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长公主 第44章

作者:秋水晴 标签: 甜文 平步青云 穿越重生

  圣人李治,在听到他的皇后要将一个七岁的小郎君召回长安时,也愣了一下。

  过继一个七岁的小郎君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主要是因为皇后还有两个嫡系的侄儿。

  可随即,李治便又会过意来。

  皇后嫡系的两个侄儿已经成年,其中武承嗣的父亲便是皇后的长兄,当年那位兄长到了贬谪之地尚未上任,就已病逝。

  虽说皇后如今将他们从贬谪之地召回,已是分外开恩,可人心难测。

  而七岁的武攸暨,如今才是启蒙的时候。

  稚儿年幼,又不是家中长子,正是天真无邪之时。

  ——他的皇后想亲自培养一个继承人。

  李治体恤皇后的心情,甚至十分贴心地问武则天,“等攸暨那孩子回来长安后,媚娘是否愿意让他到崇贤馆与旦儿、绍儿一起读书?”

  圣人的这个举动实在太贴心了。

  若是让武攸暨到崇贤馆跟李旦、薛绍一起读书,一来可以让武攸暨和这些皇室宗亲的孩子们打成一片,二来崇贤馆里的老师都是当朝大儒,学问拔尖,对刚启蒙的武攸暨来说,是好事一桩。

  武则天并没有推辞,那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更何况,觉得小表兄名字好听的小太平,在宫里也可以去找小表兄玩。

  ——表兄妹之间多走动,并不是坏事。

  

  七岁的武攸暨从房州到长安,肯定要有人出宫去接应。

  因为武则天和圣人李治达成了共识,说等武攸暨从房州回来后,就留他在宫里待一段时间,与殷王李旦一起在崇贤馆读书。所以武攸暨到了长安之后,第一件事情大概不是回国公府,而是先入宫见皇后殿下。

  李沄听说武攸暨这几日就到长安,便缠着母亲说反正小表兄也要有人把他接进宫里的,就让她和子乔一起出宫,顺便把小表兄带进宫里好了。

  皇后殿下无语,睨了李沄一眼,“太平是想去接表兄呢,还是出宫玩?”

  李沄自知瞒不过母亲,便冲母亲讨好地笑,声音爱娇:“都有。阿娘,让太平出宫嘛。还可以让三兄和四兄,还有薛绍表兄跟太平一起去啊。”

  反正这些熊男孩们日后都会玩到一块儿去的。

  皇后殿下没好气地瞥了李沄一眼,自然是不同意的。到了傍晚时分圣人到清宁宫的时候,也照例关心了一下武攸暨的事情。

  武则天笑着跟圣人说道:“太平调皮爱玩,白天之时还缠着妾说她要出宫去接小表兄。”

  说起女儿,圣人李治脸上不由自主流露出几分温柔笑意。

  “这小家伙,自从去了城阳的梨花苑之后,回来便三天两头嚷嚷着要出宫。”

  武则天没好气地看了李治一眼,语气微嗔的反问,“这难道不是圣人惯出来的?”

  李治笑了起来,“这么说,还是我这个当父亲的不是。”

  君王沉吟片刻,随即跟武则天说道:“既然太平想去,就随她去吧。让尚衣局为太平准备几套小郎君的衣裳,什么时候她真的在宫里闷得慌,也让她到宫外去走动走动。”

  皇后殿下闻言,忍不住笑着摇头。

  说圣人对女儿千依百顺,那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但李治这次到清宁宫,并不仅仅是为了关心武攸暨的事情,只听到圣人跟皇后殿下说——

  “日前英国公李绩入宫,说我朝虽有武将,但青年一代的将军们缺乏历练。苏子乔是苏定方之子,我本是想让他跟着裴行俭一起学习用兵之术的,谁知裴行俭的夫人日前因病去逝,如今丧期未过。”

