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珠 第9章

作者:蓬莱客 标签: 天作之和 宫廷侯爵 穿越重生

  李玄度又想起经过她身边时,她侧脸朝来,双手压面,看似拭泪,实则指缝微张,分明在偷窥自己,大约怕自己不肯放过她那个少年郎吧。忍不住心里微微哼了一声。

  聪明倒是蛮聪明,就是聪明太过,便成狡诈。且竟和无赖少年厮混在了一起,深夜幽会,赠送信物,倘若不是叶霄当时踢动石子打断了他二人,只怕下来不知道还要做出什么来。

  如此大胆,实是自甘堕落,无可救药。

  李玄度摇了摇头。

  可惜了,如此的出身,自己也白生了一副好皮肉。

  不过,菩家淑女如何,与他也无大干系,毕竟他当年与菩家,也无多交情。

  叶霄见主上的视线落在烛火上,半晌没有发声,脸色古怪,不知在想什么,等了片刻,望向桌上他方才推来的玉佩与玄裘,伸手去拿。

  还没碰到,却听李玄度道:“放下罢!”

  叶霄的手停在半空,看向他。

  李玄度不紧不慢披回裘,收了玉佩,说:“送些钱便够了。另外,赠她一句话,淑女静容,洁身自好。”

  叶霄一顿,再次遵命,出屋后便照吩咐行事。

第11章

  主上这些年性格变得厉害。

  奉道自然是真,但在人后,叶霄不敢说,实则有点喜怒不定。

  如方才那样,前一刻怜悯赠物,后一刻不知道他想到了什么改主意,本不算什么,无足挂齿。

  问题是,他口中轻飘飘出来的那一句话,叫人相当的为难。

  菩家那位小淑女,再怎么样也是小淑女。更重要的是,还有当年菩家那一层关系在里面。主上可以随心所欲想说什么就是什么,但自己从前却与小淑女的父亲有过往来。本朝立国后,为人口之计,规定男十四,女十三便可婚嫁了。自己若早早娶亲,如今怕都能做她的父亲了,当面直接数落这种事,哪怕充当个传话的角色,未免也是尴尬。

  出来后,他的第一个念头是自己不去,像方才那样交驿丞便可。把人叫了来,话溜到嘴边,又说不出来了。

  自己去传,最多也就自己知道。

  若转驿丞,岂不是又多了一个人知道主上对小淑女的恶评?

  不妥。

  犹豫了下,叶霄挥了挥手道无事,打发走莫名其妙的驿丞,无可奈何追了出去。

  菩珠和阿菊已经离开驿舍走到回杨家的半路了,忽然听到身后传来唤声,转头一看,竟是李玄度身边那个脸上有道刀疤的汉子赶了上来,又吓了一跳,一瞬间脑子里钻出了个念头。

  这是干什么?

  李玄度是后知后觉想了起来,要匡扶正义查问起崔铉交给自己的那些金的来历?

  她略微紧张,盯着停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汉子,却见他递给阿菊一个钱袋似的东西。阿菊打开看了一眼,迅速望向自己。

  叶霄道:“主上吩咐,助小女君贴补家用。”

  “方才听了驿丞之言,才知你便是菩家淑女。”

  他又解释了一句。

  原来如此!

  菩珠这才松了口气。是自己想多。

  他兔死狐悲,善心大发了?

  既如此,接过便是。

  她定下了神:“多谢……”

  谁知刚开了个口,却见这汉子摆了摆手。

  “主上另有一话,命我转给小女君……”

  菩珠立刻点头,作聆听状。

  叶霄转脸,眼睛落到别处,用平淡的不带任何起伏的语调飞快地道:“淑女静容,洁身自好。”

  ?

  菩珠嘴唇微张。

  阿菊先是一愣,很快激动了起来。

  她的小女君,纯良贞惠,那人怎的如此说话!把小女君当什么了?

  她手都微微发抖了,想把钱袋连同片刻前得的赏钱一道全部扔回去。却又心知人在屋檐下的道理。

  如今的小女君已经不是当初的小女君了,再没有谁能庇护她,自己更是不能。要是这样做了,只怕会给她惹来麻烦。

  她朝着这汉子比划着,嘴里啊啊啊啊个不停,眼睛都红了。

  菩珠很快回过神,心中雪亮。

  这是那个李玄度在拿今晚上的事讥嘲自己呢。

  以前只知他为人阴险,谋朝篡位,没想到心眼也跟针鼻似的。

  自己那么说好话了,崔铉都跪下去赔罪,他居然还逮住机会损人。

  外表神仙似的,内里却这么小肚鸡肠。

  她忙挽住阿菊还在奋力比划的胳膊,朝她摇头,示意她不必辩白,随即转向脸色似带出几分尴尬的叶霄,面带微笑,恭恭敬敬地道:“我记下了,多谢您主上的教诲。往后若能改,我一定会改。”

  叶霄一怔,看了她一眼。

  回去的路上,菩珠轻声软语地劝,阿菊擦了擦因为伤心还泛红的眼睛,脸上也勉强露出笑容。

  劳作一日的阿姆睡着了。菩珠却再次无法入睡。

  她没想到,今晚会在这里遇到李玄度。

  前世里,她和李玄度,这个她随自己丈夫称之为皇叔的人,自然不会不认识。

  很多场合,宫宴、祭祀,或在嫡祖母姜氏的蓬莱宫里,她常遇到他。

  他向来严守自己作为宗室叔王的礼节,她亦是如此。两人之间,没有任何意外发生过。

  除了那一天。

  这辈子在醒来后,她曾不止一次地想,如果前世的那一天,自己没有一时心软做了那件糊涂事,那么后来的结局,又将会是怎么样?

