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之富察皇后 第113章

作者:creative皎皎 标签: 升级流 宫斗 穿越重生

  又是过了一个多月,景阳宫,富察舜华坐在康熙对面,嘴角直抽。

  叫她去敲打李佳氏?

  她的手也没那么长啊,手伸到人家毓庆宫。

  再说了她便是贵妃,本质上也是妾室,以什么立场其敲打人家,叫人笑掉大牙。

  她笑笑,扫了眼站在康熙身后的梁九功,眼神凉凉,“皇上,这是否有些不妥?毕竟我并非太子嫡亲长辈,贸贸然前去,别再惹了人家的嫌,嫌弃我多管闲事。”

  “太子姨母尚在,在外人看,我许是手长了些。”

  “您也晓得,妾这人,是个水晶玻璃心,一砸就碎了,最是受不得别人的议论,风言风语,还是换个人吧,谁都比妾强啊。”

  得罪人的事情让她干?凭什么?

  虽然说太子真没办法笑到最后,可李佳氏是太子宠妾,在外人眼里,日后太子登基,那是板上钉钉的宠妃,她呢,日后会是个仰人鼻息生存的太妃,今儿把她得罪了,她倒不怕,她还有娘家,李佳氏这样儿的,直接挑十个都不怕,但这种被赶鸭子上架被当成工具人平白得罪人,还要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感觉,真是叫人不爽。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她还不是钟无艳呢。

  再说了,干嘛不叫太后出面儿啊,太后性子软不行,不是还有苏麻喇姑?

  再不济还有先朝几个太妃呢。

  看康熙面色不好,她话锋一转,“不过,您的意思是,叫李佳氏本分些,看清尊卑,妾倒是有个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说便是。”

  “皇上原意,实则也不是为难她,只是要她认清形势,并不是有意为难,不是吗?其实说到底,根源还在太子身上。”

  “您说,若妾去了,素日太子妃对我尊敬,走得未免近一些,这一去,李佳氏受了委屈,太子难保不会认为是太子妃向妾抱怨告状,这等妻妾争风吃醋的事情,被说出去,小两口还能有个好吗?其实夫妻间这事儿啊,外人只需点拨,贸贸然插手,反而落得不好。”

  所以,这嫡孙,才更悬了。

  康熙斜睨了梁九功一眼,差点儿没给他吓趴了,等人回首,才擦擦脑门上的汗珠,暗骂自己多嘴。

  这下好了,两个人全惦记上自己了。

  偏偏一个比一个惹不起。

  想他梁九功,也是纵横宫中几十载了,自得于自己已是能猜透二三分皇上的心思,没想到却也在这儿上面栽了跟头。

  “那你的意思是,叫朕来与太子说?”

  富察舜华点头,“自然,你的话,他总是呢个听进去几分的,何况,太子妃并无能与您这个长辈诉苦的机会,加之太子宠爱妾室,已经传出了风声,您知道也不奇怪。”

  “您只需要适当地表现出对嫡皇孙的迫切,顺带说一嘴他的妾室,以太子的聪慧,哪还能不知您是何意?”

  反正,人家是亲父子,说什么都无所谓,没有隔夜仇,她和太子妃可就不一样了。

  得罪人的事情,还是他这个老子自己上吧,恕她不奉陪。

  康熙点头,“你说得甚是有理,朕是想要嫡孙的,不是想让他们小夫妻渐行渐远的。”

  “太子妃恭敏贤良,容貌实则不逊于那李佳氏,朕就不知为何,太子偏偏不爱重她?”

  “大概是太子妃性子太稳了,李佳氏看着就娇俏。”

  康熙微微颔首,倒是颇为赞同,“当初朕从京中数家贵女中选出了她,一是因着她出身汉军旗,与之联姻有好处,再一个便是她本身条件出众,京中见过她的各家福晋,无有不赞的,性子沉稳大气,天生是进皇室的料子。”

  “只是可惜啊,朕也没想到啊!”

