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 第31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他此刻藩王冠冕,华服玉带,人看起来尊贵无比。

  菩珠瞟了几眼,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眼神上的回应,保证明天他会如承诺的那样帮自己把人给搞走。

  但李玄度压根儿就没任何反应。

  她看向他,他的两只眼睛就盯着灯楼前的百戏,仿佛看得专心致志。

  菩珠只得作罢,在心里劝慰自己,他既答应,必定会做,不会拿自己耍玩。

  这时,一队人马在引赞官的引领下,从阙门穿过,来到灯楼前,朝着阙楼上的姜氏行拜礼,高呼贺辞。

  这是来自西域合循国的使团人员。

  菩珠通语言,不用译官也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使官说,国王为了感谢去岁皇朝帮助他们赶走了前来侵犯的邻国,特意从极西的大秦带来了一个新的幻术,幻术之末,勇士会将一只百宝匣从树顶射落,进献太皇太后,恭贺万寿无疆。

  西域有国,出各种擅长幻术表演之人,能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在京都的南市,便不乏这种百戏之人。

  怀卫鼓掌,姜氏也显得有点兴趣,命照演。只见几名黄发卷须的胡人上场,一阵云雾过后,云雾中出现一条巨大的比目鱼,摇头摆须,栩栩如生,俄而幻为长龙,长龙绕着灯楼游走一圈,倏然立地,竟幻化为树,树迎风而长,很快长得与灯楼相平,这时,树顶之上出现了一只匣子。

  这便是庆贺姜氏大寿的宝匣,待射落后,进献姜氏。

  一个胡人武士执弓来到树下,挽弓搭箭,对准树顶的匣子。

  菩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或许夜风偏大,竿子太高,也或许是武士在万众瞩目之下紧张,他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未能顺利射落匣子。

