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春闺 第121章

作者:笑佳人 标签: 种田 甜文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薛敖当场就高兴傻了,他是那么的高兴,高兴到忘了维持精忠报国清高将军的严肃神情,就那么瞪大眼睛望着淳庆帝,直到淳庆帝揶揄他是不是耳朵不好使了,薛敖才猛地回神,扑通就跪下了,给淳庆帝磕了三个响头!

  侯爷,他成侯爷了,这下子看媳妇还敢不敢说他白日做梦!

  “臣叩谢隆恩!以后朝廷再打仗,臣一定第一个冲出去,抛头颅洒热血替皇上效命!”

  薛敖声音洪亮地道,声音震得周围几个臣子都往旁边挪了挪。

  淳庆帝就喜欢薛敖这憨厚劲儿,得了赏赐高兴就是高兴,而不是藏着掩着,好像天子赏赐也不算什么喜事一样。

  散朝后,淳庆帝还宣薛敖去了御书房。

  薛敖领完赏赐就该享受为期五天的战后假了,一心回家给妻子报喜,结果淳庆帝还要找他。

  薛敖只好压抑着回家的冲动来到了御书房。

  君臣见面,淳庆帝再次夸了夸薛敖在这次北伐里的英勇表现,夸完之后就聊起了家常“朕记得,你有一子一女,今年都到适婚之龄了吧?”

  薛敖心生警惕,难道老皇帝看中自己女儿的美色,想要让女儿进宫伺候他?

  果真如此,他出宫就带媳妇儿女回老家,继续当山匪头子去!

  “皇上日理万机竟然还记得犬子犬女的婚事,臣实在太感动了。”薛敖低着头,假意地抹了抹眼角并不存在的泪水,这一套还是跟朝会上偶尔被皇上关怀的老臣们学来的。

  淳庆帝笑得想扔他一折子,好在忍住了,继续道“如今你立功封侯,接下来肯定有一堆媒婆抢着去你们家门前排队提亲。”

  薛敖自嘲道“臣倒希望有这好事,只是臣出身草莽,京城那些世家大族才不屑与臣结亲。”

  淳庆帝笑道“英雄不问出处,朕就觉得你很好。”

  薛敖心里一咯噔,啥意思,难道这老贼真看上宁姐儿了?

  淳庆帝就是看上薛宁了,对薛敖道“太子家的老三该成亲了,挑来挑去还没有人选,爱卿若是愿意,朕想跟撮合你与太子结个亲家,你看如何?”

  薛敖再次傻了眼!

  太子家的老三,不就是东宫宠妃赵氏的长子,也就是侄女婿赵宴平的血亲外甥?

  薛敖最先想到的是赵宴平,然而目光与淳庆帝相对,薛敖也不知怎么回事,脑海里又浮现出一个魁梧的男人,即此次北伐的主将之一,平西侯樊毅。

  樊家世代为将,在将士、百姓们当中颇有名望,这代的平西侯樊毅除了战功赫赫,他还有一重身份――惠妃娘娘的娘家侄子、二皇子怀王的亲表哥。

  薛敖真的不傻。

  名门世家都看不上他,不屑与他为伍,淳庆帝怎么可能真心想与他结亲,升官赏银都足以让他感激了。结果呢,樊毅是平西侯,淳庆帝就封他做镇北侯,樊毅是怀王一党,淳庆帝就要他做死了太子一党,归根结底,淳庆帝只是想给太子那边添个能用的武将罢了!

  薛敖又迅速在脑海里过了一遍太子的其他姻亲中的武将,呵,还真没有比他更厉害的!

第149章

  既然猜到了淳庆帝赐婚的用意,薛敖便无法再反对了。

  说到底,他就是一个山匪头子,皇上有用得着他的地方才赏他官封他爵位,赐婚也是给他体面,他敢拒绝,谁知道帝王会做什么?还有赵宴平那边,两家亲戚处的那么好,若得知他不想把女儿嫁给三爷,赵宴平会怎么想?

  这一堆复杂的关系缠在一起,薛敖只能应下。

  但薛敖还是替女儿争取了下,跪在那里对淳庆帝道“皇上,臣女若能嫁给三爷,嫁给您做孙媳妇,那真是我们老薛家祖宗积下来的福分,只是强扭的瓜不甜,臣这边是一万个愿意,太子殿下、三爷那边不知怎么想的,还请皇上问问太子特别是三爷的意思,万一三爷介怀臣的出身,连带着也瞧不起臣女,不喜欢臣女,臣女岂不是,岂不是太可怜了?”

