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计划书 第72章

作者:艾也 标签: 宫廷侯爵 强强 清穿 穿越重生

第162章

  早饭数量不多, 不会让人出现选择困难,用饭的速度自然也就快了, 九福晋十福晋还专门一人尝了一块八福晋的最爱——荷花糕,那种荷花的香气和糕点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 吃到嘴里,也是满口花香,让人有一种美的感受。

  九福晋吃了之后赞不绝口,这荷花糕也就多吃了几个,差点吃撑了。

  就是不怎么喜欢糕点的十福晋也觉得这糕点不错。

  三人用完了饭,坐在一起喝荷叶茶, 在这么个夏天喝荷叶茶绝对是一种最佳的选择,就在这时, 春华满头大汗的回来了。

  苏莹看春华面有难色的站在那里,皱了皱眉, 让她上前来说。

  春华凑到苏莹耳边耳语几句,让苏莹直接把手中的茶碗拍到了桌子上, 把九福晋十福晋惊的打了个激灵。

  苏莹收敛了脸上的怒气,强笑了下, “八弟妹那里出了点事, 我要去处理一下。”说完也不看两位弟妹, 直接大步往外走。

  九福晋和八福晋关系一向不错,闻言急忙直接起身,快走几步跟上,“八嫂怎么了?”

  苏莹顿了一下脚步, 看了下连十福晋都跟了上来,叹口气,问春华,“你郭络罗主子吩咐了什么吗?”

  春华看了九福晋十福晋一眼,摇了摇头。

  苏莹微微点了点头,不再管身后,继续往前走。

  古代的宅子就一个缺点,遇到什么急事了,你还得一步一步的往外走,现在身后还有两个人,苏莹不能翻墙,也就不再时刻注意自己的速度,直接把两个福晋抛到了身后。

  春华很淡定的继续和九福晋十福晋一起往前走——她也走了,谁给这个两位主子引路呢,所以她只能留下慢慢来,就是希望外院的苏总管接到了她传过去的消息,让主子爷能及时拦着点主子。

  苏莹到了大门就看到了胤禛,心中就知道这是春华干的事,她无言的和胤禛对视了一眼,和他一起往隔壁去。

  这大热天的,胤禛也是被搞得迷糊了,“这是怎么了?你的那个大丫鬟传个话都传不好,只说那院出事了。”

  苏莹抿了抿嘴,斜了胤禛一眼,“也不算什么大事,你的八弟现在就在隔壁,还在那里住了一晚上。”

  听出了苏莹的言下之意,胤禛有些尴尬的摸了摸鼻子,“这和爷有什么关系?”

  苏莹当然知道这和胤禛没什么关系,说起来也怪,康熙皇帝那么多儿子,胤禛就是对八阿哥这个八面玲珑的看不上眼,简直称得上是见着了,除了必要的打招呼,那简直就是绕道走,别看苏莹和八福晋的关系好了不少,实际上,胤禛对八福晋依然是相当的不待见,也就是不冷脸相待罢了。

  夫妇两人相携进入了八福晋的宅子,在苏莹的带领下,直接进了主院,中门大开,两人一眼就看到了空旷的屋子两边分别坐着的八阿哥八福晋。

  本来这屋子并不是这么空旷的,八福晋眼光很高,生活上从来不委屈着自己,屋里摆的都是好东西,现在看这地面纤尘不染的,就知道,这两人已经闹过一场了。

  苏莹走到平静的八福晋身边,拉住她的手,扬着下巴点了点八阿哥,“……要不你先到我那宅子里住两天?”

  八福晋摇了摇头,沉默了会儿才道,“……四嫂,你借我几个你身边的侍女吧,就是春华那种那样的!”

  苏莹叹口气,“他占着身份呢,就是真给了你,她们敢对这八爷对手?听我的,先到隔壁我那里住两天,有些事,不是你硬气了就能解决的。”

  八福晋气恼道,“这是我的宅子!就这么给他住?我不甘心。”

  “不甘心能怎么办?”苏莹拍拍八福晋的手,“不甘心也好过吃亏,按理说,你们可是一家人,就是闹到皇上那里,你也不能不让他住在这里,他可是个身强力壮位高权重的爷们,你和他打擂台,打得过吗?再说了,真要打起来,你身边的人敢对他出手吗?人家可是皇子阿哥。”

  八福晋气苦,看了看四周,确认没东西出气,忍不住踹了一脚桌子,然后疼的坐下,抱着脚开始哭。

  这一系列操作看得苏莹那叫一个哭笑不得,摇摇头看了眼一直在门口张望的珍珠,让她去收拾八福晋的东西,往隔壁送。

  这边凭借着两人几年相处处出来的默契,三言两语的就把事情给解决的差不多了,另一边的兄弟俩坐在一起。

  胤禛瞥了眼尴尬了一下之后就很光棍的胤禩,“老八,你这是出息了啊!”

