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七福晋 第49章

作者:空巢独居客 标签: 欢喜冤家 爽文 甜文 清穿 穿越重生

  “回万岁爷的话,今儿头筹是淳郡王家大格格的。”李德全憋了这么久,总算是把这个彩头等来了,康熙最近精神头不好兴致也不高,好难得有这等能说来听听的事儿,李德全怎么能放过。

  “送来的野味也都是大格格打的,奴才去瞧过了,有只兔子准头打得真漂亮,那功夫绝了。”胤祐宠着家里格格习武的事李德全知道,但是没想到不是闹着玩,是有真本事的。

  “哦?老七家的?”康熙听着李德全说的,难得来了兴致,李德全便仔仔细细,原原本本把下午的事儿都给康熙绘声绘色的说了一遍,听得康熙都不禁拍手叫好。

  “咱家的姑奶奶,就该如此。”康熙送了不少女儿孙女去蒙古,没一个不是面上谢恩私下断肠的。如今没想到老七家还出了个这么洒脱的闺女,说来也算难得。不过孩子如今还小,亲事还是再等等吧。

  听高兴了的康熙晚上就让人把猎来的都做了吃了,虽没吃多少,但好歹动了筷子,喜的李德全直念佛。

  康熙来五台山一趟,大半的时间都花在拜佛参禅上边,召见众人的时候几乎没有,有什么事都全靠李德全传口谕了。下边跟着出来的,甭管是年轻的后妃,还是王爷贝勒也算是躲了闲,大半个月的功夫,大多都胖了。

  可等到要回程的时候,看着从屋里出来要走上銮驾的康熙,儿子们的心里还是不由咯噔一下,都吓着了。这大半月大家都没见老爷子人,没想到短短二十来天竟然瘦了这么多。

  虽说民间都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可一来康熙没到那岁数,二来也不是这么个瘦法,但哪怕是几个最前边的王爷也不敢多说什么,只不过回程一路都不敢掉以轻心,等护送康熙回了紫禁城,才算松了口气。

  原以为这一趟出门就算是没惊没险的过去了,但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就下了圣旨来,普免天下钱粮税收三年。这圣旨一下,四爷头一个气得差点当街骂娘。

  好在如今除了户部,吏部的事四爷也抓了大半在手里,这样一来就还有腾挪的余地,要不然依着四爷的性子,合该现在就进宫谏言去。

  六次南巡,年年去塞外,还不算时不常的东跑跑西逛逛,国库早就空了。现在倒好,去一趟五台山祈福,转眼又免了三年的钱粮,万岁爷倒是得了万岁的名声,就是不怕逼死了下边的臣子和儿子。

  得着这消息的时候,胤祐正好在山海楼跟胤禟胤祥掰扯出海的事儿,这些年毛子那边商路走得顺,胤禟便又开始想出海的事。广州十三行如今是个热闹地,胤禟不插一手进去,总觉得吃了亏。

  按照他的想法,头一回出去不贪心,东西用不着带太多,但船一定要顶好的,这玩意不是只用一趟的事,只要这条路走出来了,那一条船就是一个生金子银子的宝贝疙瘩啊。

  胤禟说得头头是道,胤祐听着倒是无所谓,但架不住自家这些年一直跟胤禟合伙,早就分不开了。十三是新加进来的,他如今不得康熙喜欢,总得给府里找些进项,要不再是贝勒爷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

  听到这消息的时候,三人对坐着半晌没说话。胤禟这些年跟银子打交道最多,若说四爷是握紧了朝堂之上的钱袋子,那老百姓的钱袋子谁最了解,就莫过于胤禟了。不是说免钱粮不好,但这般一刀切,除了康熙得个圣明的名声,其余的真是半点好处都没有。

  不光儿子们觉得不行,臣子们也不觉得是什么好事。但第二天大朝会,众人看着阴沉沉坐在上边的皇帝,愣是都觉着喘不上来气儿,到底哪儿不对不好说,但谁都没敢把准备好的折子递上去,连四爷都被身后的胤祺死死拉着不让动。

  直到出来之后,各家的马车直直进了山海楼,人都在包间里坐定了。胤祐才壮着胆子说了句,老爷子瞧着不大对。这话刚说出来,就被四爷捂了嘴。刚刚他站在最前边,比别人看的清楚点,老爷子脸色透着股黄气,不是该有的模样啊。

