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粉 第336章

作者:青铜穗 标签: 穿越重生

  沈侧妃笑了下,接他的话说:“四叔是才来,衡哥儿母亲如今又在坐月子,您还不知道,等日子长子,我到底说没说谎,你自己就能看出来了。”

  四老太爷其实来了也有小半月了,哪怕没见着靖王妃,他成日在这王府里,哪能半点没听说?

  说起来都是明媒正娶的侄媳妇,不过是因为沈侧妃是他看着进门的,作为晏家的长辈,对这一个难免有些先入为主的关切。

  来之前他还以为经过王妃之位易主之事,王府内宅定然气氛僵凝,却没想到这些天他听到的看到的竟然是王府山下一派和睦!

  别人的肯定也就算了,最要紧的是沈侧妃母子怎么看,可他无论怎么从他们嘴里寻找痕迹,看到的也全都是西跨院这边把那母子俩,不,是母子仨儿当最亲近的人在看待。

  他实在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沈侧妃这一番肺腑之言出口,才由不得他不信。

  其实林氏母子虽然还未曾回祖籍祭祖,但这几年四时八节,王府送去的礼,派人送去的问候都无不周到细致,林氏为人怎么样,已可见一斑。

  而晏衡作为最年轻一辈的子弟,竟然能够给晏家门楣添上这样的光彩,也早已令他这个当叔公为之赞赏和骄傲!

  ——也罢,只要他们过得好,那就是真的好。

第565章 我很温柔

  靖王妃对沈侧妃要给晏驰议婚的用意心知肚明,虽然她处处都在替晏衡筹谋,但是也不能不考虑晏驰。

  “驰哥儿自己怎么想的?他可有中意的人?”晏衡成亲是要得到家里所有人祝福的,不能因为成就这门婚事就让晏驰心生不快。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还能怎么想?”

  “那也得他自己心里欢喜。”靖王妃笑道,“说起来,你可有发现他青睐哪家姑娘?”

  沈侧妃是个思想很传统的妇人,平日哪里会去留心这个。想了下她就回房来找晏驰。

  那天在李家,晏驰被晏弘俩夫妻给挑明了议婚的事,这几日也犯起了心思。沈侧妃一进来,他几乎就猜到了她的来意,假装忙着练字,头也没抬。

  沈侧妃把他手里的笔抽了,然后直接就把来意道明:“我挑的这几个姑娘,都是品行端正,又擅理家的,很适合你。你来看一看,哪个合眼缘?”

  “光一个名字家世,合的什么眼缘?难道是要我看哪个名字顺眼不成?”晏驰转过身去。

  沈侧妃噎了下,道:“那你又是怎么想的?”

  晏驰没想法。前些年他天天不是读书就是吃药,又不怎么出门,连朋友也没有几个,他能有什么想法?

  实在要问,那他的想法就是不着急。

  可是他也犯不着去惹晏衡讨嫌,那家伙活了这十六年怕是就等着娶李南风回来的这日,他要是拦在前头,回头指不定又要寻他出气。

  再说搞不好这次还是他跟李南风两个人一起上,惹不起惹不起,他可没必要去触这种霉头。

  这么一想,他就把沈侧妃拿着的帖子挪了过来。翻了两遍,说道:“我先留着看看。”

  那也行。好歹是有个态度。沈侧妃答应了。

  晏驰拿着帖子翻了两天,到底选谁,他完全没主意。

  这日上学,看到嫂子已经迎进门、并且还能有嫂子亲手做好吃的零嘴解馋的李南风快乐得像只花蝴蝶,他忍不住频频投去了目光。

  李南风发现了,以为他也馋,便把正在吃的蜜饯递到他跟前。

  晏驰道:“我不吃。”

  “不吃你老盯着我干嘛?”

  晏驰望她片刻,然后道:“梁家的三小姐,伍家的二小姐,以及宋家的大小姐,这些人你都熟吗?”

  值得他们两家直接唤姓氏的人家就那么几家,李南风稍一琢磨就把人对上了号,点头道:“熟啊,怎么了?”

