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们全村穿越啦 第54章

作者:林跃然 标签: 市井生活 布衣生活 种田 穿越重生

  司娓娓接过信放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她跟王大军想的不一样。

  林刚和崔小强虽说是两个宅男动手力不强吧,可是这两脑子瓜相当好使的。

  林刚逻辑思维强大,总能找出计划里的漏洞,崔小强天马行空,鬼点子最多,虽说好多都不靠谱吧,但时有神来之笔。

  能专门写封信给她,还不要王大军他们转达,一定是有很重要的事情。

  不过这会儿司娓娓不动声色地问,“王三爷爷给咱看了地方没有?”

  这靠着河边修房子,肯定是有讲究的。

  村里的王三爷爷,那就是个专门给人看风水的。附近村子里修房子,都是找的他,老爷子在村里的地位那是相当的超然,不过这几年村民们都搬出山沟,去了镇上和城里,老爷子也就没事做了,倒是有些落寞。

  如今要动土破工,可不就用得着这位老行家了?

  但老爷子八十来岁了,让人家爬高上低,受水路颠簸的罪,那肯定不行,好在当时还有无人机,把周边的地形都拍了下来,拿回去放给老爷子看,老爷子可以远程指点一番。

  “看了看了,这是老爷子给咱画的图。”

  司娓娓展开那张图,这是张打印出来的地形图,王三爷爷也与时俱进,拿红笔在上头标出了修村的位置。

  那个地点离着河滩地有两三百米远,地势较高,背后有座山,跟司娓娓勘察过附近地形后想的差不多,只是朝向和规划有些偏差。

  “好,就照老爷子给规划的开工!”

  司村长当场拍板,四名苦力说干就干,十三岁的封大牛也卯足了劲儿干活。

  当然了,司娓娓也不敢让他做那些背抬扛的重活,这些重活做多了会压身高,解放前好多老人个头都不高据说就是这个原因,至于另外三个小豆丁,司娓娓安排他们半天学习,半天做点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洗菜,送饭这些。

  到了夜里,大伙全都睡在新规划好的村子里,虽说房子还没影,但篱笆墙是扎起来了,大伙扎起帐篷打开睡袋,在周边安排下捕兽夹,这一夜就凑和了。

  司娓娓抽了个空,打开林刚他们写的那封信。

  这一看,就愣住了。

  阳平县衙后院内。

  厢房里灯火昏昏,时不时有人出来进去。

  而一道人影就站在厢房的窗外,看那个站姿,就写满了忧心和焦虑。

  两个人从房内出来,脊背佝偻,垂头束手,却是走到那人影跟前,声音低沉。

  “启禀三殿下,鄙人也是无能为力了。”

  这站在窗外的人影,就是朝廷新派来平乱的三殿下。

  三殿下和大殿下两个是亲兄弟,都是圣元皇后所出,而圣元皇后是当今皇爷的元配妻子,只可惜命薄早逝,留下两个未成年的儿子,一个十岁,另一个才五岁。

  皇爷后来续娶了冯氏,冯氏又生了两子一女,再加上其他姬妾,当今共有六子四女。

  卫皇爷打下天下以后,就追封元配诸氏为圣元皇后,冯氏则是现任皇后。

  因此卫皇爷的六个儿子里就有四个都是嫡子,立太子这种事,就变得十分微妙,因此朝堂之上还无人敢提这事,大皇子和三皇子一母同胞,是天然的联盟,但即使兄弟同心,眼下的处境也有些艰难。

  主要是卫皇爷虽然年近五十,却身板极为硬朗,才登基做了天子,后宫内时不时就有美人入宠,去岁就有两位小妃嫔生下两位公主,日后少不了还有更小的皇子出生。

  而冯氏两子一女,二十岁的四皇子已经娶妻,十八岁的五皇子正在议亲。

  冯皇后执掌后宫,尊为皇后,能为儿女带来的便利那真是太多了。

  况且女子心细,给亲生儿子挑选的婚事都是能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不像大皇子和三皇子,他们的婚事看着都是卫皇爷做主的,其实都是心血来潮,乱点鸳鸯。

