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爷的躺赢人生 第41章

作者:邈邈一黍 标签: 宫廷侯爵 清穿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无论哪一样,都要比千里迢迢写信去向他讨教,来得容易。

  翻过年就要九周岁的大侄子,被抱起来的时候没挣扎,脸颊和耳朵确实烧红了,简直不要太可爱了,尤其是大侄子的眉眼还像结了四哥。

  羞红了脸的四哥,这画面太美,光是想象都让人忍俊不禁。

  还好他没有九哥和十哥那么不靠谱,不会想着把这场景画下来,待到日后慢慢翻看。

  户部追缴欠银这事儿,除了朝廷,唯一得到好处的就是九哥和十哥了,应该是心里边有些过意不去吧,九哥直接给他塞了二十万两的银票,不是直接塞手里边的,而是夹在了送他的兵书里,整整五本兵书,分散着放的,从面上根本就看不出来。

  九哥中间连提都没提一句,好在他提前翻了翻,若是直接让人放行李里,还不知道会不会丢呢,这事儿办的,果真是像极了九哥的性子。

  九哥尽管财大气粗,但是之前完了户部八万两的欠银,十哥那八万两也应该有不少是九哥出的,如今再拿出来二十万两,怕是家底儿都给拿出来了。

  真实的情况比胤祯想象的还要‘惨烈’些,舶来品的利润虽然大,九爷也是个钱篓子,但他平素的花销也多,而且也没做几年的生意。

  这二十万两银子何止是把家底儿都拿出来了,是把聚宝盆都拿出去卖了,舶来品的生意从此就跟他没关系了,而这两年做生意赚来的银子,能拿的也都拿出来了,甚至连府上的西洋钟都拿出去卖了,才凑足这二十万两。

  十万两算他的,还有十万两算十弟。

  他们两个承了十四弟的情,若是皇阿玛没有下旨让十四弟去盛京,那这份情可以慢慢还,但出了这事儿,若还是想着以后慢慢还,那没还完之前,这心里头都踏实不了。

  胤祯可不知道这一份钱代表了两个人,他与福晋又不缺银子花,何必收这二十万两呢,九哥要还人情的意思他明白,不过这人情可以日后再还,会有那一天的。

  他或许不需要九哥和十哥的人情,但可以把这份人情转给四哥嘛。

  胤祯这大半年可以说是得罪了很多人,包括兄弟们,来宽慰他给他送行的兄弟们也就那么几个,四哥、五哥、九哥、十哥、十三哥,这回就连惯来喜欢做老好人的八哥都没来。

  倒是姐妹们,除了五姐外,要么是嫁去了蒙古,要么就是还待在宫里不方便出来,不过她们的信都托五姐送到了自己手里。

  没出嫁的,送过来各种各样的小物件,出了嫁的,甚至把草原上的牛羊都当做礼物送来了,福晋她们的酒楼和铺子,甚至都可以好几个月不用从草原进货了。

  除了兄弟姐妹,他从前的伴读和哈哈珠子,也都特意上门来看过他,甚至还有洪石,这位都已经升为四品佐领了,也难怪在丰台大营都能得到消息,还能请得来假出来看他。

  不过这些人能来都不奇怪,本来关系就很好,但是戴梓能来,就真的出乎他的意料了。

  虽然坊间盛传,戴梓能够沉冤昭雪,能够从盛京回来入工部做官,都是因为他的原因。

  当初戴梓刚回京的时候,也是他到城门口去接的,而且阵势浩大,满城皆知。

  但他与戴梓在那之后并无往来,实在没想到,这个时候戴梓会上门。

  这个世界上有爱屋及乌,就会有恨屋及乌,如今对于朝臣来讲,要么是恨他的,要么是对他避之唯恐不及的,能来见他的人,实在不多。

  戴梓要比当年刚刚从盛京回来的时候显得年轻,不过再怎么显年轻,也已经是一位老先生了,头发都已经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回不去了。