  但再是疑虑,话也不能再往深了说。越是到了这个关头,越要撑得住。连老八现在都不蹦跶了,就怕如今康熙到了强弩之末,谁要是惹着老爷子,临了临了被老爷子拉着去探路,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是以,从这日之后,朝堂之上便诡异的平和下来。该蹦跶的不蹦跶了,该扯皮的不扯皮了,除了四爷偶尔直言几句,简直就跟合家欢一样,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年底,离过年只有十来天,才被康熙突然病倒给打破。

  今日份碎碎念:啊啊啊啊啊啊!明天就要上班了!再说一次五一节快乐!因为明天就不过节了嘤嘤嘤~

老规矩,本章评论红包随机掉落~啾咪!

  ☆、第一百零四章

  “到了养心殿那边之后千万当心,有什么事儿别强出头, 万一真碰着躲不过的你就先服软, 听见了没。”消息传来的时候正是下午晌歇午晌的时候。这几天雪下得大,到底不比十□□年轻的时候能扛, 胤祐最近总觉得腿上没劲,也不愿出去, 就待在家里边守着玉玳也挺好。

  年头才来了太后那一遭,年尾又轮到康熙, 说不得流程两人都清楚了。但皇上和太后到底不一样, 这会儿张罗着要进宫, 玉玳实在放心不下家里孩子,又赶紧差人去找罗衍和陈玄枳去。

  “放心, 我你还不知道啊,就是嘴上壮, 真遇着事就躲了。再说了往后到底怎么着, 跟我也没关系, 你爷们不傻。”玉玳正给胤祐系身前的扣子, 胤祐握住她稍稍有些发抖的手,很是轻柔的紧了紧以示安慰。

  “哼, 你别嘴上说说,待会儿进宫了记得你自己说的话。”玉玳这会儿心里不踏实啊,在这地界活了这么些年,有时候她自己都会迷糊,是不是从来都没有过上辈子的事。可今儿自己又太清楚这事不对, 明明康熙还有日子活啊,怎么这会儿就不行了?

  不过不管玉玳怎么想,这会儿都耽误不得时间,两人穿好衣裳便急匆匆往外走。好在陈玄枳来得快,出门的时候正好碰上。去找人的奴才什么都没说,陈玄枳也不问,冲着玉玳和胤祐行了个礼便进府去了,这才让玉玳稍稍安下心来。

  一路进宫无话,玉玳照旧还是被多公公接着去了咸福宫,只不过这回咸福宫里边,便没了上次的有条不紊。“玉玳,你来了啊。”成妃见着玉玳就立刻拉着人不放,“没事儿,你别怕,万岁爷那边肯定什么事都没有。”

  “嗯,额娘放心,媳妇不怕的。”玉玳见成妃手都一直在抖,就干脆两只手都搭在她手上给她捂着。这会儿成妃的心情想来是十分复杂的,成妃的大半辈子生命里,除了胤祐便只有康熙这么个倚靠,哪怕很多时候康熙并依靠不住,但现在告诉她人许是要不在了,她一时之间也接受不来。

  “哥,你来了。”胤祐到养心殿的时候,本就住在宫里的小阿哥们早就都到了,全都老老实实跪在外间,里边什么情况谁都不知道。守在门口的是李德全最得力的干儿子梁德儿,这会儿沉着一张脸瞧不出什么情绪。

  刚刚和胤祐前后脚进来的是胤禩,他一进来就把整个殿里的人都打量了一圈,发现少了老三和老四他心就凉了半截。都这会儿了老四不可能没到,外边没见着人那就只能是已经被皇阿玛召进去了。

  这几年康熙一直冷着他,胤禩心里多少有些底,但人到了最后关头,不要个结果是怎么都不甘心的。他走到门前看着梁德儿,本想张嘴叫人让开,但看着他冰冷又毫无感情的眼睛,突然就有些颓了。

  梁德儿是什么人,哪怕是个太监那也是个八面玲珑心思细密的太监,但凡自己能有半点可能,他都不至于这时候这么看着自己。刚刚蓄起的勇气,被这一眼就看得散了大半,可这么多年的执念让胤禩又不愿这么算了,一时之间竟僵在原地进退不得。