  胤禩阴阳怪气的回道,“我这个阿哥再不出息,这也是我和我福晋的家事,太子爷你这个忙大事的大忙人还有空来关心弟弟的事,弟弟先在这里谢过您了。”

  “我也不想管,”胤禛不受影响的继续道,“可是你看看你干的这事,就是说到皇阿玛那里,你也是没理的,你还嫌你这个阿哥做的不够久啊!”

  胤禩脸色微变,对于他这样一个汲汲营营往上走,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皇阿玛的认可的人来说,被他最想得到认可的人亲自把他撸成了什么也没有的阿哥,简直就是刚好戳到他的痛处。

  “那事算起来也过去那么久了,我就没见你来过通州,要是想和好,中间有那么多机会,你都视而不见,当初给太后守丧的时候,你当着皇阿玛的面给她认个错,这事说不好就过去了,你说你……现在耍什么横?!”

  干什么都只想耍心眼,耍小聪明,玩弄人心,岂不知这人心最是难测,和外人这么玩,别人只会觉得你有本事,和自家人这么玩,离心离德,迟早的事,直来直去一点,也没什么不好。

  胤禩垂着头沉默不语。

  胤禛还想说什么,九福晋十福晋在贴身丫鬟的搀扶下一路小跑的进了院子,后面还跟着不知从哪里得了消息的九阿哥十阿哥,看着这乱哄哄的,胤禛闭上嘴巴,没心思对着一个本来就不怎么喜欢的人说教了,在心里琢磨了一会儿,决定还是把这个不省心的送走好了,看着这围过来的老九老十,再看看那边四个女人凑一起的情况,他现在已经能预料到以后生活过的如何的风生水起了。

  在苏莹看来这事很简单,在不能和离的情况下,胤禩这种流氓作态就是康熙皇帝都不一定能说的出什么,要是八福晋武力值高一些,她出手暴打胤禩一顿,谁也说不出什么话来,但是,八福晋这不是武力值和胤禩这个从小受过专门训练的皇子面前等于零嘛!

  最主要的是,八福晋见到胤禩不仅没有高兴,这次见面简直还把她深藏在心中的恨意给激发了出来,而胤禩就更有意思了,这人能把几年前的事情抛到脑后,能把这几年的形同陌路当成不存在,这人品……苏莹只能服了。

  这样下来,唯一的办法还是和前几年一样,两人先分开,不管怎么说,胤禩终究还是欠八福晋一个道歉一个说法。

  胤禛在通州,明面上除了银行和税务不管事,他可以这样做,通州的官员可不敢完全把太子的不管事当真,这几年,在这位太子爷的坐镇下,通州的吏治前所未有的清明,没有人敢在太子的眼皮子底下做什么出格的事,再一个就是太子妃办的工厂竟然带头给他们这个县交纳税务,这简直是让通州县的县令又是诚惶诚恐,又是在私底下偷着乐。

  一个县的收入多了,在这个时代,经济发展往往不在县令的考量之中,在他们眼中,什么都要排在农桑之后,好好的发展农桑,就是让老百姓吃得好穿得暖,连续五年的大丰收简直是让通州县的县令乐开了花。

  回过头来,就发现,原来通州已经这么有钱啦,他的政绩已经上达天听为皇上所知了,这沾了太子多少光,通州县令不知道,但是能升官,还给太子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绝对是他最开心的事。

  通州县令上调为知府,这是早就定好了的事,即使他百般不愿,皇上亲自发话,他也不能不从,作为一个秋天就要升官的人,通州县令绝对是满天下升官升的最不甘不愿的人了。

  忙完了夏收,通州县令跟在胤禛身后查看粮库的存粮情况,对胤禛那叫一个依依不舍,让一起来散心的九阿哥十阿哥忍不住摸摸胳膊上起的一层鸡皮疙瘩,至于旁边就是来个人的胤禩,他就是凑个数!