  “臣在盛京待了十几年,那个地方虽然是世人常说的苦寒之地,但并没有那么艰苦,也就是冬日要比京城这边冷一些,可却不失为一个好地方,那里虽然封禁了,可还是有很多的汉人,不比旗人少,也有商人,也有工匠,跟大清的其他地方没什么不同,而且那个地方山林多,荒地也多,好多人都想着过去开荒种地,贝勒爷若是去了,就会知道盛京的好了,天高地厚,甚是辽阔。”

  戴梓来这一趟也没别的意思,他曾经也觉得盛京这个地方各种不好,但等到回了京城以后又时时想念,想念那里的山山水水,也想念那里淳朴厚道的人。

  若是旁的皇子阿哥去了盛京,或许会不适应,或许会心灰意冷,但换作是十四贝勒,他倒觉得那是飞鸟入林,游鱼入海。

第50章

  胤祯和福晋是在过完年才离开的,康熙四十五年的二月份,春日来临,天气渐暖,倒也不至于越往北走越冷。

  京城这边儿好多人几乎是贪弹冠相庆,钮钴禄家的阿灵阿甚至是在春风楼大摆宴席,然后就被老十给揍了。

  当外甥的打舅舅,这放在哪儿都是稀罕事儿,更别说老十以前跟阿灵阿的交情还不错了。

  起初是老十先动的手,但阿灵阿也不是站着不还手的人,两个人扭打成了一团,身上、脸上全都有伤,想瞒都瞒不住。

  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康熙就当是没看见,管都没有管,阿灵阿是混账,老十打也就打了,再说这是两个人打架,就算是他来评,那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没人跑到他这里来申冤,这事也就翻篇儿了。

  从京城到盛京,胤祯这一路走得很慢,他不慌着赶路,晚上一定要有落脚地,每天要走的行程都是规划好的,若是碰到喜欢的城镇,还会停留上几日。

  胤祯只是在游山玩水,琉璃就不一样了,往日她在京城,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出京,也就没机会四处查看她的这些产业。

  路上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虽好,但生意更重要,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些个商铺、酒楼,该见的人要见,该翻的帐要翻,该改的地方要改。

  整个人忙得不得了。

  明明多半个月就能走完的行程,两个人硬是走了两个多月,二月份出发,到达盛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让胤祯没想到的是,福晋在这儿居然还会有产业,而且从年前他接到圣旨开始,福晋就已经安排人在这修宅子了。

  盛京的贝勒府跟京城的贝勒府面积是差不多的,里面的演武场也几乎是复制了京城那边儿的,甚至连院落都是如此。

  只可惜没有牡丹园。

  五月的盛京可一点都不冷,这里虽然比不上京城繁华,可该有的东西都有,他在京城是被发配的,但是到了这盛京,却成了顶顶尊贵的人。

  到盛京的头几天,几乎什么事儿都没做,时间全都用来接!接待那些有头有脸的旗人了。

  在这个地界,汉人同样有很多,几乎和旗人的数量差不多,而且来这里的汉人大多都是为了开荒种地的,还有一部分的商人和工匠,社会地位都不高,不像南边儿,有汉人官员,就算是普通的汉人,也可以去参加科举。

  不像这边儿,哪儿有什么科举。

  大清对这一带实施了封禁,汉人是不允许进入的,为的就是把这片土地当做是旗人提供兵丁的地方。

  不过这边儿确实是地广人稀,虽然实施了封禁,但想完全管过来并不容易,照样有汉人迁徙过来,开荒种地只要不是特别打眼,也没有人管。

  盛京还有一小部分很特殊的人,那就是被流放过来的官员,不过这些官员在盛京日子大都还不错,能被流放到盛京而不是旁处的,就说明在皇阿玛那里已经是优待了,所犯的罪名也大都不是什么大罪。