  原本老老实实跪在地上的老九,看着胤禩的背影,突然张嘴问了他一句,“八哥,听说弘旺这几天咳嗽,小孩的事儿没小事,弟弟得了些好东西,说是孩子吃了好,赶明儿您差人到我那儿去一趟吧。”

  到了这时候,胤禟到底还是忘不了当年跟在老八身后乐呵呵的日子。也许当初老八是真想压自己一头,让自己做他的马前卒,可兄弟那么些年不可能一点真情谊都没有。这些年虽说走得远了,甚至有时候跟着老四还得给他下绊子,但这节骨眼上,要胤禟看着他去送死,胤禟怎么都不忍心。

  弘旺是去年出生的,出生之后哪怕康熙对这个儿子很不满意,也还是立马就赐了名字下来。旺,比起他许多堂兄弟那些绕口又生僻的字,这个字实在是太普通了。但是又寄托了康熙对胤禩最大的期盼:子嗣兴旺。

  胤禟这时候提起弘旺,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让他凡事多想想孩子。以前胤禩府上没孩子,是坏事也是好事,自己天大的野心也不怕拖累了孩子。如今不同了,胤禩再想全豁出去得了,不惦记府里上下所有人的性命,也得想想弘旺。

  胤祐看着胤禩回过头看老九那复杂到了极致的神情,就知道他动摇了。九五之尊的位子再诱人,家里嗷嗷待哺的孩子总还是牵着他的心思。“还站着做什么,还不跪过来。”

  外边除了最跪在最前边的老五,胤祐爵位最高,他跟老八不对付是人人都知道的事儿。这会儿冷言冷语的怼他倒是合情合理,但也算给了胤禩一个台阶,让他再没法犟下去,到底垂着头跪到胤祐身侧来了。

  外边这些动静,隔着一扇厚重的门里边是什么都不知道的。养心殿暖阁里,现在除了四爷,三爷和废太子,朝臣里就只有马齐,隆科多和张廷玉在。四爷来的时候人就已经不清醒了,好几个御医围着康熙这么久,也没见人醒过来半刻。

  马齐手里边捧着的是遗诏,想来是已经写成了。但里边到底写的什么,哪怕现在四爷能有□□成的把握,但还是一个心悬在当中间不上不下。李德全在一旁只顾着伺候昏迷不醒的康熙,连多余一个眼神都没给这些王爷大臣们。

  太子来得最早,四爷不知道他有没有跟康熙说上话。这两年关在毓庆宫里边,太子看着养得还比之前好了些,早年间身上那点阴郁之气如今散了大半,这两年听说毓庆宫里还添了几个孩子,关着门过日子倒是挺自在。

  之前他见着四爷也就点了点头没说什么,这会儿跪在床边倒也还算神色自若。四爷不在意这些,也不觉得膈应。自己年纪跟废太子隔得不远,废太子当年有多风姿卓越四爷是看在眼里的。

  胤礽最风光的时候,四爷是打心底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么一天,太子当年太优秀了,优秀到下边的弟弟们都不敢有什么妄想。乃至到今时今日,他也对胤礽另眼相待些。

  不过不管屋里的人怎么想,戏剧般的回光返照还是没能出现,属于康熙的人生到底没拖过这一年的年末。当天晚上刚过亥初,紧闭了许久的门总算从里边给打开来。

  最出来的先是李德全,操着他那独特又带着几分凄凉的嗓音宣告康熙驾崩,紧跟着便响起了传遍四九城的丧钟。他知道这是他最后一份差事,说完之后便转身回了里边,跪在康熙身边陪着。

  这样的场景也许在康熙最喜怒无常的时候,众人心里不是没有幻想过。想着要是一了百了多好,自己也不用担惊受怕,就怕皇阿玛不高兴,下一个倒霉的就是自己。

  但真到了这一刻来临的时候,跪在地上的儿子们还是一瞬间悲从中来,哭嚎起来,只是不清楚是哭死去的康熙,还是哭死了阿玛的自己,又或者他们自己心里都不知道为了什么而哭泣悲哀。

  等到丧钟全敲完,捧着遗诏的三位大臣才出来,满蒙汉三道圣旨依次宣读,遗诏皇四子胤禛继位。圣旨前后说了什么不重要,只有这短短一句话,寥寥数字才算是给这一场持续多年,闹得君臣父子皆狼狈不堪的大戏落下帷幕。