  想象女儿被三爷冷落,既没有丈夫爱护又无法提出和离,一辈子都被禁锢在一个地方,薛敖是真的心酸又心疼,新伤遍布的铁汉脸上竟流露出几分委屈。

  淳庆帝早就将薛家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了,知道薛敖在外面狂横,其实是个怕妻子疼儿女的重情重义的汉子。

  此时的薛敖,让淳庆帝想到了已故的谢皇后。

  太子妃与前太子青梅竹马两小无猜,谢皇后不知道太子妃心里装的是谁吗?她知道,可为了巩固皇权与谢家的关系,她仍是向他求了一道赐婚,要把亲侄女嫁给她收养的皇子。

  皇家子孙的婚姻多少都与利益有关,大多数父母长辈都可以为了利益罔顾儿女的想法,只有少数几个,才能做到薛敖这样,会顾及儿女愿不愿意。

  淳庆帝点点头,笑着对薛敖道“嗯,你说的也对,朕会问问老三,左右朕是看中了你家宁姐儿,老三若不愿意,朕就把宁姐儿配给太子世子。”

  薛敖心中一紧。

  东宫世子已经有了世子妃,三爷若是不想娶女儿,女儿便只能做世子侧妃!侧妃不侧妃的先不提,太子妃与太子宠妃赵氏的关系绝不会多和睦,女儿又是赵氏这边的亲戚,真去做了太子妃的儿媳妇,能有好果子吃?

  薛敖好恨自己为何要多嘴,只要他刚刚应了,皇上自有办法让三爷同意,三爷不愿意也得愿意,女儿嫁给三爷好歹有个正妻的位分,现在却……

  看眼淳庆帝的龙袍衣摆,薛敖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伴君如伴虎,看似要提拔你重用你,可谈笑之间也能让你坐立不安。

  “臣叩谢隆恩。”如同吞了一口黄连,薛敖真是一肚子苦水也说不出。

  淳庆帝让他退下,同时让高公公去叫太子父子俩过来。

  这话薛敖听见了,他觉得淳庆帝是故意的,他求仁淳庆帝就给他仁,偏偏这仁里还夹着狠。

  薛敖不敢走啊,他得哄着东宫的小三爷同意,不然女儿真被淳庆帝指给太子妃的儿子做侧妃,回家妻子还不撕烂了他的嘴!

  薛敖就在御书房外面候着,小太监看见他,偷偷禀报给了高公公,高公公再去禀报给淳庆帝。

  淳庆帝头也不抬地批阅奏折,嘴角两侧的笑纹却加深了。

  不多时,太子父子俩过来了。

  薛敖见了,老远就跑过去,先给太子行个礼,然后就直接对萧炼道“三爷啊,臣是皇上新封的镇北侯薛敖,也是您舅舅赵宴平的姑父,臣女薛宁貌美如花端庄贤惠善解人意才名远扬,这不皇上都听说了,想把她许配给您做正妻,您看行不行?”

  太子挑了挑眉,这薛敖,还真是直言不讳、大言不惭。

  萧炼自然知道薛敖是谁,听完薛敖的话,萧炼莫名想到了舅母绣铺上的那一排窗户洞。昨日大军凯旋,舅母想看的定是薛敖将军,舅母都去了,薛敖的妻子儿女肯定也去了,那一排窗户洞里肯定有对儿洞是薛宁戳的。

  这样的薛宁,能有多端庄?

  太子妃那样的才叫端庄,一言一行丝毫挑不出错。

  可萧炼并不想娶那般端庄的女人。

  他没见过薛宁,但皇祖父既然要赐这门婚事给他,这里面自有皇祖父的考量,再说薛宁与赵家有亲戚关系,萧炼也并不抵触这门婚事。

  “侯爷等在这里,就是为了此事?”萧炼看眼父亲,问薛敖道。

  薛敖连连点头。

  萧炼反问道“侯爷是希望我同意,还是……”

  “臣当然希望您同意了,您看您身份尊贵,长得还这么俊俏,臣女能嫁给您,简直是她三辈子修来的福分!”薛敖打断萧炼的话,语速飞快地拍了萧炼一长串龙孙屁。

  萧炼明白了,请示地看向身边的父亲。

  薛敖这才想起这门婚事太子的意见也很重要,但他不敢在太子面前放肆,只讨好地看着太子。太子漠然道“侯爷若无事求见皇上,还是不要在御书房外久留的好。”

  说完,太子先行一步。

  萧炼朝薛敖笑笑,跟上了父亲。

  薛敖看着父子俩的背影,突然咬了咬牙。

  这叫什么事,本来是皇上求着要他嫁女儿,结果几句话的功夫,就变成他得求着三爷娶自家女儿了!

  没个结果,薛敖哪能安心离开,反正没有人出来撵他,他就继续在御书房外面等着。

  太子父子俩很快就出来了。

  太子要回内阁,没看薛敖就走了,薛敖巴巴地盯着萧炼,萧炼走到他身边,低声唤了声岳父。

  薛敖瞬间笑出了一脸花。

  萧炼倒也没料到这位不把世家名门放在眼中的山匪侯爷居然如此满意自己。

  当天下午,淳庆帝颁发了两道圣旨,第一道是封太子三子萧炼为端郡王,赐端郡王府。第二道圣旨便是赐婚镇北侯之女薛宁为端郡王妃,令择吉日完婚。

  第一道圣旨倒没有什么。东宫地方并不大,除了世子一家会一直跟着太子、太子妃住在东宫,太子的其他儿子成婚后都会搬出去,二爷萧烁前两年就封了恭郡王出去了,今年轮到三爷,等四爷长大成婚了,照样也要搬出宫。

  官员们吃惊的是端郡王妃的人选。

  薛敖能猜到的,很多官员也都猜到了,其中就包括永平侯、永平侯夫人。

  永平侯夫人对淳庆帝的这道赐婚旨意非常不满,太子都把赵氏宠成了什么样,两子一女,如今淳庆帝还抬举薛敖给赵氏娘四个增添助力,老皇帝是糊涂了吗,非要在世子未来的路上扔两块儿绊脚石?