  要到第三箭才中。

  菩珠记得当时,和循国使者尴尬请罪,武士更是羞愧万分。幸好姜氏非但不怪,反而命人赐酒于武士,这才度过场面。

  果然,和她所知的一样,第一箭,武士射偏。

  全场静默。

  使者不安。原本之所以最后这么设计,是想在众人面前显示本国武士精湛的射艺,没想到竟失了手。

  武士也紧张了起来,第二箭迟疑了下,方发了出去。

  这一次,依然没有射落。箭贴着百宝匣堪堪擦过。

  场面顿时变得尴尬。万人之众,竟鸦雀无声。

  汗水从武士的额头涔涔滚落。

  他稳住神,第三次搭弓,瞄准,屏息正待发射出去,忽然场中有了变数。

  一支尾饰白羽的箭已离弦而出,朝着木顶的匣子破空而去,转眼到达,不偏不倚,正中匣心。

  匣子从树顶落了下来。就在同一时刻,众人眼前的幻术全部消失,再看去,场中不过一根长竿,一片青帷,竟如此而已。

  宝匣落下,被预先等在竿下的人稳稳托住。

  代替和循国武士射落了宝匣的人,竟是当朝太子李承煜。

  他将弓箭还给了身旁的一名护卫,随即示意接匣之人前去进献。

  那人回过神,急忙快步朝着阙楼而去,双手将宝匣高高举过头顶,恭贺万寿无疆。

  朱雀阙的周围,发出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喝彩之声。

  人人都为太子这及时挺身而出精准解围的一箭而高声喝彩,连和循国的使者也讪讪上前,向他拜谢。

  那武士羞愧万分,跪地,朝着阙楼的方向深深谢罪,低头而出。

  李承煜唇畔带着微笑,在万众唯一的无上荣耀之中,情不自禁地将他的注目投向了那个令他时刻挂在心头、挥之不去的菩家女郎。

  菩珠知道他在看自己,却没有给予他目光的回应。

  她低头,不动声色地悄悄往后挪了挪,希望前头的命妇能把自己挡住,不要让人发现太子在看她。

  在太子妃的位子看似就在前头招手,实则还没落地之前,她丝毫也不想出这种风头。

  李玄度顺着侄儿的目光扫了一眼,便看到那抹缩在人后的影。

  他收回了目光。神色冷淡。

  ……

  这一夜再没出什么意外了。

  万岁宫的庆典结束,但全城的庆贺还在继续,花灯也要连亮三夜。

  这个晚上,菩珠一夜没睡好觉,第二天早早起身,就希望能听到韩赤蛟被“藏”起来的消息。

  郭朗妻如今在京都里极有脸面,各种小道消息,不管有无确证,第一时间就会有人传给她。

  但是这个白天,什么消息也没有。

  严氏就只提了下昨晚陈家女儿那事的后续,说陈祖德妻今日托病不出,大门紧闭,并且开始在菩珠的面前为长公主府说好话。

  菩珠表面若无其事,心中却有点急,就在心里安慰自己,应该是人已经丢了,但长公主府在压消息,暗中寻找而已。

  但是她的希望破灭了。

  继续等了一晚上,第三天,她借故出门买古籍,来到了位于皇城北的承福里——那一带除了有古玩书籍的铺子,还集中了京都诸多权贵的宅邸。长公主府就在那里。

  她想探听下长公主府的动静。没想到还没到长公主宅,在街头竟就碰见了韩赤蛟。韩赤蛟一身华服,坐在马背之上,前后家奴跟从,顾盼自得。

  菩珠心一下就冷了,遭了一个极大的打击。急忙拉低遮面的幂篱背过身去,待韩赤蛟走过,哪里还有心思去逛书铺,唤了随从便匆匆回了郭家。

  李玄度竟真的耍弄了她!根本就没有帮她!

  不过这么说其实也不对,回想那日和他见面的经过,他从头至尾,根本就没有张口说出过任何一句明确答应帮自己的话。他只说了一句叫自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如此而已。

  只是自己把他的这种态度误会成了答应而已。

  菩珠懊悔万分,一面在心里痛骂自己蠢,怎会相信那个人,一面立刻下了决心,决定铤而走险。

  如果没有料错,这几日就是自己能否做上太子妃位置的关键时刻。想到郭朗妻这两天总有意无意般地在自己面前提长公主的好,她心中警铃愈发大作。

  万一长公主还是之前那种打算,谁知道在自己被提名为太子妃人选的时候,她会不会从中作梗?

  她绝不能冒这种风险。

  菩珠知道京都有专门替人干各种上不得台面的事的人,这是上辈子她后来从自己亲信的口中了解过来的内情,这种人被称为“百辟”,收钱后替人消灾,严守行规,其中一个最著名的百辟人,落脚地点在南市一间名为万福的小客栈里。百辟不问雇主身份,也不问缘由,只要给的起钱,什么都做,何况这种不涉及人命的活。

  虽然她想令他消失几天的人身份高贵,但只要钱给得足够,他们应该会接的。

  事实上,在几天前她想出解决麻烦的这个法子之时,第一时间脑海里就浮现出了崔铉的影子。如果自己开口叫他帮忙,他一定会帮,而且,菩珠相信他也会完成得很好。但是她很快就打消了念头。

  一是距离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二来,她并不想令崔铉卷入自己这种事。对那个少年,她很有好感,希望他在河西照着他人生原本应该有的步调,好好生活下去。

  所以当时她想到去找李玄度,利用他的能力来帮自己做这件事。

  而现在,显然李玄度这边是指望不上了。

  她刚到京都没几日,根本谈不上立稳脚,身边能差遣做事的亲信更是一个也无。哪怕找百辟会有潜在的风险,她也没有别的选择余地了。

  幸好这些天她收到了许多赏赐,折合钱的话,堪称一笔巨款。除了带有内制标记的东西不能用外,菩珠把所有值钱的物件和金饼卷在一起,用包袱裹了,焦急地等到天黑,就去找郭朗妻,说自己想再出门去逛夜市看花灯。

  今夜是千秋节三日庆典的最后一夜。几乎半个城的人都涌了出来作乐。

  郭朗妻对她几日频频出门感到有些不悦,似她自己的孙女便文静而乖巧,这种热闹从来不凑。尤其是出了陈家女儿那种事后,她更希望菩珠能像自己的孙女一样尽量待在家中,有事也不必自己亲自出门。

  但她开口要求了,毕竟不是真正的自家人,不好拒绝。最后勉强答应,安排人跟随,叫她早些回来,莫玩得太迟。

  菩珠直接一身男装,在郭朗妻并不如何满意的注目之中出了郭家门,一出去,直奔最热闹的南市,到了那里,靠近万福客栈,命郭家随从在路边等着,自己拿了包裹走到客栈的门前,望了一眼里头,咬牙正要进去,忽然听到身后响起一道声音:“小淑女!”