  遗诏已下,这事就算是尘埃落定了。三爷五爷两个亲王领头给四爷磕头,算是认了新君,胤禩被夹在胤祐和老九之间,四爷一时看不清他的脸,不知道这个跟自己斗了这么久的弟弟现在是什么模样。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甭管之前兄弟们闹得多凶多狠,这会儿只要是不打算起兵造反,留下千古骂名的,就只能老老实实的认下。况且大行皇帝驾崩,要办的事多了去,后边的小阿哥们还能老老实实守灵,前边这些兄弟们,这么一大摊子事谁也跑不了。

  跟在四爷后边出来的还有废太子,废太子倒是什么都没多说,也不再端着架子,老实给新皇磕了个头,便又回他的毓庆宫去。康熙到底没忘了自己这个儿子,康熙咽气之后,李德全便宣了他这辈子最后一道口谕,让四爷善待废太子与直郡王。

  康熙知道自家四儿子是个办大事,也是个心狠的人。四爷还没来的时候,哪怕已然不甚清醒,却还是拉着废太子说了许多。来来回回就是让他好生顾着自己,别生出不该生心思,好好的把这辈子过完。

  胤礽年纪不小了,多少年都没这般被康熙像个孩子一样拉着手细细叮嘱。他不敢再回想自家阿玛到底跟自己说了些什么,但是他得听话,得好好的活着。所以这会儿哪怕让他捧着老四,他也认了。

  四爷看着神色各异的年长兄弟,和惶惶然不知道该如何自处的小弟弟们,甚至都没有时间来悲痛与哀悼,也感受不到皇位给自己带来的喜悦。他伸出手点了几个能干的,连老八都没落下,各自分摊了各自的活儿,整个养心殿才算活了起来。

  丧钟比报信的奴才跑得快,钟声响起的那一瞬间,整个紫禁城便都为之震动。后宫各宫妃嫔无不悲痛欲绝,咸福宫里也不例外,原本等到亥时时分,不光玉玳就连成妃都有些累了。马嬷嬷还打算张罗着弄点吃的先填填肚子,毕竟这事说不好,一等一整夜也不是没可能。

  可这会儿成妃哪有胃口吃东西,胡乱摆摆手说不用,哪知手还没放下来,外边钟声就传过来了。成妃一听这钟声就惨白了整张脸,嘴唇被自己咬得一点血色都没有。一直到钟声停了一句话都没说,直到玉玳紧紧握着她的手,催促她该往养心殿那边去哭灵,这才凄然流下两道热泪来。

  康熙病得急,走得也急,但也不是一点征兆都没有。早在两个月前,御医就已经跟李德全透了些风声,当时便打着冲喜的幌子,把该备下的都备下了,倒是也不算慌乱。

  当天晚上不算,哭灵守灵算是从第二天一早开始。家里孩子除了两个小的,大的也得进宫来,胤祐被四爷派出去了,宫里成妃和孩子们便只能玉玳一人看顾着。

  守着各个城门关卡的人都换成了正蓝旗胤祐身边的人,再是I国I丧时期,该稳住的地儿还是不能乱。五爷比胤祐还忙,多少年没进过九门提督衙门的人,这几天天天守在那边不回家,城里的动静时刻回报,就怕出什么岔子。

  一天两天的好说,熬到最后一天的时候,玉玳早上起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觉着眼眶都眍了。不过自己累,有人比自己更累,一连七天哭灵,总有身子熬不住的妃嫔们。

  今儿头一个倒的就是这几天哭得挺狠的良妃。胤禩不在,他本就管着内务府,现在忙就忙着他一个,说脚不沾地那都不够,就差没把半条命都给搭里边,还半句抱怨都不敢有。如今老四登基,自己不被穿小鞋就不错了,哪还敢抱怨差事太累。

  胤禩不在就只能找八福晋,可郭络罗氏又不是个能干人,况且她是个心高气傲的又没生孩子的,这些年跟良妃的关系实在称不上好。良妃在侧殿寡着一张脸哭得伤心,她木头一般站在旁边什么都不干,连劝慰都是干巴巴的。