  孝昌六年,也就是明年差不多这个时候的春天,京辅周边会有一场疫感,京都亦受波及,姜氏太皇太后不慎染疫,本就年过七十了,就此溘然辞世。

  三个月后,孝昌皇帝亲自扶陵,将太皇太后灵柩送往庄陵大葬,途中驻跸,遭遇了一场极其危险的刺杀,皇帝甚至受了伤。随后查明,刺客和阙有关,证据确凿,极有可能是阙国所派。

  这个时候,皇帝已经只剩秦王一个兄弟了。一向厚待幼弟的孝昌帝没有想到,他会趁着太皇太后大丧自己不备之际如此图谋作乱,心寒齿冷,派人传他对质,他却畏罪潜逃,不知所踪,皇帝遂发布大索令。

  那段时间,作为太子妃的她为了避开疫感,一直居住在太苑的行宫里。那里占地广阔,草木郁郁,还有一个极大的湖池。

  皇帝遇刺之时,京辅疫情虽已消退,她还是没立刻回宫。

  便是那一日,偶然之下,她竟在太苑深处撞到了隐匿其中的李玄度。

  他衣衫染血,面白如纸,双目紧闭,卧于草木深处,人昏迷不醒。

  从他那处位于后背的伤已被妥善裹扎止血这一点来判断,他显然有同党在此。

  或者说,是太苑里的某个人,秘密藏匿了他。

  她的第一想法是立刻呼人来此将他捉了,但是就要出声呼喊之时,她犹豫了。

  她想起了那日自己在灵殿中的所见。

  经幡漫天,千人缟素。

  他就直挺挺地跪在他嫡祖母的棺椁之前。他身前的皇兄、身畔的太子侄儿,以及身后的百官,无人不在哀哀痛哭,哭声冲殿,唯他没有。

  菩珠当时看得清清楚楚。他就定定地望着他嫡祖母的灵位,神色木然,眼底血红,犹如即将落下的不会是眼泪,而是血珠。

  因他自小容貌异美,宫中多暗暗爱慕他的女子。

  菩珠在来之前,便听一个宫女提了一句,说秦王殿下在此已是跪了整整一夜。

  就在那一刻,菩珠有一种感觉,在这满殿的哀哭声里,独他一个人的悲伤是真实的。

  他是如此的孤独。

  这种犹如于万人中独守孤独的感觉,她其实并不陌生。

  在她退出之时,他依然跪在那里。

  她鬼使神差般地忍不住,悄悄回头望了他一眼。

  那背影如雪,一望的印象是如此深刻,以至于那日那刻,她盯着乱草深处那张苍白如纸的俊美脸容,一阵天人交战之后,忽然心软了。

  最后她悄悄离开了,犹如自己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不知道,次日因为心里不安,借故再次过去察看,发现昨日那个地方已经空了。人不见了。

  或许他是蒙冤的,刺杀并非是他指使。退一万步说,即便真的是他的图谋,接下来阙国也必将抵挡不住天子之怒。没了阙国,自己也成了被索之人,即便这次他侥幸能活着逃脱,从此亦如折翼之鹰,再无法扇翅掀起什么波澜了。

  放过他,对自己的丈夫,并不会有什么威胁。

  她便如此,最后终于说服了自己。

  后来她知道了,当时的自己,真的是太年轻,也太糊涂了,完全不知道,她到底做了何等不该的一件错事。

  风波过后,根据朝廷的说法,他是在追索途中坠水而亡的。接着孝昌皇帝派重兵攻打阙国,阙王死,剩下的阙人一夜之间消失,带着剩余的财富离开了世世代代生息繁衍的土地,不知所踪。这个上溯已经存在了将近千年的古老国度,就此一夕覆没。

  此事平息过后,国内再无任何隐患,然而还没太平几年,大势又发生了改变。

  孝昌十年,即四年过后,此时的金熹大长公主已做了多年的寡妇,她的长子此前继承了王位,但这一年,年轻的西狄王急症病死,没有留下后裔,此前她所生的小王子,早年也因意外在京都死去。在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王位落到了老西狄王侄儿的手中。

  那一支王族娶的是东狄王宗室的女儿,与东狄亲善,意图联兵南下,瓜分中原。而大长公主的厄运不止如此,在丈夫和儿子死去之后,依照风俗,须嫁那个对她觊觎已久的壮年侄儿。身为和亲公主,她连选择主动结束生命的权力也没有。

  半年之后,她抑郁而亡。

  就在她死去的次年,东西狄联合攻打中原。孝昌皇帝委派这些年逐渐起来的国舅大将军陈祖德领兵迎战。

  陈祖德战前信誓旦旦,并且,此前也曾有过数次的统兵经历,且战绩不俗,故这一次,皇帝对他委以重任。

  但是这一次,他战败了,不但自己死了,还叫狄人骑兵越过长城,丢了全部的河西土地。

  河西被占,不止河西一地,等同丢掉整个西域。

  帝国一臂,生生被斩。

  这一战的结局,可谓惨烈无比,接下来的几场收复战,也告失败,不但如此,还相继丢掉了与河西相邻的一片北方土地,共十几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