  叶霄?

  菩珠迅速回头,果然,看见叶霄竟站在自己的身后。

  叶霄快步走到她的面前,低声道:“主上命我转告你一声,事情三日前便已解决。”

  这家客栈的背景,他很清楚。若是遇到不便自己出面的事,他也会找这种人去做。

  他看了眼菩家的小女郎,压下心中的惊诧之意。

  “小淑女若无别事,还是尽早回家吧。”

  这个晚上,回去之后,菩珠再次失眠了,心情郁闷无比。

  显然,从叶霄的话来判断,李玄度没有采纳自己的方法,而是用了别的什么她不知道的法子打消了长公主的念头。

  这本来很好。

  但她不明白,李玄度分明知道自己很焦急,火烧眉毛似的那种焦急。既然三天前他就已经把事情解决了,为什么竟慢腾腾地等到今夜才叫叶霄来告诉自己?

  是不是那日他答应,过后又懊悔,只是出于守信,勉强做了,心里却不痛快,这才故意玩弄自己,让自己也煎熬个几天,他才觉着爽快?

  虽然彻底地放下了心,但菩珠心里的感激之情却在顷刻间全都没了。

  罢了,原本就是日后不能留的人,现在能利用就利用,一件还算趁手的工具而已。

  其实这样最好不过了,省得日后觉着欠他人情,做事绊手绊脚,不得痛快!

  ……

  这一夜菩珠心中时而郁闷至极,时而为未来的渐渐明晰化而感到兴奋和期待,迟迟睡不着觉。

  她不知道,太子李承煜这一晚的心情也是异常兴奋,以致彻夜难眠。

  这几天于李承煜而言,好事接二连三。

  先是千秋寿的那一夜,当时眼见番邦武士接连两次失手,他抑制不住冲动,出列代对方一箭射落了百宝匣,出尽风头。接着得知消息,极有可能会被立为太子妃的陈家女儿竟然出了意外。这些都罢了,就在今晚,他刚刚又获悉一个消息,有大臣上折,向父皇举荐菩猷之的孙女为太子妃。

  一切竟进展得这么顺利!就仿佛上天知道他的所想,按照他的所想,一步一步地帮助他实现心愿。

  他根本睡不着觉,在榻上辗转一夜,第二天早早去往积善宫。目的除了探望因陈家女儿事而感到身体不适的祖母陈太后外,也想试探下太后的态度,想让她在皇帝面前为菩家孙女发话。

  毕竟,太后最喜欢的陈祖德之女已经彻底没了指望,那么让太后支持菩家孙女的希望就变得很大。

  李承煜赶到积善宫,在太后的寝殿外被告知,方一大早,宁寿公主和他的姑母长公主也都相继来了,正在里头探望太后。

  李承煜匆匆入内,快行至寝殿,忽然听到妹妹李琼瑶的声音从里面飘了出来,似提及菩家孙女,便命宫人止步不必通报,自己也停了脚步。

  不听便罢,待听清妹妹的话后,他禁不住火冒三丈。

  李琼瑶竟然一大早过来在太后面前说菩家孙女的坏话,说那日千秋大寿,她僭越等级上了自己的车,毫无教养,在车中对自己不理不睬,下车之时,竟还抢着要比自己先下,险些害自己摔下紫车丢丑。

  “皇祖母,您想想,这样的人,她怎能做我皇兄的太子妃……”

  陈太后皱眉:“那晚上我见了她,本道她还不错,知书达理,原来竟是如此之人?”

  长公主在一旁笑吟吟地听着,一语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