  晏驰咕哝了一句什么。

  “再说一遍?”李南风没听清。

  晏驰白她一眼,少不得把话说清楚了:“我说,你有没有跟她们当中谁吵过架?”

  挑媳妇儿第一件事,得能做到家宅安宁的。面前这位已经是晏家挑中的世子夫人了,那他的妻子人选就不能是像程淑那种跟她李南风有过过节的了,否则那还能安宁得了?

  “没有啊,”李南风吃着蜜饯道,“我跟她们都挺好的。”

  “那她们当中,谁性子泼辣?”

  “都不泼辣!都很温柔!”

  这怎么可能呢?晏驰不信,明明沈侧妃说的是擅理家的,擅理家的能有几个温柔的?

  “你再想想!”他道。

  李南风道:“真的很温柔,不骗你,尤其是梁家小姐,她性格简直差不多跟我一样!”

  晏驰差点一根头栽到地下去了,跟她一样的性子那还叫做“很温柔”?她真的认识这几个字吗?

  看来这梁家小姐是跟他没缘份了!

  那就在宋家小姐和伍家小姐里斟酌吧。晏驰觉得自己有了主意。

  果然重阳节这日,沈侧妃在园子里赏菊的时候,晏驰就把几张帖子都还了给她,道:“伍家小姐看上去比较合适。”

  沈侧妃看到他一脸的笃定,觉得稀奇:“你是怎么挑出来的?”

  晏驰不解释。

  基于他一向是这么个德性,沈侧妃也就没追问。这几位姑娘都是她心仪的,不管他挑谁她都没意见。

  晏家这边刚请了媒人,袁邺押解赵柯抵京的消息就传来了!

  但他们回京的这一日,却没有袁邺,而只有用囚车押得整整齐齐的前端王府所有余众。

  这日朝议直到午前才结束,赵柯一行被关入天牢待审,李南风以为这当中又出了什么大事,但未曾想,李存睿回来时神色却甚为轻松,不光是他,同行到府的一行官员们都如是,甚至书房里讨论的气氛看起来还很热烈!

  李南风越看越奇怪,这时候李挚也匆匆来了,一看就是知道发生了什么的样子,她便拦住他打听。

  李挚道:“承恩侯没回来,是去追寻国丈爷去了!”

  “国丈爷?!”

  “对啊!”李挚道,“不是你给了线索给太子殿下么?皇上知道相国寺的成悦,亲自微服去寺里找他了。

  “从成悦透露出的信息判断那男子是往北边去,皇上就想到了赵旸趁着雨夜行凶之事,然后派人知会了承恩侯。

  “承恩侯这一查,竟当真查到了那儿有这么一个人,跟国丈爷特征极像!据赵柯交代,这个人乃是多年前被赵旸掳获送到漠北的,赵旸的确说过他就是灵帝朝钦天监监正袁坤!

  “但是自从两年前赵旸最后一次离开漠北时,国丈也失踪了。承恩侯说他能猜到国丈在哪儿,把赵柯押送到城门外后,便去了徽州!”

  李南风听得激动极了:“这么说国丈爷在徽州?”

  “国丈当时辞官离京,南下时途经徽州,在那里暂住过一段时日,承恩侯说倘若他未回江南,那很可能就在徽州!你这丫头,看来是又立功了。”

  不管袁坤在不在徽州,也不管他是否还在人世,若没有李南风从成悦那里得到线索告知宫中,皇帝也不会查到袁坤被赵旸抓去过漠北,从而得知过他后来的生存痕迹,这功劳可不也有她的份?

  李南风对立功这种事已经有点麻木,但能够让皇后知道国丈下落,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皇后太苦了,如今一家团圆,若是国丈也还在好好地在世,那她受的那十八年之苦,也算是可以揭过去了。

第566章 我的愿望

  李南风等到傍晚李存睿把来客送走,便去书房求证这个消息,李存睿的回答跟李挚几无二致。

  隔日她准备进宫跟皇后道喜,不料皇帝皇后竟先派素馨和太监们到府来了。“皇上和娘娘记得县主的生辰,特地备了生辰礼,命我等前来送给县主。”

  素馨边说边让太监把盒子呈上,一共是八个盒子,四个放满了各色妆花缎,剩下四个一个是一双龙凤镯,一个放着一柄玉如意,一个装着一只八宝凤钗,还有一个放着五十只银锭。

  这哪里是赐一次的生辰礼?简直就是赐十次都够了!

