敢上门撕了他。

  再往下,老九老十他们那就是凑个热闹,胤禟心思全在还没回来的商队上,只要是不从他兜里掏钱,修陵的银子从哪儿来都行。康熙也不问了,看来看去,还是最早保成说的最周全。

  自己这个儿子啊,自己一把手教出来的,实在是太出众了。康熙捧在手心里疼都觉得的不够,可又实在是忌惮得很。父子俩到了今天,也不知道明儿会怎么样。

  今日份碎碎念:昨天还在哈哈哈,今天上班就笑不出来了嘤~~~

  ☆、第七十四章

  儿子们把折子递上去,头两天还都憋着口劲儿想瞧瞧老爷子到底怎么个章程。可等了两三天没见上头有什么动静, 那股劲儿也就松下来了。这一等就一直到进了六月天都开始热起来, 康熙的圣旨才下来。

  “感情就是逗咱们玩儿,说了归齐还是太子说了算。”最后圣旨下来, 修陵的差事给了人在江宁的曹寅,银子的事儿康熙没提, 但哥几个心里有数。

  曹寅管着江宁织造手里头有钱,皇阿玛又素来惯着他, 这两年听说又准他掺和贩铜的买卖, 这次明里是曹寅想辙弄银子修陵, 背地里怕是还要让他赚一笔。

  其次要是能找着前朝宗室后人就更好办了,明□□陵都修好了, 直接打发去守灵,世代不得离开, 岂不是一举两得。这样的法子几个兄弟没谁都想到了, 再瞧瞧最近出了毓庆宫的太子, 朝堂之上又亲亲热热的两父子, 这主意必定是太子出的。

  “太子是储君,为皇阿玛分忧是应当的。”四爷看了一眼出言抱怨的胤禟, “这话以后别说了。”胤禟性子一来就容易放肆,以前四爷就看着也不说,如今说习惯了胤禟也听惯了,四爷一张嘴他就老实了。

  但说是这么说,四爷自己心里也不得劲。自己的折子里写的, 尤其修陵银子从哪儿来这一条,简直跟圣旨里的办法南辕北辙。在他眼里皇阿玛这办法就是饮鸩止渴,瞧着是皆大欢喜,其实更加助长了朝堂之上捞钱没数的风气。

  “四哥,喝茶。”四爷一脸漆黑坐着不说话,底下几个弟弟都知道怎么回事,五爷挨着四爷坐着,突然把茶盏往他跟前递了递,“您说的,这是好事。”

  茶是今年春上的明前龙井,味道好还清火气。胤祺的意思全在茶里边,这事不管怎么样,那都已经定下了,四爷就是心里再窝火也得忍着。胤祺从小在太后跟前长大,从太后那儿别的没学会,识时务早就学透了。要不是如此,蒙古嫁过来那么多公主格格,怎么就老太后平平安安过了一辈子呢。

  “嗐,要我说这都是闲话儿,哪说哪了就得了。”胤祐嘴上说得轻巧心里也的确不在意,这回的事儿说到底跟自己就没什么关系,工部顶天就是派两个主事过去瞧两眼,没什么大错处就行了。“今儿找我们出来不是说要说商队的事儿吗,老九你倒是说啊。”

  “对对对,今儿出来不就为了说这事的吗。”胤禟被胤祐在桌子下边拿脚一扒拉总算醒过味儿来,“我昨儿收着信了,半个月前商队就已经从毛子那边启程往回走了,听说这回搜罗了不少好东西。”

  “那是好事啊,毛子咱京城见不少,就是他们那儿的好东西见得不多。”毛子看着五大三粗不机灵,其实心里也鬼得很,好东西都自己收着,从来不拿出来。等到了跟外蒙边境闹起来的时候,又一个比一个狠。

  “那行,你们没意见就行,咱都知道好东西那价钱也高是不是,到时候等人回来,几个哥哥是不是再追点本钱进来?”信上说的好胤禟看着也高兴,但是到底多好不知道啊。

  就知道银子水一样花出去了,尤其出外蒙的时候还在老十媳妇娘家那儿拿了不少,据说这一趟都花干净了,这不再找哥哥们要点可不成。毕竟欠弟弟的可以,欠弟媳妇的可不行。

  “只要是东西好,银子是小事儿。”四爷不在意这一趟能赚多少钱,但是出发前他就叮嘱过胤禟,说定了若是能把火I器I火I枪带回来,那就什么都好说了。去年征噶尔丹之后,火器营那边又停摆下来,四爷一直记挂着这件事。火器营是好东西,哪怕不能收归己用也不该就这么荒废下去。

  “行,有哥哥这句话我就踏实了。”胤禟这回南巡都还见缝插针出门跟人谈了好几笔买卖,听说收了好几个绣坊在手里,到底要干嘛不知道,但是这做事的架势还是起来了。

  “不是,就这个啊,陈玄枳没信儿回来?”胤祐听了半天发现自己要打听的怎么老没说到,都要急眼了。

  “没信啊,就说了商队的事儿,七哥您有事找他?”胤禟使劲回想了一下,肯定没漏了什么,“反正人还没回,有什么事儿等回来再说呗。”陈玄枳是个能干人,这回商队走那么远,他出力不少。自己的人回信里提了一两句,胤禟心里都有数。

  “等等等,我能等有人等不了啊!”胤祐说起这事儿就来气,“这老王八蛋八成就是知道要出事儿才躲了的,爷看他就是找死,赶明儿真回来了,头一个富察家就放不过他。”

  要不说陈玄枳天生就是欠女债的命呢,前儿个上午自己去了衙门,听说刚出门富察家那位老姑娘就找上门来了。商队这一走啊,玉玳拢共也就收到过陈玄枳一封信,信里说的都是正事,别的什么都没有,玉玳也就没把信再给富察氏看。

  况且回来之后堆了一摊子事儿就一直忙,弘曙如今已经能走了更是个不省心的,玉玳就压根没想起来富察氏那边。这下人突然找上门来了,还把玉玳惊着了,生怕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儿,赶紧让奴才把人请进来。

  可要不说怕什么来什么呢,富察氏跟着桃子一进门,玉玳心里咯噔一下就知道坏了。富察氏走路这姿态动作,十成十就是有了啊。但玉玳也不敢吓着人家,只得好声好气等着她坐下,又把屋里丫鬟全支出去,才张嘴问她今儿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福晋,我今儿来的确有事。”富察氏也是没办法了,陈玄枳一走就没了影儿,如今肚子眼看着藏不住了,哪怕自己天天在屋子不出门,也瞒不了多久。“就是想问问,陈玄枳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

  “不瞒你说,商队半个月前刚从毛子那儿往回走,要回来起码还得两个月,这也是往快了说的,要是蒙古那边有事耽搁,就不好说到底什么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