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开饭馆 第18章

作者:檐下铃 标签: 情有独钟 种田 美食 穿越重生

  侯府大厨将黄俞走出侯府。

  走出侯府后,黄俞低头一看,此时的大雪已要没入脚腕,她揣着五两银子一深一浅地踏在雪地里……

  府外的那头雕狮子如今已成一只雪狮子,身上挂满了金色铃铛和彩缕,一派富丽堂皇。

  “真还是诗中所说的青玉案前呵冻手,推窗自塑雪狮儿。②”

  侯府大厨笑道,“这是我家小公子胡乱弄的,侯爷不让弄,他偏偏不停。”

  “外面天冷,您还是进去吧,我要回去了。”

  头顶上已堆积了飘雪,化在她的领沿上,顺着温热的肌肤流到身上,黄俞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黄俞噯了声,“今日竟忘记带伞了。”

  难不成又披上一身雨雪回家?这也太狼狈了些,冷飕飕地冻上一路,回到家后怕是要感冒。

  话音未落,黄俞抬眼一望,却见一人身着黑色鹤氅,里身中的青色宽袖长袍上的金黄绣纹隐隐浮现。杨濂站在皎皎月华下,广袖当风,犹如一位不染世俗的仙人。

  在淡淡的月光下,杨濂的侧脸笼罩在一片月色下,满头散落垂下的青丝洋溢着柔柔的微光。

  正当杨濂转身的那一刹那,黄俞才发觉自己刚才已然是看痴了。

  只可惜,他的眼睛上仍旧蒙上一层白布,好像封印了他的绝美面容。

  “贵人今日怎么出来了?”

  杨濂身边的小厮元徐说道,“适才主子去店子里瞧瞧,看看有何吃食?不曾想,却没找到小娘子。几番打听后,才得知小娘子原是来了这儿。”

  “贵人是饿了么?”黄俞久站在风雪中,声音中略带颤抖。

  杨濂启唇道,眉头一皱,“我本来是饿的,但现在又不饿了。冬天来了,你也不知多穿上几件?”

  黄俞咧嘴笑道,“贵人都来找我了,还说不饿?”

  杨濂长长的睫毛微微一颤,沉思片刻,而后说道,“如今新年将至,我本想告诉你,你不用每日都来送餐,在家里与亲人团聚吧。”

  “小娘子,您倒是有家人相陪。可怜我家主人,亲人远在天边,只得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个年。”小厮元徐悲痛地说道。

  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年?这倒是有点惨了。

  他不能和家人团聚,反倒是念着给我放假,让我无需每日去柳音阁。

  这是什么人间小天使呀!

  黄俞心中略有不忍,宽慰道,“贵人虽富足一生,奈何诸多事情不能得偿所愿。在爆竹声响之际,贵人的亲人仍会思念着您。”

  杨濂嘴唇微抿,神色略有哀凄,“我在汴京城没有好友,更没有亲朋。想起往年,阖家欢乐、共饮于宴上之情景,心中顿生荒凉。”

  “我与贵人相处的日子不多,但心知贵人是高洁之人。若是贵人不嫌弃,我便陪陪贵人您,陪你唠唠嗑、解解闷儿。”

  元徐听后,不由得噗嗤一笑,“话说这位小娘子啊,虽然你做的饭食很对我家主人胃口,也来送过几次饭食,但你与我家主人还没熟到那程度吧?正如你所言,我家主人高洁,身份又尊贵,又怎能与厨子为伍呢?”

  元徐暗想,杨世子哪里是结交不到好友?汴京城中的名门贵族曾多次设宴请世子赴宴,但他每次都推脱掉,根本不想与人接触!活像一朵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高岭之花!

  杨濂连忙打住元徐,眸子幽深像一汪深不可测的潭水,嘴角下扯冷声道,“元徐!此话不可胡说。”

  黄俞见“主动请缨”被拒后,自觉难堪,便不再说此事。

  谁成想,杨濂竟道歉说,“你莫要将他的话放心上,如若你得空,偶尔来也是可以的。”

  什么?元徐目瞪口呆地惊在原地。

  杨世子刚才说了什么?