  若放在旁人头上,李南风当然还要谦辞谦辞,但这是帝后赐的,怎么可能推辞?怎么可以推辞!

  当日下晌李南风就进宫磕头谢恩去了。

  赵柯既然押回来了,便也就到了办正事的时候。

  大理寺衙门没费什么功夫就从赵柯嘴里把端王府,乃至是赵旸的事审了个一清二楚。

  诚如李存睿及靖王所推测,赵旸从魏王府训出的那支精兵,剩下的几千人果然还在等候赵旸调遣。

  赵旸自漠北逃出去之后,那些年苦思杀灵帝复仇夺位之计,却终因力量单薄而未能成事。

  后来宁王异军突起,赵旸便等着坐收渔利,到宁王北上打过黄河时,赵旸看到了宁军的威势,这才进入魏王府,假称招兵买马,实则是把早就召集好的一群人公开以魏王府的名义招到了麾下。

  宁王打到洛阳城外,赵旸便率兵与靖王——当时的晏家军对上了,此举目的之一,是赵旸想挫宁军锐气,目的之二,是想摸摸宁军的实力。

  但出乎他意料,最终晏家军大胜,靖王将魏王赵苍逼死在洛阳城。而赵旸则带着人这批人分散到各个地方隐匿了起来。

  但在此次赵旸进京之前,这几千人却收到了号令,正在往指定的地方聚集。

  而这个地方究竟在何处,经受着严刑的赵柯也答不上来。

  直到作为苦主之一的裴寂前来旁听,才又有了线索……

  姜图在出事之前曾经让徐幽余沁打听过朝廷一些政务,而那些情报实际上都是由裴寂主持探听到的。

  裴寂将所有给过姜图的文书凭记忆全部重抄了一遍,最后推演发现,那几千人马的目标聚集处,就是春上曾令李存睿脚不沾地伤过脑筋的水患之地!

  这一刻裴寂也忽然有些明白赵旸何以坚持来杀他,两人这几年虽然相互防范,但往来之间仍然留下了许多把柄。

  所以即便是赵旸没死在那个雨夜,只要他裴寂醒过来,那么对他赵旸来说便仍旧还有威胁!

  九月廿三,赵柯进京五日之后,朝廷下旨发兵,由洛阳驻军指挥使率领人马围剿逆匪。酣战一日,以赵旸手下、与姜图并列的三名将领落马两个,余下一个举旗投降。

  五千逆匪还剩一半。

  朝廷遂又有圣旨下,命靖王提前带着犒赏前往督战,务必将所有“逆匪”清剿干净!

  再三日,硝烟散尽,终于天下太平。

  一场跨越二十年的阴谋,困扰了晏衡与李南风两世的敌人,至此终于消灭殆尽。

  靖王奉旨出京这几日,李存睿与晏衡领着各自家里的叔公们,与裴寂所率的郑王府所有人,在大理寺开堂,也来了一场特别的公审。

  赵柯以端王府后人的身份,将昔年端王如何炮制了那样一场血案,以及后来的一箭双雕的连环计,当着所有人的面交代得清清楚楚。

  偌大个公堂坐满了人,除去三家苦主,尚有大理寺,行人司,礼部,宗正院等等必须在场的人,还有李南风和李挚。

  这么多的人,没有一个人打断赵柯的陈述,不是不想,这三家之中每一个听到那些过往的时候,都在回忆,在想象,都恨不能将赵柯撕成碎片,再透过他去撕扯早已经化成灰了的端王和赵旸。

  但终究真相大白,于每个人来说又是种解脱。

  李家的三位老太爷,自幼读圣贤书长大,断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去诬告晏晗。

  虽然在郑王府的事上同样也叫做理亏,但终究他们是有因由的,不是他们起心想害郑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