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大丫鬟 第36章

作者:果米糕 标签: 天作之和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不是吧!我方才尝过的,没那么难吃啊?”宁璠哀嚎。他不过是想在小妹临行前送她点心意,想着她什么都不缺,就下了厨房叫人教着做了她最爱的点心,但似乎恰得其反了?

  “我来尝尝。”锦绣见着宁璠一脸苦恼,笑着拿起了一块糕点。其实,她主要也是好奇到底有多难吃。

  “如何?”宁璠双手撑着桌子靠过去。

  “咳咳!”锦绣拿起茶盏喝了一口,掩着嘴咽下了糕点,“我想起还有话要跟爹娘说。”话音刚落,也是如明锦一般模样,小跑着溜了出去,剩下伏修谨与宁璠面面相觑。

  花园前,锦绣的爹娘正蹲在地上陪着几个孩子玩着,而宁爹向来严肃的脸上还带着无声的笑容。

  锦绣看了好一会儿,才慢慢走过去。道别本就悲伤沉重,谁都不愿絮絮叨叨多添压抑,但有些叮咛嘱咐还是忍不住要说出来,她走过去,轻轻喊了声:“爹、娘。”

  “瑜儿。”锦绣爹娘站起身,又朝着她挥挥手,“过来坐。”

  锦绣走过去,她的爹娘同时让出了位置,让她坐在中间。许是见景生情,锦绣娘又开始唠叨了起来,“你小时候最喜欢在这里玩了,也不知你京城的家中可有……”

  “咳!”宁爹隔着锦绣拍了一下,锦绣娘的声音就渐渐弱了下来,但停了一下,又喃喃道:“怎么会没有呢,京城那般繁华。”

  “哎你怎么还说!”

  “不说就不说。”锦绣娘将锦绣的手牵过来,他们与女儿失散多年,感觉才刚认了回来就要分别,万般不舍交代着:“别的爹娘也不多说了,就是想告诉你,以后都要开开心心的,心里想什么就去做,就去买,咱宁家养得起你!还有,若是想家了,提前写个书信,让你哥哥去接你,明白吗?”

  锦绣点点头,她当然是更希望爹娘能与她一同回京,孝敬他们终老,但也知道这不可能,宁家祖辈都生活在这里,她又怎能自私要求爹娘放下家业和亲友随她回去呢。

  “爹、娘。”锦绣一手握着一边,“家业有哥哥们操持着,你们不要太劳累,春末夏初时趁着天朗气清来京城小住,让明锦和明筝好好带你们逛逛京城。”

  “我们会过去的。”宁爹是个商人,经常出去,见得多了,自然考虑的也更长远一些,“小伏是个好孩子,对你和孩子都尽心尽责,但京城局势复杂,这一趟回去,他避免不了要迎来送往。近来听到些消息,正是众皇子夺嫡之时,一些稍有权利又站了队的老朝臣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都在瞄着新起来的年轻势头,争相拉拢,从口头承诺,到珠宝金银,还有美婢艳妾……”

  “爹,你放心吧,修谨他会处理好的,你们相信我。”这种事他们离京之前就已经历过一次了,不过为了不让爹娘担心,锦绣没有再说下去。

  “我们当然相信你,也相信女婿。”锦绣娘接过话,经过这几年的相处,可以说,不管是在仪表还是品行方面,她对于伏修谨这个女婿不能更满意了。但末了还是跟宁爹想法一致,肯定道:“总之,我们一得空就会去京城看你的,绝不让我们家的女儿受一丁儿委屈。”

  锦绣由牵着爹娘的手改为搂着他们的胳膊,应答着:“好!”

  三人正说着话,只见宁璠从屋里走了出来,挥手喊着:“爹娘,小妹,人齐了,回来吃饭吧。”

  锦绣牵着爹娘,向着那其乐融融之处走去。

  家宴结束,伏修谨一回来又马不停蹄与县衙众人交接着其他的公务。

  三日后,一家四口带着老仆与小厮踏上了回京的路程。伏修谨原本想低调离开,但一大早上孟主簿就率着众县吏候在了门口,东儿、南南及厨娘也是红着眼眶依依不舍。而让他们最意外的是,马车行至县门口时,竟围满了乌泱泱的人群。

  众人纷纷挥手道别,感谢不舍的话不绝于耳。

  锦绣撩开车帘,一眼就看到了角落里的陈婆子,整个人比上回见到时要精神许多,深受触动,锦绣拍了拍伏修谨,示意他看过去,“你看,陈婆子也来了,你还记得她吗,就是……”

  “我记得。”他当然记得,他记得关于她的一切。

  这一回,不仅是锦绣,就连伏修谨也是十分感动,同样回以众人挥手道别,两个小孩有样学样,也跟着动了起来。

  马车渐行渐远,身后的声音也越来越小,锦绣放下车帘,耳边只剩下辘辘车轮声。她也不为何,如此听着,便有些心慌。

  “怎么了?是不是担心过几日坐船头晕?”伏修谨发觉锦绣脸色不对。

  “有点。”锦绣俯身靠过去。

  此时的高墙之内夺嫡伏蛰,硝烟四起。从这一方清净之地离开,他们要面对着的不止是路途的颠簸,还有那席卷而来的汹涌暗流。

第62章 闹事

  这一趟回程, 锦绣亦如当初来时那般,苦不堪言。

  回到家里, 她与伏修谨带着厚礼, 牵着两个儿子, 先去拜访了伏家伯父伯母。之后锦绣还想接着去看吴娘子, 但刚从伯父家里出来, 她就一个踉跄差点滑倒, 好在伏修谨眼疾手快给扶稳了。

  “摔着没有?”