  这里的旗人也都向往过汉人生活,喝茶、看书、作诗,是以,好多人都以跟这些流放官员交往为荣,毕竟这些人不光是汉人,还是有文化能够做官的汉人,就算是如今被流放了,也难掩一身的气度。

  胤祯还挺喜欢这里的,这里除了那些出身好一些的旗人外,其他的旗人跟汉人的地位也没多少区别。

  应当是因为没什么竞争的原因吧,汉人过来是为了开荒种地的,旗人却不善耕种,也不乐意耕种,更喜欢放牧。

  这片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倒也其乐融融。

  胤祯作为这个地界上官最大的那个人,想在哪儿溜达就在哪儿溜达,没有大朝会,也不必再半夜起来赶着上朝,地位相差悬殊,他要调和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得罪那么多人。

  到了冬日,胤祯把火炕都给苏出来了,他不缺碳用,这火炕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但这东西对贫苦之人来说,就有用多了。

  大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山林树木了,盘个火炕,可不缺能烧的柴火。

  胤祯只是出个主意,具体怎么操作基本上都是福晋来,福晋不光是有自己的!商队,连工匠都养了不少,这次到了盛京,‘队伍’还比之前扩大了。

  因这要教导侄儿的缘故,胤祯这两年又把兵书重新捡起来了,不光如此,拳脚功夫也没放下,还时常带着福晋和李卓进山打猎。

  这二人也都是打猎的好手,后者是跟他一块儿长大的,这不奇怪,奇怪的是福晋,八旗贵女,会骑射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打猎的功夫,绝不是轻易就能练出来的。

  离了京城之后,他对福晋的认知好像也在不断的加深,以前只知道福晋会赚银子,知道福晋爱牡丹花,知道福晋是财神爷的信众。

  也不是那么的无所不能嘛,连雪人都不会堆,他不过是刻一个冰雕,福晋就惊若天人。

  康熙四十六年,已经年满十九周岁的胤祯和琉璃,终于迎来了新的小生命。

  在此之前,德妃都已经写信旁敲侧击过好几次了,她不是催儿子纳妾,只是在帮着想法子,送个太医过去瞧瞧,或者让他们二人去拜一拜送子娘娘,毕竟成婚已经好几年了。

  有八贝勒的例子在,德妃也怕自己小儿子跟八贝勒一样。

  四贝勒也忧心过弟弟,他的长子都已经十岁了,再过几年都能相看起来了,十四弟这边影子都还没有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盛京苦寒的缘故。

  不光是送去了各种药膳方子,还劝十四弟找处温泉好好泡泡,也不能总是一味的练武,人还是要多放松放松的。

  能让素来对他严加要求的四哥说出这话来,可见是对这事儿担忧坏了。

  胤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儿,他是没什么不担忧的,但这其中的原因不好告知额娘和四哥,远在千!千里之外,他也怕这二位在信上絮叨他。

  不管是胤祯,还是琉璃,都没对怀孕生子这事儿着急过,新婚之夜是怎么说的,他们便是怎么做的,一直等到十八岁才圆房。

  可自打怀孕了之后,两个人却慌乱起来了,一个忙着写信去跟额娘和四哥讨教,还特意给皇阿玛写了封信,请他送个太医过来。

  一个则是忙着恶补各种孕期的知识,盛京的十四贝勒府养了整整四个郎中、八个稳婆,连奶娘都已经寻摸起来了,内务府虽然也能提供奶娘,但千里迢迢的,谁知道这路上会不会被耽搁,爷在京城得罪了那么多人,万一有个使坏的,那她们后悔都来不及。

  胤祯只写信给了额娘和四哥,但是福晋这边跟几位嫂嫂的联系一直都没落下,是以,这些人的心意全都涌进盛京,排场实在是大了点儿。

  送过来的专业人士就已经如此多了,更别提那些药材、食材、衣物了,五姐还专门送来了孕妇可用的胭脂水粉,这都可以说是专门发明出来的物件了,在此之前胭脂水粉可从来都不分孕妇可不可用。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明泰干脆带着妻儿过来了,光是行李就带了十几辆马车,看样子是打算在这边常住了。