  苏子乔是苏定方的儿子,裴行俭是苏定方的学生。

  这两人虽然年龄相差甚远,但苏定方在世时,裴行俭与苏定方也没少走动。苏子乔年幼之时身体病弱,苏定方硬下心肠 ,逼着苏子乔习武,后来又见在锦绣丛中长大的苏子乔过于养尊处优,直接将苏子乔丢给了裴行俭带到西边去吃沙子。

  直到苏定方去世,苏子乔才回来长安,为父亲守孝。

  孝期一过,李治念及苏定方昔日功绩,将他的长子苏庆节封为尙撵奉御,又将苏子乔安排进宫里当羽林军。

  比起兄长苏庆节,从小就被父亲格外狠心对待的苏子乔,在武功和军事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李治本想着让苏子乔跟着裴行俭一起到西域去,谁知道这节骨眼上,裴行俭的夫人去世了。

  圣人也不能这时候还要把裴行俭往西域赶,再说了,等丧期一过,裴行俭不还得再娶夫人么?

  再折腾两年,苏子乔又该娶妻了。

  这折腾来折腾去,他大唐未来的名将还要不要了啊?

  恰巧这时候英国公李绩要去讨伐高丽,李治寻思着先让苏子乔跟着李绩去历练一两年再说。

  当年太宗在世时,曾说英国公李绩就是大唐的长城,有他镇守边关,大唐赫赫国威无人敢犯。

  如今能出将入相的英国公主动在圣人面前关心起大唐年轻一代的将军,不趁机塞两个年轻人给英国公调教岂不是太对不起他老人家?

  要把苏子乔交给英国公调教并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圣人跟小公主说让苏子乔当她的侍卫。

  如今小公主动辄就要找苏子乔,去马场骑马要找子乔帮忙牵缰绳,出去玩要子乔保护,就连去接武家的小表兄,也说要子乔陪着。

  天天子乔长子乔短,老父亲虽然还不至于吃醋,却也担心小公主得知老父亲将她喜欢的侍卫派去跟英国公打仗,她要跟父亲着急。

  李治将此事说给皇后听,皇后听了好气又好笑。

  敢情圣人这么爽快让小公主出宫去接小表兄,是想让她高兴完之后,好跟她说苏子乔要离开长安的事情?

  

  李沄曾以为,在自己成为公主的人生里将要面临的第一次离别,是裴行俭出了丧期续弦,库狄氏出宫的时候。

  可她怎么也没想到,库狄氏和裴行俭的事情八字还没一撇的时候,父亲就说要让苏子乔跟跟英国公李绩一起去讨伐高丽。

  子乔是要去打仗啊。

  小公主想起自己第一次在马场见到苏子乔的时候,就是因为他是名将苏定方的儿子而对他心生好感。

  苏定方一代名将,苏子乔即便没有父亲的奇才,可有父亲的得意门生裴行俭帮扶着,大概也不会差。

  泱泱大国,无论何时都该有将士死守国门,才有百姓的安居乐业。

  可这一年多来,小公主跟苏子乔也相处出一点感情来。

  毕竟,子乔多好一侍卫啊,小公主说什么便是什么,只要不是太过分的要求,从来不会拒绝。

  如今忽然听说苏子乔要跟英国公李绩去讨伐高丽,李沄也有些发蒙。

  “什、什么?阿娘是说,阿耶想让子乔去高丽?”

  “就是那个使者一来,就送许多人参的那个高丽?”

  武则天望着眼前神色愕然的小公主,微笑着点头,“对,就是那个高丽。”

  李沄怔然了半晌,心里有点难过。

  武则天望着女儿的神情,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柔声问道:“太平,怎么了?”

  李沄抬眼,皱着眉头,神色恹恹地跟母亲撒娇:“我觉得有些不高兴,阿娘,你抱一下太平。”

  武则天莞尔,蹲下,张开双臂将女儿抱进了怀里。

  母亲身上的那股熟悉的暗香扑鼻而来,令李沄好受了一些,她抱着母亲的脖子,语气感伤地在母亲的耳旁嘀咕:“都说有得必有失,是不是因为阿娘让那个武家的小表兄回来长安陪我玩,所以阿耶才会让子乔去高丽挖人参?”