  至于几位殿下身上的职务和差事也是如此。

  虽然大皇子三皇子都有些才干,可事半功倍,能捞到巨大声望和好处的差事总也轮不着他们。

  就比如这次南五县之乱,摆明了南五县不是什么繁华的地方,十室九空,流民四散,还有盗匪横行,就算三皇子能把这乱麻般的局面梳理得整整齐齐又如何,这一片既不是鱼米之乡,也没有金银玉矿,更不是文人秀士倍出的宝地,实在是鸡肋无味。

  更不用说,南五县破败不堪,一穷二白,想要稳定局面,得花费多少精力心血?

  户部给拨下来的粮草银钱,本来就大大不足,偏偏一问过去,就有无数的借口。

  什么开国之初,国库空虚,各处都是要钱粮的,就这还是艰难筹措出来的呢……

  最后三皇子没办法,只好用自己的一些私产换得了些粮米,又收了大皇子一些赞助,这才能有了些底气,来到南五县这个混乱之地。

  谁知道还没到地方呢,只在路上,就遇到了生死危险。

  就在那个荒村,他只不过驻足不到半个时辰,随从送上茶水,他和亦师亦友的岑先生共坐对奕,岑先生先喝的茶水,他还暂时未动,就传来了不妙的消息……

  原来荒村本不荒,是因为盗匪路过,将村民屠杀一空,还将尸首扔进了井水里。

  那茶水,就是……

  而那个负责提水的士兵,在事发之后,就服毒身亡,显然,这是个早就被收买好的奸细!

  匆匆离开青羊村,他是逃过了一劫,可十几位接触过那水的士兵,和岑先生,都中了尸毒。

  也不知道是不是岑先生喝的是茶水的缘故,不像士兵们急症暴毙,岑先生却是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迁延至今。

  如今两位经验丰富的军医都束手无策,难道说,他又要再失一得力臂膀?

第56章 外洋神药

  “两位医官,难道就再也没有别的法子可想了么?”

  一位将官显然也是听说了这个噩耗,匆匆走进小院,急切地望向那两位医者。

  这两位医官都是摇头叹气,“惭愧!”

  他们虽说行医多年,却都是在行伍里做医官,处理的多是外伤,似这种尸毒入体,实在不是他们的专长,虽说殿下不惜耗费各种珍贵药材和补品,然而对于岑先生,却都药不对症,只能眼看着生机日断,无计可施。

  那位将官犹豫了下,却转向三殿下拱手抱拳。

  “殿下,末将在去往应祥县的路上,遇到几个商贩……”

  三皇子心情苦闷,并不想听什么故事,只是这郑将军是他忠心部下,他只得耐着性子听完。

  “那几个商贩先前在省城做过买卖,据说是从外洋贩货回来的,家乡就在南五县……”

  三皇子听到这儿,才想起什么,“哦,那个掌中宝镜便是从他们那儿来的吧?”

  他在省城的时候,虽说并不是受宠皇子,但那些地方官员们也不是都了解皇家内幕,因此还是极力巴结的。

  除了送美人的,就是送重礼的,除了美人他没收之外,重礼他都笑纳了。

  为了南五县的灾荒,他都快要把宅子当了,收点礼贴补一下自然也不为过。

  他虽不富裕,好东西还是见过不少的,寻常金珠玉器之类,难入他法眼,倒是那个掌中的小镜子,挺有意思的。

  他不但自己喜欢,还想着送一个给自己的正妃,因此派随从去买一个来,谁知道随从一打听,那小镜子是几个从外洋回来的小商贩所带,已经被一家银楼给包圆了。

  那银楼得了这些稀罕物,压根就没往外头出手,直接就都送了礼了。

  其中一大半就都流向了京城,余下的十来个虽还在省城,但都落进了各官家内眷手里,不可能再流出来了。

  他一个大男人,自然不好和女眷抢东西,所以买不到自己就不要了呗,只是那外洋来的商贩却给他留下了个印象。

  郑将军点点头,“正是。这次属下在半路上遇见,他们赠了几包外洋来的药。说是对症有奇效,里头有治风寒的,有治高烧不退的,也有腹泄不止的……末将这次从省城买药材回来,也想着这件事,正好身边有个护卫吃坏了肚子,就给他一粒药,谁知一天就起了效……所以,岑先生的病……”

