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怀疑太子是只猫 第144章

作者:黑糖茉莉奶茶 标签: 穿越重生

  盛宣知坐在上首,看着下首痛心疾首的老师,敛眉坚定说道:“我不会被赶下去的。”

  范知春抬眉看着他。

  “我也希望按着老师的想法走,可大梁耽误了太久时间,再也没有比景王一脉更了解大辽的人,那些人都是曾经跟着景王出生入死的人,若想老师说的现在只是安抚他们,用着修缮景王府的借口,做一些表面功夫,那些人精难道会看不出吗。”

  范知春心思一动。

  “军心一乱,前线也乱,所以老师,我说这条路只能这么走。”盛宣知一双眼睛倒影着天光,认真地说着,“而且,我也不愿再让英雄被屈辱地泼上脏水。”

  “景王到底是谋/逆,别人不清楚,老师难道不清楚吗?”

  范知春放在案桌上的手不由捏紧。

  “保家卫国的人呢却写成通/敌/叛/国,真正卖/国的人却披着黄袍为了争权夺利而篡改历史,后世若是掀开这段历史又该如何评说。”

  范知春呼吸一窒,一张脸瞬间灰败下来。

  “你什么时候知道的?”他强撑着的一口气泄了下来,神情疲惫地问着。

  盛宣知笑了笑,眼底不带笑意:“挺早的,被发配太原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一份信,当时觉得奇怪,那份信的口吻真奇怪,如此颐气指使,官家竟然也不生气,后来知道了官家……与大辽的关系,也就彻底明白怎么回事了,老师也该是那个时候才想明白的是吗。”

  范知春失神地盯着屋内的一角。

  “嗯。当时一听你说就想明白了。”他低沉地说着。

  “当时景王突然仓皇起兵谋/逆,在代州落败后逃亡太原,最后在百井寨附近被伏诛。世人都说他是自尽而亡,却不想他是被人出卖,误信情报,为了掩护代州百姓出城,最后在百井寨被辽军围困而死。”

  太子殿下平静的话语地下包含着难以描述的血腥和残酷,一代英雄最后不是战死沙场而是死于朝堂争夺。护百姓一城安康,却只能冻毙于风雪之中,此事若是传言出去便是动摇国/基的事情。

  范知春的手在微微颤动。

  “老师,景王之事只能现在平/反,借着太原大胜,主动权尚在我们手中,越迟越会掀开更为污秽的一面,就算大梁此后能有十年安定那又如何,那便是民心不稳,臣心不忠,大梁之后宛若死水,何来发展。”

  “而且景王遗孤还在世,给她一个交代比给世人一个交代,与后人而言更为体面。”

  这番话好似耗尽了盛宣知心力,说完便喘了一口气,沉默地注视着范阁老。

  “你说的对,那边动手吧。”范知春叹气,“殿下真的长大了,这番远见老臣自愧不如,而且果然是要做父皇的人了,做个事情还知道扯面大旗。”他勉强地笑着,起身,阻止了太子的搀扶。

  “放手去做吧。”出门前,范知春注视着初秋还略显刺眼的太原,眯了眯眼,低声说道。

  此后几日,朝中大臣这才突然反应过来,太子和庆延帝是完全不一样的性子。

  当朝太子大胆果敢,性格坚毅,想做一件事情那便是谁也拉不回来,而景王平/反一事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当日早朝,朝堂上御史大夫应天顺出表陈情,要求重查此事,由此拉开了彻查景王谋/逆一事,此后短短半月,民间的请愿表和一份份折子雪花般递到太子案桌前,各有各的意见,甚至也曾有过要求太子下台的说法。

  政事堂坚定不移地站在太子身后,范阁老之威无疑影响了大梁文人的站队,那股风声很快就被压了下去,至于太子妃也不是没人去找,但是东宫闭宫也近一月,根本无人可见。

  一月时间,景王之事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官家受奸人蒙蔽,误判景王谋/逆,太子代父当场宣读告罪书,恢复了苏锦瑟景王之孙的身份,战事了后修缮寿阳景王府邸,此事彻底尘埃落定。

  至于那个奸人,不知为何竟然扯到杨家人身上,杨家被抄家,全族皆北上流放三千里,终生不得回汴京。

  至于宫内的杨贵妃因为要照顾官家,太子仁厚,并没有动她和崇王,甚至安抚她好生照顾官家,但谁都知道崇王这次是真的不行了。

  崇王彻底倒下的消息太过震撼,导致舒王在庆延帝还在世时就把李氏接出宫外的消息都被淹没在每天都是一个八卦的汴京城中。

  与此同时,太原第二次大获全胜歼敌三千的邸报再一次传到汴京。

  “真的!”苏锦瑟在东宫闷了快两个月,抱着越来越大的肚子,早早裹上秋衣,听到吉祥带来的消息,眼睛一亮。

  吉祥幸福地点点头:“真的,內宫都传遍了,殿下的表彰和奖赏连夜发出去了。”