  富察舜华莞尔,“妾老了,但也是从年轻过来的,倒也理解,年轻人嘛,图个新鲜,太稳的性子,千篇一律,没有新意。”

  **

  延禧宫,惠妃给胤褆推过去一盏补汤,笑吟吟道:“保清啊,这几个月,太子没少得你汗阿玛的训斥,你定要趁着这个时候,追平太子在其心中的地位,才有望夺得储君之位。”

  “且现在你有了弘昱这个嫡子,朝中的影响力大大提高,太子到现在,还没个嫡子呢,皇上再是着急,有什么用?”

  “给小夫妻俩中间,赐了那么多水灵灵的格格,一个比一个娇俏,和鲜花儿似得,天下哪有几个不想偷腥的男人,许多不过是不能罢了,就这样,中间隔着几个搅屎棍,还想她们二人感情融洽?还想抱太子的儿子?做梦呢!”

  “也不知道皇上和太子说了什么,最近他竟然收敛许多,这笑话,我还没看够呢。”

  她敛下面上的神色,刮了刮茶沫子,“你汗阿玛啊,骄傲一生,明知道这事儿是自己父子的原因,还忍不住迁怒于太子妃和那妾室,可真是好笑。”

  她懂女人的苦,所以,从来不给儿媳添堵,赐下妾室,自然,更多是为了她的嫡孙。

  可先前的儿媳人没了,想起素日她的温顺,心中不免一叹。

  是她给伊尔根觉罗氏施加压力,不顾她孱弱的身体,以至于弘昱出生不久,就失了母亲,也叫儿子如今,灰心失意。

  她叹气道:“我知道你还念着伊尔根觉罗氏,可张佳氏,你也别太冷落了,我知道你不喜欢她,可人家嫁给你了,你也该负责一点,至少不能叫妾室越过她,爬到她头上去,不是吗?”

  胤禔点点头,“儿子知道了,儿子给她嫡福晋该有的体面尊贵,只是孩子,却暂且不能了,弘昱身子本就差。”

  惠妃闻弦歌而知雅意,当即懂了儿子的意思,甚至心中还有些欣慰,于是道:“你放心,弘昱是我的孙子,额涅也给你看着,张佳氏不敢动手。”

  “这可是皇上的长孙,真若是动了,她和她父亲的荣华富贵,也就都到头了。”

  胤禔摇头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让一个孩子废掉,不只有弄死那么简单,不是还有捧杀吗?”

  惠妃神色一凛。

  作者有话要说:  明天见

第134章

  康熙四十年三月,章佳庶妃过世。

  富察舜华不知道她在历史上是何时过世,但偏差总不会太大。

  章佳庶妃生前多年皆是一应以嫔礼相待,如今, 也该给个追封了。

  果不其然,几日后,乾清宫就下来了圣旨,追封其为敏妃, 一应丧仪, 皆以妃礼待之, 也就是说,众位阿哥,也须得为敏妃守制。

  打从三十五年平妃去了,宫中这几年, 再没这样的丧事了。

  又一个人去了,哪怕如今的几妃彼此都不大对付, 心中也油然而生一股怅然之感。

  只是, 荣妃见了儿子, 眼皮子不禁跳了跳。

  这死孩子,怎的把头发剃了?

  妃位丧仪, 百日内,皇子大臣皆不得剃发,以示哀思, 他怎么回事儿?

  这却是赖不着三阿哥,也是他点子不好,前几日一直没见着康熙追封敏妃,昨儿得了空,就把长出来的头发剃了, 没成想,第二日他汗阿玛就把人追封了,他也是骑虎难下。

  还不等荣妃把他扒拉走,十三阿哥就冲了出来,像是一头发怒的豹子,一拳就打在了三阿哥的脸上。

  三阿哥一惊,心里有苦说不出,只能躲闪着,“老十三,你听我说,我不是有意的,是昨儿晚上就剃了的!”

  “我额涅已是妃位,她才不过过身六七日,你就剃头了,可有把她放在心上?便是她此前不曾为封为妃,却也是一直以嫔礼相待,这灵堂一应规格,都是以妃礼来的,你看不出吗?无非就是轻慢我额涅罢了!什么?”

  三阿哥心里又羞又恼,心想便是以嫔礼妃礼相待,那也不是正经册封的,父皇在今日前也不曾下明旨,那不还是个庶妃,难不成要他一个皇子,为一介庶妃屈就?