  不如死马当活马医这话,他在肚子里憋着没说出来。

  但那意思三皇子是领悟到了的。

  三皇子僵了下,心中纠结了几息的工夫,叹了口气,“常善,你把那些药给两位医官看看,若是无毒,便给岑先生试试吧?”

  岑先生就是干烧不退,人昏迷不醒,眼瞧着生机越来越弱,性命危在旦夕,既然如此,万一那外洋来的药真有神效呢?

  两位医官互相看了眼,都有些不赞同的意思。

  那外洋蛮子,也就会个奇技淫巧,做点新鲜的玩意,至于医药一道,还能有什么好东西?

  可想出声阻拦吧,又说不出什么好理由来。

  总不能说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不让岑先生试一试吧?

  毕竟他们长年在军中,也知道这位岑先生对于三殿下来说,那是亦师亦友,而且足智多谋,一片丹心,是三殿下倚重的心腹人,既然三殿下执意要试,那他们也只好从命了。

  只见郑良从怀里小心地掏出一个荷包。

  似郑良这样人高马大的粗豪汉子,身上最多系个褡裢,用荷包就显得有些娘里娘气,反正在场的诸人从来没见他用过,但此时郑良动作小心,从荷包里倒出几个小瓶子,瓶身上头还贴着纸条,郑良眯起眼对着光找了一小会儿,才拿出个小黑瓷瓶来,递给医官。

  医官伸手去接,郑良却没松手,目光不舍,“蒋医官,这药本身就没多少,都是一小粒一小粒吃的,你可千万不能抛费了啊!”

  医官哭笑不得,“好的,我记下了!”

  医官叫人点了灯,他告了声罪,就进到旁边无人的厢房。

  他小心地倒出一粒药丸。

  却发现这外洋来的药果然古怪,不是水蜜丸,也不是大丸子,而是两头圆的小柱子,还上白下蓝的,光看那颜色,就不像是什么正经药。

  他取出小银刀,想削下一点屑子来试试药性吧……嘿,好半天都切不下来。

  旁边的同行,另一位高医官看得着急,就问了句,“要不我来试试?”

  虽说他也瞧不上蛮夷的药,可身为医者,对于没瞧过的药,还是很好奇的。

  他一接上手,一用力,那小柱子就被划破了个口子,洒出了里头的粉末。

  两医官都是微讶。

  哦,原来外头这层是壳子,里头才是药粉啊!

  医官就把这药粉融进水里,先用银针试了试,倒是没变色。

  又让人寻了只鸡来,强给它灌了进去,那只鸡活蹦乱跳的……甭管明后天怎么样吧,反正应该是没剧毒的!

  那就可以一试了。

  医官拿起小瓶子,上头贴着的纸条上用细笔写了小小的字,还缺胳膊断腿的,幸好还能看得明白。

  一次一粒,一天三次。

  医官向等在外头的三殿下禀报了声,就拿着药瓶进了厢房。

  虽然岑先生昏迷不醒,牙关紧咬,但身为有经验的医者,对给这样的病人灌药,自是有一套的。

  仆人将岑先生半扶起来,两位医者一人取针灸刺合谷和涌泉,另一人瞅准时机,将装在银制长流匜(灌药器)的药水在张开牙关的一瞬间,眼疾手快地灌了进去。

  药灌进去,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医官们交待仆人两句,又出去向三殿下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