  胤禛这几年和这个通州县令合作的颇为愉快,最主要的是,这个县令很有眼色,特别让胤禛省心,作为县令,在他这个太子和这些地方势力之中平衡得很好,让胤禛有了这舒心的通州几年时光,就是福晋想推行的放脚,他都是紧跟着就把家里的女儿的脚给放了。

  这样一个人要离职,他这个太子也是很不舍,不过下任县令都定好了,他也不好违背皇上的命令,只能忍痛挥别。

  通州县县令开始收拾行囊去上任,在这个时候,时值夏日炎炎的时刻,通州下雪了。

第163章

  前一刻还在享受夏收丰收的喜悦, 下一刻就感受到了刺骨寒风的威力,这种急剧转变的天气让所有人都有点懵。

  这个时候的夏收和几百年后可不一样, 那时候的科技发达,夏收能在一星期之内解决, 这个时候的夏收集割、晒、晾、脱等直到保存才算是完成,这些程序能在一个月忙活完就不错了,再加上夏收的同时不能让田地闲置,还要播种,不至于秋天没有任何的收成,这些都忙完了还有田赋要交给官府, 百姓们能在中元节好好的过个节都要谢天谢地了。

  通州的地理位置优越,水利发达, 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皆有,这些工作就更是繁琐, 等忙完一切,通州县县令把一切文案归档移交到新上任的县令李卫手上的时候恰好是中元节的时候。

  在知道接任县令是李卫的时候, 苏莹就知道这个李卫应该就是那个李卫了,看这情况就知道这是胤禛扶持上来的, 就是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方法让康熙皇帝同意让自己的人到自己的地盘当官。

  新县令到任, 所有事务移交完毕, 李卫给前任设宴送了行,胤禛还赐了程仪给马上就要去做知府的通州县令,通州县令感激涕零的谢过太子,坐上船上任去了。

  李卫来这里做县令, 就是为了税改,这个涉及方方面面的大事,没有一个自己相信的人坐在县令的位置上,胤禛无法放心。

  就在通州县令离开的第二天,通州突降鹅毛大雪,并在短短的两天的时间之内,雪已经下到了把房子埋起来的程度。

  眼睁睁地看着雪下到这种程度,身为一个前世今生见过的雪最大也就到膝盖的苏莹下巴差点都掉地上了。

  她声音有点抖的问旁边脸色铁青的胤禛,“现在这是七月没错吧?”中元节这也没过去多久啊!这个问题从下雪到现在,她已经问了好几次了,从最初的稀奇,到现在的不知所措。

  在京城出生长大的胤禛,并没有到过他的祖籍所在,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情景,安抚的拍了拍福晋,让人把炕烧的再大一些——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一点,通州的宅子有炕。

  苏莹也没拦着他,她看了看屋内忧心的往外瞧的九福晋以及她身边的三个孩子,再看看裹得严严实实的悠闲的坐在那里闲聊的几个阿哥,这种天气大人都不一定受得了,这几个孩子……烧就烧吧!如果没柴了,大不了把府里的树砍了,应该还能坚持几天。

  “春华,这雪有多厚了?”恕苏莹见识少,光知道已经和房子差不多高了,到底多高,她还真是观察不出来,她就是想亲自去量量,胤禛也是拦着不让她出去。

  这个问题,早上去给挖通向府外雪道的人送饭的春华心中有数,“回主子,奴婢看着虽然没有一丈,也差不多了。”

  1丈=10尺=333.333厘米,换算过来就是这雪至少厚三米,苏莹觉得自己的心都在颤抖,她猛的拉了拉胤禛,压低了声音,“那个李卫靠不靠谱?城中百姓,还有城外的,这弄不好是要死人的,冻死的、房子不牢靠压死的!还有病死的,其他原因不行的,胤禛,这样不行!”

  这个时代的房子,绝对是禁不住这样的大雪的,城内城外生活困苦,房子漏风的百姓有多少呢?