  武则天:“……”

第42章 皇家有女42

  八卦是人类的天性, 不管是在大明宫里还是大明宫外,有点风吹草动就满城皆知。

  圣人不过才在英国公李绩面前提了一下,说让苏定方的小儿子苏子乔跟着他一同行军。

  如今长安人人都说羽林军的苏子乔即将要与英国公李绩一同离开长安,去讨伐高丽。

  虽然说长安城中从不缺乏青年才俊, 可苏子乔身为国公之后, 又长得俊逸风流,即便是在才俊之中,也是妥妥的颜值和实力担当。

  听说苏子乔要离开长安, 有人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 毕竟行军打仗可不能与在宫里相比, 皇家子弟军虽然精挑细选, 可从未上过战场;也有人盘算着若是苏子乔被圣人放到外头去,自己能否顶了他的空缺……但不管旁人如何, 都影响不了苏子乔。

  这天苏子乔休沐, 不用出宫当值, 就去了裴行俭的府里。

  裴行俭出身河东裴氏, 父亲曾是前朝礼部尚书, 底蕴深厚。

  如今已过不惑之年,可相貌清隽, 气度不凡。

  ——儒将之名,委实不虚。

  裴行俭如今正值丧期,很少会客, 但来人是苏子乔, 却又不一样。

  仆人引领着一身宝蓝色常服的青年步入府中, 裴行俭正在院子中练剑,见到了苏子乔来,笑了笑。

  只见一袭素白衣裳的儒将长腿一扫,便将插在地面上的一把剑踢向了青年。

  苏子乔剑眉微扬,伸臂将那把剑接住了。

  裴行俭目光如炬,看向苏子乔,沉声说道:“来,让我看看你这两年功夫可有落下。”

  苏子乔低头看了看手中的利剑,面上露出一个笑容,纵身一跃,便听得剑器相接的声音响起。

  院中剑光闪闪,一篮一白的两个身影宛若游龙般在剑光中穿梭。

  裴行俭府中的仆人早就见惯不惯,每次苏子乔来访的时候,自家郎君总是免不了要看看他的功夫如何。只要听到剑器相接的声音响起,仆人们都会十分识趣地远离打斗之地。

  毕竟,府里曾经有人因为围观郎君和苏小郎君的比试,被打飞的利剑削掉了发冠。

  还好被打掉的只是发冠,要是其他地方,那就坏菜了。

  已经“身经百战”的裴府之人,如今只要见到苏小郎君进了院子,就躲得远远的。

  ——免得刀剑无眼,被误伤了。

  昔日的少年,如今已经长身玉立,有了成年男子的身高,只是仍旧单薄。

  裴行俭记得他第一次见到苏子乔的时候,苏子乔才四岁。四岁的小郎君,长得聪明伶俐,却一身娇气。

  苏子乔是苏定方的晚来子,先天不足,身体很差。

  锦绣丛中的长大的孩子,格外娇气,又格外讲究,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导致这小男孩越是长大就越是病弱。后来苏定方没法子了,便带着苏子乔到了护国寺去找大名鼎鼎的玄奘大师给他批命。

  当年皇后殿下和圣人的第三子周王李显出生后,也是身体病弱,后来皇后殿下带着李旦到了护国寺拜观音,又让周王拜玄奘大师为师后,周王的身体变好了。

  ——没见如今的周王李显生龙活虎,每天精力都使不完,终日在宫里斗鸡走狗,调皮得能上天么?

  玄奘大师初次见到苏子乔,倒是没说什么,让苏定方捐了不少银子在护国寺修了个雁塔之后,跟苏定方说小郎君身子骨是差了些,也养得精细了些,将军是习武之人,不妨让小郎君习武,等长大了些,便让他随父出征,造福苍生,兴许就好了

  苏定方一听玄奘大师这么说,一开始当然时候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