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七零年代去爱 第42章

作者:闲处看平生 标签: 幻想空间 美食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第五十九章 转折一

  自从冯志诚回来, 之前数着日子过的时间仿佛一下子被上了发条,转眼间就到了过年前夕。

  村里在大队长的组织下,高高兴兴地把最后一头猪杀了, 家家户户都或多或少分了一些猪肉, 张晓晓她们家又是分得很少的那一波儿,幸好她们也不指着村里分的肉过年。

  过年前这边都有‘扫尘’的习俗, 张晓晓这天一大早, 就指挥着冯志诚帮忙收拾屋子。

  “诶?冯志诚, 我给你折的帽子你怎么不戴上呢?省的落你一头的灰。”张晓晓拿过被遗弃在一边,报纸折成的帽子,踮着脚费力地给冯志诚往头上戴。

  “我忘了。”冯志诚本来是不习惯戴着那个纸帽子干活, 但是看着张晓晓执着认真的样子,还是弯下腰稍稍低头, 乖乖的让她给戴上了。

  “这样多好, 好了我们继续吧!”张晓晓打量了下冯志诚,觉得很满意。

  冯志诚看着张晓晓头上跟自己差不多的纸帽子,无声的轻笑了一下。

  他们两个人配合的很好, 冯志诚主要打扫高一点的地方,张晓晓负责低一点的地方, 动作麻利,一点都没用王奶奶伸手,很快就把家里的几间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

  隔天晚上, 张晓晓又跟王奶奶蒸了馒头,张晓晓还特意蒸了几种双色馒头、三色馒头。

  就是用红糖水、蔬菜汁和面做得,绿叶蔬菜还是借口冯志诚朋友自己家在屋里种出来送的。

  “晓晓,你这孩子真是心灵手巧的,做出来的馒头看着就好吃。”王奶奶拿着张晓晓刚弄好的一个三色馒头夸奖道。

  “奶奶, 这个其实很简单的,我也只是之前在一本专门介绍吃食的书上看到,学来的。”张晓晓只能借口在书上学的。

  “你们识字的就是好啊,看看书就能学到很多知识。”王奶奶说着脸上带着点遗憾,接着道:“要是当年我再争气点,诚子也不会就只上到初中。”

  “奶奶,这根本就不怪你,要不是你给了我一个家,我连初中都上不了。”冯志诚从外面进来,刚好听到了王奶奶的那句话,忙开口道。

  他确实很感激奶奶,没有奶奶也许就没有现在的他。

  “奶奶,冯志诚现在已经很优秀了,再说不是有一句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我们以后一定会生活得越来越好的。”张晓晓也开口安慰老人家。

  这也是她的心里话。

  王奶奶看着两个孩子,心里也很欣慰,遂开口道:“好好好,你们都是好孩子,奶奶就等着后半辈子给你们带带孩子享福喽!”

  王奶奶就是随口一 说,并没有催生的意思。

  不过等张晓晓和冯志诚凑热闹,去办年货,顺便跟冯志诚大哥大嫂吃饭的时候,就被两个人拙劣的催生了。

  “晓晓啊!你们这也结婚好几个月了,有没有好消息呢?”蔡兰边夹着红烧肉吃,边问着张晓晓。

  这次是冯志诚请客,她脸上一直带着笑,一点没有上次冯志国请客时候的不情愿。

  “大嫂,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啊,急不来的,我和冯志诚随缘就好。”张晓晓看了一眼筷子不停的蔡兰,随口搪塞道。

  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和冯志诚幸福就好。

  “诶呦,晓晓你可不能不当回事,还是早点有个孩子的好,要不以后有你后悔的。”蔡兰终于舍得停下筷子,一脸不赞同的样子看着张晓晓。

  “是呀!诚子年纪也不小了,你们还是抓紧要一个好。”冯志国也加入了进来。

  张晓晓看这两口子还没完了,但是她懒得去应付,就在桌子底下踢了冯志诚一脚。

  让他去摆平他大哥大嫂。

  “哥,我们心里有数,你们就别跟着操心了,从明年开始我给娘每个月三块钱养老钱,到时候我每个月给你送去。”冯志诚面上无波的说着。

  “你们有数就行,我这不也是为你好嘛!”冯志国知道这个弟弟这是不太高兴了,也就不再多说了。

  一边的蔡兰一开始有点不高兴,觉得这倆人有点不识好歹,但是听见养老钱就开心了。

  虽然三块钱不是很多,但是架不住每个月都有啊!