  “太好了!”苏锦瑟拍手。

  “好什么。”门口传来盛宣知的声音。

  苏锦瑟一跃而起,看着门口站着的人。

  这两个月殿下忙得脚不沾地,回东宫的日子屈指可数,每次回来,换了身衣服再看了眼苏锦瑟便又回去了,上一次见他还是五日前,偏偏那日苏锦瑟在睡午休,等她睡醒,只说了几句话就走了。

  “殿下吃饭了吗?”秋日天色黑得快,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苏锦瑟一见他就要笑。

  “小心一点,没吃呢,你吃了吗?”他一看苏锦瑟的动作就忍不住叹气,扶着她,温柔地问着。

  “没吃,一起吃吧,今日做了打卤面。”苏锦瑟眼睛亮晶晶的。

  “嗯。”

  吉祥忍着笑,借机退了出去,去厨房传话了。

  “翠华呢?怎么不见她?”盛宣知一路走来没听到叽叽喳喳的嗓门,笑问着。

  苏锦瑟咬着蛋挞,含糊不清地说着:“现在没当值呢,晚上就能听到她的大嗓门了,不过我看她最近有点魂不守舍的,是不是我一直要给她做媒吓到她了,这几日都有点避着我走的感觉,整日和新来的小宫女待在一起。”

  她忍不住叹气,甚至忍不住有些吃味:“虽说我也觉得早了点,不过要入乡随俗啊。”

  “什么入乡随俗,怎么用词的,夫子要被气死。”盛宣知摸了摸她脑地啊,失笑。

  苏锦瑟斜了他一眼,不说话。

  “对了,我能问个问题吗?”苏锦瑟眼珠子一转,突然想起一件事情,神情讨好地给人递了块糕点。

  “什么事情。”盛宣知咬着递到嘴边的糕点,笑问着。

  苏锦瑟捂着嘴,颇为不好意思:“就是那个杨家的事情,你是……查到的嘛?”

  言下之意是证据确凿还是借机报仇。这事已经困扰苏锦瑟很久了,今日终于逮着机会问出来了。

  “你不是很聪明啊,你猜。”太子殿下反将一军,学着她以前的口气问着。

  苏锦瑟一愣,眨眨眼,见他竟然是认真的,这才讪讪地说着:“其实……也不太聪明的,哪里比得上殿下。”

  她话锋一转,谄媚地奉承着,殷勤地把最爱的蛋挞递了过去。

  “自然是有证据,这事范阁老和冉阁老盯着呢。”他笑着摇了摇头,“杨家是官家一手扶持起来的,这种时候给官家背锅并不冤枉。”

  苏锦瑟虽然没想明白这句话的前后逻辑是什么,但不妨碍她皱着眉严肃地点点头。直到等她吃完饭这才想起来这句话其实涵义颇大,大到她睡前才幡然醒悟被殿下糊弄过去了。

  “过分!”她捶着盛宣知的肩膀,气呼呼的骂着。

  “乖,睡觉吧,都过去了。”盛宣知搂着她,安抚着。

  深夜的东宫格外安静,来来往往的禁卫军把偌大的东宫保护得水泄不通。一间偏远角落的黑暗屋子内却传来窃窃私语之声,说话的声音竟然不是大梁官话,快速而急促的语气,竟然是大辽话。

第160章 锦瑟探望

  秋雨瑟瑟, 一场大雨倾盆而下,热闹了两个月的汴京随着昨夜的一场秋雨彻底安静下来。

  安朝殿的小宫女中拿着扫帚在扫庭院里的落叶,葡萄架上的藤蔓昨夜被风雨打得七零八落,王嬷嬷便让人把藤蔓打扫干净, 只留下一个空架子。合欢树倒是一如既往地郁郁葱葱, 掉落的叶子与它而言不过是沧海一粟。

  树下堆着的落叶正准备收进麻袋里, 却不料猫招财拖着一根长长的绳子,眼疾爪快, 噗嗤一声落在树叶堆中,原本堆成小山的树叶顿时散落一地, 惊起尖叫声无数。

  猫招财在众人一片慌乱中叼着绳子施施然地走了。

  原来苏锦瑟给猫招财做了遛猫绳, 是为了牵制平日里总是上蹿下跳不得安宁的调皮捣蛋的猫,不曾想猫招财成精一样,自己叼着牵引绳自顾自地跑了, 没一个人追得上, 越发闹腾了。

  苏锦瑟看着猫招财闹出的闹剧, 笑得直不起腰来。

  “找人逮住它, 把绳子解了,免得磕磕绊绊,不安全。”苏锦瑟捧着肚子走到合欢树下。眯着眼感受着难得的好天气。

  “今日天气都不错, 你们放风筝吗?”苏锦瑟提议着。她现在整日就是看着小丫头玩,自己过个眼瘾。

  “嗯?你今天怎么焉哒哒的。”苏锦瑟扭头看着翠华。

  翠华抬头笑了笑:“昨夜风雨太大了,奴婢没睡得安稳。”