  就是这个宅子,现在她和胤禛、八阿哥和八福晋、九阿哥一家、十阿哥夫妇都在主院,两府的下人们也是在主院的偏房里,靠挖雪道互相联系,就这,还是一个在北方当过兵的侍卫当机立断给胤禛进言的结果,不然,他们这些皇子可能都要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知道,甚至这些养尊处优的主子折在这里也是可能得。

  胤禛当然也忧心,不过,他忧心的方向和苏莹有那么点不同,他担心的是——在现在的通州,这一次的秋收恐怕是要绝收了。

  与这个相比,死几个人都是小事。

  这种心思当然不能让福晋知道,福晋这个人让她杀人都没问题,却总是在很多时候对生命莫名的在乎,更何况……胤禛看着窗外把一切遮掩的严严实实的雪墙,揽着苏莹不去看窗外,把她按到桌旁坐下,把一叠白纸放到她面前,“李卫在刚下雪的时候就派人去各处查看,已经考虑到了出现雪灾该怎么办,现在这样的大雪,咱们连门都出不了,实在是顾及不到太多,福晋不要想太多,如果真要想,不如想一下雪化了之后怎么办?这次,爷听你的。”

  苏莹也知道,他们这些人被困守在这里,即使心急如焚也只是白着急,她什么也做不了,其实不说其它,就是他们这些贵人,如果外面的雪半个月之内迟迟不化,府里面的粮食能不能坚持下去都是个问题,夏收刚过,家家都有存粮,不用担心有人短时间饿死,这已经是最值得庆幸的事了。

  苏莹拿着笔抿了抿嘴,托着下巴愣愣的看玻璃窗,其实她很庆幸,这一次遭遇这样的雪灾,几个孩子不在这里,还有就是中元节给那些工厂里的女孩子放了假,让她们各自回家过节,总算是让她用担心一群女孩子被困在工厂里。

  这样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雪灾不仅仅打乱了胤禛关于通州所有的安排,更是让李卫这个新上任的县令欲哭无泪,差点没崩溃了,他这也太惨了吧,刚上任,就遇到这种事,要不是通州城里面有那几个爷坐镇,他特么的都想临阵脱逃了。

  也正是因为有那几个爷坐镇,他不仅不能逃,还要表现好,李卫清楚的知道,这件事虽然是灾难,但是对于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他现在做了什么怎么做,几位爷可是都看着呢,可惜大雪把整个通州城都埋了起来,他现在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在在府衙里不停的翻看卷宗,熟悉整个通州的钱粮人口,还要组织各家各户挖出一条道来,现在只盼着气温赶紧回升,让这些雪赶紧化掉,雪化了,他这个县令才能干点实事啊!

  下雪的时间不长,也就下了两天两夜,接下来就是几天的低温,在这样一个季节里,遇到这种百年不遇的糟心事,被困在家里的百姓能做的事无非是在家里磕头祈求,气性大点的也有骂娘、骂老天爷的。

  如同胤禛一样,很多农人看着把房子都埋了起来的大雪,在确定了人身安全之后,第一个担心的都是田里的庄稼,其实心里都知道,担心也没用,秋收绝产是一定的了,可悲的是,就是确定了,才更让人觉得绝望。

  在这种大雪埋城的五天之后,一直灰蒙蒙的天空总算是有了太阳,雪也终于开始化了。

  通州这样紧邻着运河的地方,排水设施做的比其他地方好得多,所以并没有出现苏莹一直担心的水淹通州城的可怕事件,最坏的情况没有出现,并不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因为通州不可避免的还是出现了死人的情况。

  因为李卫采取了妥当的宣传措施,出现死亡的情况,比预料之中少了很多,很多家中确实贫寒的都接受了县太爷的建议,在坚固的族中祠堂度过了这猝不及防的几天,就是没有祠堂的村子,也多被村子里的富户接纳,乡村之中就这么的互帮互助熬了过来,出现死亡情况最多的反而是通州城里,那些无家可归的,房子质量太差的,家中没有充足的食物的,只有死路一条。

  通州城死亡上千,分布在通州得各个地方,而这次死亡最多的地方是通州的贫民区,那里有着一群没有收入来源,没有户籍,只能四处流浪乞讨为生的老人和孩子。

  苏莹踩着泥泞的土地去到死人最多的地方的时候,一个死人都没有看到,但是,没有看到并不代表着就没有,在她穿着华贵厚实的时候,坐在一片倒塌的屋子旁边幸存下来的孩子却穿着单薄的可怜的衣服,她和那个孩子对视,孩子眼中充满了麻木,看看四周的人们,他们眼中同样充满了对死亡的漠视。

