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宠(不吃糖包) 第95章

作者:不吃糖包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如今李太傅是李首辅了。

  至于那个当了几个月的孟首辅很快消息在大家视线之中。

  到底跟万安寺那件事有多少关系。

  谁也不知道。

  反正沈莞不会承认跟她有关系!

  祸水红颜她不当!

  但外面怎么说就她就没所谓了。

  就连沈莞的她哥都忍不住对她道:“你都不知道,现在同僚看见我,毕恭毕敬,就怕被革职,太狠了妹妹。”

  “什么我狠,跟我有什么关系嘛。”沈莞嘀咕道,“李弘禹革的职,你们骂他啊。”

  “算了,全天下也只有你敢这么说话。”沈维摇头晃脑的离开,就他家的妹妹,也就皇上养得起了。

  沈莞现在却在忙另一件事。

  她从万安寺回来才知道,万安寺那样敛财是想建一个育儿园。

  让一些孤儿小乞丐有地方住,有衣服穿。

  那个主持看着圆滑,没想到竟然是在做这件事。

  万安寺大半卖茶的钱都在维持育儿园的日常开销,但最近育儿园人越来越多,颇有些看管不过来。

  沈莞索性帮到底,央着李弘禹亲笔给万安寺写了个功德无量的匾额送过去。

  这下万安寺的香火更加旺盛。

  主持都忍不住亲自到沈家拜谢。

  看着主持的笑,沈莞赶紧摆手:“还是您的主意好,我也就让皇上帮忙写了字而已。”

  “这也是大善,于您是举手之劳,但对于育儿园的孩子们,是天大的恩情。”老和尚笑的跟狐狸一样。

  沈莞明白他过来是做什么了。

  果然,老和尚继续道:“您若是有空,能去看看孩子们吗?他们都听说沈小姐的名声,若是能去,那孩子们一定会很高兴的。”

  是要她的名声,让育儿园扬名,那样更多的捐助会送过去。

  沈莞忍不住笑:“主持,您只在一个万安寺,真的太屈才了。”

  这话说的主持一愣,随即明白过来,自己这点小算盘被沈小姐看出来,刚刚戴的高帽根本没用。

  可沈莞接下来的话,让他忍不住欣喜。

  “照我看,孩子们有吃有穿还不够,若是能学点东西,才是好的。”沈莞慢慢道,忽然想到个主意,“我们在育儿堂旁边再建个学堂,若是有穷学生愿意过来教孩子们读书启蒙,那就给穷学生们吃住笔墨。”

  沈莞越想觉得这个方法越好:“还有古籍殿,里面整理的也差不多了,可以开门借书,只不过借书要有担保人。里面日常的工作,就让育儿园十二岁以上的孩子去维护杂务,有饭吃,还有工钱。等他们可以有能力自主,就让他们出门找活计。”

  老和尚听的眼睛都亮了。

  救助孩子是他一时兴起的念头,到现在已经有两三年了。

  可他只能救孩子们吃饭穿衣,剩下的却没有余力。

  总不能让孩子们都去万安寺当和尚,又或者当苦力吧。

  如果真的跟沈莞所说的,那孩子们能识字,大一些了有活干,以后再大些养活自己不成问题。

  老和尚站起身给沈莞行了个大礼:“天元国有您这样的皇后,真是万民之幸啊。”

  沈莞说到做到,许多事情有了她的脸面,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

  学堂很快办起来,适龄的孩子都送去读书。

  夫子自然是京城的穷学生们,学堂管夫子们吃饭休息,笔墨,已经让他们这些穷学生非常高兴了。

  教孩子们也用心。

  年龄大些,手脚麻利的孩子,则在古籍殿帮忙。

  毕竟古籍殿都是些老弱,有他们帮忙,古籍殿也有了些人气。

  因为里面藏书诸多,很多翰林院的翰林们,早就想借书看。

  只是一直没有方法。

  沈莞把这件事说出去之后,古籍殿早早排了队。

  但这书不能随便借,你要借必须有人写介绍信,或者押些银子。

  就是保证不会拿了书就跑。

  当然借出去的书也都是抄录的副本,正在的古籍如今被保护的很好。

  就连沈祖父也忍不住去借了几本书过来。

  里面很多书都是沈莞一手校对,编撰的。

  费了不少心血。

  这件事宣扬出去,谁不说沈莞有一国之母的风范。

  万安寺,李弘禹抿了口茶,老和尚拱手道:“还是皇上英明,让我去找沈小姐帮忙,这件事果然办的圆满。”

  “嗯,此事不要再提,莫说是我让你去找她。”李弘禹点头,从万安寺离开。

  主持身边的小沙弥忍不住道:“师父,这是什么意思啊?我还以为是您主动找沈小姐帮忙。”

  “傻不傻,我一个老和尚,找人家小姐帮忙作甚?只不过皇上之前说,万安寺现在的困境可以去问问沈莞,我这才去的。”

  然后就有了那样好的提议,让育儿园,甚至让京城的穷学生们都有容身之处。

  更别说因为沈莞的名气吸引来的富商贵人,不知道给了多少香火钱。

  皇上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让皇上等一个女子三年。

  民间少不得有些流言蜚语对沈莞不好。

  编排她的,羡慕她的,太多了。

  皇上便用这样的方法,让众人信服他的意中人。

  让众人知道,他未来皇后是何等聪慧敏锐,她可不止有一张漂亮脸蛋。

  当然漂亮还是漂亮的,天下间没有比她更好看的人。

  不过也是沈莞机敏,若是沈莞心不善,又或者不够聪明。

  怎么会有现在的名声。

  这一切皇上做的并不多。

  因为他相信以沈莞的能力和品格,完全应付的过来。

  退一万步说,沈莞不会处理,还有他在沈莞背后。

  这件事怎么也会做的极为漂亮。

  老和尚摇摇头,这种良缘世间罕见。

  佛祖保佑这二人白头偕老,平安喜乐。

  三年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这期间也有人试探皇上。

  什么路上偶遇要皇上英雄救美,以身相许的。

  什么小国进贡美人的。

  甚至还有卖身葬父的!

  但这些都被皇上打发掉,久而久之,天元国的百姓也知道了。

  除了沈莞,皇上谁都不娶!

  以前还有女子酸溜溜的羡慕沈莞。

  但现在除了巴结也没别的心思。

  每个人都知道,时间一到,她就是天元国唯一的皇后。

第66章

  珠帘绣幕蔼祥烟, 合卺嘉盟缔百年。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等了三年的时间,皇上并未心急,而是让礼部, 司礼监准备妥当。

  务必让每一步都体面妥当。

  皇上的用心, 自然让礼部等人不敢怠慢。

  只是到了商议重头戏迎娶之时,却跟大臣们争执不下。

  礼部尚书小声道:“皇上,天下间哪有陛下亲自去迎娶皇后的。多是派个德高望重的大臣去即可。您身份尊贵, 不宜亲自前去啊。”

  不少大臣跟着附和。

  李弘禹淡淡看着他们:“朕想去接皇后, 你们还要拦着朕?”

  三年的时间, 大臣们都知道皇上的性格。

  皇上励精图治, 勤勉有加, 只是不听劝。

  他想做的事,没有人阻止的了。

  之前胶州水渠推行, 因为劳民伤财, 被不少大臣们反对。

  但皇上一意孤行,硬是把满胶州的水渠都建起来。

  可结果是好的,没想到建好之后, 就来了几场暴雨。若在没修水渠之前,胶州必然减产。

  这次却让百姓无忧。

上一篇:满级大佬回村搞事

下一篇:长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