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成长手册 第22章

作者:羽轩W 标签: 女强 快穿 穿越重生

  第二场考完,还剩第三场。

  等到第三场考完,这会试便过去了。

  第三场考的是策论,可谓是重中之重。

  对于第三场,洛炎可谓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

  第一道

  问:《易》曰“君子夕惕若厉”,《语》曰:“君子坦荡荡。”《礼》之言綗衣,则曰“恶其文之著也”,《儒行》则曰“多文以为富”。或全归以为孝,或杀身已成仁,或玉色以山立,或毁方已瓦舍,皆若相戾,未能尽通。颜回三月不违仁。孟轲四十不动心,何者为优?柳下惠三黜而不去,子文三已而不愠,何者为愈?召忽死子纠,管仲相小白,棠君赴楚召,子胥为吴行人,何者为是?析疑体要,思有所闻。

  第二道

  问:育材造士,为国之本,修辞待问,贤者能之。岂促速於俪偶,牵制於声病之为耶?但程试司存,则有拘限,音韵颇叶者,或不闻於轶响,珪璋特达者,亦有累於微瑕。欲使楚无献玉之泣,齐无吹竽之滥,取舍之际,未知其方。子曰:“盍各言尔志。”赵孟亦请七子皆赋,以观郑志。又古人有述祖德叙家风之作,众君子藏器而含章者久,积善而流庆者远。各言心术,兼叙代德,鄙夫虚伫,以广未闻。

  洛炎一边研磨一边思索,题目中正,不算刁钻,要想获得考官的赏识,如何写作还是一个难题。

  精心构思,言语优美,看似平实,暗藏玄机,机锋甚妙。

  三月十七日,会试结束,

  洛炎跟随着考生大军走出贡院,只觉得浑身松了一口气。

  平静的坐上马车,回到贺宅,换洗衣服之后,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宛如重获新生。

  这九天时间,实在是难熬。

  考完了会试,便是等待放榜的日子。

  洛炎坐在贺宅的小花园里,盯着眼前的杂草,目光呆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明明考完了会试,但他并没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一时之间,洛炎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

  贺清章倒是兴致勃勃,考完当个没事人一般,一心筹划着在京城的书坊要开在哪,选了好几个地址,忙着去踩点,又联系起工匠,与洛炎商量他的话本子《牡丹花灯记》,《漫漫仙途》等要刊印多少册试试水,还催促着他《漫漫仙途》快要完结,新的话本子也该提上日程了。

  会试之后,贺清章与洛炎两人也将自己的答题内容写给了贺大伯,贺大伯看了过后,一句话也没有说,两人也不知道自己这答得究竟如何,是好还是不好。

  会试的放榜日期,定在四月十五日,此时正值春暖花开杏花盛放的季节,因此,会试榜也被称为“杏榜”。

  此时此刻的小林村。

  李氏与洛青松穿的干净整洁正要出门,她和当家的早就打听好了,今天是柱子放榜的日子,虽然不知道结果如何,但她和洛青松的心始终在悬在空中,听闻县城的城隍庙很是灵验,在柱子考试之前就全家出动,前往城隍庙拜神,祈求洛炎考试顺利,今天也要去拜拜,希望在本县城隍的庇佑之下,柱子能够考中。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会试张榜,全京城都在关注。

  作者有话要说:  小天使们可以帮忙评论下吗~文章界面右上角作者专栏帮忙收藏一下叭,爱你们。

  感谢在2019-12-25 18:21:34~2019-12-28 20:21: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来二两! 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既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6章

  四月十五,一大早,贺管家就带着下人出了门,贺大伯也难得的请了一天假,没有去书院,与洛炎与贺清章两个人坐在堂屋,贺大伯拿着一本书,看的入神,两个心神不宁的年轻人则面面相觑。

  说不紧张那是假的,洛炎摩挲着手中的茶杯,心中也是七上八下,虽说他还年轻,就算这次不中,再准备三年也更有底气,但只要有一次就通过的机会,谁会想要第二次呢。

  贺清章坐在他旁边,手中拿着京城目前最流行的话本子,看似读得津津有味,实则也在发呆。

  洛炎注意到,贺清章手中的话本子,一直停留在那一页没有动过。

  “中了,中了。”

