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佬成学霸 第106章

作者:滑溜的鱼儿 标签: 穿越重生

  作为一中新晋的学神,没有人怀疑林仙月的实力,自从取得年级第一名后,林仙月便坐稳了年级第一的宝座。并且,她每次考试的总分数,都是接近满分。

  这次初三摸底考试之后,林仙月整理的中考冲刺资料,迅速从初三年级蔓延向整个初中部,连初一和初二的学生也纷纷在论坛上下载打印。

  原因很简单,上面整理的知识点和题型也同样适应初一和初二。而且林仙月整理的知识点几乎都是必考点,罗列的题型也是每次考试必考,堪称傻瓜式复习资料,很适合临考突袭,快速掌握。

  初中部的老师们认真看过林仙月整理的资料后,不得不承认林仙月整理的资料,相比他们整理的资料更得学生的欢心。

  不是因为林仙月整理的资料比他们这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更好更齐全,或者更有权威性。

  恰恰相反,林仙月整理的中考冲刺资料完全比不上老师们整理的全面,每个知识点更谈不上深入剖析分解。

  不过问题恰恰就在这里。

  林仙月整理的中考冲刺资料,的确很符合名字,完完全全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做的资料。

  知识点不全面,但全都是必考的重点,意味着学生们不需要记住那么多的东西。

  知识点没有深入剖析,不要求学生们一定要弄懂之后举一反三,只需要死记硬背下来就行。

  数学题那些复杂的题型,被林仙月举例子消除、相约等等方式之后,简单粗暴的得出了结论。学生们甚至不需要理解是怎么做到的,只要遇到相同的题型就照搬就行了。

  文科方面,林仙月罗列的知识点几乎可以帮助学生们抛弃三分之二的教科书,只需要熟悉三分之一的教科书就行,而需要牢记背诵的内容则更少。

  理科方面更简单,清晰的重点知识点,加上各类题型的演算方式,只要认真看过资料后跟着复习做题,保证考试内容绝对超不出资料。

  初中老师们看的叹为观止,感叹现在的学生已经这么妖孽了吗?

  这就好比初中老师们给学生们归纳的资料,如同庖丁解牛的方法,要求学生们必须清楚的知道牛身上的每一分构造,然后做到游刃有余的把牛分解。

  而林仙月整理归纳的资料,就好比一个大汉拿着砍刀,不管不顾的对着一头牛一顿狂砍,同样把牛安排的明明白白。

  不同的是,庖丁解牛需要精湛的技术,而大汉只需要粗暴的乱砍。

  然而,两者的结果却是一样,都是把牛分解了。虽然一个很艺术很美感,一个很简单很粗暴。

  学生们大多只在乎分数,基础牢不牢固不在意,但老师们却不得不在意。

  初三的学生马上中考,老师们就不管了,能多考几分算几分。不过初一初二的学生,老师们则在班上反复提醒不要参照学习帮的冲刺资料,而是跟随教科书系统而完整的掌握全部知识点。

  可惜,效果很不明显。尤其是对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来说,林仙月归纳总结的资料,简直就像是考试外挂。

  就在紧张而压抑的学习氛围中,一年一度的高考终于来临。

第八十八章

  高考期间, 全市的学校都放假,学生们各自回家。

  蒋风兰在C市买下的房子本就是学区房,在高考这个极为关键的时刻, 业主委员会和物业联合出动, 挨家爱护的向所有业主宣告, 这两天不要发出太大的声响,影响考试休息。

  业主们都表示赞同, 毕竟家家都有孩子, 之所以当初买学区房, 也都是为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当然愿意配合工作。

  远亲不如近邻,与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小区的高考生们走向考场时,林仙月也早早的起了床, 本想去厨房做饭,却见张婶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

  林仙月耸了耸肩, 转身就走。

  不是她不想帮张婶, 而是张婶这人对自己的领域看的极重。用张婶的话来说,一个厨房只容得下一个女人, 其他人进来就是不相信她的厨艺和能力。

  别说是林仙月了, 蒋风兰在张婶忙活的时候进厨房,都会被张婶推出去。

  原本林仙月还不太理解张婶的行为,后来蒋风兰对她说:“小张这个人,年轻时吃了很多的苦头, 从娘家到婆家,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后来她跟了我,才总算安定下来, 她很在意这份工作,努力想做到不可取代,就是怕哪天我也不要她了……”