  想让这姑娘陪陪他?

  还是一个小厨娘?

  元徐转眼仔细瞅了瞅黄俞,暗自思忖:这位小娘子的相貌确实不错,又有一手好厨艺,在汴京城中应是不难寻到佳婿的。但若是配世子?

  且不说杨世子眼光一向极高,就说二人的身份,那就犹如云泥之别!

  “主人,这次小娘子仍旧未带伞。”元徐在一旁提醒道。

  杨濂的目光很是柔和,轻轻地说道,“那便给她一把。”

  元徐又道,“可上次给小娘子的伞,小娘子至今未还呢!这次又要给她伞么?”

  “啊……这……”黄俞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脑袋,“那伞还在我家中呢,改日我便亲手交给贵人。”

  杨濂“嗯”了一声,听得四周吵闹之声繁杂,极为热闹。“听闻今日中瓦栏甚是热闹,不妨一起去瞧瞧”

第25章 州桥夜市之烧臆子 你还不如让林妹妹倒……

  一起去瓦栏?

  黄俞一愣,没想到贵人竟主动邀约自己,神情略有恍惚。

  杨濂的嘴角微微上扬,幅度极小得几近让人察觉不出,“我在汴京城中无甚亲友,今日碰巧遇上你,又适逢瓦栏里正是热闹,便一同去瞧瞧吧。”

  碰巧遇到这位小娘子?元徐不禁翻了个白眼。

  世子明明是今日特意来找她的。先是打听了她的店面,而后赶了过来。怎料,小娘子不在店里,又派人三番五次打听后,才得知她在忠勇侯府,二话不说来了这忠勇侯府。

  黄俞一口应下,含笑道,“我刚到汴京城不久,前些日子才去了大相国寺,店铺虽临近瓦栏,却未曾好生逛逛。”

  “大相国寺?”

  黄俞听到杨濂反问后,猛然想起杨濂在大相国寺当算命先生的事儿。贵人锦衣玉食,却有此等癖好,还真是让人不可思议。

  不行不行,我决不能让贵人知道我发现了他的小秘密。

  “是啊,佛寺巍峨壮观,往日之人众多,我还有幸得了一碗佛粥呢。”

  佛粥?

  “腊八那日,你去了大相国寺?”

  那日她没说几句话,根据贵人吃惊的表情,料想贵人还不知自己曾给她算了个“注孤生”的命格。

  现在想来,黄俞倒也没太生气,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姻缘之事也不可强求、宁缺毋滥。

  “可是……汴京城中瓦子众多,光是我知道的,就有新门瓦子、桑家瓦子、朱家桥瓦子、州西瓦子……”正当杨濂刚要说话,黄俞双眼一亮,“有了,我们去桑家瓦子吧!当日燕青带李逵去的瓦舍,就是那家桑家瓦子!”

  “谁叫燕青,谁又叫李逵?可有张金钱、李外宁有名气?”

  张金钱和李外宁都是汴京城中有名的戏角,他们耍的傀儡戏每场都几乎座无虚席。至于燕青和李逵么……黄俞想了想,现在这个时候,一百零八个梁山好汉好像都还没出生呢。

  “浪子燕青善用□□,精通相扑;至于黑旋风李逵么?我还真想和他比试一番呢。”黄俞天生大力,而李逵的力气也很大,她打心底里想较量一番、分出个胜负。

  可是,天不作美,等到她满脸皱纹,估摸着梁山好汉们才陆陆续续出生吧。

  “李逵也擅长做吃饭么?他做的吃食也不错么?”

  ……

  面对杨濂的打破沙锅问到底,黄俞再次凝噎住,不知该说什么好。你想让李逵做饭?那还不如让林妹妹倒拔垂杨柳呢!

  就好比你的那小身板,弱柳扶风的模样,你倒是给我倒拔垂杨柳试试?

