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 第22章

作者:果米糕 标签: 天作之和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除了一甲进士,其他人想入翰林院都需要考试,伏修谨没打算入翰林,而是申请了外放做官。按理说,二甲进士外放做官,那是十拿九稳的事,且伏修谨的排名还在前排,但现在惹了王侍郎,事情就不一样了。

  王侍郎在朝为官多年,熟知官场规则,也累了一定的人脉关系。虽说还办不到直接驳了伏修谨的申请,但可以从中作梗拖着,一直拖着,拖个一二年,这个就算是去告御状,他也有理可说。他想着伏修谨再怎么年轻,也经不起这么耗着,耗个几年又处处碰壁,到时候意识消沉,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伏修谨满心欢喜地一边等着消息,一边准备着与锦绣的婚事,全然不知王侍郎已因此在暗地里使了手段。直到几日后,他看到同期其他进士逐渐开始奔赴前程,而自己却毫无消息,这才意识到了不对劲,再一想,便猜到是那王侍郎给自己使了绊子。

  这日辰时刚过,他就听得巷子里人欢马叫,走出门一看,正是与他同期高中的那位二甲进士,原来已获准外放做官,拖家带口即刻启程。

  伏修谨望着巷子那头的欢闹场面,顿时黯然神伤,以至于锦绣隔着人群远远跟他招手他都没注意到,就转身闷头走了回去。

  “这是怎么了?”锦绣小声嘟囔,又加快步子紧随着伏修谨走了回来。

  但入了院子又没见着他的身影,找了一圈,才发现他坐在书房的木椅上,正看着书案出神。

  锦绣不知该不该打扰,就站在门外,过了一会儿才伸手敲了门。

  “你来了。”伏修谨回过神,“来很久了?”

  “我刚到。”锦绣走近才发觉伏修谨脸色不太对,“你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没有。”伏修谨赶紧转过身,尽量敛起脸上的疲倦。

  这些动作及变化虽细微,但锦绣却看得清楚,她又想到刚才在巷子里那一幕,就问:“那个就是你之前说的同巷子的二甲进士吧?你是不是看他举家出门,想到不久你也要外放去做官,不舍得这里了?”

  伏修谨没想到锦绣会这么问,又一时想不出更好的回答,就默默点了头。

  “又不远嘛,到时候得空我们可以时常回来啊,再说了,去了那边稳定下来后,也可以把长辈们接过去小住的呀。”锦绣安慰道。

  伏修谨听着锦绣的话,更是五味杂陈。

  他知道王侍郎背地里使了阴招,就算心里不痛快,也不打算低头。但他又不想让锦绣为自己担心,不想让她失望,就低头揉了揉眉心,再抬起来时,扬起了如往常一般的笑脸,又指了指她手中的食盒,问:“今日带的什么好吃的?”

  锦绣揭开食盒的动作蓦地就停了下来,神情微变,“昨天不是你自己说要吃如意糕的吗?”

第40章 大人物

  伏修谨亦是一顿, 而后伸手帮着锦绣打开了食盒,又若无其事地说:“许是昨晚没睡好, 记混了。”

  “真的吗?”锦绣看着伏修谨。

  “嗯。”伏修谨点点头, 拿起了一个如意糕塞到嘴里, 又嘟囔着:“那日在食肆看着你吃我都快馋死了你就是不给我半个。”

  “想吃你不会说?”

  “嗬!这么说还是我的错了?”

  “不是吗?”锦绣作势要拿回食盒, 伏修谨赶忙认输:“是是是, 你说的都对。”

  两人小闹了一会儿, 锦绣猜得到伏修谨心里有事, 但见他神情恢复了许多,就没再追问。

  王侍郎这事,伏修谨打算暂时瞒下来,自己想办法解决,但却难以一直瞒下去。金榜题名之后,大街小巷里各种小消息满天飞, 大家茶余饭后谈论的都是谁谁家的儿子高中了几甲进士, 谁谁家的儿子已入了翰林, 谁谁家的儿子又被委用去了哪里做官……

  时间一长,伏修谨这边还没有一点消息, 家里人难免不多想。

  伏修谨找了些别的说辞含糊地带了过去,伯父只是个地方小吏, 就算说出来也帮不上忙, 还徒增烦扰。而且,他不愿让家里人知道此事与锦绣还有些关系,免得他们对婚事有什么想法, 虽知道家人都不是那种人,可也不想锦绣因此受委屈。