  出神间,十三阿哥又是出拳,三阿哥下巴一阵剧痛,眼角也被打青了,嘴角破了皮。

  原本这事儿,他是理亏的,但也不能这么打人吧?

  心头顿时火气大了,二人骑射皆是好手,你一拳我一脚地就在灵堂外打了起来,富察舜华身为在场身份最高的长辈,忙上前阻止,却被三阿哥和十三阿哥扒拉到一边儿,“妃母,这事儿您别管,今日我非要教训他不可!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十三阿哥抹抹嘴,一脸的狠厉,对着地啐了一口,俱是血点子,“好啊,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教训我!”

  说罢,二人又是打得不可开交,看得富察舜华眼皮子直跳。

  太子妃身着素衣,面上难掩忧色,将她扶到一边儿,“妃母放心,我已是去叫人找汗阿玛了,想必一会儿就到了,十三弟他刚刚丧母,又瞧见三弟此种行径,心中怨愤倒也正常,听三弟所言,心中也确实委屈,先叫他们撒撒火吧。”

  “这样的情况,谁也管不了,一近身就被打了,现在咱们这儿除了宗室女眷和外命妇,就是皇子公主,想要阻止,也是有心无力啊。”

  “那些内侍,一个个肩不能挑手不能抗的,也没法子。”

  富察舜华叹气,点点头,就在那儿站着。

  她回头看看荣妃,皱眉,“这怎么回事儿?你没告诉他皇上定然会追封敏妃吗?”

  荣妃也是有苦难言,跺跺脚,咬牙道:“我哪想到都这么明显了,他还没看出来,剃头了?真是个二傻子!”

  就是不封,先前以嫔礼规制布置了灵堂,也该看出来才是。

  富察舜华抚额,颇感无奈。

  “你说你,你儿子粗枝大叶也就算了,你竟也是,这下好了,敏妃丧仪都闹了一场,对着这些外命妇,可叫人看笑话了。”

  “现在只盼着她们私下里嘴巴严实点儿,别漏了出去。”

  太子妃紧紧盯着还在打架、喘着粗气的二人,眉心带出一抹忧愁来,“这些人都是知事儿的,也就是私下说说,断不敢张扬出去的。”

  突然,后头传来了梁九功尖细的嗓音,往常许多人只觉刺耳,现在这场合,只觉甚是美妙,都转头跪下。

  康熙见两个儿子打得不可开交,登时怒气翻滚,眸色沉沉。

  “住手!你们二人,太过放肆了!”

  见康熙到了,二人顿住,停了手,跪下道“见过汗阿玛。”

  原本三阿哥带着帽子,十三阿哥是瞧不见三阿哥剃头与否的,只是三阿哥没忍住痒,摘了帽子,所以才叫人都瞧见了。

  刚刚又是恶斗一场,帽子早不知道飞到哪儿了,康熙自然也瞧见了他光溜溜的脑门,记得前些日子还冒出了些青茬子呢。

  康熙冷冷扫了一眼他的脑门,三阿哥只觉头上一凉。

  “敏妃之丧,不满百日,胤祉你便剃发了,实乃不恭敬,着夺去郡王爵位,降为贝勒!其王府长史等人,不知规劝,各杖责三十大板!”

  “你可服气?”

  三阿哥自然是不服气的,可形势比人强,他汗阿玛已是盖棺定论,对着干没有好处,因此垂首道:“是儿臣的过错,冒犯了敏妃妃母,儿臣愿接受惩罚,绝无怨言。”

  康熙站着睨了他一眼,眼底尽是了然,自然知道这儿子话虽说得漂亮,但心底自是不服。

  可他要的,也仅是表面罢了,三阿哥心底如何想的,他不在意。

  三阿哥还算是上道。

  他又看向十三阿哥,“刚刚还推了你们贵妃妃母?”

  两人当即面色涨红,请罪道:“一时情急,也不想平白伤了妃母,是以推开,冒犯之处,还请贵妃妃母见谅。”

  富察舜华一怔,随后摇头道:“无碍,又不是什么大事,该去拜祭了,耽误不得,”她看向康熙,“皇上,叫他们起来吧。”

  康熙微微颔首,“等敏妃头七过了,你们二人都来乾清宫!”

  “儿子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