  伺候的奴才没办法,只好再到外边来找人,一朝天子一朝臣,后宫也一样。良妃跟前的嬷嬷习惯性就往佟贵妃那儿寻,如今别说佟贵妃说了不算,就算能办她也不想再揽麻烦,便一竿子把这事支到德妃跟前去了。

  德妃身边有乌拉那拉氏陪着,说什么也不能让她操劳着,便赶紧起身叫上玉玳和他塔喇氏往侧殿那边去。良妃是个漂亮又温柔的女人,尤其因为出身不好,在后宫里从来不跟人红脸,哪怕最出格帮着胤禩到处交际拉拢人的时候,也是轻声细语的。也许各妃有瞧不上她的时候,但要说多讨厌,那是从来没有的。

  这样的人安抚起来其实很容易,或者说她是个很贴心的人,心里许是还难过着,但看着玉玳几人围着自己好生劝慰,便把自己的难过给压了回去,不再显露出来。

  看着乌拉那拉氏带着人过来没多久就把良妃给安抚好,郭络罗氏面上多少有些讪讪。乌拉那拉氏懒得搭理她,既然这边用不上,那就赶紧让她出去,回灵堂跪着去了。

  这个妯娌在她看来就是什么都不行,如今连弘旺都养不好,孩子竟然一直养在前院书房里边,好好的日子过成这样,还有什么可骄傲的。

  安抚好良妃,便让她身边的奴才扶着人先回去。侧殿这会儿没人,玉玳拉住又要出去的乌拉那拉氏和他塔喇氏,“嫂子,咱歇会儿成不,再这么下去,倒的可就是咱们了。”

  拉住了人说完了话,看着乌拉那拉氏身边奴才脸色都变了,玉玳才反应过来不对。赶紧松开拉着乌拉那拉氏的手给人赔不是。“主子娘娘别跟我一般见识,刚刚是妾身莽撞了。”

  “胡说,咱们什么关系,这要是连你都跟我见外,这世上我可就真孤家寡人了。”他塔喇氏改口比玉玳快,乌拉那拉氏也不强求。只有玉玳这儿,她听着玉玳亲亲热热的叫自己一声嫂子,还是欢喜得很。

  “行吧,叫什么都一样,主子娘娘既然这么说了,等往后私下没人的时候,我该怎么着还怎么着。”玉玳知道这就是上位者的癖好,没得到的时候,心里眼里巴巴的念着,真上位了又眷念那些平常往事了。但自己要是把这东西当真,那才是傻子。

  不过玉玳说歇歇,两人也跟着不愿出去了。乌拉那拉氏让奴才们守好了门口,三人这才并排横躺在不大的软榻上缓了口劲儿。

  “还是玉玳周全,这不躺下真不知道这么累啊。”乌拉那拉氏躺下了才觉出自己有多累,这会儿都感觉不到腿是自己的了。身上更是哪哪儿都疼。

  “嗯,可不是嘛。要是光是自己倒也无所谓,替皇阿玛守灵是应当应分的,就是后边还有两个孩子,时不常的还得去看看。”成妃这边,孩子那头总要都去看顾几次吧,一天下来真是说话的劲儿都没了,晚上胤祐回来,除了紧紧抱着贴着睡一会儿,别的什么都不想干。

  听玉玳这么说,他塔喇氏就点了点头,连话都说不出来。这一趟,三人嘴里都说就躺一小会儿,马上起来。可嘴上说得好听,身子实在是不愿动弹。等到四爷找过来的时候,三人都头挨着头睡熟了。

  到底还有两个弟妹,四爷一瞧见屋里三人,立马就退出来了。乌拉那拉氏有多累,他是知道的。每天夜里回到后边,自己累得手指都不想动,她还得伺候着自己吃饭洗漱,每天都得把自己伺候得好好的上了床,她才去干自己的事儿。等到她再能歇下的时候,也就离天亮没多远了。

  “叫人守好了,谁都不准进,别吵醒你家娘娘。”四爷发了话,自然有奴才老实守着,等到三人再睁眼,外边已然没了动静,太阳都要落山了。

  今日份碎碎念:我还是让康熙先杀青了,再次重申!都是我的私设!私设!!

然后我真的是个不会写大场面的人,果然没有那个本事啊,大家凑合着看吧~么么哒!