  这笔钱对她来说就跟白捡的一样,她从来没指望过这个被换给乡下的小叔子能给钱,她认为这人不来家里打秋风就不错了。

  现在有了这一出儿,就是意外之喜,她也懒得关心他们什么时候生孩子去了。

  回家的路上,冯志诚看着张晓晓问道:“我刚刚说的给娘的养老钱,忘记提前跟你说了,你不会不开心吧?”

  “我知道你之前是为了引开生孩子的话题,再说我们结婚之前你不就跟我说过这件事嘛,我没什么意见啊!”张晓晓是真不介意。

  儿子给娘养老钱天经地义,再说冯志诚给的量也完全在自家能承受的范围内,要是太多了估计她也会有意见,毕竟在她心里还是小家比较重要。

  “不过我还是很好奇啊,你那个大嫂居然没有嫌少。”张晓晓笑看着冯志诚说道。

  冯志诚早知道他大嫂是什么性子,晓晓那么聪明能看出来也不奇怪。

  “我哥对我们做得事情一直是保密的,所以她一直不知道我做什么,以为我很穷,所以估计我能拿出来三块钱很不容易了。”冯志诚轻声解释着。

  “你可以啊,闷声发大财,聪明!”张晓晓朝着他竖了竖大拇指。

  冯志诚看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己,就没忍住腾出一只手, 温柔的摸了摸张晓晓的小脑袋。

  两个人回到家,整理了下买回来的年货,其实他们也没有买很多东西,只买了一些这个时候比较有特色的,其他的可以用公寓里的就直接从里面拿的。

  这还是张晓晓昨天晚上,商量了冯志诚好久他才答应的。

  冯志诚让张晓晓在里面把他们的屋门插好,他在门外面守着,防止有人过来。

  到了大年三十,一大早张晓晓就打了浆糊,跟着冯志诚一起给家里各个地方都贴上相应的春联,看起来很喜庆,过年的气氛一下子就上来了。

  到了中午,虽然家里只有三个人,张晓晓也做了满满一大桌子的菜,生活有时候还是要有点仪式感更幸福。

  有红烧排骨、锅包肉、红烧鱼、小鸡炖蘑菇、猪头肉、可乐鸡翅、清炒绿豆芽、白菜干豆腐凉菜……

  足足有十二道菜,可乐鸡翅还是在冯志诚的掩护下做得,自从告诉了冯志诚,张晓晓整个人从内到外都轻松了不少,至今为止,她都觉得自己的决定很正确,希望以后也不会让她失望。

  午饭虽然看着多,但每一份的分量不多,还有冯志诚这个‘大胃王’在,根本就没有剩什么菜。

  因为冯志诚和王奶奶都没什么亲戚在村里,一家人没什么事,下午天刚擦黑,就开始和面包为包饺子做准备了。

  剁馅料和擀饺子皮的力气活,就都交给冯志诚了,一开始张晓晓还有点不放心。

  王奶奶直接笑着说:“晓晓,你就放心吧,诚子饺子皮擀的可好了。”

  “你不相信我?我保证能供上你和奶奶两个人包的量。”冯志诚笑看着张晓晓说道。

  “好啊,我来看看你的实力。”张晓晓其实听了王奶奶的话已经信了他,但看他这样也来了兴趣,故作不太相信的说道。

  结果这个男人就跟开挂了一样,一双手嗖嗖嗖的快的不行,她跟王奶奶完全包不过来他擀出来的饺子皮。

  “怎么样,我厉害吧。”冯志诚有点得意的说。

  张晓晓看的出来他今天很高兴,才会情绪这么明显,也就顺着他道:“你厉害,快来帮我和奶奶包饺子吧!”