  即使表面如何的歌舞升平,依然掩盖不住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片地方是见不到光亮的,这个世界总是这么的残酷,它从不吝于把最可悲的现实摆到人前。

  春华小心的看了看主子的脸色,忍不住道,“李大人也尽力了,咱们通州城糟了这么大的灾,只死了这么点人……”

  苏莹摇摇头,这些她当然知道,李卫这人防患于未然做的相当好,换一个人,还真不一定做得比他更好了,她只是……只是突如其来的亲自处于一场灾难之中,好吃好喝的,没有受到任何困难就度过了,现在回头看到这些活得艰难,没有任何人放在心上的死亡,心中有些莫名的难受,她只是——“我只是突然发现,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是很不公平啊!”

  她很久以前就知道,人命如草芥,不管什么时候,都有那么一批人的生死无关紧要,就那么静静的来,静静的去,没有人知道他们来过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人记得他们的离开,几天之后这里就会恢复原样,人们继续忙忙碌碌的生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对于主子的感叹,春华理所当然地点点头,“主子您说笑了,这人呢,生下来命就是不同的,佛祖说得好,命好也是上辈子修出来的,像我,就是命好才能来服侍主子。”

  苏莹看着她认真的样子,无奈的笑笑,“你这孩子,以前怎么没发现嘴这么会说话?”做为见过黑白无常的人,她当然不能说这话是错的,但是,她还是希望每个人生下来之后,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精彩人生,就像那些花,即使没人知道,他们也曾经绽放过,为这个世界增添过光彩,留下过痕迹,而不是还没开放就已夭折。

第164章

  通州的这场灾难, 除了在这场大雪中丧生的那些人,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人, 可以说,秋收的颗粒无收已成定局。

  天气转晴之后, 李卫专门找了几个有经验的老农,让他们研究种些什么来补偿这个秋天无收成的惨淡局面,最后锁定了红薯。

  雪化之后第一时间给康熙皇帝写了折子,请求支援等了几天也没有回音的胤禛明白了老爷子的意思。胤禛也知道老爷子的难处,这几年天下不太平,只今年就有西北要用兵, 甘肃地震,这些敏感问题上集中了朝堂所有的注意力, 通州只是秋收的收成没了保证而已,不算什么大事。

  于是, 胤禛又上了折子,这一次一字不提通州受灾, 只是请求免除百姓的秋赋,很顺利的, 康熙皇帝的旨意很快下来了, 把这个消息散发出去, 不说老百姓跪谢皇恩,就是补种的那些人也轻松了不少,百姓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毕竟没有秋赋压在头上, 这一次的收成就是自己的。

  更让百姓们兴奋的是,这一次受灾,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子王爷竟然也和他们一样下田,而没有回到皇城享福,不说感动什么的,这已经说明他们这里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

  这次雪灾给李卫了一个统计通州确实人口数目的机会,自从康熙五十年免除了新出生的人头税,除了给百姓减少了一个出钱的机会之外,造成的一项恶果就是各地的人口统计工作处于了停滞状态,再加上前几年几个地方出现灾荒瞒报的情况,导致流民四起,很多人为了避灾都是四处奔走……这些种种都造成了各地的实际人口都是模糊不清的。

  李卫重新统计之后,就惊讶的发现整个通州县的人口和在册人口有一万以上的出入,就这还是没有把死去的那些人和在各大户为奴为婢的那些人纳入统计的结果。

  胤禛看着这结果,不仅没有觉得高兴,反而头疼非常,促进人口的增长是于国有好处的一项良策,可是如果这些增加的人口被人利用了会怎么样?可惜这些弊端,胤禛即使心知肚明,也是不能提出异议的。

  借着这个机会,在通州税务改革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至少在看到皇帝的儿子在和百姓同甘共苦之后,少有人觉得由这些人主持的税改不好的,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这么可爱,你是个好人,他们就一刀切的相信你做的一切事都是好事。

  胤禛的税改进行的如此顺利,下面是一片赞扬之声,就连胤禛都是很满意的样子,苏莹就感觉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这其实还是和她站在局外看胤禛进行税改——同时她的莲华纺织还是纳税大户有关,一项制度的出台绝对是不可能符合所有人的利益的,所以除了涉及国家利益的那些制度都是要看民意导向的,如果是违背大部分百姓的意向或者道德指标的制度,绝对是都是一些人关起门来想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