  永平侯夫人咽不下这口气,晚上朝永平侯埋怨,让永平侯想想办法。

  永平侯已经六十岁了,淳庆帝如此长寿,他没准都要走在淳庆帝前头,连太子登基都看不到,更何况世子登基?

  那么远的事永平侯都不想操心了,但妻子在这里胡思乱想扰得他睡不好觉,永平侯只好给妻子分析分析朝中的形势“皇上不是要给世子扔绊脚石,而是在给太子铺路,你没看樊家这次又立了战功吗,樊毅在西北领兵十万,皇上抬举薛敖,就是要薛敖给太子撑腰,用此震慑怀王一党,免得将来太子登基时生乱。”

  永平侯夫人不信“那么多武将,皇上为何非要抬举薛敖?我看他就是偏心赵氏的孩子!”

  永平侯摇摇头,道“说你不懂你偏要自以为聪明,薛敖这次北伐战功赫赫,多少将士都服他,真出了事,可能只有他敢、只有他能与樊家死磕。这是薛敖为将的能耐,其二,薛家在京城根基浅,薛敖只有一个儿子,等太子坐稳了朝堂,轮到世子与三个弟弟争权的时候,薛敖也老了,空有侯位没有兵权,何来外戚之患?”

  永平侯夫人一怔,竟然是这样吗?

  永平侯叹道“你快歇歇心思吧,皇上长寿,太子正当壮年,等太子老了,咱们俩早入土了,子孙自有子孙福,操心那么多有何用?”

  永平侯夫人不甘心啊,从她将女儿嫁给宣王时存的就是让女儿当皇后、坐稳皇后的心,现在有赵氏那个狐狸精迷惑太子,她如何放心?

  “孩子不是你生的,你当然放得下。”躺下之时,永平侯夫人小声嘲讽丈夫道。

  永平侯望着屋顶,发出一声苦笑。

  妻子倒是放不下,但她能搀和皇家的事吗?还不是庸人自扰。

  赐婚第二日就是休沐,阿娇与赵宴平带着孟昭、初锦来探望姑父了。

  没出赐婚圣旨,阿娇真的只想见见三年未见的姑父,可听闻了赐婚,大家的心思就都在这门婚事上了。淳庆帝真正的意图赵宴平已经给阿娇分析揣测过了,既然是皇帝的意思,婚事肯定不能更改,夫妻俩关心的都是一对儿年轻人的意愿。

  阿娇先单独跟姑母说话。

  孟氏心情很复杂,可惜自家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万幸女儿嫁的是端郡王,而不是去给世子做侧妃。

  “你姑父跟我说,他见到郡王爷了,郡王爷见完皇上出来就喊了他一声岳父,彬彬有礼的,看样子应该是很满意这门婚事,不像被逼迫的。”孟氏感慨地对阿娇道,“郡王又没见过宁姐儿,我猜啊,他那么客气,都是给宴平给你面子呢。”

  阿娇也只是前日透过窗户洞见过端郡王一面,人长得俊秀,眉宇间有股温润劲儿,既不似太子那般过于尊贵高不可攀,又不似赵宴平过于沉稳内敛难以接近,或许是随了香云姑娘吧?

  端郡王会如何对待薛宁,别说阿娇这个舅母,就连赵宴平这个亲舅舅都无法保证,男女之情往往最没有道理,喜欢就是喜欢,不喜就是不喜,跟男女双方的家世、容貌、才华都没有关系,有时候甚至只是一眼的事。

  阿娇只能拣好听的也是自己希望的说“宁姐儿长得美,活泼可爱,郡王爷见了她,定会喜欢。”

  孟氏更愁了“什么活泼,就是不懂事,咱们家里人惯着她,嫁到皇家,活泼就等于容易闯祸。”

  阿娇道“您这是关心则乱,姑父够不守规矩的吧,但在京城这么多年也没有惹出什么大乱子,说明姑父心里门清,知道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宁姐儿也是如此,在家里她当然随性而为,去了外面,她自然会审时度势,包括咱们,不都是这样?”

  孟氏看看侄女,忽然觉得侄女这话很有道理。

  阿娇拍拍她的手,笑道“好了,我去看看宁姐儿,不跟您说了。”

  孟氏点点头。

  薛宁人在闺房,正因为有了婚约不能随便出门而百无聊赖,看到阿娇,薛宁欢喜地迎了上去“表姐来了,初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