  锦绣甩甩头, 只觉头晕脑胀。

  “回家休息。”伏修谨见锦绣稍有迟疑,边扶着她边说,“你这样子去见丈母娘不是让她担心么?听话,先回家休息,等你好了,我陪着你们过去。”

  锦绣一想也有道理, 她虽想马上见到干娘, 但浑身难受, 有气无力,怕是见了干娘也说不了什么。“先回家吧。”

  足足躺了一天, 锦绣才恢复了些气力。一大早上,她一睁开眼, 就见两个小家伙站在床前, 齐齐地看着她。“怎么了?”

  “爹让我们来照顾你。”老大眨巴着眼睛回答,老二也甚是认真地“嗯”了一声。

  “他去哪了?”

  “有人来找他,他说一会儿就回来。”

  锦绣若有所思点点头, 撑着床榻准备起身,两个儿子立刻上前扶着,时刻谨记他爹的叮嘱。

  梳洗后,锦绣整个人清醒精神了许多,牵起两个儿子,“走吧,带你们去另一个外祖母家吃好吃的。”

  “吃好吃的之前先垫垫肚子。”一道温润的嗓音从门口传来,伏修谨端着食案放到桌子,又朝着锦绣招招手,“过来喝点粥。”

  “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锦绣还以为今日要自己带着儿子回娘家了呢。

  “只是传个话,没多大事。”伏修谨将冒着热气的粥分盛出来,“慢些吃。”

  “娘亲,我也要,我也要吃。”明锦伸长脖子,但被伏修谨给摁了回去,“带着弟弟出去玩去。”

  “哦。”明锦一把从椅子上滑下去,人小鬼大叹气道:“弟弟我们自己玩去。”

  “不许欺负弟弟啊。”伏修谨在后边又喊了一声,回头见锦绣双手支着下巴望着两个孩子,碗里的粥却是一点未动,“吃不下?”

  “不是。”锦绣收回目光,片刻才蹦出一个字,“烫!”

  伏修谨笑着接了过来,一匙一匙吹凉了喂给她。“丈母娘大人还不知道我们回来了,怕是等会见到了要惊得说不出话,再而就是责备我不提前知会她了。”

  锦绣眯起眼睛,梨涡漾起,满面春风。在伏修谨准备派人去请吴娘子时,她忽而灵机一动,想给干娘一个惊喜。

  喝完粥,锦绣就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喊着:“明锦、明筝,我们走喽!”

  可当一家四口兴致满满来到食肆时,却被告知吴娘子已经回去了。回到马车上,锦绣又看了一眼食肆,正是最繁忙的时刻,她再想起方才店小二欲言又止的神情,不由得有些焦急,“莫不是干娘出了什么事?还是说她身体不舒服?”

  “锦绣,别乱想。”伏修谨安慰着她,“若真的有事,店里的伙计不会什么都没说的。”

  话虽这么说,但锦绣还是隐隐心慌,“那、那我们快些回去。”

  “好。”伏修谨转身跟仆人交代了几句,马车迅速掉头,向着吴娘子的宅子驶去。

  临近时,锦绣让仆人停了下来,一家四口轻手轻脚推门进去。

  院子里安静得出奇,锦绣示意人应该是在厨房,但过去一看比院子里还要冷清,这下她也顾不上什么惊喜不惊喜的了,直接朝着厢房跑过去,远远瞧见了那道熟悉的身影,才如释重负松了口气,放缓脚步走到门外,然后冲着里边大喊一声:“干娘!”

  吴娘子背对着房门坐着,恍惚中听见有人喊自己,想来又觉得是自己思念过度了,没有理会。

  锦绣疑惑,又喊了一声:“干娘?!”

  几乎是同时,吴娘子猛地回过身,挥手打翻了桌上的的茶盏而不自知,惊呼:“锦绣?!”

  锦绣没有错过吴娘子眼里的湿润,但在这一刻,她已顾不上去思考是喜极而泣还是另有隐情,只是闷头撞进吴娘子的怀里,撒着娇,“干娘,我好想你!”

  谁知,吴娘子却是一把拉开,用力捏着锦绣的小脸,才欣喜道:“真的是你啊?”

  “是我是我,货真价实的!”锦绣又一头扑进吴娘子怀里,“我要抱一会儿!”