  但锦绣又不傻,她在侯府从一个底层粗使丫头做到了一等大丫鬟,又赢得老太太的赞赏成功赎身,见过多少人和事,并非没有见识。也许别人还看不出什么,但她怎会察觉不到伏修谨的变化,再联系起一些道听途说的消息,就大概能猜到是他的仕途受了阻碍。再一想,伏修谨不愿多说,定是不想让他们担心。

  锦绣捋了思绪,想起之前食肆开业时,宫里曾来了祝贺的内侍,就想去找吴娘子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拜托他们打听到具体是什么事情,再一起想办法。

  但她刚出了宅子,竟迎来了一道许久未见的身影。

  “香杏姐姐?”

  “锦绣。”香杏喊了一声,然后朝周围看了一圈,才拉着锦绣的手匆匆进了门,“我们屋里说去。”

  两人回到屋里,锦绣给看了茶,刚一坐下就见香杏靠了过来,又用手挡在嘴边,小声问道:“现在家里没其他人吧?”

  “就我在。”锦绣见着香杏这般小心的模样,甚是奇怪,问:“香杏姐姐,你可是有事要跟我说?”

  香杏坐了回去,但又不放心地瞥了一眼门口,才说:“与你定亲的人家姓伏,前不久高中了二甲进士,对吧?”

  “你怎么知道?!”锦绣一下有些激动,连着声音都高了几分。

  “嘘!”香杏把手放在嘴边,“我是昨晚才听说的。”

  锦绣坐不住,起身跨了一步站到香杏身侧,“你知道什么?”

  “是这样的,昨晚我家老爷在外应酬喝多了些,回来后我服侍着他,听到他喃喃说着什么吏部王侍郎,什么不识抬举的二甲进士,还有淮丰侯府的丫鬟之类的。听到侯府,我就多问了几句,大概的事情就是,他昨晚与王侍郎一块喝酒聊天,王侍郎看中了一位伏姓的二甲进士,想把自家的庶女嫁过去,但这进士却驳了王大人的好意,坚持要娶侯府的赎身丫鬟为妻……”香杏看了锦绣一眼,“我想近来从侯府赎身的就只有你了。”

  “那后来呢?”谁都能想到,得罪了王侍郎,怎么会有好果子吃?

  “后来……”香杏停了一下,“后来那王侍郎心里不痛快,找了人使了些手段,就一直拖着你未来夫君的申请,让他做不了官。”

  香杏昨晚意外听到了自家老爷半醉时当八卦说的这内幕,顾念着锦绣曾帮过自己,就想偷偷将消息传出来。这事可大可小,若处理的不好,那可能耽误的是一辈子的前程,但她见锦绣满脸愁容,又将这些话给咽了回去,宽慰道:“你也不用太焦急,可以去劝劝你未来夫君,让他去跟王大人服个软,认个错,兴许就没事了。”

  锦绣点点头,这才知道为什么伏修谨的事一波三折。

  官场上本就少不了尔虞我诈,她曾想过可能是伏修谨不小心得罪了什么人,却万万没料想竟与自己还有些关系。不过,她深知伏修谨的性子,既已经拒绝了王大人,断然是不会再低头去讨饶的。

  锦绣谢过香杏,又将她送到了门口,然后自己也没停下来,直接朝着食肆走去。伏修谨不愿意违背初衷娶她人为妻,那她该做的是帮着他想办法一起跨过这道坎,而不是逼着他去做另一个选择,还给自己添堵。

  反正,若是干娘这边商量了之后也暂时也想不到办法,那她就厚着脸回去跟老太太求个人情。

  但她刚走到半路,就听得身后传来一道火急火燎的叫声:“锦绣姐姐你等等!等等!”

  锦绣一回头,竟是巷子里常常见到的一个小孩,“怎么了?跑得气喘吁吁的。”

  “锦绣姐姐你快回去。”那小孩边捂着胸口平缓呼吸边说,“你家里来大人物了。”

  大人物?

  不等锦绣再问,那小孩又说:“好几个,好像都是皇宫里的人。”

  皇宫里的人?

  锦绣颠声道:“不是吧?”似乎除了与吴娘子相熟的那个内侍,她并不认识什么皇宫里的人?

  “没错没错,你快回去看看。”

  虽不知是发生了何事,但小孩子一般都是看到什么就说什么,那想必来人定是来头不小的,锦绣不敢怠慢,赶紧跟着一块往回走。

  才走到巷子这头,锦绣就看到自家宅子外围满了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什么。她满腹疑惑,不由得加快了步伐。

  人群中不知是谁回头瞥见了锦绣的身影,猛地尖叫了一声:“锦绣回来了!”