  胤祯夫妇已经过去之前那个新鲜劲儿了,大概是怀相好的缘故,孩子一点儿都不折腾,除了微凸的肚子以外,有时候孕妇本人都会忘了还怀着孕这事儿。

  明泰的长子,也就是胤祯的侄子,如今日方才一岁多,正在学走路,小家伙正是可爱的时候,胤祯不光是抽空给做了学步车,还做了识字卡片。

  要说养孩子这事儿,前边有四哥家的大侄子,后边有大舅子家的侄子,在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前,可以说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第51章

  哪怕肚子里的孩子不闹腾,哪怕怀相好,怀孕也是件极为辛苦的事情。

  胤祯虽不能感同身受,可他光是在一旁瞧着,也能看得出来福晋的辛苦。

  以往精神奕奕的人,如今一睡就是大半天,走路需要扶着肚子,慢吞吞的,眼睛应当是瞧不见脚下,所以才要尤为的小心。

  福晋怀孕,胖起来的不光是肚子,整个人都胖的特别匀称,手上都已经有肉窝了,双下巴也出来了,跟从前比起来,几乎相当于是两个人。

  依着胤祯的审美,这般模样绝对算不上好看,可他看着福晋的脸,却不觉得丑,反而相当的顺眼,就好像有滤镜一样,别人长这样那是丑,自家福晋胖成这样就跟丑没有关系了。

  琉璃照着镜子看自己的时候可没有滤镜,头一次,她真觉得这镜子照得太清晰了也不太好,脸上的肉一览无余,连眼皮都有些肿,眼睛也跟着不如以往显得大了。

  明明额娘怀孕生弟弟的时候,也没胖成她这样,几位嫂嫂那里她也问了,不管是婆家的嫂子,还是娘家的嫂子,就没有跟她一样胖成这般模样的。

  琉璃实在是愁,怀着孕呢,她不可能让自己饿着肚子,太医、郎中、稳婆、嬷嬷都过来瞧过了,也说了这是正常现象,等孩子生下来慢慢减就是了。

  可知道是一回事儿,看见自己这副尊容,心里边难受又是一回事儿。

  如果可以的话,她这段时间都不想见爷,她自己都觉得丑,更何况是贝勒爷。

  胤祯就没停下来过给孩子做胎教,自从大婚开始,也从未跟福晋分开过,如今就更不可能分开了,倘若不是他不善琴音,连琴师都不会请的,他来给福晋和肚子里的宝宝弹琴就好了。

  琉璃想到的法子就是给自己戴上面纱,只露一双眼睛出来,看上去倒也凑合。

  黛青色的面纱,额头上还贴了花钿,衣服也换成了唐时的样式,比旗装穿着舒服,也比旗装显瘦。

  琉璃觉得挺好。

  可惜,用膳的时候,就不得不揭开这面纱了。

  “在孩子出生前,我们还是分开用膳吧,爷就不觉得看我现在这模样别扭吗,晚上也分床睡,旁的时候,我戴着面纱,倒是无妨。”

  琉璃难受的都快哭出来了,怀孕好似连一个人的性子都!都能改变,原本她可不是爱哭的人,也不会爱整日里想东想西,生意尚且不够她忙的呢。

  但是这段时间,体型变了,脾气也变了,说话的时候虽然已经尽力在忍着了,可还是露出了哭腔,眼泪更是夺眶而出。

  好了,原本还压抑着情绪呢,这会儿干脆压都不压了,整个人几乎可以说是嚎啕大哭。

  胤祯手都已经把碗端起来了,这会儿简直要被福晋吓傻了,刚刚还好好的呢,他给肚子里的宝宝讲成语故事,讲的是邯郸学步,福晋还跟着乐呵呢,怎么这会儿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