  还想吃李逵做的吃食?还真是异想天开。

  黄俞看着身形单薄、弱不经风的贵人,不禁扶额叹息道,“郎君,此事以后再说,您就将李逵忘了吧,此事多思无益。”

  杨濂攥着帕子的手指修长而又白皙,骨节分明,微声一咳,便吐出一滩血迹来。

  刚说起林妹妹,这位郎君就咳出了鲜血,黄俞连忙噤了声。这位郎君还真是病弱,就凭他的身子骨,也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想着想着,黄俞不禁想到杨世子,他在黄家山寨的时候,也是如此弱不禁风。

  黄俞觉得是自己魔怔了,竟然会想到杨濂?杨濂雄心壮志,专心搞事业,虽然他们同在汴京城,但世子定不会流连街巷市井。在原书中,杨世子身体较弱,常常孤僻自处,更别提去勾栏瓦舍。

  正当黄俞沉思之极,后面传来一声——

  “小娘子,我家主人想见你。”

  黄俞转身一看,却见忠勇侯府的大厨匆匆跑来,看他满头大汗的模样,他应是很着急。

  “我在侯府的吃食已经做好,不知大厨还有何事?”

  那大厨回答道,“今日恰逢大雪,侯府举办家宴。小娘子做的吃食甚是好,侯爷想请小娘子再去侯府一遭。”

  现在又要去忠勇侯府?应付忠勇侯倒是好说,关键是何烈那厮,甚是胡搅蛮缠,一旦又碰上,指不定怎么仗势欺人呢。

  黄俞摇头道,“今日我与这位郎君相约去瓦栏看戏,实在抽不出时间再前往忠勇侯府。”黄俞指着杨濂说道。

  忠勇侯府的大厨瞅了瞅杨濂,只见这是个面容俊美的小生,但因眼睛被蒙住,看不清他的实际样貌。看这装扮,应是个富家子弟。

  “既然小娘子有约,我便回侯府回了侯爷。若是侯爷执意继续寻小娘子,我再便来找你。”

  黄俞“嗯”了一声,见侯府大厨走后,方松了口气说道,“贵人啊,恐怕今日我们不能去瓦栏了。”还未等杨濂启唇,黄俞又说道,“今日贵人亲自前来寻我,想来是饿了。不如我们一起去吃鸳鸯炙?”

  “鸳鸯炙?”杨濂眉头一皱,好似甚是不愿,身上穿的黑色鹤氅在寒风中微微摇动,“可吃那东西,会染上味道。”

  元徐听后,立即附和道,“纵使那东西闻着香,但主子从不吃那东西。去吃一次鸳鸯炙,身上的衣服就被毁了。”

  吃次鸳鸯炙会毁衣服?那以后吃火锅呢?麻辣串?麻辣香锅?

  黄俞不忍再想下去,这些美味对于眼前的这位贵人来说,近在眼前却不能吃,实在是一种折磨。

  “贵人无需心忧,在吃鸳鸯炙时,将身上的鹤氅单独存放则可。”黄俞在杨濂的眼中看出一丝动摇,便乘胜追击说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在大雪纷飞之际,坐在火炉前,温一壶酒,吃着烤串,岂不快哉?”

  “那……好吧。”

  黄俞听后,喜道,“出了朱雀门,直到龙津桥,便是州桥夜市了。”

  州桥横跨汴京城中的汴河,黄俞踏上州桥,只见桥栏上雕刻有石梁、石笋,雕工精细,可见一斑。

  如今夜幕将至,夜市已经开始了。皎洁的月光洒落在粼粼河水上,倒映出汴京城连绵的夜市景色。

  州桥上有不少人倚靠在桥栏上,手上拿着烤串儿,再提着一壶温酒,举头赏雪。

  街上行人往来不绝,此起彼伏的叫卖声更是让繁华的汴京城更添生气。

  “郎君,请。”

  黄俞带着杨濂踏入一家店铺,店小二正忙得不亦乐乎。

  店小二吆喝道,“三位客官要烤串还是全烤?”

  “烤串。”全烤是将整只烘烤,继而蘸料分食,他们三个人显然吃不下全烤的。

  三人围坐在一方小烤炉,四足两耳,黄俞瞬间想起昔日多年前在农家乐吃烤串的时候,那时用的炉子跟眼前的这个烤炉还有些像呢。