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的科举之路 第79章

作者:花开缓缓归 标签: 市井生活 穿越重生

  科考舞弊,那是何等大罪。到时候子孙怕都要受到连累。顾家几代书香,到他这里要是落得前途声明尽毁,他怕是立时死了都难以去见列祖列宗。

  想到这里,顾况又对着沈煊深鞠一躬:“况代表顾家感谢沈兄恩德。”

  看着这样的顾兄,沈煊忍不住叹息:“顾兄一向沉稳,当初却又为何那般冲动?”

  只要肯仔细打听一番,便可知晓言大人并未出过什么诗集,更别提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子身上去买了。

  若非如此,仅仅是跟那位“祸首”交往过几次,怎么也不能受这般的牢狱之苦。还差点就声明尽毁。

  哪怕沈煊一向不爱评价他人是非,此时也不得不说一句。

  顾兄此事做的实在是太过糊涂。

  听出对方的未尽之语,顾况此时却没有丝毫脸面去回应。他能说自个儿是因为不想输给对方才这般急躁的吗?

  !看着彼时的好友,目光还是一如既往清朗。他不由想起对方还是少年的时候。

  彼时顾老师还未回来,两人关系也是颇为不错。那日,有位老翰林突然告老回乡并打算日后长居此地。学里众人得此消息后纷纷蠢蠢欲动,他们四人自然也不例外。

  然而没能想到的是,前去的众人纷纷铩羽而归,唯有那个连秀才都还不是的知府公子得以拜入席下。

  得此消息,当时不过十来岁的少年却是立即将买来准备送出的礼物收了回去,并且只字不提前去拜访之事。

  哪怕过了许久,顾况依旧记得少年那清亮的目光。

  “那位大人既然已经不顾惜声明收下知府公子且对上门儿的青年俊才一一拒之门外,怕是心中必有所求,就算此次真能收下咱们,有知府公子在前,认真教导咱们的可能性也不大。

  倒不如在等上一等,打铁尚需自身硬。只要自个儿学问好了,说不得日后咱们自有良师可求。”

  事实证明,当年沈小弟的猜测是正确的。

  之后不到一年,沈小弟便与顾老师形似师徒,张子健随后也顺利拜得大儒为师。而那位大人后来收下的弟子,却是十天半个月的都难见到人家一面儿。

  几乎白白担了个师傅的名头。

  可惜那时,他已经被嫉妒冲昏了头脑,丝毫没有小弟那份儿静待机遇的淡然。

  明明都姓顾,他这些年殷勤备至也不见老师态度有所软化,而一个十来岁的少年人却几乎不费吹灰之力的得到了老师的青眼。

  一念之差,他当时不知为何鬼迷心窍做下了那等事情。

  此时看着对方依旧清亮的眸子,顾况心中不由更加羞愧的难当。见此时房间内并无闲杂人等,顾况咬了咬牙,终归将折磨他这么些年的隐秘脱口而出。

  “沈大人大恩,在下实在有愧!”

  沈煊一懵,这语气不对啊,难道对方方年有什么对不住他的事儿吗?

  果然下一瞬,便听对方自顾自的说起道:

  “当年在下因为嫉妒,曾经对子健兄说过一些挑拨之语,意图离间大人与子健兄的关系。”

  沈小弟一直以为自个儿是因为顾老师这才疏远对方,其实那不过是其中之一。真正的原因,不过是他的虚伪罢了。

  想到这里,顾况脸上愈发的羞惭了起来,可当他真正说出口后,却有种难以言喻的轻松感。

  这些年,他每每见到沈小弟,总是!复杂难当。一方面,他想要证明自个儿不比对方差什么,顾老师当年对他不屑一顾根本就是错的。而令一面儿,却又时时刻刻为着自个儿的卑劣举动而心中难安。

  整个人像是被分成了两半。

  今日他将这些脱口而出,无论曾经的沈小弟,如今的沈大人是何想法。他都愿意为自个儿的言行付出代价。

  顾况的声音落地后,空气中便是一片静默,也不知过了多久。

  “过去的事情便让它过去吧,此事于我并不碍上什么。”

  “沈大人………”顾况嘴巴嗫诺了几下,本来要说的话最终还是咽了下去。

  只是临走前又朝着沈煊深鞠了一躬,声音缓慢而清晰道:“其实顾大人当年的选择一直是对的,只是在下这些年都不愿承认罢了。”

  沈煊却没有回答,他和老师之间从来不需要别人说些什么。他相信,哪怕自个儿如今什么都不是,老师也不会后悔当日的选择。

  目送昔日的好友离开,沈煊此时要说一点都不隔应那是不可能的,只是看着对方这般遭罪的样子,还有这些年为着这些子嫉妒心,真正受到影响的反而是顾兄自个儿才对。

  为这些良心不安了这么些时日,可实际上他这些年和张兄一直都保有联系,甚至昨日相约在一块儿喝茶。

  不过直到此刻他才明白,张兄当年所说,顾况不可深交是什么意思。他还一直以为是为了对方莫名其妙的疏远呢。

  人之嫉妒,不一定伤人,但却一定会伤己。

  沈煊对此深以为戒。

  第二日,沈煊一杯茶水下肚,便和一旁的张子健说起了此事。

  “昨个儿顾兄来找过我了,也说起了当年之事,小弟这才明白张兄当年之意。”

  张子健记忆力超群,自然也明白沈煊所说何事,也就那时起,他才决定远了对方。这些年来更是连封书信都没有寄过。

  一路走来,嫉妒他的人可以说多了去了,但来自好友的恶意依旧使他颇为不适。

  平日里言笑晏晏,背地里捅你一刀。

  因此张子健此时也是语气极淡:

  “顾兄既然能够有所坦白,也不算是无可救药,只是到底不要深交的好。”

  “此时因为沈兄于他有大恩义,羞愧之下这才坦诚以待,或是因为担心沈兄!从他人口中听到此事。其目的也不一定单纯。无论怎样,好友一场,帮过也算尽了情分。”

  “日后如何,只看顾兄自个儿的造化了。”

  沈煊也是深以为然,也不觉得张子健过于淡漠,当时环境单纯,顾兄的这些小嫉妒于他而言并无大碍。然而如今身处官场,一丁点的不对便可遭至大患。

  真正的小伙伴能有一二便此生足以。

  一部主事在本朝已经是正六品的官员了,张兄如今这可是连跳两级,更别说还是在户部。当今未继位之前可是一直掌管户部,如今更是赤手可热。张兄可以说是妥妥的高升了。

  “不过是陛下抬爱罢了”。张子健指了指自个儿的脑袋,沈煊秒懂,怕是有用到对方技能的时候。

  话说,过目不忘在这古代可真是太六了。

  “沈兄这些时日处在翰林院可还适应?”

  沈煊语气颇有些轻松,最难得那些时日总是过去了,如今院里那些人,对他们两个态度还算是不错的了。也愿意教他们做些事情。辟如起草一些不重要的召令,或者整理一些前朝史事。也算是好的开始了。

  张子健闻言则挑了挑眉,不过也没说着什么,只是举起手中的茶杯道:

  “那就恭喜沈兄了,当时为兄可是在此处消磨了不短的时日呢。”

  沈煊也明白了对方的咱下之意,张兄是上一届春闱的榜眼,那些人怕是也给用了这招。

  真是醉醉的,这般行为对自个儿还有什么好处不成?拦了他们的晋升路,难道他们自个儿就能飞上去不成?

  “张兄,你说这些人就不怕遇上个心眼小的?”日后飞黄腾达了,想起这招?

  “据说这是翰林院早年就有这般的传统了,说是担心一甲三人过于傲气,总要磨磨性子。”

  张子健说起这个笑的讽刺。

  至于真为了什么,那就只有自个儿清楚了。若是被磨的那几位忍不住说出些不合时宜的话,或是对上稍有些无礼,仕途尽毁那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他们这一没打二没骂的,又有何干系。

  “且不过是法不责众罢了。”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想到平日里颇有风度的顾兄。

  沈煊不由感慨:古人诚不欺吾。

第106章

  与张子健的一番交谈之后,沈煊心中越发的放松了起来。每日除了将上面交代的事情做好,顺带翻阅一些书籍之外,对其他人的或冷或热的态度也都能平和而处。

  谁知正是这般行为反倒让人觉得此人心机颇深,对他的态度反而更好了一些。

  那些红眼病的也不敢再随意起什么小心思。

  这也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了吧。

  沈煊在翰林院也逐渐走上了正轨。

  很快便到了馆选的时候,谢兄哪怕身为二甲第一,在这方面也是没有特殊可言的。

  考试过后,两人相约在一家酒楼。谢瑾瑜猛地灌了一大口酒,就开始控制不住的吐槽了起来。

  “这二甲第一还真是丁点用处都没有,我这还不如最后一名呐!”

  对谢兄的牢骚,沈煊却是不置可否,要是对方真成了二甲最末。这会儿子怕是连酒都喝不下去了。

  不过谢兄不是一向钟爱竹叶轩的吗?怎么这会子突然换地儿了,感觉这家酒菜比较之前还是差着些火候的。想到这里,沈煊不由自主的问了出来。

  谁知上一瞬还在喝酒的谢瑾瑜登时就面如土色。

  犹豫了片刻,这才神秘兮兮的往沈煊身上凑,对方突如其来的靠近让沈煊猛地一惊,身子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退,谢兄就这般扑了个空。

  谢瑾瑜:“…………”又不是大姑娘,至于吗?

  沈煊“…………”谢兄那什么眼神儿,这分明是应激反应好吗?

  两人眼神儿对峙了一会儿,还是沈煊率先败下阵来,主动把耳朵凑了过去。

  没办法,好奇心害死猫,但谢兄这般我有大秘密的模样让他着实停不下来。

  看来确实是颇为隐秘的事情,就见谢兄开口之前还特意向四周望了一圈儿。确定了没人儿这才有凑上来跟沈煊耳语道:

  “我这也是前几天才从郡主那里得知,咱们前些日子去的那酒楼是上面那位的。在今上还没登基之前便已是靖王府产业了。”

  所!所以也就是说,他们当时所说的话,很大可能被那位知晓了。

  他记得当时谢兄还吐槽要过当传胪还不如二甲倒数。最主要的还吐槽了郡主………

  沈煊想到谢兄喊名喊的脖子都红了,不由对对方投来同情一撇。

  这皇家之人,护短是真,心眼子不大也是真。

  谢瑾瑜此时也不由双手扶额,整个人近乎葛优瘫躺到了椅子上。哪怕素来教养不错,此时也不由想直接爆粗口了。

  他有理由怀疑,这传胪之位就是上面那位想要整他的缘故。

  哎呀,他怎么就管不住这张嘴呢?

  也不知安华她有没有怀疑此事,谢瑾瑜此时颇为心虚。

  要不主动回去认个错先?

  眼瞧着谢兄的表情一变再变,整张脸就跟个调色板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