  “昨日的风确实大, 门口的树叶摇摇晃晃好像有人站着一样,吓死奴婢了。”如意脆生生地接了下去。

  “嗯,那你睡得好吗?”苏锦瑟笑眯眯地问着。

  如意哑然,眼睛滴溜溜地转着, 没吭声。

  “睡得自然好,呼噜声震天。”翠华没好气地替她回答着。

  如意红了脸,皱皱鼻子不高兴地反驳着:“也没有睡得沉,门口树枝晃来晃去地时候我也是醒了,窸窸窣窣的,真的有点吵。”

  翠华低着头不说话:“分明是你睡糊涂了,迷迷糊糊做梦呢。”

  “没有做梦吧。”如意立场不坚定,含糊不清地反驳着。

  “说起来温嬷嬷是怎么觉得把你俩放在一起当值的。”苏锦瑟看着一个没头脑一个不高兴,笑得只摸眼角。

  如意摇了摇头,转眼就忘了之前的事情,脆生生地回道:“我也不知道,我本来是跟着吉祥姐姐一起当值的,后来受伤后嬷嬷就安排我和翠华姐姐一起了。”

  苏锦瑟看向翠华。温嬷嬷做事想来仔细,如意年纪最小,没什么定兴,要搭得都是吉祥这样沉稳型的人,而翠华做事也不是考虑周全的性子,这样的换法不太妥当,她不信温嬷嬷看不出来。

  “是奴婢要求这样换的。”翠华被太子妃注视着,瞥了如意一样,闷闷说着。

  如意不可思议地瞪大眼睛。

  “看什么,还不是你太笨了,吉祥这么瘦这么小,有问题也救不了你。”翠华不高兴地嘟囔着,很快又闭上嘴,撇开脸不说话。

  苏锦瑟了然地笑了笑。东宫出过两次针对太子妃但却找不到凶手的事故,事发的时候又都有翠华如意在,而如意恰巧都是受害者,每次都躺了一个月才好。

  翠华是个有正义感,是非分明的人,自然看中了吉祥的衰神属性,想关键时刻救一下无辜的小如意。

  “好了,翠华让厨房给我做碗奶茶来,多放点奶,那个珍珠要是会做了也给我端上来。”苏锦瑟对着她眨眨眼,把满脸尴尬的人支了出去。

  “原来翠华姐姐对我这么好啊。”如意眨眨眼,突如其来地感慨着。

  苏锦瑟坐在藤椅上,双手搭在肚子上,闭着眼笑眯眯地问着:“以前给你分零食的时候不好吗?”

  “好的啊,但是现在她只给那个新来的黑丫头分了。”一说起这个如意就有些郁闷,小声地抱怨着,“那个黑丫头总是缠着翠华,我好几次回来都看到她们两个人在一起说话了,我一来就不跟我说了,那个黑丫头还会瞪我,哎,我觉得翠华姐姐不喜欢我了。”小脸圆嘟嘟的如意忧愁地叹了一口气,多了点少女识愁的滋味。

  苏锦瑟噗呲一声笑了起来。

  “那个黑丫头不是应该在外院吗?”她好奇地问着。

  如意扣扣下巴,也不甚了解:“是在外院的啊,可能是因为翠华姐姐带她回来,她又第一次从冷宫出来,难免黏了点,我第一次和吉祥分开,也是要穿过大半个范府去找她的。”她整张脸笑眯眯的,摇头换脑间露出雪白的贝齿,开心又天真。

  那个黑丫头是之前伺候李氏的冷宫里的丫头,看上去木讷讷的,外院的嬷嬷也说她不太聪明。李氏被接出宫后,小宫女却是不能随着她回舒王府的。

  眼瞅着就要被发配到肮脏地方去了,翠华有日对她说那个黑丫头是她同乡,心有不忍,就求了苏锦瑟把她带到外院去做个粗使丫鬟,张如九多了个心眼查了一下黑丫头的资料却是和翠华是同乡。

  “对了,我今日是不是要替殿下去看望下官家。”苏锦瑟笑了片刻,突然想起正事,一张笑脸顿时收敛了下来。

  官家一直昏迷不醒,太医局的大小太医几乎驻扎在福宁殿,已经两个多月不曾回家了,每个人都肉眼可见地瘦了。

  再者因为崇王失势,整日醉生梦死打骂小宫女小黄门,两个月六起人命,已经有不少人悄悄来东宫告状了。

  苏锦瑟被迫要开始处理这些事情,有些麻爪,想了许久只好听了王嬷嬷的意见,削减了福宁殿的人员,加重士兵守卫。这一调动,福宁殿越发清冷了,人人都是低着头,哭丧着脸,晦气极了。

  如意板着手指头算了算,点点头:“是了,距离上次看官家已经五天了。今天娘娘该替殿下去看望一下官家了。”

上一篇:凤凰于飞

下一篇:我在七零修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