  林仙月这才从蒋风兰口中,了解到张婶坎坷的身世。

  张婶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失足落水而亡,母亲带着她改嫁,她就成了人人眼中的拖油瓶。从小就做着和大人一样重的家务活,回来还要洗衣做饭伺候一家人。

  因为过度劳累和营养不良,导致大姑娘时期的张婶面黄肌瘦形容萎缩。家里又不给她置新衣服和新鞋子,穿的全是她妈不要的衣服鞋子,甚至还有她弟弟的衣服鞋子。

  这样的姑娘自然不讨人喜欢,在村里二十岁还没嫁人,就被当地人称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总是在她背后指指点点的嘲笑她。

  她继父和母亲觉得太丢脸,强行把她嫁给了在首都郊区打工的同村男人。那男人都四十多岁了,游手好闲的老混混,家里穷的叮当响,没本事又脾气坏,一直讨不到老婆。

  张婶嫁过去的时候其实挺开心,觉得终于摆脱了那个囚牢一般的家庭,从此以后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过自己的日子。可她却不知道自己是刚出狼窝又入虎口,更大的磨难还在等着她。

  张婶勤快又善良,嫁过去之后没有嫌弃那个混混般的老男人,找了一家当地饭馆打工,微薄的工资支撑两人的开销。

  老男人好不容易取到媳妇,也消停了一段时间。虽然整天游手好闲的不干正事,但至少没有动手打骂张婶。

  可惜两人一直没有孩子,而老男人年纪大了,越发想要一个孩子。于是夫妻俩就去了医院检查,结果查出张婶没有生育能力。

  她小时候太苦了,大冬天还站在冰凉的河里洗衣服,又在家里睡了十几年的地铺,营养又跟不上……总之,张婶失去了生育能力。

  老男人得知这件事之后,立刻翻脸露出本性,平日里对张婶非打即骂,甚至几次把张婶打进了医院。

  张婶因为自己不能生孩子,觉得对不起老男人,所以对老男人的打骂都咬牙忍了下来。她想保养一个孩子,经常去孤儿院想要办理领养。

  可因为她的家庭条件太差,丈夫又是游手好闲脾气极坏,没有哪家孤儿院愿意把孩子交给她领养。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男人公然领了一个中年女人回来,两人还在她的房间里翻云覆雨。那女人当着面骂张婶是不能生蛋的老母鸡,堂而皇之的把张婶苦心经营了三年的家据为己有。

  张婶没读过书,没有见识,无依无靠除了哭,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天她从饭店下班后回家,又冷又饿走进厨房准备做饭,却见那个女人站在厨房里,把锅碗瓢盆全都扔在地上,原因是太旧了,她要全部换成新的。

  张婶当时就崩溃了,对那女人吼道:这是我的家,是我的厨房,你凭什么进我的厨房扔我的东西?

  而张婶的丈夫听到之后,冲出来不由分说就劈头盖脸的把张婶打了一通,那个女人就在旁边笑嘻嘻的看着。更过分的是,张婶的丈夫直接把张婶赶出了家,不许她再回来。

  蒋风兰轻叹道:“我遇到小张的时候,她就站在一条结了冰的河里,神情茫然的还在朝水深处走去。我让司机把她拉了上来,后来找到她丈夫办了离婚手续,就让她一直跟着我了。”

  林仙月默默无语,听着厨房里偶尔传来的动静,轻轻的叹了口气。

  “小张对厨房有执念,你就不要管她了。她生怕有人取代了她的位置,几乎从不让人帮她在厨房打下手,连我都不行。”

  “她那个前夫呢?”林仙月突然问道。

  蒋风兰拿起茶几果盘里的一片西瓜,轻咬了一口,表情云淡风轻的说:“据说喝醉了酒,摔倒在结了冰的河里冻死了。至于那个女人,好像因为偷盗了极为贵重的物品,被抓了进去,现在就不知道了。”

  林仙月闻言,抬头一眨不眨的看着蒋风兰:“这么巧啊?”