  “回来了?”

  “是锦绣!”

  “是她是她!”

  再然后,众人纷纷向两边让出了位置,伴随着声声满是欣羡的感叹。

  “真好啊。”

  “可不是嘛。”

  “瞧这排场,以后可有的福气咯。”

  “就是就是。”

  这是??

  锦绣瞠目结舌,她这小宅子今日竟如此热闹,刚送走了许久未见的香杏,又来了身份如此不一般的大人物?

  院门口站着的人听到众人的谈论,回过头,看着锦绣,问:“你就是锦绣?”

  一行三人,个个衣着华贵,气场一点儿也不输侯府里的大管事们,其中站在两侧的人手里还各捧着一个铺着红绸的盒子。

  “请问你们是?”锦绣毫无头绪。

  方才问话的正是站在中间的男人,他若有所思扫了一眼四周,说:“不如我们进去说?”

  “自然。”锦绣越过人群,开门将三人迎了进去,正要关上院门时,又听得那男人轻声说:“不用。”

  锦绣不知是何用意,微微停顿后收回手。

  男人见众人都垫着脚伸着头往里看热闹,清了清嗓子说:“我是昌华长公主府上的管事。”那声音把握得极好,既不盛势凌人又刚好能让外边的人都能听得到。

  果然,外面响起一片倒吸气声。

  锦绣始料未及,“昌华长公主?”

  “对。”那男人也不多说,朝着旁边的随从点点头,两随从马上领会,同时打开了手里缀以珠玉的精致盒子。

  霎时,院外的惊呼声此起彼伏——

  盒子里各放着一套头面,华美富丽,熠熠生辉。

  “昌华长公主听说你定了亲,这是给你添的嫁妆。”

  此话一出,院外却忽而变得鸦雀无声,众人被震惊到说不出话。那可是昌华长公主,当朝最体面的公主!竟与住在这里的曾经的侯府丫鬟还有来往?还特意备了嫁妆!

  不得不说,这位从长公主府上出来的管事处事极其得心应手,不留痕迹,见效果已达,转而用眼神示意锦绣到一旁说话。

  锦绣木然跟了过去,其实她的震惊不比外边的众人少,自上回长公主府上的李总管往侯府送了谢礼之后,她与那边也没有什么接触了。

  那管事见状,先是温和一笑,才接着小声说:“前几日长公主府上有喜事,淮丰侯的老太太也在受邀之列,闲聊时说起你已定了亲,对方还是个二甲进士,长公主很满意,过后又多问了几句,已经知道他那事了,你且再等上几天,不用忧思,安心备嫁就是。”

  锦绣听了感动不已,也不掩饰脸上的欣喜,“请您一定帮我带句话给长公主,说她的恩情锦绣这一辈子都没齿难忘!”

  那可是皇上的大姐,她若开了口,伏修谨的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

  锦绣激动得有些手足无措,一时不知该如何表达才更为得体一些,唯有不停地说着“谢谢”。

  那管事倒是理解,该办的事已办完,该传的话也已传达,给锦绣留下了一句“尽管放心”,就示意两个随从准备回府。

  锦绣与众人站在门口,目送着那辆尊贵华丽的大马车扬长而去。

第41章 生气

  锦绣回了院子, 半晌后仍能听到外边还在东拉西扯地讨论着这事。

  她大概也能明白对方的心思,这是昌华长公主觉得, 之前锦绣是侯府的丫鬟, 那时候送的谢礼是给了侯府, 而现在, 她已赎身出来了, 昌华长公主再送一份“厚礼”, 当日锦绣救人的恩情, 人家就算是两清了。不仅如此,人家还给够了排面,还顺带着帮着解决了伏修谨的问题。

  经过刚才这一出,锦绣今后走在这附近的街巷里,怕是没有人敢再看低半分了。

  安闲的生活之下,偶尔来些新鲜的小事, 特别是些八卦消息, 最是容易风传一时, 为人们津津乐道。锦绣原想安安静静地帮伏修谨解决了这事,但两人住得不算远, 消息不胫而走,伏修谨想不知道都很难。

  他第一时间来了锦绣的宅子, 竟无人在家, 再一想,就掉头去了食肆,但刚一到, 吴娘子又告诉他锦绣已经回去了,他只得原路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