  ☆、第一百零五章

  这一年过得实在是不算好,年头死了太后年尾死了皇上。整个四九城里边都透着股丧气劲儿。年也过得马马虎虎, 四爷干脆直接免了各家宗亲和大臣进宫, 那意思再明白不过,没空招待各位, 都老老实实搁家里守孝吧。

  那天下午,玉玳三人睡得舒服, 醒来之后外边都散得差不多了。成妃早把两个孩子都带回咸福宫去,等自己过去的时候, 两个孩子都已经吃上了。

  这事虽是四爷默认了的, 但前边还在守灵后边睡得那么香, 到底还是失礼了。所以过了那七天之后,玉玳便老老实实跟家待着, 哪儿都没去,好歹做出个诚心诚意的姿态来。

  “今儿怎么回得这么晚, 明儿就年三十了, 嘉仪晚上一直等你回来, 睡着了我才让奶嬷嬷给抱回去。”二格格的名字胤祐比当初给弘曙取小名想得更久, 一直到快周岁了,玉玳天天催才把名字给催出来。

  “抱回去做什么, 今儿就让孩子睡咱们这也行。”守着热孝,两人虽说没分房,但是都规规矩矩的半点越矩的都不干。早几天嘉仪受了点风有点咳嗽,嬷嬷们哄不住孩子,胤祐累了一天正好气儿没处撒, 不敢吼孩子,就狠狠把嬷嬷们教训了一顿。

  教训完嬷嬷,孩子也给吓哭了。胤祐哪见得嘉仪哭啊,当天晚上就没让孩子回去,直接带着孩子睡了。还生怕自己翻身的时候压着孩子,平时睡着了恨不得占掉整个床的人,一晚上真就都挨着床边睡,只差没滚到床底下去。

  “你快算了吧,嘉仪一听能睡在这边就兴奋,闹得大半夜的还不睡。你现在天天在外边忙,晚上再睡不好我都怕你从马上栽下来。”胤祐宠孩子,这事府里上上下下都知道,但是宠成如今这般,就连玉玳都有点看不下去。

  “没事,明儿我不出门,就在家里过年。”胤祐怎么会听不出玉玳语气里的埋怨,在胤祐眼里成亲这么些年了,玉玳的性子就没怎么变过,顶多夸她一句沉稳些了,都差点有限。自己最近一忙就顾不上她,回来又只嘴里只问嘉仪,可不就有人醋了吗。

  “真的啊,我还以为你明儿还得巡城去呢。”要不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四爷这主儿一上位,虽说少了几分康熙最后那几年的猜疑,可正当壮年的帝王,又是个工作狂说来也不好伺候。

  这一回康熙提前驾崩十多年,胤禩又没成大气候,那些个什么篡位的流言倒是至今都未曾有过。不过想来也是,十四如今才多大,少了十来年的积累,他可不是玉玳上辈子历史书里的大将军王。除了依旧跟他亲哥不对付,时常被四爷训斥之外,别的还真不算显眼。

  但没了流言四爷照样半点不敢放松京城内外的巡防。现在城里归了胤祺,各个城门关卡就归了胤祐。好久没认真当差的人,突然忙起来还真不怎么适应,眼看着就憔悴下来了。

  “值守的奴才都安排好了,爷天天可着四九城的转悠还不够呢,明儿难得不用进宫,咱也安安心心过个年。”胤祐脱了外裳袍子,换了皮靴支架,懒洋洋的躺在躺椅里一根手指都不想动,玉玳递了热帕子来,他也只把脸伸到她跟前,等着她伺候。

  之前康熙走得太急,事赶事忙得要命的胤祐也来不及缅怀一下自己的阿玛,这会儿算是歇下来喘口气儿,心底压了挺久的情绪总算涌了上来。“你说,这事就这么完了?”

  “不然呢,你还想怎么着啊。”玉玳一边给这个赖皮玩意儿擦手一边说,“能这么无惊无险的过来就算不错了,那天但凡废太子或者老八闹起来,这事可就没完没了。”

  “不是,我就是觉着挺恍惚的,老觉得看什么都不真切。”胤祐身上有差事,那七天守灵除了早上露个面,大部分时候都不在,那会儿没宣泄出来的情绪可不就都后反劲儿呢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