  蒋风兰认真的吃着西瓜,优雅的把每一颗籽吐在手帕纸上,仔仔细细的搽干净手,把手纸扔进了垃圾桶里。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淡淡的说道:“谁知道呢,可能就是这么巧吧。”

  “张婶知道吗?”林仙月又问。

  蒋风兰轻笑道:“她不需要知道,这么一个老实人,吃了一辈子苦,以前的事情忘记比较好。”

  林仙月心头了然,连张婶自己都不知道前夫和那个女人的下场,自家老妈却知道的这么清楚,这里面……

  自己这个老妈,也不全是平日天真幼稚的模样。

  这是张婶端着饭碗出来,在桌上摆盘,见状问道:“你们聊什么呢?”

  林仙月笑道:“没什么,我问我妈今天的练气术有没有练?她说在房间里练了,我不相信。”

  张婶笑了起来:“我作证,她睡懒觉了,没有练。”

  蒋风兰顿时嚷了起来:“你们两个合起伙来欺负我是不是?”

  张婶摇摇头,招呼两人:“快过来吃饭吧,天气有点热,我熬了绿豆粥,整个时候温度不冷不热,正好下口。”

  林长峰此时也在吃早饭,一杯牛奶一个煎蛋,再加一片面包。

  可他只喝了半杯牛奶就放下了筷子,没有碰煎蛋和面包。

  “外公,你怎么不吃了?”

  李彦鹏坐在他对面,抬头看着他问道。

  林长峰勉强笑了笑,说:“我不饿,你正在长身体吃得多,把外公这一份也吃了吧。”

  “外公你把煎蛋吃了吧,我帮你吃面包。”

  林长峰点点头,用筷子夹起煎蛋放进嘴里,却味同嚼蜡,吃不出半点味道。

  “这次期末考试过后,你们要分文理科了吧?想好了读什么了吗?”

  李彦鹏想都没想的说:“当然是理科,文科不考虑,太难背了。”

  说道这里,他顿了一下,脑子里莫名想起了号称能背诵全部教材的林仙月。如果是她的话,她会选文科还是理科?

  这个问题除了林仙月之外,谁也没有答案。因为林仙月的文科和理科一样厉害,无论选文科还是理科,都合情合理。

  这一期,林仙月的成绩始终牢牢的占据年级第一名的宝座,而第二名也同样被张维之死死的把控住,成为压在高一所有学霸头上的两座大山。

  李彦鹏再不服气,也不得不承认当初那个在家里,被他嘲讽欺负的林仙月比他更加天才,也更加努力。

  “那……她呢?”

  林长峰咀嚼着煎蛋,状似随意的问道。

  李彦鹏知道林长峰问的是林仙月,尽管林长峰像以前一样,语气冷漠的都没提林仙月的名字。

  他有时候真的搞不明白外公的想法,明明不是亲生女儿,却不肯多做解释。弄得让全家人都误会了,搞得大家那么尴尬。

  偏偏林长峰对林仙月的态度也十分冷淡,既然不喜欢林仙月,当初又为什么把林仙月接到家里来?

  李彦鹏是晚辈,没资格质疑林长峰的做法,但这并不妨碍他在心里吐槽外公。

  “她的话,我不知道。毕竟她文综和理综都是满分,选哪一科都不意外。”

  李彦鹏说起林仙月的成绩,语气中不经意间流露出一股无力感。或者说,高一两个重点班的尖子生们,提起林仙月和张维之,都会产生无力感。

  现在一班和二班两个重点班都快成为笑话了,每次考试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都被十二班包揽了,连一点意外都没有,稳的一比。

  两个班的学生深受刺激,本就比普通学生更加努力的他们,更是把所有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来。

  校长有一次来高中部巡视,先去了高一其他班,最后才到了一班和二班,然后对身边的年级主任说道:“这两个班不愧是重点班,连教室里的温度都比其他班高了两三度。”

  由此可见,重点班的学生们为了拿回荣誉,已经不能说是努力,而是在拼命了。

  可惜……结果不太理想,依然被林仙月和张维之死死的压在身下,翻不了身。

  而这次文理分班,好多同学都松了一口气,觉得终于可以摆脱头上两座大山了。

  因为好多人潜意识里认为林仙月会报考文科,虽然她的理综几乎每次都是满分。不过女孩子嘛,选文科更多,何况林仙月记忆力那么夸张,能把教科书都背下来的人,不读文科简直没天理。

  至于张维之……

  学校谁不知道,林仙月报考文科的话,他也一定会报考文科。

  虽然张维之从来没这么说过,但他们就是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