  远远地,就听到贺管家激动的喊声。

  “中了,谁中了?”洛炎倏地站了起来。

  “两位少爷都中了!”门外传来贺管家畅快的笑声。

  “中了,他真的考中了。”洛炎一时之间甚至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幸福来得太突然。

  贺管家走进堂屋报喜,贺大伯给他倒了一杯茶,让他坐下慢慢说。

  虽然贺清章与洛炎两人内心都有些焦急,但还是耐心地等待贺管家喝口茶,缓口气。

  “多亏了咱家这几个小子护着我挤到了前面,老奴从后排往前看,后排没看到两位少爷的名字,心里又高兴又忐忑,继续往前看,终于在中上部分看到了洛少爷的名字,心里算是安定一番,又继续看,在前排找到了少爷的名字,少爷排在第六名,洛少爷排在第三十二名。”

  “这个月每人多加一月的月钱。”贺大伯看似不言苟笑,内心也很是高兴。

  “发三个月的,主家有喜,同乐。”贺清章此刻很是得意。

  贺大伯看了他一眼,没有多说什么,接着询问管家,“喜钱可是准备好了,相比一会儿便有报喜的差役前来了。”

  听闻此言,方管家急忙起身,早已准备好了,想来差役快到了,老奴先去做些准备,说罢,便急匆匆的走了。

  洛炎与贺清章,老师三人笑呵呵的闲聊,会试上榜,如今已经是贡士的身份了,只要殿试考的不是差的不得了,成了同进士,进士之名已是板上钉钉。

  没过多久,贺宅外传来敲锣打鼓的声音,“喜报,恭喜贵府贺清章丁未年四月十五日得中会试第六名。”

  “喜报,贺贵府洛炎丁未年四月十五日得中会试第三十二名。”

  洛炎与贺清章走出门,贺宅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看着两人如此年轻,纷纷议论起来。

  “这是哪位大人的府邸?一门两进士,好生厉害。”

  “嚯,这两位进士可谓是年轻有为,看着不过及冠的年纪,便中了进士。”

  “那青衣的小哥好生俊俏,也不知成婚了没有。”

  洛炎与贺清章隆重感谢了报喜的差役,又感谢过来贺喜的人群。

  仆人们在府外也撒了许多喜钱,许多路过听到动静的人都过来沾沾喜气。因有许多孩童过来,方管家又遣人拿了许多喜糖分发给小孩子们。

  喧闹了好一阵过后,人群终于散去,两人解脱出来,回到府中。

  报喜的差役前来不单单是报喜,还带来了殿试的消息。

  大梁的殿试基本定于四月二十一日,四月二十五日传胪

  如今距离殿试也不过是短短五天的时间,洛炎与贺清章便待在家里,一心准备殿试。

  期间只有许敬轩前来拜访一次,为两位好友贺喜,他会试落榜,虽有些失意,但很快便不放在心上,一来乡试他虽然上榜,但成绩并不突出,比不得自己的两位好友,二来对于会试,他的准备确实不足,就算侥幸得中,恐怕也只能中个三甲同进士,与其中了同进士,倒不如不中。

  知道两位好友正在准备殿试,他没有多做打扰,约定待殿试完毕,三人再聚。

  很快就到了殿试的日子,所谓殿试,自然是要在宫廷殿堂之上进行的,由皇帝亲自主持,因此也称为“廷试”“御试”。

  殿试的前一天,由大梁鸿胪寺官员在店内东边设置策题黄案两处,一处在殿内东边,一处在殿外;丹陛上正中设置一处黄案,光禄寺官员在东西阁檐下设置试桌,排好位次。

  殿试当天凌晨,洛炎,贺清章与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来到宫外,排列站好,按照宦官们的安排指引进场,走到殿前的丹陛上排列好,每人得赐宫饼一包,朝中百官分立于两旁。

  陛下在声乐之中升殿,大学士从殿内的黄案上捧出试题,授给礼部的官员,放到殿外的黄案上。

  凌晨入场,日落交卷,一边要完成策论文章,另一边要注意书写工整。

  殿试的卷子极为考究,是由宣纸裱糊而成的,长一尺四寸,宽三寸七分,每行限写三十二字,一般考生都会上空两字,留作抬头之用。

  殿试的考卷只进行糊名,不誊抄,因此,考卷上的字迹写的如何,也十分关乎成绩,就像现代所说的卷面分,字迹工整,考卷写得赏心悦目,阅卷官也爱多看上几眼。

  待到殿试的试卷终于分发下来,洛炎开始审题,如今的殿试只考策论,百年前的殿试还考赋题,规甚至还定韵脚,想想就令人痛苦。

  策问题共有三道,字数没有进行限制,文体不限。

  第一道:

  问:《周礼》"庶人不畜者祭无牲,不耕者祭无盛,不蚕者不帛,不绩者不縗",皆所以耻不勉,抑游惰,欲人务衣食之源也。然为政之道,当因人所利而利之,故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由是农商工贾,咸遂生业。若驱彼齐人,强以周索,牲盛布帛,必由己出,无乃物力有限,地宜不然,而匮神废礼,谁曰非阙且使中为市,贸迁有无者,更何事焉

  试题的大意是:

  《周礼》规定:“百姓中不饲养牲畜的人,祭祀时不能用牲,不耕种的人祭祀时不能用五谷,不养蚕的人不能穿帛制的衣裳,不织麻的人办丧事的时候不能穿衰麻孝服。”

  这些都是使那些不努力生产的人感到羞耻,遏制那些游荡懒惰的人,希望人们开发衣食来源的一种方式。但是治理国家的规律,应当凭借人们感到有利条件使他们得利。假如驱赶那些百姓,勉强他们按周的法度行事,要求人们祭祀用的牲畜,五谷,穿着用的布帛,一定要由自己生产出来,恐怕物力有限,土地的条件也不适合种植经营各种物产,由此而导致供奉神的物品匮乏,败坏礼法,谁说这不是欠缺之处?况且让人们中午集市贸易,贩运以互通有无,又为的是什么呢?

  洛炎凝神沉思,手中缓缓磨墨。

  利用厚生,教之本也;从宜随俗,政之要也。

  物尽其用,民得其养,是政策的根本;依顺土地之宜,顺百姓之俗,是施政的关键。

  《周礼》云:"不畜无牲,不田无盛,不蚕不帛,不绩不俊�"盖劝厚生之道也。

  《论语》云:"因人所利而利之。"盖明从宜之义也。夫田畜蚕绩四者,土之所宜者多,人之所务者众,故《周礼》举而为条目,且使居之者无游惰无堕业焉......由是言之,则《大易》致人之制,《周官》劝人之典,《论语》利人之利,三科具举,有条而不紊矣。谨对。

  洛炎以《周礼》《周易》《论语》三本经典中的具体法规并举做出答案。

  第二道策问的草稿刚刚打完,便到了中午吃饭的时辰。

  这伙食居然还没有会试的伙食好,每人一碗面,不过好歹给了个鸡蛋,也有温水。

  洛炎小心翼翼的把考卷等物挪在一旁,不紧不慢的吃了饭,抬头想看看贺清章怎么样了,见一旁的宦官一直盯着自己,罢了,答卷吧,一直坐着腿都有些木了。

  殿内静悄悄地,只有卷子的翻页声,答题落笔的沙沙声,洛炎再度投入到殿试中去。

  最后一道策问题有关于“政令”,询问一道政令究竟如何做到利国利民。

  洛炎以前世写论文的经验,分别从政令的重要性,政令实施的程度,适用的范围,政令实施的依据,政令独特的严肃性出发,引经据典,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

  待到将全部的回答誊抄到卷子上,仔细检查,条理清晰,文字工整,此时已是日落西山,洛炎交卷之后,发现已经有不少贡士答完走人了。

  殿内不允许停留,洛炎走出宫外,不少马车在此等候。

  贺清章倚在马车前,似乎在沉思,洛炎走到他眼前,晃了晃手,他才缓过神儿来。

  两人也没多说什么,天色晚了,方管家忙招呼着仆人赶车回家。

  又考了一天的试,两人也累坏了,回到家里,洛炎第一件事就是去上了茅房,殿试是允许在侍卫和宦官的陪同下去出恭的,但只要想想那画面,洛炎就觉得,自己还是憋着吧,能不喝水也不喝水。

  作者有话要说:  注:殿试第一道策问来自唐贞元十六年庚辰科殿试,回答是进士科第四名白居易的策问答案,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个白居易。

第27章

  殿试结束,只等最后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