  王奶奶在一边看着两个小年轻,一脸欣慰的笑了。

  晚上吃了年夜饭,就到了一年一度的守夜,王奶奶年纪大了,待了几个小时就被冯志诚和张晓晓劝回去休息了。

  “过了今天,我就十九岁了,又长了一岁啊!”张晓晓靠在冯志诚肩膀感慨道。

  “我二十五。”冯志诚声音低沉沉的。

  “你不会是嫌弃自己年纪大了吧!”张晓晓听见他不太对劲的声音,仰着头看着他。

  冯志诚听见这句话,身子明显僵硬了一下才说:“你会嫌弃我年纪大吗?”

  他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年纪的问题,刚刚听张晓晓说道她自己年纪,他才突然发现自己比晓晓大了六岁,就有点担心 。

  “你是不是傻,我要是嫌弃你,还能嫁给你啊!”张晓晓好笑的看着冯志诚。

  冯志诚看她满是笑意的小脸,是真的不嫌弃他,不自觉地就慢慢靠近她,吻上了那柔软香甜的唇瓣。

  张晓晓也很享受这一刻的温情,主动搂着冯志诚的脖颈,回应着他的温柔。

  过完年,按理来说张晓晓和冯志诚应该回张德本家一趟,但是张晓晓实在不想回去,就直接写了封信回去,说是之前请假太多了,这次就不回去了。

  张德本也理解她,毕竟上次闹得有点不欢而散。

  只在信里嘱咐了她几句,有什么困难的话一定跟家里说,好好过日子,还提了一嘴他给张珊珊找了个对象。

  这倒是张晓晓没想到的,便宜爹居然这么早就给张珊珊找了对象。

  不过就是不知道是哪个小伙子,能不能受的住那母女俩。

  春市军区大院张德本家。

  “娘!我不想嫁给爹说的那个人,他老家是农村乡下的,我到时候肯定跟他家里人相处不好。”张晓晓偷偷跟宋文晴抱怨。

  自从上次挨了张德本一巴掌,她就不敢跟张德本正面抗衡了。

  她跟宋文晴说的这个借口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她有喜欢的人,就是那人还不喜欢她,她不好直接跟宋文晴说。

  “你放心,娘不会让你嫁给那个人的。”宋文晴也看不上那个人,那个人可是当初她想介绍给张晓晓那丫头的,怎么能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呢。

  不过张德本现在已经不怎么相信她了,她得好好想想怎么说好,最好不着痕迹的搅黄这件事。

  张晓晓完全不知道张珊珊和宋文晴确实不满意张德本找的那个人选。

  她最近正跟冯志诚去镇上淘高中的书呢!

  冯志诚只以为她是在家里没意思,想找些书来打发时间,就依着她去找书去了。

  去的时候张晓晓兴致满满,回来翻看了几本书之后她就兴致缺缺了。

  “怎么了?书不好看吗?”冯志诚看她不高兴的样子问道。

  “不是,我就是觉得我之前想错了。”张晓晓说完在这句话,就不理冯志诚了。

  冯志诚看她像是陷入了什么思考之中,也不打扰她了,等她想明白自己再问吧。

  张晓晓确实在思考。

  之前她想的是参加高考,上完大学她再出来创业,但是今天看了下历史和政治的书,她觉得她之前可能想的太简单了。

  这里面很多的东西都跟她以前生活的世界历史有出入,她也一直不喜欢背这些枯燥的知识点,之前她考大学之前就是凭着一口气,强忍着考上了一个还不错的大学,这次她不能保证自己一定能考上心仪的大学。

  又想到她来这里之前,因为被迫失业,自己创业的经历。

  她心里就有了主意,她决定不参加高考了,反正她已经经历过一回大学校园生活,也没什么好遗 憾的,这次只要等待时机,直接自己去创业不是更好,还能节省不少时间。

  想通了今后该怎么办,她就把淘来的书都送给了赵青颖,并嘱咐她有时间多翻翻书没坏处。

  赵青颖也没有辜负她的期待,最后在七七年十二月的高考中考上了春市的师范大学。

  只是对于要和张晓晓分开,很久不能再见面,她不太高兴。

  赵知青和男知青分别报考了自己家附近的大学,都被录取了,张晓晓也为他们高兴,还给他们送了一些自己做的小饼干,留着他们回去的路上吃。

  而女知青则因为分数不够,没有考上任何一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