  伏修谨带着两个儿子紧随而来,好一会儿才开口打了招呼。吴娘子闻声抬起头,见门口站着两个模样俊秀的小人儿,激动道:“孩子都长这么高了?”

  锦绣给了一记肯定的眼神,两个孩子在个子这一块都随了他爹,特别是明锦,近两年蹭蹭往上长得极快。

  在锦绣一家还没回京时,吴娘子差不多隔个一年便会去一趟孟阳县,但距上一次见面也已有了近一年的光景,两个小家伙再见着这位外祖母时,已想不起太多,甚至还点不习惯,在他爹的示意下,礼貌地喊了声:“外祖母。”

  “哎!”吴娘子朝着两个小家伙招招手,“过来让外祖母好好看看。”

  两个小家伙乖巧走过去。任着吴娘子揉揉捏捏,良久后,明锦摸着肚子,大眼睛转了一圈,咂嘴道:“外祖母,娘亲说来这吃好吃的,我饿了。”

  锦绣和吴娘子都“噗嗤”一声笑了起来。

  “好的不学。”站在一侧的伏修谨小声嘀咕,但同时感受到了来自锦绣的斜视,他赶紧转了话锋,“小子,跟我出去把给你外祖母准备的礼物拿进来。”

  明锦感觉自己领了重任,仰起头跟着他爹走了出去,明筝不甘示弱,也跟了过去。

  屋里又安静了下来,锦绣端详着吴娘子,心疼道:“干娘,我怎么感觉您清瘦了许多。”

  “什么瘦不瘦的,都一年没见了你记得我去年啥样?”吴娘子说话时已侧过身,背对着锦绣捡起地上的茶盏碎片,但手刚一触着,“嘶”了一声,瞬间又缩了回来。

  “干娘?!”锦绣马上蹲.下身,见吴娘子的手指已溢出了血点,马上起身取了药,“我给您包着。”

  吴娘子拧眉,锦绣关切问着:“疼?”

  吴娘子摇头,锦绣又说:“但您脸上可不是这么说的。”

  “去你的。”吴娘子恼了一句,“这点小伤,就你才大惊小怪。”

  “我哪有,这伤可大可小,我不在的时候您是不是都是这样的啊?”

  “哪样?”

  “就这样啊!”

  ……

  伏修谨没想到自己只是领着孩子出去取了东西,回来后这屋里就从温情暖暖变成了相互斗嘴。他咳了一声,放下手里的礼盒,上前一步,指了指地上的碎茶盏,“要不,让我来吧?”

  “不用。”母女俩异口同声。

  最后还是锦绣收拾了“残局”。本来她一年没吃着干娘做的饭菜,已是嘴馋得不行,但出了这点小状况,说什么不愿让干娘忍痛下厨,喊来两个孩子陪着他们外祖母,她自己又挽起袖子进了厨房。伏修谨闲来无事,主动申请过去帮忙。

  待一切忙碌得差不多时,锦绣探头听着院子里的嬉笑声,后才转过来低声跟伏修谨说:“我觉得干娘心里有事。”

  “你会不会想多了?她不过是不小心碎了个茶盏。”在伏修谨看来,吴娘子不过是因久别重逢,一时激动失了手而已。

  “若是这样就好了。”锦绣面色凝重,“我与干娘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鲜少见到她像方才那般晃神,我喊了两遍,她才反应过来,而且眼睛红红的,像是刚哭过,定是遇到事了。”

  “一会儿问问她?”

  “不成。”锦绣摇头,“干娘掩着情绪,自然是不想让我们担心,问了她也不会说的。”

  “那晚上回去了我们去问问伯母,或许她听到些什么?”

  “也好。”

  之后不管是在吃饭还是闲聊时,吴娘子都没有什么异常的举动,与锦绣和伏修谨说着近几年来发生的趣事,又开心逗趣着两个外孙,一度让锦绣迟疑会不会真的是自己想太多了?

  一家人一直待到了落日西沉,才不舍离开。回去后锦绣就与伏修谨一同去找了伯母,伯母见着二人再次过来,一下就明白了来意,叹了口气,道:“先坐吧,是为了你干娘的事吧?”

  “您知道?”锦绣心里一慌,干娘果然有事瞒着她。

  “这事我多多少少听到一些,早上就想给你们说一说的,但毕竟是你干娘自己的事,我们也不好多嘴。”伏家伯母见锦绣攥着手甚是紧张,便拍了拍她,“不用焦急,你们这不是回来了吗,这事交给小伏去解决。”

  “伯母,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伏修谨问。

  “亲家食肆开业的时候不是还来了一皇宫里的内侍总管吗,前段时间那人去世了,然后亲家那些不要脸的族亲不知道从哪听到了消息,觉得她没了庇护,就又上门骚扰,想发绝户财。亲家是不怕他们,但也禁不住这般纠缠,天天到食肆闹事,赶走了不少的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